海洋科學 : 環境保護 : 水産飼料 : > 生物量
目錄
No. 1
  泛指某一係統中一切生物物質的總量
No. 2
  生物量(biomass)
  生物量(biomass)是生態學術語或對植物專稱植物量(phytomass),是指某一時刻單位面積內實存生活的有機物質(幹重)(包括生物體內所存食物的重量)總量,通常用kg/m2或t/ha表示。植物群落中各種群的植物量很難測定,特別是地下器官的挖掘和分離工作非常艱巨。出於經濟利用和科研目的的需要常對林木和牧草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進行調查統計,據此可以判斷樣地內各種群生物量在總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
  生態學術語。某一時間單位面積或體積棲息地內所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生物種,或所含一個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種的總個數或總幹重(包括生物體內所存食物的重量)。某一時限任意空間所含生物體的總量,量的值用重量或能量來表示。用於種群和群落。用鮮重或幹重衡量時,規定用B表示;用能量衡量時,則用QB(也稱活體能量,biocontent)表示。
  廣義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空間的個體數、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於指某種群、某類群生物的(如浮遊動物)或整個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狹義的生物量僅指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鮮重或幹重。與生産力是不同的概念。某一特定時刻的生物量是一種現存量(standing crop),生産力則是某一時間內由活的生物體新生産出的有機物質總量。t時間的生物量比t—1時刻的增加量(A生物量),必需加該時間中的減少量纔等於生産力,即生産力=△生物量 減少量。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森林生態係統生産力的最好的指標,是森林生態係統結構優劣和功能高低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森林生態係統環境質量的綜合體現。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在一定時間內積纍的有機質總量,通常的單位面積或單位時間積纍的平均質量或能量來表示。生物量中的現存量則是指活有機體的幹重,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包括林地積纍的枯落物。目前普遍使用的生物量概念是後一種含義,即活有機體幹重,不包括枯枝落葉層。森林群落生物量包括喬木層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采用樣方收穫法測定,即在樣地中機械布設5-10個1-2m2的樣方將其中的草灌木(地上、地下)全部收穫稱重、並烘幹測幹重率。以樣方的平均值推算全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喬木層生物量的測定比較復雜,方法也比較多,比較常用的是收穫法中的等斷面積徑級法,即根據一定標準選擇一組標準木,伐倒後測定其生物量,然後以樣本組生物量實測數據構建回歸方程,以回歸方程推算喬木生物量
  監測項目:(陸地62)
  喬木層器官生物量:徑階等比標準木法,每五年一次,分別幹、枝、葉、花果、根
  喬木層的生物量是森林群落生物量的最重要組成,對其的準確測定對於研究森林生長和 森林生態係統的生産力有重要作用。本標準規定了森林喬木層生物量的徑階等比標準木測定法,適用於森林喬木層生物量的測定,也適用於其它陸地生態係統中喬木層生物量的測定。徑階等比標準木法按徑階等比選擇標準木,對每一株標準木的各器官分別測定其千物質質量,建立其與直徑或胸徑和高度的回歸方程。將樣地中各喬木的自變量(直徑、胸徑和高度等)代入方程,即可求得各株的生物量。將各株的生物量求和後即得樣地喬木層的總生物 量。此方法比原始收穫法的勞動強度小,比平均標準木法精度高。
  測定步驟:
  標準地的建立。
  根據標準“生物群落監測中的調查采樣”中的規定,建立具有代表性標準地若幹地塊,一般塊數要大於6,每塊面積為0.1公頃,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並用測繩圈好。破壞性調查不能在該固定標準地中進行。
  標準地環境記錄。
  記錄森林的層次結構、鬱閉度、各樹種密度、林下植物的種類及狀況。
  樣地內每木調查。
  在各樣地內,對樣地內全部樹木,逐一地測定其胸高直徑、樹高並記錄,每測一樹要進行編號,避免漏測。胸高直徑D是采用1.3m高的標桿,在樹幹上坡一側地表面立上標桿,在齊桿的上端,用捲尺測定樹幹的圓周長,以此求出直徑(以cm為單位),或用測圍尺直接量得直徑。樹高H的測定采用測桿或測高器為工具,在測樹高時一定要以測量者能看到樹木頂端為條件,盡量減少誤差,以m為計量單位。
百科大全
  生物量
  biomass
    shengwuliang
  生物t(bi一s)某一特定時刻,單位面積或體積內
  所含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生物種或一個生物地理群落中所有生
  物有機體物質的總量。它是生物生産力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
  生物量既包括群落地上部分的數量,也包括它地下部分的數
  量,但由於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難以測定,通常所指的生物量
  半衹是地上部分的。在一個生物地理群落中,植物幹物質總量
  被稱之為植物量,動物幹物質總量被稱之為動物量,二者之和
  構成生物量,微生物的生物量很小,一般忽略不計。嚴格說,某
  一時刻、某一地區發現的積纍下來的有機物質數量是現存量,
  比生物量小。但通常對二者不加區分,可以將它們做為同義語
  使用。生物量或現存量以單位面積或體積的個體數量、重量或
  能量來表示。生物量的分佈,從赤道嚮兩極,從沿海嚮內陸遞
  減。熱帶雨林的生物量最大,極地凍荒漠最小。整個地球上存
  在約1.84xl0住噸的生物量,其中99%是植物生物量生物量
  與生産力或生産量的區別在於:前者用量表示,反映種群或生
  態係統改變的瞬時結果;後者用速度表示,代表單位時間、單位
  面積或體積內有機物質的生長量,反映其改變的連續過程。諸
  如一個池塘,1(XX)千克/立方米表示生物量,而1儀舊千克/立
  方米/年表示生物生産力。必須把生物量和生産力或生産量概
  念區分開來。草本群落儲存下來的生物量僅是森林生物量
  幾十分之一,但它們可能有比森林較大的生産量。測定生物量
  是野外資源調查的重要任務之一。最簡單的測定生物量方法
  是收割法。由於收割法是對植物群落的一種破壞性測定,近年
  來國內外發展了諸如氣體交換法、放射性示蹤法、無破壞指數
  法和電子法等許多非破壞性測定方法。(封志明)
    
英文解釋
  1. n.:  biomass
近義詞
生物質
包含詞
微生物量群落生物量生理生物量
生物量濃度土壤生物量生物量熱法
年總生物量生物量錐體活性生物量
海藻生物量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子分析儀
生物量指標變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