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産能力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産的全部固定資産,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産的産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生産能力是反映企業所擁有的加工能力的一個技術參數,它也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産規模。每位企業主管之所以十分關心生産能力,是因為他隨時需要知道企業的生産能力能否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當需求旺盛時,他需要考慮如何增加生産能力,以滿足需求的增長;當需求不足時,他需要考慮如何縮小規模,避免能力過剩,盡可能減少損失。
生産能力是反映企業生産可能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實際運用中的生産能力有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包括:設計生産能力、查定生産能力和計劃生産能力等。
設計生産能力是企業建廠時在基建任務書和技術文件中所規定的生産能力,它是按照工廠設計文件規定的産品方案、技術工藝和設備,通過計算得到的最大年産量。企業投産後往往要經過一段熟悉和掌握生産技術的過程,甚至改進某些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才能達到設計生産能力。設計生産能力也不是不可突破的,當操作人員熟悉了生産工藝,掌握了內在規律以後,通過適當的改造是可以使實際生産能力大大超過設計生産能力的。
查定生産能力是指企業沒有設計生産能力資料或設計生産能力資料可靠性低的情況下,根據企業現有的生産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審查核定的生産能力。它為研究企業當前生産運作問題和今後的發展戰略提供了依據。
計劃生産能力也稱為現實能力,是企業計劃期內根據現有的生産組織條件和技術水平等因素所能夠實現的生産能力。它直接决定了近期所做生産計劃。
計劃能力包括兩大部分。首先是企業已有的生産能力,是近期內的查定能力;其次是企業在本年度內新形成的能力。後者可以是以前的基建或技改項目在本年度形成的能力,也可以是企業通過管理手段而增加的能力。
計劃能力的大小基本上决定了企業的當期生産規模,生産計劃量應該與計劃能力相匹配。企業在編製計劃時要考慮市場需求量,能力與需求不大可能完全一致,利用生産能力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對生産能力作短期調整,以滿足市場需求。
對於老企業可能由於産品方向有所改變,或者是産品結構重新設計,也可能因為工藝方法有所改進等種種原因,當初的設計能力已完全不能反映實際情況,這時需要對企業的産能作重新核準,稱此結果為查定能力。查定能力是企業的實際能力,對於企業各類計劃有指導作用,是企業計劃工作的基本參數。 |
|
要計算生産能力需要首先確定生産能力的計量單位。不同類型的企業生産能力計算方式不同。相比之下,機械製造企業的生産能力計算稍微復雜一些,主要原因是這類企業産品的加工環節多,參與加工的設備數量大,設備能力又不是連續變動的,而是呈階梯式發展的,所以各環節的加工能力是不一致的。計算工作通常從底層開始,自下而上進行,先計算單臺設備的能力,然後逐步計算班組(生産綫)、車間、工廠的生産能力。生産能力的計算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流水綫生産類型企業的生産能力計算,成批加工生産類型企業的生産能力計算和服務行業的生産能力計算。 |
|
在計算生産能力時,必須瞭解每條獨立生産綫的情況、每傢獨立工廠的生産水平以及整個生産係統的生産分配狀況,一般可通過以下步驟來進行:
1)運用預測技術預測每條獨立生産綫的産品的銷售情況;
2)計算為滿足需求所需投入的設備和勞動力數量;
3)合理配置可獲得的設備與勞動力數量。
企業常常還要考慮一個生産能力餘量作為平衡設計生産能力與實際生産能力的緩衝。生産能力餘量是指超過預期需求的生産富餘能力。例如,某産品的預計需求為1000萬,而設計生産能力為1200萬。這樣,生産能力餘量為20%,即企業是以83%的生産能力利用率生産該産品。相反,如果一傢企業的設計生産能力低於為滿足産品需求應達到的生産能力,則說明該企業的生産能力餘量為負值。比如一傢企業的産品年需求量為1200萬,而其生産能力僅為1000萬,則該企業的生産能力餘量-20%。 |
|
由於企業種類的廣泛性,不同企業的産品和生産過程差別很大,在作生産能力計劃以前,必須確定本企業的生産能力計量單位。常見的生産能力計量單位如下:
1.以産出量為計量單位
調製型和合成型生産類型的製造企業生産能力以産出量表示十分確切明了。如鋼鐵廠、水泥廠都以産品噸位作為生産能力,傢電生産廠是以産品臺數作為生産能力。這類企業它們的産出數量越大,能力也越大。若廠傢生産多種産品,則選擇代表企業專業方向,産量與工時定額乘積最大的産品作為代表産品,其他的産品可換算到代表産品。換算係數ki由下式求得: ki=ti/t0(見詞條圖)
式中:
ki -- 代表i産品的換算係數;
ti -- 代表i産品的時間定額;
t0 -- 代表産品的時間定額。
2.以原料處理量為計量單位
有的企業使用單一的原料生産多種産品,這時以工廠年處理原料的數量作為生産能力的計量單位是比較合理的,如煉油廠以一年加工處理原油的噸位作為它的生産能力。這類企業的生産特徵往往是分解型的,使用一種主要原料,分解製造出多種産品。
3.以投入量為生産能力計量單位
有些企業如果以産出量計量它的生産能力,則會使人感到不確切,不易把握。如發電廠,年發電量幾十億度電,巨大的天文數字不易比較判斷,還不如用裝機容量來計量更方便。這種情況在服務業中更為普遍,如航空公司以飛機座位數量為計量單位,而不以運送的客流量為計量單位;醫院以病床數而不是以診療的病人數;零售商店以營業面積,或者標準櫃臺數來計量,而不能用接受服務的顧客數;電話局以交換機容量表示,而不用接通電話的次數。這類企業的生産能力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能力不能存儲,服務業往往屬於這種類型。 |
|
在完成一個新廠的設計或對現有的生産係統進行重新設計或擴展時,需要對生産能力作出正確的决策。僅僅着眼於各類産品的年銷售量是不夠的,因為銷售情況可能會反映出季節性的波動。我們究竟是按銷售量的高峰值還 是其平均水平來確定生産能力呢?如果打算按照銷售麯綫來確定,則會使庫存積壓的風險減至最小,在這種情況下,工廠的勞動力數量應是可變的,除高峰期以外,工廠的生産能力部分被閑置起來。如果我們把生産能力確定為 中等水平,則勞動力數量趨於穩定,工廠設備的利用趨於合理,但為了應付銷售高峰就應註意積纍庫存。到底哪種方式能使庫存成本、工廠投資和勞動力周轉的綜合成本達到最低呢?在這裏,關鍵的問題是進行經濟分析。這可以歸結為一個規劃問題,即將生産能力按各個經營時期進行規劃,以使上述綜合成本最低,綜合成本中的投資費用可用一個關於生産能力的非綫性函數來近似地表示出來。
這樣就産生了銷售預測的問題。我們究竟是製定一個適應目前銷售情況 的生産能力計劃呢,還是製定一個適應於預測的1年、5年或10 年後銷售水平的計劃呢?為了獲得超過目前需要的生産能力,我們在經濟上是否能負擔得起呢?值得一提的是,一定量後續生産能力的耗費與當前耗費並不是相等的。而且,一般的情況是,在任何規模的生産能力水平上,實際上都有些設備處於閑置狀態。因此,在改變生産能力時,其實無需購置那些已具有閑置能力的設備。在製定生産能力規劃時,即使考慮到未來的預期市場需求。也衹需購進目前需要的設備,同時在建築物和平面佈置規劃中為將來需購進的設備預留出適當的空間,這樣,在對原有的生産能力進行擴充時,就不必再重新進行工廠佈置了,衹需把新添機器放置到原有係統中去就行了。
由此可見,問題實際上可以歸結為預留額外空間以滿足未來的預期需求。考慮到後續的擴建空間單位成本要大一些(因為原先的墻壁須打破,還需開出新門來),所以這種預先留空間的方式是合理的。更為重要的是,事後擴建方式除所增空間本身的費用需要考慮之外,還需考慮由其産生的平面 重新佈置費用。如果所增空間並不是與已有係統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則將還需支付物資的運輸成本這一額外費用。綜上所述,在核定生産能力規模時,必須把擴增新空間所耗的額外成本,與現在預留空間的成本及其維持到需用 時的費用加以權衡比較。
下面我們來談一下外協生産及多班工作製對生産能力的影響。生産能力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如何滿足所需的生産能力。投資與生産能力的比值隨外協生産規模及設備利用率(是實行單班製、兩班製還是三班製)的不同而異。在需投入用於購置新設備的資金時,進行經濟分析,從而决定零部件是自製還是外購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在核定未來的生産能力時,有必要首先對自製與外購作出决策。
為一個企業確定合適的班次數目,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我們用兩班製代替單班製,並不會使投資成本減少一半,因為,正像我們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樣,追加投資額並不與生産能力的增加量絶對成比例,通常還要牽涉到其他許多費用。對第二班來說,一般要有10%~15%的工資增加額,對多班製而言,還常需增加監督管理費用。班次製定問題也沒有一個唯一的答案,因為對於不同的工業部門,廠房、設備和勞動力的成本所占的份額是不一樣的,需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經濟分析。一般而言,對於廠房和設備的人均投資額較大的工業部門,如鋼鐵、化學、石油加工等,采用多班製較為經濟;而人均投資額為中等或較低水平的部門,由於多班製所導致的工資增加額超過了它所節省的投資,所以從經濟角度來看並不合算。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生産能力的核算問題。生産能力的含義究竟是什麽呢?提到生産能力,在鋼鐵業中,人們想到的是每天、每周或每月生産鋼鐵的噸數,而在汽車製造業中,人們想到的是一定時間內所生産出汽車的數量。但是,對一個承攬不同的加工業務的機械加工廠來說,情況又是怎樣的呢?由於它的産品是千差萬別的,所以用成品數量來表示生産能力實際上是沒有什麽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用更有普遍性的方式來核算生産能力。通常,生産能力的一般衡量尺度取為不同類型機器在一定時間內(如每天、每周或每月)的可利用小時數。之所以說它是個較好的衡量尺度,是因為我們能夠比較容易地將物質生産能力相應地換算為所需機器的數量,而這個數量,正是以後進行平面佈置時所不可缺少的。進行生産能力核算時,即可把其他所有表示方式都換算為這一數量。考慮到工廠的生産效率和廢品率會影 響設備的利用率,在實際製定這一數量的計劃時應留有餘地。
工廠的生産效率表示出,由於調度延誤、機械故障和預防性維修等原因,設備的可利用時數的一部分實際上是無法利用的。工廠的生産效率因廠而異,一般為0.50 到0.95。這樣,如果每周生産100臺馬達的生産能力換算成每周所需的銑床工作時數為 550(由作業流程卡、時間研究等估算獲得),那麽,若假定工廠的生産效率為0.80,則實際上我們所需的等價銑床工作時數為550/0.80=688,也就是說,我們預計約有138個工作時數是無法利用的。
廢品率這一因素表示出,任何實際的生産過程都不可避免地生産出一定量的廢品。仍以上面提到的馬達生産為例,我們所稱的每周100臺馬達顯然指的是沒有缺陷的合格馬達。但實際上,設備的一部分工作時數會耗費在若幹廢品的生産上,這一因素必須予以考慮,假定廢品率為3%,那麽就必須再把688 個可用工作時數增加到688/0.97=709小時。這樣,如我們預計在 兩班製下每臺銑床每周可工作75小時,則我們需要709/75=9.45臺銑床,由於機床需整件購進,所以我們應提供9臺或是10臺銑床。如我們最後决定使用10臺銑床,那麽預計將會有些閑置生産能力;如果我們將銑床數量壓縮至9臺來勉強維持,則生産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瓶頸現象,對此,我們可以靠加班工作的辦法來加以解决。這樣,100臺馬達的生産能力即被等價地換算為9臺或10臺銑床的工作量。
綜上所述,生産能力問題涉及一係列重要决策,這些决策將决定着工廠的總投資和經營成本。概括起來,這些决策包括:與不同時期銷售水平有關的生産規模大小;决定幾班製最為經濟;决定工廠預留多大的剩餘生産能力是經濟的。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的財政狀況常常限製了最理想生産能力的獲得。一個資金有限的公司,必須經常對可用資金的投嚮作出正確抉擇:是用於廣告促銷,還是用於産品發展或是設備更新。 |
|
- : productive capacity, Capacity, productiveness
- n.: efficiency, productivity, throughput, manufacturing ability
|
|
- n. capacité de production, productivité
|
|
多産性, 生産力 |
|
|
|
的生産能力 | 月生産能力 | 年生産能力 | 有生産能力的 | 生産能力過剩 | 企業生産能力 | 過剩生産能力 | 土地生産能力 | 生産能力保全 | 軍事生産能力 | 新增生産能力 | 草原生産能力 | 超額生産能力 | 潛在生産能力 | 生産能力成本 | 實際生産能力 | 閑置生産能力 | 預計生産能力 | 專屬生産能力 | 設計生産能力 | 設備生産能力 | 有效生産能力 | 軋機生産能力 | 礦山生産能力 | 噸計生産能力 | 附加生産能力 | 機組生産能力 | 補充生産能力 | 擴大生産能力 | 爐子生産能力 | 球團生産能力 | 極限生産能力 | 生産能力利用率 | 每小時生産能力 | 過剩的生産能力 | 糧食綜合生産能力 | 高爐設計生産能力 | 建築企業生産能力 | 單位生産能力投資 | 供水綜合生産能力 | 國防科研生産能力 | 工業企業生産能力 | 最佳運行生産能力 | 煤氣綜合生産能力 | 帶材軋機生産能力 | 閑置生産能力成本 | 生産能力利用係數 | 礦井設計生産能力 | 充分發揮生産能力 | 工業産品生産能力 | 削減的工業生産能力 | 包裝機械調定生産能力 | 包裝機械額定生産能力 | 包裝機械有效生産能力 | 單位生産能力投資估算法 | 平均單位綜合生産能力投資 | 按鋼錠計算的生産能力 | 基建生産能力建成率審計 | 煤礦生産能力核定與管理指南 | 基本建設新增生産能力或效益 | 基建項目單位投資新增生産能力審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