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三明 > 甘露岩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甘露岩投訴電話三明市旅遊投訴電話:0598-82664168225868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甘露岩寺的山門,碑刻上題的是宋朝進士鄒恕寫的一首詩:“蘭若半空中,雲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棵鬆。曉雨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峰。”表現了甘露岩寺的建築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其中的“蘭若”,就是寺廟。時光飛逝,山水依舊,廟中香火依然不斷,傲霜的楓樹依然挺立,衹是那遒勁的古鬆少了兩棵。甘露岩寺建築奇特。甘露岩是一個天然的內窄外敞的洞穴,高約80米,深30米。洞的上下為礫岩,中層為砂岩,寺內岩層濾淨,滲出的泉水清甜甘冽如甘露,人稱竜泉,寺廟因此被稱為甘露岩寺。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岩壁建造了這個寺廟。這個洞穴上部寬30多米,下部寬卻衹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這地理上的劣勢變為建築上的優勢,以獨木擎天解决岩勢上寬下窄的難題。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樓閣,整個重檐歇山式的層樓疊閣包括上殿、蜃閣、觀音閣、南安閣等建築,皆仗一柱支撐,頂部無需片瓦,造型別具一格。這個寺廟的全部建築都是木質的,用t形拱頭相連接,沒有用一根鐵釘。據考證,12世紀時日本重源法師到福建考察,回國後在舉世聞名的奈良東大寺大佛殿的建造中大量使用的一種“插拱”,就是取樣於甘露岩的t形拱頭。50年代,甘露岩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建築研究所還專門派人來考察,在《人民畫報》上發表了該寺的照片。60年代初,廟裏僧尼用火不小心,把整座寺廟燒毀了。現在的建築,是1964年根據原有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
No. 2
  甘露岩投訴電話 三明市旅遊投訴電話: 0598-8266416 8225868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甘露岩寺的山門,碑刻上題的是宋朝進士鄒恕寫的一首詩:“蘭若半空中,雲山第幾重;瀑流千丈練,鶴宿五棵鬆。曉雨禪房黑,霜林木葉紅;懸崖回首望,歸思過前峰。”表現了甘露岩寺的建築特色和四周的秋季景色。其中的“蘭若”,就是寺廟。時光飛逝,山水依舊,廟中香火依然不斷,傲霜的楓樹依然挺立,衹是那遒勁的古鬆少了兩棵。 甘露岩寺建築奇特。甘露岩是一個天然的內窄外敞的洞穴,高約80米,深30米。洞的上下為礫岩,中層為砂岩,寺內岩層濾淨,滲出的泉水清甜甘冽如甘露,人稱竜泉,寺廟因此被稱為甘露岩寺。宋紹興十六年(公元1146年),了凝和尚依附岩壁建造了這個寺廟。這個洞穴上部寬30多米,下部寬卻衹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這地理上的劣勢變為建築上的優勢,以獨木擎天解决岩勢上寬下窄的難題。一根柱子落地,上面建起了四幢樓閣,整個重檐歇山式的層樓疊閣包括上殿、蜃閣、觀音閣、南安閣等建築,皆仗一柱支撐,頂部無需片瓦,造型別具一格。這個寺廟的全部建築都是木質的,用t形拱頭相連接,沒有用一根鐵釘。據考證,12世紀時日本重源法師到福建考察,回國後在舉世聞名的奈良東大寺大佛殿的建造中大量使用的一種“插拱”,就是取樣於甘露岩的t形拱頭。50年代,甘露岩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建築研究所還專門派人來考察,在《人民畫報》上發表了該寺的照片。60年代初,廟裏僧尼用火不小心,把整座寺廟燒毀了。現在的建築,是1964年根據原有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
英文解釋
  1. :  Nectar 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