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羽蛾
sweetpotato plume moths
必要時,可噴施殺螟硫磷、敵敵畏、敵自
蟲等稀粹淞。
(林光國)
甘薯羽蛾(sweetpotato plume moths)
甘薯食葉羽蛾的統稱。鱗翅目,羽蛾科。幼蟲取食甘
薯藤蔓嫩葉,造成葉片幹枯、穿孔,影響生長。喜冷
涼氣候,下半年發生較多。中國甘薯區常見有3:
甘薯白羽蛾學名Alucita爪veodactyla Pa-
genstecher。又名白鳥羽蛾。分佈於印度、菲律賓、
印度尼西業、中囪(東南和華南)。成蟲體長8毫米,
翅展18毫米,全體密被白色鱗片,前後翅狀如鳥羽,
色雪白。前翅在距翅基2/5處分為2支,上雜有兩三
個黑色斑點,末端嚮後捲麯;後翅3支,周緣有白色
鱗毛。第四至七腹節腹面兩側各有一對黑斑。足細長,
尤以後足為最。卵扁長圓形,淡藍色,長3.5毫米,寬
2.5毫米。幼蟲5齡,老熟時暗緑色,長9.5一10.5毫
米,寬1.1一1.8毫米,全身各節均有毛瘤、前、中、
後胸節上各有4對,第一至八腹節上各有5對,瘤上
生有長剛毛。蛹蘋果緑色,長10毫米,寬18毫米.頭
端方平,兩側有一對較大毛瘤嚮前突出,體背每節有
兩對毛瘤和3一4個紫色斑點。年生5一6代,姆年6一7
月薯田中開始出現幼蟲,但以秋季發生最多,直至12
月中下旬田間仍可見到。末齡幼蟲多在枯葉或新鮮甘
薯葉上化蛹。成蟲白天在田間飛翔活動,但飛翔力弱,
夜間有趨光性。羽化當日即可交配,兩三天後産卵,
卵多單産於嫩葉葉背側脈旁,也有兩粒産在一起的。
完成一個世代需20多天,以蛹及少數幼蟲在枯薯葉或
過鼕薯苗地上越鼕。
甘薯全翅羽蛾學名Oc六〕,.tlca concursa Wal-
singham。又名甘薯褐色羽蛾或圓鳥羽蛾。分佈於日
本及中國的東南、華南。寄主為甘薯。成蟲體長6毫
米,翅展巧毫米,全身及後翅褐黃色,前翅灰黃色,
近外緣有褐斑,頂角呈彎鈎狀。前後翅不分支,故稱
全翅羽蛾或完翅羽蛾,翅上無羽狀鱗毛。卵長橢圓形,
淡緑色。末齡幼蟲長約9毫米,全身緑色,背綫紫紅
色,體節上生有小毛瘤,瘤上剛毛細短。蛹暗緑色,
長8一9毫米,背脊尖突,背綫紫褐色。年生7一8代,
成蟲常躲伏於茂密薯葉下,靜止時前翅左右平張,
翅收存f前翅之下。産卵於薯葉背面,卵期6一19天。
幼蟲喜食甘薯新梢嫩葉,有的吐絲將薯葉捲成小蟲苞
匿居其中啃食,受害薯葉僅留下膜狀表皮,久後幹枯,
也有被吃成許多孔洞或缺刻。當蟲口多時滿田薯葉枯
焦變黑,影響甘薯生長。幼蟲期20多天,末齡幼蟲在
薯葉表面纂部葉脈會聚處或薯葉半捲處,綴薄絲化蛹。
蛹期8一2()天,成蟲壽命10多天,長的可達4()多天。
甘薯灰褐羽蛾學名撇roPhorus規。兒口da‘trlus
Linnaeus。分佈於歐洲、非洲、北美、中亞細亞和中
國的華北地區。成蟲體長9毫米,翅展20一22毫米。
體灰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