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植物 > 甘薯台龟甲
目录
No. 1
  甘薯台龟甲,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国外日本、越南、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及中南半岛有分布。
  成虫体长41~5.5毫米,宽 3.5~5.0毫米。身体扁圆,背部拱起、活虫绿色或黄绿色,带有金属无泽。前盘胸面后方中央有两条并拢的黑色纵纹。两鞘翅的黑地形成“u”字形。有时在翅瑞的中缝处不完全汇合,中缝两侧有不规则的黑斑。头小常隐于前胸下。前胸背板近圆形,光洁无刻点。
  年发生代数的地区差异较大,为4~6代。以成虫在田边杂草、枯叶、石缝或土缝中过冬,次年4.5月间出蛰。成虫及幼虫均危害苛主叶片,严重时吃尽全叶,造成缺苗。主要危害甘薯、雍莱、旋花等旋花科植物。
百科大全
  甘薯台龟甲
  ipomoea tortoise beetle
  甘薯台龟甲(ipomoea tortoise beetle)
  取食甘薯等旋花科作物的食叶害虫。又名甘薯小龟甲、
  甘薯绿龟甲。学名Taiwa儿l’a(s .str.)ct’柑u阴data
  (Herbst)。鞘翅目,铁甲科。主要分布于亚洲,在中
  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成虫和幼虫取食甘薯、
  苑菜等旋花科植物的叶片,呈膜状斑、缺刻或小穿孔。
  还可取食柑橘、梨、桑、荔枝、龙眼、芭蕉。成虫体
  长4一5毫米,半球形,前胸背板和两鞘翅均向外延伸,
  其形如龟,延伸部分无色,半透明,有隐约网纹;背
  面隆起处的边缘,具一黑色或黄褐色U形斑,两鞘翅
  内侧各具一上述同色纵纹。其他部分金绿色或草绿色,
  有金属光泽、见图)。卵长约1毫米,长椭圆形,深绿
  甘薯台龟甲
  色,包被在黄色胶质卵膜
  中。卵膜表面具许多横纹,
  中央有褐色纵隆线两条。
  幼虫扁长椭圆形,淡绿色,
  虫体两侧各生棘刺16个。
  各龄蜕皮壳均留在腹末,
  连成一串,状如长尾,平
  时卷覆于体背。末龄体长
  约5毫米。蛹扁长方形,
  淡绿色,头部隐蔽在前胸
  背板下;前胸背板前侧缘
  具小刺;第一至五腹节两
  侧各生大棘突一个。
  中国中南部甘薯产区
  年发生4一6代,以成虫在枯叶,杂草、土缝或石隙中
  越冬。翌年春回暖后爬出活动,先在薯苗繁育地里生
  息、繁殖,后侵入大田,天气闷热气温达25一30℃时
  能迅速飞翔。成虫有假死性,羽化一周后,开始交配
  产卵。卵散生在叶背的叶脉旁,每次产4一25粒,卵
  多2粒并排于卵鞘中。幼虫共5龄,孵化后1一2日开
  始取食,3龄以后活动性强,老熟后便粘附叶背化蛹。
  清洁田园,可消灭大部越冬成虫;虫量多时,喷施乐
  果、敌百虫、拟除虫菊酷类农药防治。
  (林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