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ap |
|
|
甘堡藏寨投诉电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投诉电话:0837-96927
四川省旅游投诉电话:028—8665730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甘堡藏寨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距理县县城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它倚山傍河而建,故得名甘堡,藏语意为“坡上的村落”。整座寨子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背负绵绵青山,面临千古沱水,景色秀美。甘堡藏寨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民族学、民俗学乃至人类学专家的浓厚兴趣,并纷纷前往探秘寻幽。
甘堡藏寨,眼底全是石头的奇观。甘堡藏寨的民居、官寨全为石头建筑,却与羌区和其他藏区取材有别。甘堡藏寨居于坡地,无山石可采,故多取杂谷脑河中鹅卵石和巨型石包为材。古时常用火攻之法使巨石爆裂,近现代则用铁铸工具将石头化整为零,切割为被当地人称为“石墩子”的长方形条石,用于修造房屋。在甘堡藏寨,寨中所有男子几乎都是石匠,砌石墙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拿手好戏,无需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目力,如同信手拈来,由他们砌出的石墙,平整笔直,棱角分明。
甘堡藏寨民居多为三层,习惯上为一层养畜、堆放杂物;二层为主人居住生活和接待客人场所;三层的前半部为房背,用于晾晒粮食,后半部为半边照壁,内设经堂,供奉佛像和经文,楼层之间用独木楼梯和板梯相通。
甘堡藏寨是嘉绒藏区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藏族村寨,再加上同在一县的羌族古寨——桃坪羌寨,以它们保存完整的独特藏羌文化做为突破口,是否能让当地旅游在九寨、黄龙、四姑娘山等世界级风景区的包围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悬念。
金色的深秋,杂谷脑河对岸山坡上,有一座雄伟、浩大的石头城堡般的寨子,耸立在大雪山的脚下,那就是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至今仍保存完好,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老的甘堡藏寨。
甘堡藏寨坐落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境内,毗邻国道317线,距成都192公里,距理县县城8公里,属典型的汉、藏、羌文化结合部,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有专家惊叹甘堡藏寨这“石头部落”雄风犹存,保存完好,实为奇迹。早在四百多年前,甘堡藏寨就已是百户规模的大寨,甘堡甲穹由此声名远播(藏语意为:百户大寨),甘堡藏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气势恢弘,蔚为壮观。背负绵绵青山,面临千古沱水。
唐太宗贞观年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唐蕃之战,吐蕃大军攻占松州后,又相继占领了今嘉绒大部分地区,而甘堡——危关一带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有部分吐蕃士兵因未能返回西藏而留住了下来,与当地哥邻人融合,成为今日嘉绒藏族的先民。到了明代,明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甘堡地区属杂谷土司领地。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实行改土归流,废土司制,改设屯兵兵户,屯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甘堡屯因屯兵兵户多,辖地范围大,而破例额设两员守备,其中桑氏守备衙署主体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甘堡藏寨无论在地理位置、藏寨规模、历史文化上都比嘉绒地区其他藏寨略胜一筹,堪称“嘉绒藏区第一寨”。 |
|
甘堡藏寨:
甘堡藏寨是四川省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甘堡系嘉绒藏族的寨名,意为山坡上的村落。在整个藏区自古就将甘堡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据当地的人介绍,春秋战国至晋朝属维洲属地,阿坝是羌人游牧区之一,南北朝时期属吐谷浑国。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派大兵压境,在松洲(即今松潘县)一带发生激战,占领了该地区,当时甘堡一带是两兵激战争夺的地方。而后,西藏内部发生四分五裂,大部分藏人没有回西藏而留了下来,与羌人融合比邻而居世代繁衍,成为嘉绒藏族。明代推行土司制,甘堡属杂谷脑土司领地。清朝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废除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将杂谷土司属地设五国军守备,甘堡设苟桑二员守备,其中桑式守备衙门主体至今保留完整。甘堡藏寨是五县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嘉绒藏寨,以其独特古朴、自然、厚重的建筑风格,令世人惊叹不已。整个村寨依山而建,幢幢相通,户户相连,无不体现嘉绒人精湛高超的建筑技艺。寨内特有的锅庄、民歌、服饰、习俗等嘉绒藏族文化也会让游人一饱眼福。
寨子里是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的碉楼般的屋楼。石屋不用砖、水泥、河沙、石灰修建,而是就地取材于河水中顺水冲下的花岗石(当地俗称麻子石)切割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石块,用当地的黏土垒而成。石屋冬暖夏凉,不易风化,又防震、防火、防水。石屋一般两三层,下宽上窄;一层养牲畜、堆杂物、二层是客厅、厨房、卧室、客房;三层屋顶平整可作凉晒,扬打粮食场地。有的藏居甚至还有类似现代楼房中内、外阳台式的建筑。石屋毗邻相连,高低错落有致。自然排列成村落;屋与屋间有狭窄的巷道、宽的三米左右、窄的仅能并肩过两人。巷道路面全部用麻子石或者鹅卵石砌成。全寨大小道有多少,就当地的老人们也说不清。无论上高高的后山俯瞰,还是伫立公路远眺,甘堡藏寨的石屋像一组壮观的艺术群雕,给人一种的艺术受。 |
|
The Qiang | Three River | Meng Village valley | hada pos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