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瓦爾特
目錄
瓦爾特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1170~1230) 


瓦爾特·馮·德·福格爾魏德(德語: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1170年-1230年)是一位德語戀歌作傢,他用中古高地德語創作並演唱情歌和政治歌麯,被稱為是歌德以前最偉大的德國抒情詩人。他上百首情歌被認為是中世紀德國戀歌的巔峰之作,為宮廷愛情的傳統註入了新的活力。

瓦爾特(約1170-1230)奧地利偉大的抒情詩人,德語文學中最早的諷刺詩人和政治詩人。他寫了許多歌頌自然和愛情的詩篇,傑作《菩提樹下》富有民歌風味,描寫一個昔通少女等待戀人的情景。

 

瓦爾特·馮·福格爾威德是中古德語文學中一位偉大詩人。他受過良好教育,富有騎士精神,喜歡雲遊四方,到過法國、意大利和匈牙利,足跡遍及德意志,先後到過維也納、施陶芬、圖林根、士瓦本等許多當時騎士文學發達的宮廷。他的詩歌兼容並蓄,既有憂傷和斷念的情調,又有莫隆恩式的喜悅和感受。他對騎士愛情詩的發展具有特殊貢獻:第一,打破了等級式的不平等的愛情模式,使愛情成為平等的兩情相悅的感情。第二,擺脫了宮廷審美方式,走嚮自然的生活和情感,使愛情不僅屬於宮廷貴婦,也屬於普通姑娘。他還也創作了教諭詩,被稱為德意志第一位政治詩人。瓦爾特的晚年詩歌中那種早年的輕鬆愉快氛圍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憂鬱的情調和宗教的斷念思想。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c. 1170 – c. 1230) was a Minnesänger, who composed and performed love-songs and political songs ("Sprüche") in Middle High German. Walther has been described as greatest German lyrical poet before Goethe; his hundred or so love-songs are widely regarded as the pinnacle of Minnesang, the medieval German love lyric, and his innovations breathed new life into the tradition of courtly love. He is also the first political poet writing in German, with a considerable body of encomiumsatireinvective, and moralising.

Little is known about his life, but he was a travelling singer who performed for patrons at various princely courts in Germany. He is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the Babenberg court in Vienna. Later in life he was given a small fief by the future Holy Roman Emperor, Frederick II.

His work was widely celebrated in his time and in succeeding generations—for the Meistersingers he was a songwriter to emulate—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his work in 32 manuscripts from all parts of the High German area. The largest single collection is found in the Codex Manesse, which includes around 90% of his known songs. However, most Minnesang manuscripts preserve only the texts, and only a handful of Walther's melodies survive.

Notable songs include the love-song "Under der linden", his contemplative "Elegy", and the religious Palästinalied, for which the melody has survived.

No. 2
  瓦爾特(Bruno Walter , 1876--1962)
  德國指揮傢。生於柏林。原名布魯諾•施萊辛格,後改名布魯諾·瓦爾特。早年學於柏林施特恩音樂學院。18歲開始指揮生涯,曾任好幾個城市歌劇院指揮。後結識奧地利作麯傢、指揮傢馬勒,並深受其影響。25歲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樂長。37歲任慕尼黑歌劇院音樂指導。並相繼在柏林市立歌劇院、萊比錫格萬豪斯管弦樂團任指揮,後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與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任指揮。後赴多國演出,國際聲望大振。1938年移居法國,1939年始定居美國22年,藝術成就達到頂峰。先後在NBC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大都會歌劇院任指揮。他又是優秀鋼琴傢,曾以鋼琴獨奏兼指揮的身份演出莫紮特的鋼琴協奏麯。並寫有交響麯等作品,並著有《馬勒其人與藝術》,《主題與變奏》等。
  瓦爾特,J. Johannes Walther (1860~1937)
  德國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1860年 7月20日生於新市,1937年5月4日卒於柏林。1879年入耶納大學學習生物學,188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882~1883年在萊比錫大學和哈勒大學學習古生物學和地質學。曾任耶納大學、哈勒大學教授,德國科學院院長。
  他一生主要研究沉積岩石學、古生態學、相學、古地理學、土壤學和生物學。研究了閉流區的地質和荒漠地區的礦産。查明復層是由於相的活動而形成的。並伴隨着沉積物中岩石成分的交替。還研究了地質考察的方法,特別是現實論方法。在海洋地質方面的研究成果為海洋學和生態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著作:
  ①《做為歷史科學的地質學導言》(Einleitung in dieGeologie als historische Wis-senschaft,1893—1894);
  ②《當代和古代沙漠形成的規律》(Ge-setz der Wüstenbildung in Ge- genwart und Vorzeit, 1924);
  ③《普通古生物學》(AllgemeinePal ontologie,1919—1927)。
英文解釋
  1. n.: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相關詞
武器
包含詞
瓦爾特堡瓦爾特堡縣瓦爾特·蓋坦
瓦爾特·謝爾瓦爾特·韋勒瓦爾特·歐根
瓦爾特相律瓦爾特公司瓦爾特定律
死神瓦爾特瓦爾特·科恩瓦爾特歐肯
瓦爾特·察普瓦爾特·馮剋瓦爾特手槍
瓦爾特舞臺瓦爾特球場茨圖瓦爾特
瓦爾特·剋萊因臭屁狗瓦爾特瓦爾特·洛佩斯
瓦爾特·戴維斯瓦爾特·迪剋斯瓦爾特·吉澤金
霍夫瓦爾特犬瓦爾特·莫爾斯布魯諾·瓦爾特
瓦爾特·本雅明瓦爾特·曼德勒瓦爾特須密特
瓦爾特·黑韋爾杜瓦爾特·皮奧埃裏希·瓦爾特
瓦爾特·康尼翰瓦爾特·施倫堡瓦爾特38型手槍
瓦爾特·莫德爾施泰因瓦爾特弗裏茨瓦爾特
茲瓦爾特諾茨瓦爾特特羅格瓦爾特高原牧場
瓦爾特·薩穆埃爾瓦爾特·加爾加諾瓦爾特(無錫)公司
瓦爾特·烏布利希斯臺瓦爾特定理斯特瓦爾特定理
瓦爾特剋萊斯勒瓦爾特潘迪亞尼德國瓦爾特公司
瓦爾特·剋裏斯塔勒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瓦爾特·德拉·梅爾
瓦爾特·馮·賴歇瑙瓦爾特·瓦爾利蒙特弗裏茨瓦爾特球場
瓦爾特比賽氣步槍弗蘭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瓦爾特P5
瓦爾特·伯利·格裏芬德國瓦爾特PPK半自動手槍瓦爾特P38手槍
弗裏茨·瓦爾特體育場瓦爾特·馮·布勞希奇瓦爾特OSP0.22in速射手槍
瓦爾特GSP0.22in標準運動手槍瓦爾特FP0.22in自選手槍瓦爾特LP3式4.5mm氣手槍
瓦爾特CP2式4.5mm氣手槍德國瓦爾特P-88式9mm手槍瓦爾特P-38式9mm手槍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瓦爾特P1式9mm手槍瓦爾特P5式9mm手槍
瓦爾特·特羅格弗裏茨·瓦爾特球場弗裏茨·瓦爾特
瓦爾特·潘迪亞尼瓦爾特MP-K9mm衝鋒槍德國瓦爾特FP0.22in自選手槍
德國瓦爾特OSP0.22in速射手槍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瓦爾特·封·弗格爾瓦德
瓦爾特GSP羅尼·瓦爾特·康尼翰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
瓦爾特·朱利安·馬丁內斯德國瓦爾特半自動手槍瓦爾特·剋萊斯勒
荷蘭牧羊犬霍夫瓦爾特托倫瓦爾特囊腫或病格林納瓦爾特式燒結機
格林納瓦爾特式燒結盤瓦爾特封德爾福格威德瓦爾特移動靶氣步槍
菲利普瓦爾特科爾斯瓦爾特·封·德爾·弗格爾瓦伊德瓦爾特GSP0.32in標準運動手槍
菲利普·瓦爾特·科爾斯瓦爾特lgr4.5mm移動靶氣步槍瓦爾特lgr4.5mm比賽氣步槍
卡爾·瓦爾特運動槍有限公司德國瓦爾特KK0.22in比賽步槍德國瓦爾特GSP0.22in標準運動手槍
奧托·莫裏茨·瓦爾特·莫德爾格林納瓦爾特型非連續式操作燒結機格林納瓦爾特式不連續燒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