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花卉 : 被子植物 > 瓜葉菊
目錄
No. 1
  學名:cineraria cruenta
  拉丁名:senecio cruentus (mass) dc.
  英文名:, florists cineraria
  [別名]
  千日蓮、瓜葉蓮、千裏光。
  [科屬及形態]
  菊科,千裏光屬 ,竹類 ,菊科。草本花卉,株高30--60釐米。矮生品種25釐米左右,全株密生柔毛,葉具有長柄,葉大,心狀卵形至心狀三角形,葉緣具有波狀或多角齒。形似葫蘆科的瓜類葉片,故名瓜葉菊。有時背面帶紫紅色,葉表面濃緑色,葉柄較長。花為頭狀花序,簇生成傘房狀。花有藍、紫、紅、粉、白或鑲色,為異花授粉植物
  [生長習性]
  喜鼕季溫暖、夏季無酷暑的氣候條件,忌乾燥的空氣和烈日曝曬,還要有良好的光照。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烈日直社。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涼爽的氣溫和充足的陽光是其良好生長的主要條件。喜富含腐殖質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幹旱,怕積水,適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繁殖及栽培]
  (1)繁殖:
  多用播種繁殖,也有扦插或分株繁殖。
  ①播種法:播種期根據開花期來决定,一般從播種到開花約需6--7個月左右。於8月下旬或9月播種,開花期正好在1--5月。瓜葉菊種子細小,每剋可達5300多粒,所以盆土要求細軟疏鬆,按照腐葉土2份、礱糠灰2份和園土1份並加入少量磷酸二氫鉀混合,作播種用土,種子均勻撒於土表,覆蓋要薄,用浸盆法,至土面全部濕潤即可。盆面蓋以玻璃,以保持濕度。每天換氣,置陰處,溫度最好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約5--10天發芽,苗出齊後,揭開玻璃,並逐步移至陽光處,2--3片真葉時可移植。苗期必須通風透光,否則極易發生猝倒和白粉病。
  ②扦插或分株繁殖:重瓣品種不易結實,可用扦插。1--6月,剪取根部萌芽或花後的腋芽作插穗,插於砂中。約20--30天可生根,碚育5--6個月即可開花。亦可用根部嫩芽分株繁殖。
  (2)採種:
  在3月下旬選優良植株,即花色豔麗,生長健壯的留作母株,待4月上旬開花結籽時,可將多餘的花蕾摘除,並摘除衰老的非功能葉,加強肥水管理,中午日光強烈時適當遮蔭,促使營養物質大量輸入種子,最好晴天採種,隨熟隨采,將種子置種子袋內,放陰涼乾燥處貯藏。
  (3)肥水管理:
  定植於盆中的瓜葉菊,一般約2星期施一次液肥。用腐熟的豆餅或花生餅,爛黃豆、爛花生亦可,用水稀釋10倍用。在現蕾期施1--2次磷、鉀肥,而少施或不施氮肥。以促進花蕾生長而控製葉片生長。在開花前也不宜過多施用氮肥。並控製澆水量,室溫也不宜過高,否則,葉片過分長大也影響觀賞。所以在四層葉片時,采取控製水肥進行蹲苗,鼕季置於10--13℃攝氏度室溫中,放於嚮陽處,則花色鮮豔,葉色翠緑可愛。定期轉盆,使株型生長勻稱美觀。
名 字
  拉丁學名∶ Pericallis hybrida B. Nord.
  英文名:Florists Cineraria
  別名∶ 千日蓮、瓜葉蓮、千裏光。
  【科屬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屬:瓜葉菊屬 Pericallis/千裏光屬
  種:瓜葉菊種 P. x hybrida
  【形態特徵】菊科(Asteraceae)千裏光屬(Senecio)和有親緣關係的屬的幾種栽培觀賞植物。分苗圃種(尤其是雪葉蓮〔S. cineraria〕)和瓜葉菊(S. cruentus)的溫室變種兩類。後一類有的矮小,可密植,花大,花簇緊密;有的較高,花簇大而開展,花小,星狀。兩個類型都易以種子繁殖,花市上常種作盆花出售,花色多種多樣。
  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為高生種和矮生種,20-90釐米不等。全株被微毛,葉片大形如瓜葉,緑色光亮。花頂生,頭狀花序多數聚合成傘房花序,花序密集覆蓋於枝頂,常呈一鍋底形,花色豐富,除黃色以外其他顔色均有,還有紅白相間的復色,花期1-4月。
  矮生品種25釐米左右,全株密生柔毛,葉具有長柄,葉大,心狀卵形至心狀三角形,葉緣具有波狀或多角齒。形似葫蘆科的瓜類葉片,故名瓜葉菊。有時背面帶紫紅色,葉表面濃緑色,葉柄較長。花為頭狀花序,簇生成傘房狀。花有藍、紫、紅、粉、白或鑲色,為異花授粉植物。
生長習性
  原産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性喜冷寒,不耐高溫和霜凍。好肥,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
  喜鼕季溫暖、夏季無酷暑的氣候條件,忌乾燥的空氣和烈日曝曬,還要有良好的光照。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陽光充足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烈日直射。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涼爽的氣溫和充足的陽光是其良好生長的主要條件。喜富含腐殖質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幹旱,怕積水,適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可在低溫溫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溫不低於5℃,晝溫不高於20℃為最適宜。生長適溫為10℃—15℃,溫度過高時易徒長。生長期宜陽光充足,並保持適當乾燥。
常見種類
  園藝品種極多。大致可分為大花型、星形、中間型和多花型四類,不同類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種。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瓜葉菊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對於重瓣品種為防止自然雜交或品質退化,也可采用扦插或分株法繁殖。
  瓜葉菊開花後在5~6月間,常於基部葉腋間生出側芽,可將側芽除去,在清潔河砂中扦插。插時可適當疏除葉片,以減小蒸騰,插後澆足水並遮蔭防曬。若母株沒有側芽長出,可將莖高lOcm以上部分全部剪去,以促使側芽發生。
  ①播種法:播種一般在7月下旬進行,至春節就可開花,從播種到開花約半年時間。也可根據所需花的時間確定播種時間,如元旦用花,可選擇在6月中下旬播種。瓜葉菊在日照較長時,可提早發生花蕾,但莖細長,植株較小,影響整體觀賞效果。早播種則植株繁茂花形大,所以播種期不宜延遲至8月以後。
  播種盆土由園土1份、腐葉土2份、礱糠灰2份,加少量腐熟基肥和過磷酸鈣混合配成。播種可用淺盆或播種木箱。將種子與少量細沙混合均勻後播在淺盆中,註意撒播均勻。播後覆蓋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不能用噴壺噴水,以避免種子暴露出來,可以選擇浸盆法或噴霧法使盆土完全濕潤。盆上加蓋玻璃保持濕潤,但一邊應稍留空隙,通風換氣。然後將播種盆置於蔭棚下,或放置於冷床或冷室陰面,註意通風和維持較低溫度。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1℃,約1周左右發芽出苗。出苗後逐步撤去遮蔭物,移開玻璃,使幼苗逐漸接受陽光照射,但中午必須遮蔭,兩周後可進行全光照。為延長花期,可每隔10天左右盆播1次。
  ②扦插或分株繁殖:重瓣品種不易結實,可用扦插。1--6月,剪取根部萌芽或花後的腋芽作插穗,插於砂中。約20--30天可生根,碚育5--6個月即可開花。亦可用根部嫩芽分株繁殖。
  栽培管理
  播種後將播種盆置於涼爽通風的環境,約經20天,幼苗可長出2~3片真葉,此時應進行第一次移植,即假植。可選用闊口瓦盆移植。盆土用腐葉土3份、壤土2份、砂土l份配合而成,將幼苗自播種淺盆移入此盆,株行距3cm×3cm,根部多帶宿土以利於成活。移栽後用細孔噴水壺澆透水,澆水時不能衝倒幼苗或將幼苗根部泥土衝走。澆水後將幼苗置於陰涼處,保持土壤濕潤,經過一周緩苗後纔放在陽光下,繼續生長。瓜葉菊緩苗後每1~2周可施豆餅汁或牛糞汁一次,濃度逐漸增加。幼苗時應保持涼爽條件,室溫以7-8℃為好,以利蹲苗,若室溫超過15℃則會徒長而影響開花。
  幼苗真葉長至5~7片時,要進行最後定植。瓜葉菊喜肥,定植時要施足基肥,盆土以腐葉土和園土加餅肥屑配置為佳。據有關資料報道:有人用60份腐葉土加30份園土、6份餅肥粉和4份骨粉的比例混合配製的盆栽土,效果很好。選直徑為12~17cm的盆,盆土用腐葉土2份、壤土3份、砂土1份配合而成,並適當施以豆餅、骨粉或過磷酸鈣作基肥。定植時要註意將植株栽於花盆正中央保持植株端正,澆足水置於陰涼處,成活後給予全光照。瓜葉菊在生長期內喜陽光,不宜遮蔭。要定期轉動花盆,使枝葉受光均勻,株形端正不偏斜。每半月施液肥1次,在花芽分化前2周,停止施肥,減少灌水,在稍乾燥的情況下,着花率較高。開花期最適宜的溫度為10-15℃,越鼕溫度8℃以上。花朵萎謝後植株仍需適度光照,以適應種子發育。瓜葉菊在3~4月間種子容易成熟,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的種子由外嚮內分批成熟。留種植株在炎熱的中午前後要適度遮蔭,否則結實不良。種子成熟後於晴天采下晾幹,貯藏備用。種子貯藏要做好品種標記,以免混雜。瓜葉菊早花品種從播種育苗到開花需3-4個月,中花品種需6~7個月,晚花品種則可長達8個月以上。
  栽培方法
  瓜葉菊為多年生草本花,我國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因其花期較長、花色豐富而成為元旦、春節的主要用花。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育苗
  1、營養土的配製。7--8月將草炭或腐葉土翻曬粉碎後添加尿素950剋、磷酸二氫鉀1.15千克、脫味雞糞3.7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堆製。同時測定其pH值,如pH值太低應加石灰調至微酸性(pH值6-7)。堆製1-2個月後過篩,噴殺蟲、殺菌劑,造勻後覆蓋2-3天。揭膜後攤開2-3天裝盤。
  2、播種。元旦、春節上市的瓜葉菊在7-8月將育苗平盤用多菌靈1000倍液消毒,並將營養土裝盤颳平運入棚內擺好,用噴壺澆透水後播種。播種密度為每盤300-350粒,1剋種子播14--15盤。播種時將種子與少量營養土混合均勻撒播於平盤內,並用細篩篩一層較薄的營養土覆蓋,然後將土噴濕後覆蓋一層50% 的遮陽網。出苗前如溫度過高可噴水在遮陽網上降溫保濕。將大棚頂膜上好,並在頂膜上加蓋一層遮陽網。
  3、出苗後的管理。瓜葉菊播種4-5天後出苗,此時應揭去覆蓋於盤上的遮陽網,並噴殺蟲、殺菌藥品(功夫、達柯寧、殺毒礬等)一次,以後每周噴殺蟲、殺菌藥品一次。破心後每隔10天噴磷酸二氫鉀一次,一周後選陰天或下午揭去棚頂遮陽網。當幼苗長至3-4葉(約30天)開始分苗。
  4、分苗。在陰天或下午進行營養鉢(營養土、20%過篩園土)分苗,栽好後擺放在有遮陽網的陰棚內,緩苗5-7天後選陰天或下午揭去遮陽網,並用1%-2%的磷酸二氫鉀、尿素噴施或用稀薄餅肥水追施一次,以後每隔7-10天追肥一次,並每周噴一次殺蟲殺菌藥品。待長到6-7葉時上盆。
  二、上盆
  盆土采用20%腐葉土、70%優質園土、10%腐熟農傢肥提前2個月堆製,上盆前6天用多菌靈拌入消毒後用膜覆蓋;上盆前3天揭膜後將土攤開。選用16--20釐米的盆上盆,上盆時原帶土坨低於盆口1.5-2釐米,加土至離盆口1-1.2釐米,壓緊並澆水。盆間距約10-15釐米,每個標準棚(180平方米)可放1200-1500盆左右。
  三、上盆後的管理
  ①追肥。現蕾前追施1%-3%濃度的氮肥;現蕾後以1%--3%濃度的復合肥為主。肥量以滿盆口為宜,每7-10天追肥一次,開花後可適當少追肥,但不能斷肥。施肥前應適當控水。
  ②澆水。瓜葉菊需水量大,但不宜過多,一般以因幹旱造成少量葉片開始萎蔫時澆水為宜,但因通風量過大或病蟲害造成的萎蔫不宜澆水。
  ③病蟲害防治。瓜葉菊蟲害主要有潛葉蠅,可用氧化樂果1500倍液防治。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及灰黴病,防治方法是:通風降濕,合理施肥,培養健壯植株,及時摘除病葉病株,並用達柯寧、速剋靈等防治。
  ④拉盆及轉盆。瓜葉菊長到葉片相互接觸時要及時拉盆,發現偏長的植株應轉盆,以使植株生長一致。
  ⑤蓋棚。瓜葉菊生長最適溫度為18-22℃,最高25℃,空氣濕度80%。因此在霜期來臨前必須將棚蓋嚴。
  ⑥揭膜通風。當棚內溫度高於20℃時小通風,過半小時左右再大通風,如棚內溫度不太高、濕度不太大時小通風即可。在棚內溫度降到15℃時開始減少通風口,待溫度降至12℃時完全關閉。陰雨天氣則應在中午小通風半小時左右。瓜葉菊上盆至開花前溫度要控製在18-22℃,開花後控製在13-15℃。開花時切忌高溫高濕,否則開花期將縮短。
  當瓜葉菊有少量花開時可上市銷售,上市前適當加大通風,降低棚溫,使瓜葉菊逐漸適應外界環境。
管理方法
  1.播種時間
  一般選擇8月中旬。瓜葉菊性喜涼爽氣候,不耐炎熱高溫,生長適中溫為15度—20度。應把播種箱放在蔭棚下面,或放在樹蔭下面;如果是采用畦播種,那麽在哇土的上方一定要搭蔭棚,以減少太陽的輻射熱。
  2.幼苗水分控製
  主要是通過噴施水霧來降低苗床的溫度,以及供給幼苗水分。噴施的原則是噴濕就夠,不能讓苗床土過幹,也不能讓苗床土過濕。過幹幼苗萎蔫後很難恢復,過濕加上幼苗正處高溫期,很容易坐蔸,從而導致幼苗成活率低。
  3.溫度管理
  瓜葉菊喜溫暖又不耐高溫,在15~20℃的條件下生長最好。當溫度高於2l℃,即可發生徒長現象,不利於花芽的形成。溫度低於5℃時植株停止生長發育,0℃以下即發生凍害;開花的適宜溫度為10~15℃,低於6℃時不能含苞開放,高於18℃會使花莖長得細長、影響觀賞價值。因此,瓜葉菊在春、夏、秋三季宜擺放在陰涼、通風處養護,夏季還應采取噴水降溫措施等,控製溫度條件使之適於瓜葉菊的生長發育。
  瓜葉菊的花蕾在嚴鼕季節形成,控製適當溫度十分重要。瓜葉菊在氣溫降至5℃時入室保溫養護。溫度宜控製在10~15℃之間。要註意防寒凍,夜間室溫不低於8℃。要註意溫度的急驟變化,如門窗附近晝夜溫差過大,傍晚時應把盆移到遠離門窗的地方。為避免受凍,可在植株上套1衹塑料袋,到次日太陽出來後除去。越鼕期間室溫高些可提早開花。但如室溫長時間高於25℃,葉片易捲麯,如不及時處理,則會影響花的開放,嚴重時使花期明顯縮短,花提早凋零謝落。如發現捲葉,可在早午晚各噴一次水,並降低溫度,以10~15℃為宜。瓜葉菊開花後維持室溫8~l0℃可延長花期。
  4.肥水管理
  定植於盆中的瓜葉菊,一般約2星期施一次液肥。用腐熟的豆餅或花生餅,爛黃豆、爛花生亦可,用水稀釋10倍用。在現蕾期施1~2次磷、鉀肥,而少施或不施氮肥。以促進花蕾生長而控製葉片生長。開花前不宜過多施用氮肥,控製澆水量,室溫也不宜過高,否則,葉片過分長大影響觀賞。在四層葉片時,采取控製水肥進行蹲苗,鼕季置於l0~13℃室溫中,放於嚮陽處,則花色鮮豔,葉色翠緑可愛。定期轉盆,使株型生長勻稱美觀。
  5.除側芽
  上盆後的瓜葉菊其基部3~4節發生的側芽應隨時抹去,以減少養分的消耗和避免枝葉過於擁塞,從而集中更多的養分供給上部花枝生長,以利於花多花大色豔。
  6.培養土配製
  瓜葉菊性喜富含腐殖質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PH為6.5—7.5比較合適。配製播種用的培養土時要註意將沒有污染過的腐葉土或人士灰、純黃土和細沙按照3:1:1混合後過篩,並且不再放進任何肥料,這樣配製的培養土有利於種子發芽生長。過粘的培養土經不起乾燥,一旦稍微幹裂,便會把幼苗的須根拉斷,從而導致幼苗死亡,降低了成活宰。分苗後的培養土可以與播種用的培養土相同,進行幼苗練壯。上盆時的培養土中均勻放人豆餅、骨粉或過磷酸鈣為基肥,或者用廄肥、火土灰、園土、菜餅、細沙,按3:2:2:1:1的比例配製培養土,以保證植株養分的充足供應。廄肥須經漚製腐熟後曬幹,菜餅必須粉碎,並將其充分攪拌混合後過篩方可作為定植的培養土使用。
  7.鼕季註意控製濕度
  瓜葉菊對濕度要求比較高,才能生長良好。如何在鼕季使濕度適中,也就是栽培瓜葉菊成功的關鍵。過於乾燥,易使瓜葉菊的葉片經常處於萎蔫狀態,不利於葉片生長,易使葉片發黃,也易於産生紅蜘蛛和蚜蟲。澆水過多,室內濕度過高,易使根係、主莖、葉片腐爛,同時也易産生蚜蟲;如果加上室溫過高,通風不好,易産生白粉病。
護理要點
  水:盆栽保持盆土稍濕潤,澆水要澆透。但忌排水不良。
  肥:生長期施薄肥,並註意不要使肥料濺到葉面上,施肥以後要及時衝洗,花期要停止施肥。
  土:一般土壤即可。
  溫:忌炎熱,生長適溫在10-20℃,在花期內溫度可再降低一些,以便延長花期,小苗可經受1℃的低溫。
  光:生長期要放在光照較好的溫室內生長,開花以後移置室內欣賞,每天至少要放在光綫明亮的南、西、東窗前接受4小時的光照,才能保持花色豔麗,植株健壯。在栽培中要註意經常轉換盆的方向,以使花冠株形規整。
  繁殖:播種繁殖。7-8月播於盆中,要求發芽適溫為20-25℃,10-20天出苗,視小苗長勢逐漸換用相應尺寸的盆。
  鼕季註意控製濕度:
  瓜葉菊對濕度要求比較高,才能生長良好。如何在鼕季使濕度適中,也就是栽培瓜葉菊成功的關鍵。過於乾燥,易使瓜葉菊的葉片經常處於萎蔫狀態,不利於葉片生長,易使葉片發黃,也易於産生紅蜘蛛和蚜蟲。澆水過多,室內濕度過高,易使根係、主莖、葉片腐爛,同時也易産生蚜蟲;如果加上室溫過高,通風不好,易産生白粉病。
  防治蚜蟲和紅蜘蛛:首先是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保持良好的通風。其次是在發病的初期要及時發現,把有蟲害的植抹及早分開,對有蟲害的植株噴施少量農藥即可。對於蚜蟲和紅蜘蛛危害比較嚴重的,可用2000倍樂果稀釋液噴殺。因為紅蜘蛛一般發生在葉片的背面,而蚜蟲一般發生在瓜葉菊幼嫩的頂部,噴藥時要以葉片背面及植株的頂部為重點,葉片正面也要適當噴藥。
留種及採種
  除重瓣不易結實品種外,準備留種用的瓜葉菊可於九月中旬播種,出苗後經二次分植,十二月中、下旬定植於十八至二十釐米的盆中。
  定植後控製澆水,其它方面按常規養護到翌年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即可開花。這時氣溫已較高,傳粉結實的蜂蝶漸多,可挑選花大色鮮、葉片舒展、葉柄短、緊湊矮壯無病蟲害的優良植株作留種用的母株,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室內,多施些以磷為主的肥料,還可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
  室外溫度較高且無風的晴天,應堅持將其搬到室外嚮陽處曬幾個小時,以藉助室外和煦的春風和昆蟲幫助傳粉,提高結實率。進入四月份,正午陽光強烈時可稍加遮蔭,否則對結實不利。一般經月餘種子即可陸續成熟,俟果實頂部剛剛露出白色冠毛時即應采取果實,以免冠毛飛出後種子散落。曬幹後除去雜質,將種子用紙袋裝好並作好標記,置乾燥通風處貯藏即可。
應用價值
  瓜葉菊是鼕春時節主要的觀花植物之一。其花朵鮮豔,可作花壇栽植或盆栽佈置於庭廊過道,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
  裝飾應用:瓜葉菊為溫室花卉,盆載作為室內陳設,其花期早,在寒鼕開花尤為珍貴,花色豐富鮮豔,特別是藍色花,閃着天鵝絨般的光澤,幽雅動人。瓜葉菊開花整齊,花形豐滿,可陳設室內矮幾架上,也可用多盆成行組成圖案佈置賓館內庭或會場、劇院前庭,花團錦族,喜氣洋洋。通常單盆觀賞可達40餘天。
生産技術
  一、生産基本資料
  1.栽培條件最好在溫暖的室內。
  2.環境空間相對濕度70%左右,澆自來水即可。
  3.必要的設施設施要求:可供加溫的地點。栽培設施:玻璃溫室或塑料薄膜大棚。栽培管理器材:消毒器。生産1000盆成品需要面積:用直徑15釐米塑料盆培育時約需110 平方米。
  二、育苗
  1.品種的選擇筆者培育的品種為‘彩星’(大花係)。
  2.育苗方法箱播移植育苗。箱播移植育苗的基本事項:播種時間為8 至9月,育苗箱規格45×34釐米。培育1000盆所需育苗箱為2個。播種方法可采用撒播,播後無須覆土。發芽適溫和日數:發芽適溫為15℃ 至20℃,播後6至10天發芽。一定要註意保持濕度,受日照50%至70%,忌強光直射,以富含腐殖質的疏鬆土壤為佳。
  3.假植及方法當有3至4 片真葉時開始假植,假植培養土用田土、牛糞、泥炭土和河沙混合,比例一般為2∶2∶3∶1,pH值為6.0至6.5。配好的培養土用蒸氣或溴甲烷進行消毒,挖苗時不要傷根,剔除生育不良的苗,株行距6×6釐米。將根理順嚮下伸直,植後不用覆蓋。假植後20天內用遮陰網遮光,預防立枯病、夜盜蛾等病蟲害。
  三、換盆定植及後期管理
  1.換盆定植從假植盆中連土將苗取出,帶土植入直徑15釐米的定植盆中。
  2.定植後的管理定植後充分灌水,以後根據幹濕情況適當澆水。保持最低溫度8℃,通風換氣,追肥,疏盆,無需遮光。
  四、上市前的準備及善後
  1.準備除去黃化葉,充分灌水,封套裝箱出貨。植株開3至4朵花時為最佳上市期。
  2.善後清理收拾清理花盆,繼續進行商品化栽培,部分留作母株培育。
蟲害防治
  瓜葉菊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黃萎病、蚜蟲等。
  (1)瓜葉菊白粉病。瓜葉菊在幼苗期和開花期如室溫高、空氣濕度大,葉片上最容易發生白粉病,嚴重時可侵染葉柄、嫩枝、花蕾等。初發時,葉片出現零星的、不明顯的白斑,發展後整個葉片布滿灰白色粉狀黴層。植株受害後,葉片、嫩梢扭麯萎蔫,生長衰弱,有的完全不能開花。發病嚴重時。導致葉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室內經常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增加光照,②控製澆水,適當降低空氣濕度;③發病後立即摘除病葉,並及時團50%的多茵靈1000倍液,或噴加水800一1000倍的托布津液防止蔓延。
  (2)瓜葉菊黃萎病。此病主要由病毒病原菌引起。被害植株分蘖性很強,花序展開受壓抑,花色變緑,發育不正常,偶爾亦有花徒長現象。病毒一般由葉蟬傳播。
  防治方法:①生長期間可適當增施鉀肥,以增強植株抗病力,減少病毒侵染的機會;②噴灑0.5%高錳酸鉀水溶液進行消毒,可起預防作用;③發現植株染上病毒,應立即拔除病株並燒毀,防止蔓延。
  (3)蚜蟲。瓜葉菊生長期若通風不好,時常會發生蚜蟲危害,蟲害嚴重時噴40%樂果1500-2000倍液進行防治。
花語
  瓜葉菊的花語是:
  喜悅,快活,快樂,閤家歡喜,繁榮昌盛。
  適宜在春節期間送給親友,此花色彩鮮豔,體現美好的心意。
花木百科
  瓜葉菊介紹
  瓜葉菊 (Cineraria cruenta)
  科屬:
  菊科 瓜葉菊
  別名:
  富貴菊、千葉蓮、千日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溫室栽培,全株密被絨毛。莖直立。心髒狀卵形大葉片,葉緣具波狀或多角狀齒,形似黃瓜葉片,故名瓜葉菊,莖生葉的葉柄有翼,根出葉葉柄無翼。頭狀花序簇生呈傘房狀,花有紫紅、桃紅、粉、藕、紫、藍、白等色,瓣面有絨光。  園藝品種極多。大致可分為大花型、星形、中間型和多花型四類,不同類型中又有不同重瓣和高度不一的品種。
  分佈與習性:
  喜涼爽,但懼嚴寒和高溫。可在低溫溫室或冷床栽培,以夜溫不低於5℃,晝溫不高於20℃為最適宜。生長適溫為10℃—15℃,溫度過高時易徒長。生長期宜陽光充足,並保持適當乾燥。暖地可作二年生露地花卉栽培。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花期長,由12月可延續至次年5月。
  繁殖與栽培:
  繁殖以播種為主。播種期根據所需花期而定。早花品種播後5個月—6個月開花;一般品種播後7個月—8個月開花;而晚花品種需10個月才能開花。北京地區2月—9月均可播種。元旦用花的,可於3月播種;春節需用者,應於5月播種;供勞動節用者,應於頭年8月—9月播種。發芽適溫21℃,3天—5天即可萌發。  栽培瓜葉菊從播種到開花,需經3—4次移植,定植時應施足基肥。養護過程中註意轉盆,使植株不偏嚮生長,並應隨着植株長大調整盆距,使其通風透光。
  應用:
  可以盆栽形式點綴於室內事庭院裝飾效果極佳,也可佈置成模紋花壇,或作大型花壇的鑲邊材料,是各地春季常用的花壇植物。
  圖片:
英文解釋
  1. n.:  cineraria
包含詞
瓜葉菊屬瓜葉菊花寶藍瓜葉菊
瓜葉菊灰黴病瓜葉菊絲核菌病瓜葉菊根結綫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