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瑞典體操
目錄
No. 1
  瑞典體操
  瑞典體操18-19世紀在瑞典産生並流行的體操體係。該體係在拿破侖帝國和沙俄,帝國對瑞典的侵略背景下産生,其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保衛祖國,因而有較強的軍事性,但其體係以解剖學、生理學為科學基礎,兼具教育和醫療功能,對近代體育産生重人影響。代表人物林是瑞典著名的文學家,通曉英、法、德語。1804年任隆德大學劍術、騎術教師。1806年開始從事生理學和解剖學研究。1814年在斯德哥爾摩創建瑞典皇傢中央體操學院,並任院長達25年。他對解剖學、生理學和體操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體操必須符合人體生理規律,必須能使身體得到協調、均衡的發展。他總結前人經驗,用科學方法創立瑞典體操體係,又稱林氏體操體係。他在《體操的一般原理》一書中將體操分為教育體操(以身體各部位自然、協調發展為目的)、兵士體操(以熟練使用武器、對付敵人為目的)、醫療體操(以矯正身體偏缺,促使身體均衡發展為目的)、健美體操(以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為目的)4大類,主要特點是強凋身體各部位及身心的協調發展,其形式分為徒手和器械兩大部分。但林氏的原則是不讓身體動作受器械的限製,而是根據身體均衡發展的需要來選擇、設計器械,為此他創設了柵欄、瑞典欄、窗梯、跳箱、肋木、鞍門、綜合臺等輔助器械。與德國體操相比,瑞典體操在強調軍事功能的同時,也着重於人體自身的完善和發展,並註意人體的健美和均衡發展,其體係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成為世界近代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世紀中葉開始,瑞典體操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1840年,德國陸軍軍官羅特施泰國把瑞典體操引入德國,同德國體操展開論戰,使德國人認識到德國體操缺乏科學性的一面。1849年,瑞典陸軍軍官喬占把瑞典體操移植到英國和法國。1850年,英國出版的有關瑞典醫療體操的著作傳入美國。1883年,瑞典人尼森在美國傳授醫療體操。1884年,瑞典體操在丹麥學校中流傳。1900-1903年間,瑞典體操從美國傳入日本,不久中國留學生引入中國。
百科大全
  瑞典體操
  瑞典體操18一19世紀在瑞典産生並流行的體操體
  係。該體係在拿破侖帝國和沙俄帝國對瑞典的侵略背
  景下産生,其目的在於強身健體,保衛祖國,因而有
  較強的軍事性,但其體係以解剖學、生理學為科學基
  礎,兼具教育和醫療功能,對近代體育産生重大影
  響。代表人物林(pehr Henrik Ling)是瑞典著名的
  文學家,通曉英、法、德語。1804年任隆德大學劍術、
  騎術教師。1806年開始從事生理學和解剖學研究。
  1814年在斯德哥爾摩創建瑞典皇傢中央體操學院,
  並任院長達25年。他對解剖學、生理學和體操理論
  進行深入的研究,指出體操必須符合人體生理規律,
  必須能使身體得到協調、均衡的發展。他總結前人經
  驗,用科學方法創立瑞典體操體係,又稱林氏體操體
  係。他在《體操的一般原理》一書中將體操分為教育
  體操(以身體各部位自然、協調發展為目的)、兵士
  體操(以熟練使用武器、對付敵人為目的)、醫療體
  操(以矯正身體偏缺,促使身體均衡發展為目的)、健
  美體操(以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為目的)4大類,主要
  特點是強調身體各部位及身心的協調發展,其形式分
  為徒手和器械兩大部分。但林氏的原則是不讓身體動
  作受器械的限製,而是根據身體均衡發展的需要來選
  擇、設計器械,為此他創設了柵欄、瑞典欄、窗梯、
  跳箱、肋木、鞍門、綜合臺等輔助器械。與德國體操
  相比,瑞典體操在強調軍事功能的同時,也着重於人
  體自身的完善和發展,並註意人體的健美和均衡發
  展,其體係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成為世界近代體育的
  重要組成部分。從19世紀中葉開始,瑞典體操在世
  界各地廣為流傳。1840年,德國陸軍軍官羅特施泰因
  把瑞典體操引入德國,同德國體操展開論戰,使德國
  人認識到德國體操缺乏科學性的一面。1849年,瑞典
  陸軍軍官喬吉把瑞典體操移植到英國和法國。1850
  年,英國出版的有關瑞典醫療體操的著作傳人美國。
  1883年,瑞典人尼森在美國傳授醫療體操。1884年,
  瑞典體操在丹麥學校中流傳。1900一1903年間,瑞典
  體操從美國傳入日本,不久中國留學生引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