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球根海棠
目錄
No. 1
  球根海棠花大而多,色彩豔麗,姿態優美;兼有茶花、牡丹、月季等名花的姿、色、香,為秋海棠之冠。它性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16-21℃,相對濕度70%-80%,要求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稍含酸性。
  盆栽常用徑15釐米的花盆。培養土宜用腐葉土、泥炭土和粗砂混合為好,這樣有利於根係的發育。球根海棠屬汪根性花卉,盆栽後,在其生長過程中,應根據植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澆水量和澆水次數。萌芽期應嚴格控製澆水,保持盆土略乾燥,過濕易引起爛根。生長期每周澆3-4次水,避免過度乾燥與過於潮濕,澆水要做到不幹不澆,幹必澆透。為增加空氣濕度,夏季炎熱乾燥時,特別是在花期,應經常用清水嚮葉面及花盆周圍噴 霧和遮蔭,放置於涼爽通風處。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肥水。花蕾形成後,每隔15天左右宜施1次過磷酸鈣等磷肥。每周澆2-3次水。如果澆水不當,光綫太強和氣溫太高都會造成葉片邊緣皺縮,花芽脫落,甚至塊莖死亡。但又不可過度蔭蔽,不然植株徒長,開花減少。
  另外,球根海棠莖葉柔嫩,生長期不宜多搬動。同時,為避免風吹雨打折斷花莖,花蕾期前要設置支柱。還有,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發現葉片呈淡紫 色並産生捲麯現象,就說明氮肥施用過量,此時應減速少施肥量或延長施肥時間;而葉片呈淡緑色則又表明缺乏氮肥,應適當增加施肥量。正常的葉色應是深緑色,且植株挺拔,生氣蓬勃。
  為害球根海棠的常見病害是莖腐病和根腐病。這些病害在夏季高溫多濕易發生,應註意控製室溫和澆水;藥物防治可用25%的多菌靈250倍稀釋液噴灑。
花木百科
  球根海棠介紹
  球根海棠 (Begonia Tuberhybrida voss.)
  科屬:
  秋海棠科
  別名:
  球根秋海棠、茶花海棠
  形態特徵:
  球根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塊莖肉質,扁圓形。莖肉質,有毛、直立。葉大,互生,倒心髒形。花大,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花色豐富,有紅、白、黃、粉、橙等。常見品種有直達(Nonstop)係列,重瓣花,花色有紅、深紅、鮮紅、玫瑰紅、黃、杏黃、白、粉紅等,生長快,開花早,從播種至開花衹需4個月,是目前球根秋海棠市場的領先品種。
  分佈與習性:
  該種是一些原産南美、亞洲、中美、南非的野生球根類海棠雜交而成一個園藝雜種,現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為16~21℃,不耐高溫,超過32℃,易引起莖葉枯萎和花芽脫落,35℃以上,地下塊莖腐爛死亡。塊莖的貯藏溫度以5~10℃為宜。由於球根秋海棠自然生長於濕度較大的林下或溝𠔌地帶,提供一個濕潤的生態環境對球根秋海棠的生長極為有利。
  繁殖與栽培:
  常用播種、扦插和塊莖分割法繁殖。
  應用:
  球根秋海棠花大色豔,兼具茶花、牡丹、月季、香石竹等名花異卉的姿、色、香,是秋海棠之冠,也是世界重要盆栽花卉之一。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