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花卉 : 中草藥 : 維管植物 : 林業樹種 > 珍珠梅
目錄
No. 1
  名稱:珍珠梅
  科目:灌木
  季節:6-8月
  地區:中國
  珍珠梅 sorbaria kirilowii (reqel) maxim
  科屬:薔薇科 珍珠梅
  形態: 灌木,高達2米。枝開展;小枝彎麯,無毛或微被短柔毛,幼時緑色,老時暗黃褐色或暗紅褐色。鼕芽卵形,稱端圓鈍,無毛或被疏柔毛,紫褐色,具數枚鱗片。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7枚,連葉柄長13-23釐米,葉軸微被短柔毛;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全緣,長8-13毫米,寬8毫米;小葉片對生,無梗或近無柄,相距2-2.5釐米,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7釐米,寬1.8-2.5釐米,基部近圓形廣楔形,偶有偏斜,先端漸尖,稀尾狀尖,邊緣有尖銳重鋸齒,兩面無毛或近無毛,羽狀脈,具側脈12-16對,背面明顯,頂生圓錐花序大,總花梗和花梗均被星狀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漸脫落;花徑10-12毫米;萼筒鐘狀,外面微被短柔毛,萼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急尖;花瓣長圓形或倒卵形,長5-7毫米,寬3-5毫米,白色;雄蕊40-50,比花瓣長1.5-2倍,生於花盤邊緣;心皮5子房被短柔毛或無毛。蓇葖果長圓形,具頂生彎麯的花柱;果梗直立,宿存萼片反折,稀開展。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産地及習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內蒙古均有分佈。喜光又耐蔭,耐寒,性強健,不擇土壤。萌蘖性強、耐修剪。生長迅速。
  繁殖:播種、扦插及分株繁殖。
  應用:珍珠梅的花、葉清麗,花期很長又值夏季少花季節,在園林應用上十分常受歡迎的觀賞樹種。
  【別名】山高梁、八木條
  【來源】薔薇科珍珠梅屬植物東北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own,以莖皮、枝條和果穗入藥。春秋采取莖、枝外皮,曬幹;秋鼕采摘果穗,曬幹,研粉。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關節扭傷紅腫疼痛,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莖皮、果穗2~4分,研粉吞服;枝條3~5錢,水煎服。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備註】(1)中毒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輕者服甘草水,重者對癥治療。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No. 2
  珍珠梅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册》)
  【異名】山高梁、八木條(《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册》),珍珠桿、花兒桿(《寧夏中草藥手册》)。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高叢珍珠梅及東北珍珠梅的莖皮。
  【植物形態】①高叢珍珠梅
  落葉灌木。莖直立,叢生,高達6米。小枝微有星狀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13~17片,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4~9釐米,寬1~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重鋸齒,下面稍有星狀毛;小葉柄短或近無柄。大形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徽有星狀柔毛;萼片5,稍短於萼筒;花瓣5,近圓形,長3~4毫米,白色;雄蕊30,長於花瓣;心皮5,無毛,花柱側生。蓇葖果圓柱形,長約3毫米,下垂,果梗彎麯。花期6~7月。
  生於山坡林緣、溪邊。分佈雲南、貴州、四川、湖北、甘肅、寧夏等地。
  ②東北珍珠梅
  灌木,高達2米。小枝紅褐色或黃褐色,嫩枝緑色,無毛,或被微柔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通常11~19片,廣披針形,長4~6釐米,寬約1.5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重鋸齒。復總狀圓錐花序;萼片5,卵圓形,近於無毛;花瓣5,白色,近圓形,長約為萼片之3倍;雄蕊40~50,比花瓣長;b皮6,無毛。蓇葖果,長約6~7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於村邊、山𠔌、溪旁、林隙地。分佈東北。
  【採集】秋、鼕采收,曬幹。
  【化學成分】東北珍珠梅的葉含珍珠梅甙,葉和花含山奈酚-3-呋喃阿糖甙、黃芪甙、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甙異鼠李素-3-葡萄糖甙、黃芩素甙、緑原酸、熊果酚甙、黃芩素-7-鼠李糖甙和黃酮類化合物Ⅸ。另外從本品還分出三葉豆甙、槲皮素-s-木糖甙和山奈酚-3-木糖甙。
  同屬植物星花珍珠梅葉含珍珠梅屬甙和黃芩素-7-甲醚。
  【性味】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册》:"苦,寒。"
  ②《寧夏中草藥手册》:"有毒。"
  【功用主治】《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册》:"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骨折,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2~4分(如惡心嘔吐可減量)。外用:研末調敷。
No. 3
  名稱:珍珠梅
  科目:灌木
  季節:6-8月
  地區:中國
  學名: Sorbaria kirilowii (Reqel) Maxim
  英文名:giant false spiraea
  科屬:薔薇科 珍珠梅
  形態: 灌木,高達2米。枝開展;小枝彎麯,無毛或微被短柔毛,幼時緑色,老時暗黃褐色或暗紅褐色。鼕芽卵形,稱端圓鈍,無毛或被疏柔毛,紫褐色,具數枚鱗片。奇數羽狀復葉,小葉7-17枚,連葉柄長13-23釐米,葉軸微被短柔毛;托葉葉質,卵狀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或全緣,長8-13毫米,寬8毫米;小葉片對生,無梗或近無柄,相距2-2.5釐米,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7釐米,寬1.8-2.5釐米,基部近圓形廣楔形,偶有偏斜,先端漸尖,稀尾狀尖,邊緣有尖銳重鋸齒,兩面無毛或近無毛,羽狀脈,具側脈12-16對,背面明顯,頂生圓錐花序大,總花梗和花梗均被星狀毛或短柔毛,果期逐漸脫落;花徑10-12毫米;萼筒鐘狀,外面微被短柔毛,萼裂片三角狀卵形,先端急尖;花瓣長圓形或倒卵形,長5-7毫米,寬3-5毫米,白色;雄蕊40-50,比花瓣長1.5-2倍,生於花盤邊緣;心皮5子房被短柔毛或無毛。蓇葖果長圓形,具頂生彎麯的花柱;果梗直立,宿存萼片反折,稀開展。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珍珠梅多在園林庭院單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須經常灌水,特別春夏幹旱時節要保持土壤濕潤。入鼕前灌足鼕水,在高寒地區應保護越鼕,其他管理均較粗放。
  珍珠梅株叢豐滿,枝葉清秀,貴在缺花的盛夏開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長。尤其是對多種有害細菌具有殺滅或抑製作用,適宜在各類園林緑地中種植。特別是具有耐陰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樓大廈及各類建築物北側陰面緑化的花灌木樹種。
  産地及習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內蒙古均有分佈。喜光又耐蔭,耐寒,性強健,不擇土壤。萌蘖性強、耐修剪。生長迅速。
  繁殖:播種、扦插及分株繁殖。
  應用:珍珠梅的花、葉清麗,花期很長又值夏季少花季節,在園林應用上十分常受歡迎的觀賞樹種。
  【別名】山高梁、八木條
  【來源】薔薇科珍珠梅屬植物東北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own,以莖皮、枝條和果穗入藥。春秋采取莖、枝外皮,曬幹;秋鼕采摘果穗,曬幹,研粉。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關節扭傷紅腫疼痛,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莖皮、果穗2~4分,研粉吞服;枝條3~5錢,水煎服。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備註】(1)中毒有惡心、嘔吐等癥狀。輕者服甘草水,重者對癥治療。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法文解釋
  1. n.  Sorbaria kirilowii
包含詞
珍珠梅屬珍珠梅碎面東北珍珠梅
星毛珍珠梅華北珍珠梅高叢珍珠梅
高山珍珠梅珍奇味珍珠梅珍珠梅星毛變種
超達蜜餞珍珠梅超達散貨珍珠梅毛葉高叢珍珠梅
光葉高叢珍珠梅藥用植物珍珠梅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