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河南 > 安阳 >林州市 > 王相岩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王相岩投诉电话安阳旅游投诉电话:0372-3688002
  河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371—6550677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王相岩,又名老道岩,宝泉岩。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南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奇峰异立,林深谷幽,涛声隐隐,真是奇妙无穷,美不胜收。
  王相岩东有朱雀峰、北有青龙峰、南有白虎峰、西有金龟望日峰,这些大自然的奇妙杰作,正与人们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即为风水宝地相吻合。古代殷商王高宗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幼时在此生活居住;东汉名士夏馥曾在此隐居;明代河北肥乡道士赵得秀曾在此修身;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曾在此避暑。
  这里为什么叫王相岩?在3300多年前,殷商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住过的地方叫王相岩,住过的小村叫王相村。
  傅说是商朝第二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他和商汤时期的伊尹被称为历史上的奴隶双壁,他们都是业绩辉焊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在位59年。他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殷都西部的林虑山,和平民奴隶一起生活:武丁生活于下层,学会了耕作的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并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贫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武丁和傅说在一块生活期间,感到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为起用傅说,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即利用人们的迷信心里,演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
  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一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竟晕了过去,经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三年不语。一天,甘盘正在召集大臣们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臣们顿时惊呆了,武丁说:“我们商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遵照武丁指的方向找去。最后在林虑山找到了傅说。傅说被接到殷都王宫。武丁见到当年的好朋友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傅说为“梦父”。傅说竭尽文韬武略之才,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秩序井然,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把他住过的悬崖岩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了傅说雕像,绝壁崖头的千年古橡树,被称为王相树;他经常砍柴的山岭被称为王相岭;他经常来往活动的山沟,称为王相沟,沟口叫王相口他用过的水井叫王相并;王相树对面崭头有傅说占卜坐的石椅,称为王相椅。
No. 2
  王相岩是太行大峡谷中主要景区之一。它坐落在大峡谷石板岩乡。王相岩因何得名呢?相传在33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商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这里居住过,王者相者居住过的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王相岩
  传说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商都西部的林滤山和平民奴隶在一起生活。武丁生活在下层社会,学会了耕作和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 ,很快就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平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而武丁觉得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武丁继承王位后,很想用傅说,但傅说是个奴隶,无法说服群臣。于是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演出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们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个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竞晕了过去。经过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了三年。三年后,一天大臣们正在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家都惊呆了。武丁说我们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个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按武丁指的方向去找,最后在林滤山找到了傅说,并把他接到商都王宫。
  武丁见到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为"梦父"。傅说就任宰相后,竭尽文韬武略之才能,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武丁中兴"。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居住过的崖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立了傅说的塑像。绝壁崖头上的千年石橡树,称为王相树。
  在这里,不仅殷商奴隶宰相傅说居住过,而且东汉名士夏馥,明代道士赵得秀,清代兵部督抚右侍郎许三礼等,都在这里居住过。为什么古代这些名人雅士都会看中这里呢?因为这里的山水太美了。
  站在王相口向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这一美丽俊秀的山峰叫朱雀峰,前上方那大红巨石是朱雀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红光,恰似孔雀开屏。转过身再往后望去,左边山峰犹如一条青龙翘头极目,腾空欲飞;右边好像猛虎昂首怒吼。地理学家称此地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同时,这里飞瀑高悬,森林覆盖,环境优雅,令人陶醉。因此,吸引了历代众多达官贵人来此游览隐居。现在我们走过的这个桥叫荡魂桥。荡魂桥为一铁索悬桥,古朴新颖,建筑险要,设计别致。桥长50米,宽2米,高8米,辅有666根松椽作为桥板。过桥时晃晃荡荡,颤颤悠悠,在桥上观望远山近水,别有情趣。特别是汛季,王相岩瀑布之水从山涧倾泻而来,冲击着河底参差耸立的山石,溅起三四米高的浪花,流水声震耳欲聋。
  这个地方就叫虎咀,当地群众不畏艰险,终日腰系绳索,打钎凿眼,插铁为基。虽然建有扶手护栏,但悬崖峭壁的悬空栈道仍不禁会使您心惊肉跳,浑身哆嗦,如落深渊。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的朋友,请你们留步,改走山路,以保证安全;
  抬头望去,看那飞瀑自崖巅飞落直下,这便是避暑胜地"仰天池"。飞瀑悬流25l米,古人在仰天池东侧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道出了此处风景的绝胜独奇,又好像提醒游人仰首止步,静观此岩奇景。崖上宝泉从峰顶深峡而下,盛夏飞雨浙浙,沁人肌骨,三九寒冬,冰山玉柱,直刺青天,巍巍壮观。
  现在我们来到了夏醒洞。相传,东汉桓帝刘志在位时,国政腐败,朝中名士夏馥、李唐和陈番为兴盛汉业,密谋除奸,后因泄密而失败,反被奸臣诬陷。李、陈被杀,并下令杀夏馥全家。夏馥脱掉大褂,自剪须发外逃,隐姓埋名,避居到林滤山,藏在这一洞中,为冶铁之家烧炭谋生。后人不知道夏馥的姓名和官职,只知道他是朝中官宦。直到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河南肥乡道士赵得秀云游天下,从峨嵋山寻觅到此,卜居王相岩,建造庙宇楼阁,炼丹修身,并凌空造天桥,从土中挖出一陶器,上有夏馥及同隐者五人姓名,才知道隐居在此地的是朝中名士夏馥。
  岩前玉皇阁庙基下,为古悬石九拱桥。桥宽50米,为扩庙基和免除行人涉谷而修。在100多米深的断壑深涧上凌空架起,石如斗牛,建筑宏伟。入桥下洞,观深涧,惊魂落魄;看拱顶,凌空架石,惊叹不已,称颂古人匠心独运。
  玉皇阁倚山就势建成,五脊六兽,精巧玲珑,金黄色琉璃瓦封顶。阁中塑玉皇大帝,神态各异的各路神仙排列两旁,香烟袅袅,钟碧声声。
  我们抬头往上看,高山悬崖上有一琼楼,这便是"书斋楼"。这是赵得秀读书化斋的地方。有人会问,在那么高高的悬崖上,建筑材料是如何指上去的呢?传说,老道士赵得秀有个法宝,就是赶山鞭,神通广大,能把巨石从远处高山深谷像赶羊一样,一群群地赶到建筑场地,供应造桥涵、修楼阁使用。
  从王相岩往北走,经过卧云回壁,俯首悬崖栈道,可到老道墓塔洞,又名仙人洞。洞高4米,东西长32米,南北进深约25米,洞后呈弧形。洞内两墓为青石构筑。东南的一座,高1.5米,南北边长2.5米,东西宽2.15米,顶呈穹窿状。墓门南向,长方形,上嵌一墓碑,碑文书:"明万历二十五年明故得秀长徒李守林一位之灵"。西边墓用砖砌筑,呈塔形,其座为金刚宝座式,南北长3.4米,东西3.2米,上承鼓形塔身。南面置一小龛,塔身高0.9米。塔前立碑:"五世·明故师父赵得秀一位霞灵,明万历十七年正月十九日立"。
  仙人洞内有一钟乳石,形如龟状。相传古时候这里住一个灵龟。傅说曾卜封问龟,知晓天下事。傅说归天后,灵龟变成一块巨石。
包含词
太行大峡谷王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