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國功臣 Tang founding fathers 簡介
王君廓(?—627年),並州石艾(今山西平定)人。自幼傢貧,牙行出身,精於騎射。
隋末,義軍四起。君廓聞風響應,在晉南聚兵千餘,活動於長平、夏縣、虞鄉一帶。初投李密,後歸順李淵,任河內太守、常山郡公、遼州刺史。
隨秦王李世民徵討王世充,屢立戰功,擢升右武衛將軍。唐高祖稱贊他“爾以十三人破賊萬餘,自古以少製衆無有也。”賜雜彩百鍛。
後王世充、竇建德合兵抗唐,戰於武竇。王君廓奉秦王命,率輕騎千餘,抄其糧運,擊沉米船三十柁,俘獲大將張青,挫敵銳氣,進爵彭國公。
竇王敗滅後,隨軍平定劉黑闥,受命鎮守幽州。突厥入侵,君廓反擊,斬俘敵兵兩千,獲戰馬五十多匹,返京後高祖“賜以御馬”,破例讓他騎馬走出殿堂,又賞賜錦袍、金帶。
玄武門之變後,王君廓挑撥廬江王李瑗謀反,然後,再誅殺,以平叛英雄自居。唐太宗拜王君廓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加左光祿大夫,賜物千段,食實封千三百戶。
君廓任職中,驕縱越法。帝詔之入朝,途中懼禍逃亡,被野人殺害。唐太宗追其前功,將其安葬,後追削其封邑,將其貶為庶人。
史書上的傳記
《舊唐書》捲六十列傳第十
君廓,並州石艾人也。少亡命為群盜,聚徒千餘人,轉掠長平,進逼夏縣。李密遣使召之,遂投於密。尋又率衆歸國,歷遷右武衛將軍,纍封彭國公。從平劉黑闥,令鎮幽州。會突厥入寇,君廓邀擊破之,俘斬二千餘人,獲馬五千匹。高祖大悅,徵入朝,賜以御馬,令於殿庭乘之而出,因謂侍臣曰:“吾聞藺相如叱秦皇,目皆出血。君廓往擊竇建德,將出戰,李靖遏之,君廓發憤大呼,目及鼻耳一時流血。此之壯氣,何謝古人,不可以常例賞之。”復賜錦袍金帶,還鎮幽州。尋以誅瑗功,拜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以瑗傢口賜之,加左光祿大夫,賜物千段,食實封千三百戶。在職多縱逸,長史李玄道數以朝憲脅之,懼為所奏,殊不自安。後追入朝,行至渭南,殺驛史而遁。將奔突厥,為野人所殺,追削其封邑。
《新唐書》捲九十二 列傳第十七載:
王君廓,並州石艾人。少孤貧,為駔儈,無行,善盜。嘗負竹笱如魚具,內置逆刺,見鬻繒者,以笱囊其頭,不可脫,乃奪繒去,而主不辨也,鄉裏患之。
大業末,欲聚兵為盜,請與叔俱,不從,乃誣鄰人通叔母者,與叔共殺之,遂皆亡命。衆稍集,掠夏、長平。河東丞丁榮拒之,且遣使慰召。君廓見使,謬為欲歸首者。榮輕之,因陳兵登山,君廓悉伏甲山𠔌中。榮軍還,掩擊,破之。
又與賊韋寶、鄧豹等掠虞鄉,宋老生與戰,君廓不利,保方山,老生列營迫之。君郭糧盡,詐請降,與老生隔澗語,祈請哀到。老生為感動,稍緩之,君廓一昔遁去。
高祖兵起,召之,不從。歸李密,密不甚禮,乃歸國。授上柱國、假河內太守、常山郡公,遷遼州刺史,徙封上𠔌,從戰東都有功,為右武衛將軍。詔勞之曰:“爾以十三人破賊萬,自古以少製衆,無有也!”賜雜彩百段。別下軒轅、羅川二縣,破世充將魏隱,擊糧道緱氏,瀋米艘三十柁。
進爵彭國公,鎮幽州。擊突厥,俘斬二千,獲馬五千匹。入朝,帝賜所乘馬,令自廷中乘以出,謂侍臣曰:“昔藺相如叱秦王,目眥皆烈。君廓往擊建德,李績遏之,至發憤大呼,鼻耳皆流血,其勇何特古人哉!朕當不以例賞。”乃賜錦袍金帶,還幽州。
會大都督廬江王瑗反,欲奪君廓兵以委王詵。君廓本紿瑗使亂為己功,乃從數騎候詵,留騎於外,曰:“聞呼聲則入。”乃獨款詵,詐曰:“有急變,當白!”詵方沐,握發出,即斬之,因執瑗。以功授幽州都督,瑗傢口悉賜之,進左光祿大夫,賜帛千段。
居職不守法度,長史李玄道數以法繩督,猜惑不自安。會被召,至渭南,殺驛史,亡奔突厥,野人斬之。太宗顧前功,為收葬,待其傢如初。御史大夫溫彥博奏:“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乃貶為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