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 园林植物 : 玉蜀黍属 > 玉蜀黍
目录
yù shǔ shǔ yù shǔ shǔ
  即玉米,是一种高杆谷类禾草(Zea mays),通常穗大,穗上生谷粒。在美洲已长期栽培。
No. 2
  玉米
  (《农政全书》)
  【异名】玉高梁(《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学圃杂疏》),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玉蜀黍(《纲目》),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包(《医林纂要》),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双溪物产疏》),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木》),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纤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包粟(《岭南采药录》),包麦米(《中国药植志》),苞米(《广西中兽医药植》)。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
  【植物形态】玉蜀黍
  一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1~4米,节间有髓,基部各节具气生根。叶片长大,扁平,剑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雄性圆锥花序顶生,雄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含2小花;两颖几相等长,膜质,背部隆起,具9~10脉;外稃与内稃均透明膜质,几等长于颖;花药橙黄色,长达5毫米;雌小穗孪生,成8~30行排列于粗壮而呈海绵状之穗轴上;两颖相等,甚宽,无脉,具纤毛,第一小花不育;外稃透明膜质,似颖但较小而无毛,具内稃或否;第二小花外稃似第一小花者,具一内稃;雌蕊具极长而细弱之花柱。颖果略成球形,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花果期6~9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玉蜀黍根),叶(玉蜀黍叶)、花柱(玉米须)、穗轴(玉米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微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①《纲目》:"调中开胃。"
  ②《医林纂要》:"益肺宁心。"
  ③《本草推陈》:"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煮食或磨成细粉作饼饵。
英文解释
  1. n.:  corn,  Indian corn,  maize,  tall cereal plant bearing yellow grain on large ears
  2. lat.:  Zea mays
法文解释
  1. n.  maïs
近义词
玉米, 珍珠米, 包谷, 包芦, 大蜀黍, 棒子, 苞米, 苞谷, 玉菱, 玉麦, 六谷, 芦黍, 玉高梁, 番麦, 御麦, 西番麦, 玉蜀秫, 戎菽, 红须麦, 薏米包, 珍珠芦粟, 苞芦, 鹿角黍, 御米, 陆谷, 玉黍, 西天麦, 玉露秫秫, 纤粟, 粟米, 包粟, 包麦米
包含词
玉蜀黍属玉蜀黍族玉蜀黍疹
玉蜀黍粉玉蜀黍田玉蜀黍叶
玉蜀黍根杀玉蜀黍玉蜀黍疹的
玉蜀黍蛋白玉蜀黍饼干玉蜀黍苞片
玉蜀黍水盂九玉蜀黍山玉蜀黍碎茎机
玉蜀黍的小穗玉蜀黍疹患者玉蜀黍的仓库
玉蜀黍黑粉病玉蜀黍神的胸像养鸡和种植玉蜀黍
玉蜀黍等的秸与叶薄而圆的玉蜀黍饼迭戈·里维拉玉蜀黍
玉蜀黍根腐线虫病玉蜀黍发育不良的穗碾碎的玉蜀黍及所作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