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皇阁投诉电话邯郸市旅游投诉电话:0310-3216667
河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311-8581423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位于峰峰矿区纸坊村,原称玉帝四明无梁阁,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明代无梁古建筑。玉皇阁始建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清光绪二十年重修,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全部建筑均为砖瓦结构的无梁拱顶式,平面呈方形,阁内没有一根梁柱,顶部正中藻井饰以飞龙图案,雕工精湛,十分生动,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
|
玉皇阁联系方式地址:银川市东大街与和平北街的交汇处。
邮编:750000玉皇阁投诉电话银川市旅游投诉电话:0951-6723298
宁夏省旅游投诉电话:0951—672329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玉皇阁景区荣誉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门票价格5元玉皇阁节庆活动宁夏银川国际黄河文化节
即中国国际黄河文化节,从1991年起,于每年9月中旬在银川举办,一般为期10天左右。
“天下黄河富宁夏”,自古以来,宁夏与黄河有着不解的缘份,并形成了典型的黄河文化。在黄河文化节期间,游客可以领略到典型的中国西部风光和浓郁的穆斯林风情,观赏到雄浑奔腾的百里黄河和典型的黄河民间文化活动。每届节日举办都有大型民族歌舞、民间文艺、杂技、秦腔等艺术团体演出,节日期间还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现代名人书画展》、《贺兰山岩画展》、《旅游商品展》、《穆斯林食品展》等。
节日期间将安排内容丰富的黄河文化游览活动,参加者可看到3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数百里秦代及明代长城、汉墓群、魏晋南北朝的大型石窟、神秘的西夏王朝陵园、奇特的沙漠湖泊等黄河文化古迹。
“花儿会”
“花儿”又称少年,是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民间的一种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格律严格,歌词优美,曲调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在宁夏,几乎随处都听到“花儿”,但最有民俗特点的是每年5、6月间的“花儿会”。
“花儿会”期间,远近的百姓都登山会歌,多时人数常可上万。届时人们撑着伞,摇着扇,或拦路相对,或席地而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极具生活气息。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拦歌、对歌、游山、敬酒、告别等。
“花儿会”也是青年男女选择对象的极妙场合,他们以歌为媒,向对方表白心迹。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开斋节。斋月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在这个月里,人们在东方发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阳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阳落山后再进饮食。十月一日(教历)为开斋节。这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沐浴盛装,上寺礼拜,走亲戚拜邻居,互相问候。家家户户置办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传统食品。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欢在开斋节举办婚礼。开斋节后,饮食时间恢复正常,不再受日出日落的限制。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开斋节后第70天举行。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因为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上旬为穆斯林朝觐麦加的朝圣期,十二月十日为朝觐最后一天,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传说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真主)要他亲手杀自己的爱子作祭品,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忠诚的易卜拉欣果然准备于次日遵命动手,此举感动了安拉,便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为了纪念易卜拉欣,便规定将朝觐的最后一天作为"宰牲节"。节日这天穆斯林们衣冠整洁,喜气洋洋地上寺会礼(聚礼)。典礼活动别开生面,有条件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然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馈赠待客,一份济贫施舍。典礼之后,开始访亲问友。
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的三月十二日,这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穆斯林们重视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先圣,赞颂穆罕默德的美德,永远不忘他的教诲。这天要集会、诵经、赞圣、讲述圣人的事迹,还要聚餐,俗称办"圣会"。相传穆罕默德也是在这天逝世的,故穆斯林又称此日为"圣忌"。
玉皇阁开放时间8:00——17:00玉皇阁最佳旅游时间每年5月-10月,是去银川旅游的最佳季节。玉皇阁特别提醒去银川旅游,除了必须注意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外,下述各方面,也应引起注意。
一、宁夏地势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哮喘病的人,初到宁夏可能会有头晕、心跳快、气短、气喘等反映,因此,来宁夏的时候最好带一些防护药品。
二、宁夏气候干燥,有人可能会出现鼻腔干痛、口焦舌燥、皮肤于裂等症,、因此,需带一些常用药,如油质滴鼻药水或者药膏、上清丸、桔梗丸、凡土林或者润肤膏等,同时注意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三、秋冬季节来宁夏,最好带便于穿脱的外套式御寒服,以免感冒。夏季最好带睛雨伞、太阳镜等防晒用具。
四、宁夏地区民用饮用水大多为地下水,水质硬度高,如果来宁夏初换水土可能会引起胃肠、皮肤等不适,因此,胃肠抵抗力较弱、过敏性体质的人,应携带理气、抗过敏药物以备使用。玉皇阁美食银川是回族聚居区,餐饮以浓郁的穆斯林风味为主,您可以品尝到正宗清真菜或清真食品,以及颇具特色的回族风味小吃,如糖醋黄河鲤鱼、中卫鸽子鱼、扒驼掌、清蒸羊羔肉、羊杂碎、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羊肉泡馍、油香、清真奶油糕点、马三白水鸡等风味菜肴,以及金钱发菜、涮羊肉等风味小吃。
银川邻近的沙湖盛产鲤、鲢、鳙、鲩、鲫鱼,以及北方罕见的武昌鱼等,在沙湖的餐馆里,专门设有沙湖鱼宴。每有嘉宾,这些餐馆便以刚刚出水、重达二、三十斤的鳙鱼上席,令人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玉皇阁住宿银川有各类宾馆、饭店几十家,其中十数家为国内旅游定点饭店,此外还有许多旅馆和招待所,设施齐备,服务周到、热情,可以满足众多游客不同层次需求。游客在挑选下榻之所时,最好考虑一下交通是否方便。
玉皇阁购物银川市内的大型商场主要有新华百货商店、银川商城、宁夏商都、新华购物中心、银川百货大楼等,其中新华百货商店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商场之一,在这里可以买到当地的土特产,如绒毯、枸杞酒、贺兰石雕等。
此外,也可以在街头小摊挑选一些如向日葵、红花、黄花菜、玫瑰、中宁贡枣、固原银耳、蕨菜、宁夏阿胶、石咀山民族瓷器等有地方特色的小商品。当然,在街头小摊买东西时,一定要眼明心亮,仔细挑选,还可以讲讲价钱。玉皇阁交通市内有到达玉皇阁景区的公交线路。玉皇阁玩法参观、游览、旅游、
位于银川市东大街与和平北街的交汇处,是一处重楼叠阁、玲珑别致的传统木结构大屋顶建筑,因内铜铸玉帝像,因而称之为玉皇阁。主体建筑为高大雄伟的山顶玉皇大殿,高约20米,前为玲珑别致的卷棚顶抱厦,两翼为重檐飞脊的亭式钟鼓楼,整个建筑犹如大鹏展翅,给人以美的享受。
据《朔方新志》记载,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古代建筑,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州的重点历史文物。
玉皇阁是一座重楼叠阁、飞檐相啄、结构紧凑、玲珑别致的传统木结构大屋顶建筑。造型甚为美观别致,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和工艺技巧的原始资料。玉皇阁主阁为重檐二层阁楼,阁高约有22.1米,台基呈长方形,高19米,东南长37.6米,南北宽25米,气势雄伟,犹如大鹏展翅,凌空欲飞,给人以向上、拼搏之启迪,因内铸玉帝像,因而称之为玉皇阁。玉皇阁同鼓楼遥相辉映,别有情韵。台基为土建,外表包砖,下有宽近5米的南北向拱券形砖砌通道,可供行人车辆通过。台基的东南角还各建有3层的飞檐角亭一座,游人可在此登高远眺。
在银川市平罗县还有一处玉皇阁,是西北最大的道教寺院,规模和艺术都能与银川玉皇阁相貔美。 |
|
又称普福宫,位于太仓市北双凤镇,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天师张宗演之北子周静清建造。始名“普福观”,至大三年(1310)元武帝赐额“大玄元普福观”,皇庆二年(1312)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书“双凤福地”白底黑字横匾悬于普福前门——灵信门。延祐四年(1317)元仁宗敕封该观为“普福宫”。
普福宫之灵信门内供关、温、马、赵四大灵官,入灵信门后便是御道街,穿过二门,两旁有朝房,至“午朝门”门前两侧是钟楼,鼓楼,门上悬金字竖额:“敕建普福宫”,落款“清宁抱一凝妙真人”(周静清道号)。进午朝门,入大院即是“凌霄宝殿”。大殿为两层楼房,楼上正中神龛内供玉皇大帝,两侧供有太白星君、雷、电、风、雨神,及千手观音,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等,故又称“神霄万灵阁”。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凌霄宝殿被倭寇烧毁,隆庆二年(1568)重建,称“玉皇阁”。
普福宫两侧有玉芝祠、瑞芝楼、星宿堂、城隍庙及戏楼,东西两侧建有看楼等。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构成一组极为壮观的建筑。紧靠普福宫西有明永乐年间兵部尚书双凤陈冾之“尚书坊”西北处有文徽明书“双凤里”坊两坊均为双凤之著名石坊。
1951年春普福宫、城隍庙被改建为粮库,1965年秋全部折除。
1994年7月6日被批准在旧址上重建,占地20余亩。正殿仍旧为双层建筑,楼下供三清,楼上正中供玉皇大帝及风、雨、雷、电神。西侧建城隍庙。2000年于大殿东侧又建文昌阁,供文昌帝君,东偏殿为观音殿,西偏殿有财神殿、火神殿、星宿殿。大殿前40米处有正山门,门前小河,河上建迎仙桥(据传吕洞宾祖师曾走过此桥,故名),小桥幽径。离桥50米前建石坊,坊刻“双凤福地”。2003年在坊后20米处建前山门,供护法神王灵官,及东、南、西、北方位神。2005年在前山门后建三清大殿。很是壮观。
玉皇阁是太仓最为著明的道观之一,交通便利,近临204国道旁,仅正月初九玉皇生日一天香客万人以上。
太仓市道教协会会址所在处。 |
|
位于宁夏银川市区东街。据《朔方新志》记载,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古代建筑,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点历史文物。
是一座重楼叠阁、飞檐相啄、结构紧凑、玲珑别致的传统木结构大屋顶建筑。造型甚为美观别致,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和工艺技巧的原始资料。玉皇阁主阁为重檐二层阁楼,阁高约有22.1米,台基呈长方形,高19米,东南长37.6米,南北宽25米,气势雄伟,犹如大鹏展翅,凌空欲飞,给人以向上、拼搏之启迪,因内铸玉帝像,因而称之为玉皇阁。玉皇阁同鼓楼遥相辉映,别有情韵。台基为土建,外表包砖,下有宽近5米的南北向拱券形砖砌通道,可供行人车辆通过。台基的东南角还各建有3层的飞檐角亭一座,游人可在此登高远眺。 |
|
道教庙宇。在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九年 (1891),民国年间(1912—1949)屡有修葺与扩建,原有一阁三院落,主祀玉皇大帝,故名。现为通化市道教开放庙宇。 |
|
又称“玉皇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育强胡同 22号。始建于明朝,清代又曾重修。原庙规模宏伟,现在前部分即原山门至二门部分已改为民宅。后半部分前殿三间,东西各有配房六间;中殿后殿各有三间,殿中神像均已不存。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
道教道院。在天津市旧城东北角。始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弘治、万历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有修缮与重建。原由山门、钟楼、鼓楼、大殿、配殿、清皇阁、六角亭等建筑组成,后绝大部分建筑被废。现仅存主体建筑玉皇阁等,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顶覆绿色硫璃瓦,上层檐下出回廊一周,可凭栏远眺,原供奉玉皇大帝铜铸像,是天津市区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为古人重阳登高之处;清人有诗云:“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昔是天津市区最大的道教庙宇。
平罗玉皇阁正面 |
|
道教庙宇。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城北。创建年代不详,初为一座小型庙宇,人称白龙庙,后被扩建成为道教庙宇。整个建筑由老玉皇阁与新玉皇阁两进院落组成,老玉皇阁是一座九脊歇山顶双层建筑,居于院落正中心,新玉皇阁是两个并列的十方歇山顶 的三层建筑,形制独特。两侧配置配殿、钟鼓二楼等附属建筑。为宁夏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属文物保护单位。 |
|
坐落吉林省吉林市西北。据“吉林外记”记载,玉皇阁始建于公元一七七四年(清乾隆三十九年),一九二六年重修。院落平面略呈长方形,布局严谨,有明显的中轴对称线。建筑物依地势构筑,分为前低后高两组,错落有致。
前院由山门、钟楼、鼓楼、祖师庙、观音殿、老郎殿及胡仙堂组成。山门内两侧有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塑像。过了山门是一座木牌坊,上悬“天下第一江山”横额。牌坊东侧第一座是祖师庙,供奉释、道、儒三教始祖,即如来佛、太上老君和孔子;第二座是观音殿。牌坊西侧第一座是老郎殿,供奉唱戏祖师唐明皇;第二座是胡仙堂。
后院由朵云殿及两厢客房组成。朵云殿是正殿,高两层。上层供奉玉皇大帝铜坐像,玉皇是总掌天道之神,道教奉为神界最高主宰。两侧伴侍的神像为千里眼及顺风耳;墙壁上绘二十八宿彩像。下层供奉的是琼宵、碧宵及云霄三宵娘神像。玉皇阁雕梁画栋,美奂美仑;楼宇磨砖对缝,精巧处令人击节。 |
|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前山灵官殿之后。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原在三皇殿下,清乾隆十三年(1748)移建今址,嘉庆二年(1797)复修。主要由四帅殿、玉皇阁、天师殿、三官殿、依云阁、吕祖殿、二圣殿组成;四帅殿因供奉王、马、瘟、赵四大元帅故名;正殿玉皇阁,原奉铜铸玉皇大帝像,后被毁坏,现供神像为泥塑彩绘,高约丈余,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腰系玉带,神态自若;阁左为三官殿,殿内昔奉三官大帝神像,阁右为天师殿,殿内中供郭天师,右奉张天师,左奉萨天师,三尊塑像皆为坐像,栩栩如生,均为新塑;阁后是二圣殿,因殿内供奉玉皇大帝父母塑像而名,殿左原有拱月楼,殿右原有依云阁等建筑。 |
|
又称靖边楼,位于蔚县城北城垣上。其标准称谓应是“蔚州玉皇阁”。蔚县春秋时为代国地,秦置代郡,两汉时称代郡,南北朝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置蔚州,自此为蔚州地,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始置蔚县。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卫指挥史周房将蔚州土城改建为砖城,辟东、西、南三门,正北无门建玉皇阁一座,与三门遥相对峙。玉皇阁建造至今已数百年,历经风雨剥蚀,战乱兵灾,虽几经修建重建,依然完整地矗立于高高的城垣之上,现存仍为明代建筑风格,表现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是研究明初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蔚州志》记载,昔日城垣有楼阁24座,独此楼最为弘整高峻,雄伟壮观。现存玉皇阁坐北朝南,总面积2000平方米有零,分上下两院,从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小门、玉皇阁大殿。天王殿和玉皇阁大殿分布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下院由天王殿、东西配殿和正禅房组成。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系硬山布瓦顶。脊檩下题“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冬朔月旦元吉创立”。天王殿东西两侧各有小式硬山布瓦顶角门一座,由此可进达上院。
由十八级石砌台阶跨入小门为上院。小门两侧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建筑格式均为重檐歇山布瓦顶。上院正面是玉皇阁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为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大殿正脊为琉璃花脊,两端砌盘龙大吻,脊上为琉璃八仙人,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梢装有兽头,下悬铁铎,微风吹拂丁当作响,气势非凡。整座建筑木架油饰彩绘,基本是“和玺”、“苏式”图样。
大殿外观三层,实为二层,在第二层楼阁的中间又向四外兀突一檐,下设游廊一周,游人顺游廊四顾,北俯壶流河迤逦如带,南眺翠屏山云雾环绕,西顾则山明水秀,东望则村落疏密,山川阡陌,尽收眼底。
大殿内,正面(北面)塑有玉皇大帝神像,墙壁上绘制有大型人物壁画“封神图”。在玉皇大帝塑像两侧的墙壁上,绘制着五元大帝及王母娘娘。东西两壁上绘有“三十六雷公”。帝王威严,雷公狰狞,侍者秀目,场面宏大,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殿前檐廊下林立着石碑八幢,其中明、清重修碑七幢,从此阁重修次数之多,可见对其重视之程度,亦可见其历史文物价值之高。另一幢是《天仙子》词碑,这是深受后人推崇的极有艺术价值的一幢石碑。
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外族侵犯紫荆关,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进士苏志皋奉命赴蔚州征摧粮饷,并督促大军经蔚州飞狐峪进发广昌(涞源),增援紫荆。苏进士在蔚之时,忙里偷闲,乘月夜登上玉皇阁,环视周围群山,有如众位列仙骖鸾跨凤翱翔其间,乃作小词一阕,名曰《天仙子》。词曰:青帝祠前赤帝祠,步虚声里梦回时,羽轮归去鹤书迟。山吐月、水平堤,冷冷玉露湿仙衣。
《天仙子》词石刻为行草,字大如升,用笔流畅自然,字体飘逸潇洒,风格豪放,不失为书法艺术珍品。 |
|
坐落在河北省原阳县东城北街,是阳原县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建筑之一。据赵可化《东城建玉皇阁记》,该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7562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十五,道士烧香不慎失火,三层殿阁尽毁,铜铸玉皇大帝的一条腿也被熔化,后用泥浆补上。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1984年重修,1993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这座高大庄严、造型美观、工艺精湛的古代建筑成了游览胜地。
东城玉皇阁高达20余米,占地312平方米。台基为矩形,底部长19.5米、宽16米、高7米。底层用条石地基,清水砖墙包砌到顶,整体呈倒置的斗,一坡到顶,远观形似城楼。台基南北向开辟拱形门洞,正面门洞两旁放置一对石狮。门洞高4.5米,宽3.5米,长16米。门洞前顶部有一石刻横匾,镌刻“永安”二字。台基上面周遭为透空或实体砖砌女儿墙,高1.3米。南向女儿墙正中,配设一拱形的栅栏门,上书“南天门”。登阁的踏步设在台基的东面。穿小门拾阶而上,就到了雄踞巍峨的殿阁院内。首先迎接你的是一尊断后重新粘接的石碑。就是这块碑,厘清了这座玉皇阁的历史。
旧时的玉皇阁,正殿三层,两侧钟鼓楼两层;正殿高约13米,第一层为三官大殿,第二层为西王母大殿,第三层为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大殿。
清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十五,因道士烧香敬纸不慎,失火烧毁了三层殿阁,玉皇大
帝铜像的一条腿,也被烈火熔化。后由当时的住持道人张元喜四出化缘,集资修复。修复工程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式样。修复之后的玉皇阁与同时代类似建筑相比,在艺术造型上,十分宏伟美观。但是时移景迁,完全恢复旧制也难以做到。
玉皇阁重新修复后,于殿前立重修碑。石牌高1.5米,碑头雕二龙戏珠,中间镌刻有南极仙翁,两边镌刻八洞神仙,碑上铭刻“重修玉皇阁碑记”。铭文的开篇曰:“盖闻上古之世,尤旧者易,创新者难。创新而舍旧以图新尚易,尤旧而鼎新以任旧则尤难。此故理之常也”。后面所刻写立碑时间为:“大清咸丰岁次庚申年,孟冬月谷旦”。从碑记看,明确示意后人,此次重修照原样修复,实属不易,故仿效旧样,有所改动。
重新修复后的玉皇阁,布局和建筑基本遵循明代旧制,主要建筑物呈品字形布置。中间为正殿,两侧布置钟鼓楼。正殿外观仍为三层屋檐,内部结构则改为两层,采用所谓“明三暗二”的做法,将原来二层的西天王母大殿省去。一层仍然是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也是上古尧、舜、禹三帝。旧阁的两边是四位站神的塑像。东边为吕岳瘟神,绿袍绿脸,手握短柄狼牙棒,下首是太师温仲普化天尊,黄袍黄脸,手拿倚天宝剑。西边站殿为赵公明黑虎灵官,褐袍褐脸,手持七节钢鞭;下首为姜尚的高徒武吉将军,白袍白脸,手使雪白银抢。殿宇的高大宽敞,神像的相貌威猛,令人肃然起敬。三官殿两侧都绘制了壁画。
三官殿东西两侧各有一部木质楼梯,沿12级楼梯可以进抵二层的大殿。大殿供奉玉皇天尊,两旁站立托塔李天王和太白金星。正殿两边是两层的钟鼓楼。左钟右鼓,钟鼓齐备,悬置于楼中。
大殿和钟鼓楼,均设檐柱和外廊,屋檐外挑,在首层和大殿的第二层形成“副阶周匝”的整体效果。大殿为三开间,采用我国明代传统建筑的重檐歇山顶。大殿的屋顶和两层出檐均以木质斗拱,木质椽、枋悬挑形成宽大出檐,上覆琉璃瓦。钟鼓楼一开间,平面上四边形布置,琉璃瓦四角攒顶。殿、楼屋顶的四角都为反曲的飞檐翘角。大殿门柱上镶挂一幅楹联,为“祥光万丈普照大地,时雨千里润泽乾坤”,道出了农耕时代,一方乡民的企盼。正面二层檐下的匾额上书“紫气东来”,大殿三层檐下南东西三面,均有匾,南面的匾额上书“得一以清”,西面是“天开文运”。北面无匾,但四根柁头有“灵霄宝殿”四个大字。
阳原是建筑之乡。2004年的玉皇阁大修,是优良的传统土木工程技艺的一次集中展现。砌筑规整的青砖台基和外墙,色彩、尺度适宜的朱红柱廊和门窗,举折优美的琉璃瓦屋顶,使得这座楼阁的外观、体量,既有气势,又显亲近;既呈辉煌,又很和谐。重修后的楼、殿内外,雕梁画栋;雕像、彩画用工精致。玉皇大帝为铜像,体态庄严,因在火灾中烧毁一条腿,后以泥塑补缀;其余均为泥塑神像,比例匀称,刻画细腻。各个殿堂,均有大幅壁画,人物形态逼真;大殿二层布置有藻井,绿、蓝相间的九方“平窨”天花井中,九条金色盘龙飞旋舞动。
东城玉皇阁,楼台巍峨,雄伟壮观。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了晨钟暮鼓,但高阁与朝阳晚霞交相辉映,风铃在初更午夜里断续叮咚,吸引着人们去观赏、去感受这座古建筑、这座古城堡的厚重历史。 |
|
道教建筑。坐落古城保山市西缘太保山半正中。其庄严超拔的气势、精妙至极的建筑工艺令人赞叹,可谓古“西南丝绸之路”重镇一颗光耀夺目的古建筑瑰宝。
据《永昌府志》载,玉皇阁为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郡人冯君鲁在原毗卢阁废址上所建,现存大殿及大殿前丹墀两侧之钟鼓二亭。大殿矗立在镶嵌青石浮雕的高台基座上,基座平面401平方米,高阔方直,呈灰青色调,给人以素雅博大之感。其上所承大殿为三重檐歇山顶,早先曾塑玉皇金身座像和四大真人巨型立像。大殿面阔5间,23米;进深5间,17米。下有六六三十六根大柱举架支撑,中柱通高13.6米。明间和次间之间采用移柱法将中柱后移,以扩宽殿堂中央空间;穹顶呈覆斗形八卦藻井,顶面绘太极图;殿内壁画飘逸多姿,一派仙家气象;格子门匀雕有动物、花卉,空灵娟秀。殿顶通覆黄色琉璃瓦,正脊饰以宝顶、禽兽、鸱吻,垂脊亦作花饰、尾吻,四角悬以风铃。三重檐下均悬巨匾,尤其是二层檐口悬挂的四块木质浮雕彩绘的单字匾引人注目,正视为“至诚无息”四个朱黄大字,右侧(北)视为“龙飞凤舞”四个红绿色大字,左侧(南)视为“诸神参天”四个红褐色大字,一匾而三用,建筑师匠心独运,由此可见一斑。殿前两侧为钟鼓二亭,昔时亭内悬钟架鼓,朝暮为声;大殿北邻之会真楼,为徐霞客当年游历保山下榻处所。
保山玉皇阁现在是保山市博物馆,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保山玉皇阁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
又名通明阁。在蒙自县城承恩街口东侧,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阁坐南朝北,三重檐歇山顶,通高约20米,面阔,进深各19。1米,梁架斗拱用材粗大,,阁内存明永历五年(1651年)《常住通明阁碑》及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重建通明阁碑记》。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重檐歇山顶,通高12米,面阔,进深各12米,具清代早期建筑风格,三阁鼎立为蒙自县城时代最早的一组建筑。1983年公布为蒙自县文物保护单位。 |
|
位于城关镇玉屏路中段北侧。始建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嘉庆、道光年间两度重修。坐东向西。由阁楼、前殿、后殿及禅房组成。现存后殿,二层,底层面阔五间,通面阔17.49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2米,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歇山青瓦顶。明、次间前檐为砖拱门,稍间砖砌拱窗。 |
|
位于峰峰矿区纸坊村,原称玉帝四明无梁阁,位于南响堂寺东南一华里,始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573年),清光绪二十二年重建(公元1896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明代无梁古建筑。
阁建于石供券平台上,券沿雕四龙、二凤和花卉,阁内无一梁柱。阁顶支承,在层层出跳的砖制华拱之上,共计24层,造成强烈的上升气氛。顶内木雕,刀法精湛,生动异常,具有很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被世人称为“天下江北第一阁”。 |
|
玉皇阁村 玉皇阁居委会, 玉皇阁社区 |
|
玉皇阁村 | 濮阳玉皇阁 | 万古玉皇阁 | 平罗玉皇阁 | 银川玉皇阁 | 邯郸玉皇阁 | 蔚州玉皇阁 | 保山玉皇阁 | 峰峰玉皇阁 | 天津玉皇阁 | 蔚县玉皇阁 | 玉皇阁公园 | 太仓玉皇阁 | 通化玉皇阁 | 玉皇阁大街 | 玉皇阁社区 | 新平堡玉皇阁 | 石嘴山玉皇阁 | 林山堡玉皇阁 | 玉皇阁居委会 | 玉皇阁北街街道 | 峰峰纸坊玉皇阁 | 宁夏玉皇阁大酒店 | 澄虚观玉皇阁次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