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包樹,全身都是藥
果實、葉子和樹皮都能入藥,可以消炎、退熱、治瘧疾(附圖片1張)
在非洲幹旱的熱帶草原上,生長着一種形狀奇特的大樹———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樹。由於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人們稱它為“猴面包樹” 。
它不但是動物們的食物來源,而且還是世界上最粗的藥用樹。
猴面包樹學名叫波巴布樹,又名猢猻木,別稱猴面包樹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猴面包樹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遠看就像是摔了個“倒栽蔥”。它樹幹很粗,最粗的直徑可達12米,要40個人手拉手才能圍它一圈,但它個頭又不高,衹有10多米。因此,整棵樹顯得像一個大肚子啤酒桶。遠遠望去,樹似乎不是長在地上,而是插在一個大肚子的花瓶裏,因此又稱“瓶樹”。
猴面包樹的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美味。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樹”的稱呼。
幹旱時能存很多水
除了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諸島,澳洲北部也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樹。不管長在哪兒的猴面包樹,樹幹雖然都很粗,木質卻非常疏鬆,可謂外強中幹、表硬裏軟。這種木質最利於儲水,因此它有獨特的“脫衣術”和“吸水法”。
每當旱季來臨,為了減少水分蒸發,它會迅速脫光身上所有的葉子。一旦雨季來臨,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軀和鬆軟的木質代替根係,如同海綿一樣大量吸收並貯存水分,待到幹旱季節慢慢享用。據說,它能貯幾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簡直可以稱為荒原的貯水塔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動用“儲備”,衹需用小刀在隨處可見的猴面包樹的肚子上挖一個洞清泉便噴涌而出,這時就可以拿着缸子接水暢飲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說,“猴面包樹與生命同在,衹要有猴面包樹,在沙漠裏旅行就不必擔心。”
全身都是藥材
猴面包樹渾身是寶。其鮮嫩的樹葉是當地人十分喜愛的蔬菜。葉子能做湯或者可以喂馬。種子能炒食。果肉可以食用或製成飲料。果實、葉子以及樹皮都可以入藥,並且有養胃利膽、清熱消腫、止血止瀉的功效,還含有抵抗胃癌細胞形成和擴散的物質。它還曾被用來治療瘧疾,起退熱作用。其樹葉和果實的漿液,至今還是當地常用的消炎藥物。
圖片:
在非洲幹旱少雨的季節裏,猴面包樹脫掉了所有的葉子,並用龐大的身軀吸飽了水分。
猴面包樹屬木棉種植物,樹幹高不過20米左右,而胸徑卻可達15米以上,往往要十幾個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樹冠直徑可達50米以上。由於它看上去活像個大胖子,因此當地居民又稱它為“大胖子樹”、“樹中之象”。
猴面包樹的長相非常奇特,對此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當波巴布樹在非洲“安傢落戶”時,它不聽“上帝”的安排,卻自己選擇了熱帶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連根拔了起來,從此波巴布樹就倒立在地上,變成了一種奇特的“倒栽樹”。直到今天,它仍稀疏地分佈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成為那裏的特有風景。
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有明顯的幹濕季節,幹季時降雨很少。猴面包樹為了能夠順利度過旱季,在雨季時,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貯藏在肥大的樹幹裏。它的木質部像多孔的海綿,裏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幹旱時,便成了人們的理想的水源。它曾為很多在熱帶草原上旅行的人們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幹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稱為“生命之樹”。
猴面包樹的果實為長橢圓形,灰白色,長30—35釐米,縱切面約15—17釐米。果肉多汁,含有有機酸和膠質,吃起來略帶酸味。既可生吃,又可製作清涼飲料和調味品。在果肉裏包裹有很多種子,種子含油量高達15%,榨出的油為淡黃色,是上等食用油。種子還可與雜糧混合食用。
在雨季,猴面包樹在枝條上長出3—7片小葉組成的掌狀復葉。葉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質,是當地居民喜愛吃的蔬菜。嫩葉可做湯,味道極佳;葉片曬幹搗碎後,可以做調料。果實、葉片和樹皮可入藥,當地居民常用來醫治瘧疾。樹皮裏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製作繩子和樂器的弦,也可作為造紙原料,很早以前人們還用它來製作粗布。
猴面包樹的木質又輕又軟,完全沒有木材利用價值。但有趣的是,當地居民常把樹幹的中間掏空,搬進去居住,形成一種非常別緻的大自然“村捨”。也有的居民將掏空的樹幹作為畜欄或貯水室、儲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樹洞裏貯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長時間而不腐爛、變質。
猴面包樹還是有名的長壽樹,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幹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據有關資料記載,18世紀,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阿當鬆在非洲見到一些猴面包樹,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於當地民間傳說猴面包樹是“聖樹”,因此受到人們的保護。 |
|
在非洲幹旱的熱帶草原上,生長着一種形狀奇特的大樹———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樹。由於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人們稱它為“猴面包樹”。
猴面包樹屬木棉種植物,樹幹高不過20米左右,而胸徑卻可達15米以上,往往要十幾個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樹冠直徑可達50米以上。由於它看上去活像個大胖子,因此當地居民又稱它為“大胖子樹”、“樹中之象”。
猴面包樹的長相非常奇特,對此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當波巴布樹在非洲“安傢落戶”時,它不聽“上帝”的安排,卻自己選擇了熱帶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連根拔了起來,從此波巴布樹就倒立在地上,變成了一種奇特的“倒栽樹”。直到今天,它仍稀疏地分佈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成為那裏的特有風景。
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有明顯的幹濕季節,幹季時降雨很少。猴面包樹為了能夠順利度過旱季,在雨季時,就拼命地吸收水分,貯藏在肥大的樹幹裏。它的木質部像多孔的海綿,裏面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幹旱時,便成了人們的理想的水源。它曾為很多在熱帶草原上旅行的人們提供了救命之水,解救了因幹渴而生命垂危的旅行者,因此又被稱為“生命之樹”。
猴面包樹的果實為長橢圓形,灰白色,長30—35釐米,縱切面約15—17釐米。果肉多汁,含有有機酸和膠質,吃起來略帶酸味。既可生吃,又可製作清涼飲料和調味品。在果肉裏包裹有很多種子,種子含油量高達15%,榨出的油為淡黃色,是上等食用油。種子還可與雜糧混合食用。
在雨季,猴面包樹在枝條上長出3—7片小葉組成的掌狀復葉。葉片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鈣質,是當地居民喜愛吃的蔬菜。嫩葉可做湯,味道極佳;葉片曬幹搗碎後,可以做調料。果實、葉片和樹皮可入藥,當地居民常用來醫治瘧疾。樹皮裏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製作繩子和樂器的弦,也可作為造紙原料,很早以前人們還用它來製作粗布。
猴面包樹的木質又輕又軟,完全沒有木材利用價值。但有趣的是,當地居民常把樹幹的中間掏空,搬進去居住,形成一種非常別緻的大自然“村捨”。也有的居民將掏空的樹幹作為畜欄或貯水室、儲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樹洞裏貯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長時間而不腐爛、變質。
猴面包樹還是有名的長壽樹,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幹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據有關資料記載,18世紀,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阿當鬆在非洲見到一些猴面包樹,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於當地民間傳說猴面包樹是“聖樹”,因此受到人們的保護。
它不但是動物們的食物來源,而且還是世界上最粗的藥用樹。
猴面包樹學名叫波巴布樹,又名猢猻木,別稱猴面包樹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猴面包樹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遠看就像是摔了個“倒栽蔥”。
猴面包樹的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美味。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樹”的稱呼。
除了非洲,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諸島,澳洲北部也都可以看到猴面包樹。不管長在哪兒的猴面包樹,樹幹雖然都很粗,木質卻非常疏鬆,可謂外強中幹、表硬裏軟。這種木質最利於儲水,因此它有獨特的“脫衣術”和“吸水法”。
每當旱季來臨,為了減少水分蒸發,它會迅速脫光身上所有的葉子。一旦雨季來臨,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軀和鬆軟的木質代替根係,如同海綿一樣大量吸收並貯存水分,待到幹旱季節慢慢享用。據說,它能貯幾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簡直可以稱為荒原的貯水塔了。
在沙漠旅行,如果口渴,不必動用“儲備”,衹需用小刀在隨處可見的猴面包樹的肚子上挖一個洞清泉便噴涌而出,這時就可以拿着缸子接水暢飲一番了。因此,不少沙漠旅行的人說,“猴面包樹與生命同在,衹要有猴面包樹,在沙漠裏旅行就不必擔心。” |
|
猴面包樹渾身是寶,它的果實、葉子和樹皮都能入藥,可以消炎、退熱、治瘧疾。其鮮嫩的樹葉是當地人十分喜愛的蔬菜。葉子能做湯或者可以喂馬。種子能炒食。果肉可以食用或製成飲料。果實、葉子以及樹皮都可以入藥,並且有養胃利膽、清熱消腫、止血止瀉的功效,還含有抵抗胃癌細胞形成和擴散的物質。它還曾被用來治療瘧疾,起退熱作用。其樹葉和果實的漿液,至今還是當地常用的消炎藥物。
傳說 Thora 神,將他花園中的一棵猴面包樹連根拔起,丟出天堂門外,來到了地球. 掉落到地面之後,繼續頭朝下,神奇般優雅的生長着. 猴面包樹被非洲人視為神木般尊敬着,在它龐大的樹蔭下可乘涼,滋養的果實與葉片具有醫療功效. 生命期雖短且脆弱,它的葉片卻含有豐富的抗自由基類黃酮成份. Clarins 的研究學者們最近又發現它具有防止日曬傷害的功能. |
|
猴面包樹:為海南省保亭熱帶作物研究所栽培。它的果實重40多斤,切片火烤,味苦面包,故稱之"面包樹"。還有一顆珍貴的"猴面包樹",在海口公園裏落戶,是世界上胸徑最大的喬木之一。樹高20米左右,莖幹粗大得令人難以置信。莖周長50米,需20餘人合抱。壽命之長可達5000年,是植物王國中的壽星公。
海南猴面包樹的生長環境 - 猴面包樹是植物王國中的“老壽星”,一般能活4000年~6000年。它有極強的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有明顯的幹、濕季節。每當旱季來臨,為了減少水份的蒸發,它會迅速地落光身上的葉子,以保存生命。雨季來臨後,便依靠自身鬆軟的木質,拼命地吸水貯存在樹幹內。此時,身軀已完全代替了根係的吸水作用。
面包樹,全身都是藥。果實、葉子和樹皮都能入藥,可以消炎、退熱、治瘧疾。在非洲幹旱的熱帶草原上,生長着一種形狀奇特的大樹--它的名字叫波巴布樹。由於猴子和阿拉伯狗面狒狒都喜歡吃它的果實,所以人們稱它為“猴面包樹”。它不但是動物們的食物來源,而且還是世界上最粗的藥用樹。
海南猴面包樹的作用價值 - 在熱帶草原旅行的人們幹渴難耐時,衹要找到波巴布樹,就可以從樹身上吸水得以解救。為此,人們叫它“生命樹”。
猴面包樹學名叫波巴布樹,又名猢猻木,別稱猴面包樹或酸瓠樹,是大型落葉喬木。猴面包樹樹冠巨大,樹杈千奇百怪,酷似樹根,遠看就像是摔了個“倒栽蔥”。它樹幹很粗,最粗的直徑可達12米,要40個人手拉手才能圍它一圈,但它個頭又不高,衹有10多米。因此,整棵樹顯得像一個大肚子啤酒桶。遠遠望去,樹似乎不是長在地上,而是插在一個大肚子的花瓶裏,因此又稱“瓶樹”。 猴面包樹的樹形壯觀,果實巨大如足球,甘甜汁多,是猴子、猩猩、大象等動物最喜歡的美味。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所以它又有“猴面包樹”的稱呼。 |
|
猴面包樹全身是寶。樹皮可以造紙、織席和製繩。果實外殼可當瓢用,肉質能生吃,液汁當茶喝。在非洲歷史上的幾次大饑荒時期,這種“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萬饑民的性命。它的果實、葉子和樹皮均可入藥,具有養胃利膽、清熱消腫和鎮靜安神的功效。最近,科學家們從猴面包中分解出一種能抑製胃癌細胞形成和擴展的物質,並由此揭開了常吃猴面包的非洲人幾乎不患胃癌的奧秘。
海南猴面包樹名字的由來 - 猴面包樹的樹幹又矮又胖,10多米高的樹,“腰圍”30多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活像一個碩大的啤酒桶。花後結出長橢圓形的果實,像個巨大的葫蘆;果肉汁多味甜,是猴、猩猩十分喜愛的美味佳餚。猴面包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猴面包樹屬木棉種植物,樹幹高不過20米左右,而胸徑卻可達15米以上,往往要十幾個成年人拉手才能合抱。樹冠直徑可達50米以上。由於它看上去活像個大胖子,因此當地居民又稱它為“大胖子樹”、“樹中之象”。 猴面包樹的長相非常奇特,對此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當波巴布樹在非洲“安傢落戶”時,它不聽“上帝”的安排,卻自己選擇了熱帶草原,因而激怒了“上帝”,便把它連根拔了起來,從此波巴布樹就倒立在地上,變成了一種奇特的“倒栽樹”。直到今天,它仍稀疏地分佈在非洲的熱帶草原上,成為那裏的特有風景。
猴面包樹的木質又輕又軟,完全沒有木材利用價值。但有趣的是,當地居民常把樹幹的中間掏空,搬進去居住,形成一種非常別緻的大自然“村捨”。也有的居民將掏空的樹幹作為畜欄或貯水室、儲藏室。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猴面包樹洞裏貯存食物,可以放置很長時間而不腐爛、變質。 猴面包樹還是有名的長壽樹,即使在熱帶草原那種幹旱的惡劣環境中,其壽命仍可達5000年左右。據有關資料記載,18世紀,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阿當鬆在非洲見到一些猴面包樹,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活了5500年。由於當地民間傳說猴面包樹是“聖樹”,因此受到人們的保護。 |
|
- n.: baoba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