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猫儿山小鲵
  物种名称:猫儿山小鲵
  拉丁文学名:hynobius maoershanensis
  
  物种分类: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小鲵属
  地理分布: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国特有种。
  命名:在2003年2月、2005年11月,有关专家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得两栖纲小鲵科小鲵属动物8条和卵袋3对,并在野外观察到大量的成体产卵及卵袋。该种小鲵在形态结构等方面与现已知的其它小鲵有明显差别,应为小鲵属新种,即“猫儿山小鲵”。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标本室,部分副模标本(mesh05111001,mesh05111002)保存于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体型特征:体型较大,背部黑色,无囟门,犁骨齿“v ”字形,内枝末端达眼球后缘且不相连接。体侧肋沟12条,腹部肋沟10条,口裂较大,口角在眼角后较远,相距约为3/4 个眼径。四肢强壮,贴体相遇时约重叠215~310 肋沟。尾较长,约为头体长的84 %;卵袋弧形,卵袋长度小于200mm 。
  模式种体型:其正模标本全长15213mm , 头体长略大于尾长头部较大, 略扁, 头长大于头宽, 近呈三角形。吻端圆, 鼻孔近吻端,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无唇褶。腹颈褶和侧颈褶均明显,侧颈褶向上达背侧。口裂大,口角位于眼后角垂直线较远,约等于3/4个眼径大小。舌椭圆形,前后端连于口腔底部。躯干较粗圆,腹面扁平,背面自头后起有纵行的脊沟。
  其体侧有肋沟,前后肢间有肋沟12 条,而腹面只见10 条肋沟。四肢较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向时指、趾重叠达215~310个肋沟。前肢四指,指长顺序为2 、3 、4 、1; 后肢5 趾, 趾长顺序为3 、4 、2 、5 、1 。指、趾略扁平,均无向后逐渐侧扁, 尾鳍褶不明显。头骨长1415mm , 宽1210mm ,骨化程度不高,翼骨与上颌骨不相连接,泪骨和前额骨略成三角形,均入眶。左右额骨稍小,后端楔形。无囟门。犁骨齿“v ” 字形,外枝显著短于内枝,左右内枝齿列不相接,间距约014mm 。
  研究:小鲵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 被认为是有尾目中最原始的一个类群。中国小鲵属以前记载为8种。猫儿山小鲵与资料记载的小鲵属动物都有较大的差别。猫儿山小鲵的发现为中国两栖纲动物又增添了一新种,对于研究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两栖纲动物的演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