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
目錄
No. 1
  姓。
姓氏源流 Surname origins
  獨孤(Dú gū 獨孤)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屍利單於,為𠔌蠡王,號獨孤部。
  北魏太武帝當政期間,多次率兵出擊漠北,柔然屢次潰敗很多草原部落紛紛南遷至北魏境內。
  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
遷徙分佈 Species distribution
  (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獨孤姓望居河南郡(漢高帝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南省洛陽市一帶地區)、高陽郡(北魏時置郡。相當於現在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地區)。
歷史名人 Historical figures
  獨孤楷:字修則,隋代人,本姓李氏。父屯,從齊神武帝與周師戰於沙苑,齊師敗績,因為柱國獨孤信所禽,配為士伍,給使信傢,漸得親近,因賜姓獨孤氏。楷少謹厚,便弄馬槊,為宇文護執刀。數從徵伐,賜爵廣阿縣公。拜右侍下大夫。從韋孝寬平淮南,以功賜子景雲爵西河縣公。隋文帝為丞相,進開府,領親信兵。及受禪,拜右監門將軍。進封汝陽郡公。仁壽初,出為原州總管。時蜀王秀鎮益州,上徵之,猶豫未發。朝廷恐秀生變,拜楷益州總管,馳傳代之。秀果有異志,楷諷諭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至興樂,去益州四十餘裏,將反襲楷,密使覘之,知不可犯而止。楷在益州,甚有惠政,蜀中父老於今稱之。煬帝既位,轉並州總管。遇疾喪明,上表乞骸骨。帝曰:“公先朝舊臣,臥以鎮之,無勞躬親簿領也。”以其長子凌雲監省郡事。其見重如此。轉長平太守。卒,謚曰恭。子凌雲、平雲、彥雲,皆知名。
  獨孤盛:獨孤楷之弟,性剛烈,有膽略。以落邸之舊,纍遷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之亂,裴虔通引兵至成象殿,宿衛者皆釋仗走。盛謂虔通曰:“何物兵?形勢太異!”虔通曰:“事已然,不預將軍事。”盛駡曰:“老賊,何物語!”不及被甲,與左右十餘人逆拒之,為亂兵所殺。越王侗稱製,贈光祿大夫、紀國公,謚曰武節。
  獨孤鬱:唐代翰林學士,是權德輿的女婿。憲宗贊嘆獨孤鬱的才華說:“權德輿能夠使獨孤鬱作女婿,我反而趕不上權德輿了嗎?”在此之前,公主下嫁,都是選取皇傢內外親族以及功臣傢的子弟。至此,憲宗纔命令宰相選擇公卿、大夫傢的溫文爾雅、可以置身清流的子弟。然而,各傢多不願意,衹有杜佑的孫子司議郎杜沒有推辭。秋季,七月,戊辰(二十三日)憲宗任命杜為殿中少監、駙馬都尉,讓他娶岐陽公主為妻。岐陽公主是憲宗的大女兒,為郭德妃所生。八月,癸巳(十九日),杜與岐陽公主成婚。岐陽公主舉止賢淑,杜氏是一個龐大的傢族,行輩高於她的不衹數十人,岐陽公主對待他們,謙恭隨和,一概如同傢裏人的禮數,在二十年裏,人們不曾因絲毫的嫌隙而指責她恃貴驕慢。纔到杜傢時,岐陽公主就與杜商議說:“皇上賜給我們的奴婢,是終究不肯屈從的,可以奏請皇上將他們收回去,我們自己再悉數購買出身低微、可以指使的奴婢吧。”自此,閨閣門戶清靜,連人們說話的聲音都聽不到。
  獨孤及:唐代詩人,字至之,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召為左拾遺,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謚曰憲。集三十捲,內詩三捲,今編詩二捲。
  獨孤信:本名如願(502-557),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謚曰景。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啓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傢。”“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因此,很受百姓愛戴。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長女為周明敬後;四女為元貞皇后;七女為隋文帝皇后。
  獨孤羅:字羅仁,雲中人也。父信,初仕魏為荊州刺史。武帝之入關也,信棄父母妻子西歸長安,歷職顯貴,羅由是遂為高氏所囚。信後仕周為大司馬。及信為宇文護所誅,羅始見釋,寓居中山,孤貧無以自給。齊將獨孤永業以宗族之故,見而哀之,為買田宅,遺以資畜。初,信入關之後,復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順、陀、整,崔氏生獻皇后。及齊亡,高祖為定州總管,獻皇后遣人尋羅,得之,相見悲不自勝,侍禦者皆泣。於是厚遺車馬財物。未幾,周武帝以羅功臣子,久淪異域,徵拜楚安郡太守。以疾去官,歸於京師。諸弟見羅少長貧賤,每輕侮之,不以兄禮事也。然性長者,亦不與諸弟校競長短,後由是重之。及高祖為丞相,拜儀同,常置左右。既受禪,下詔追贈羅父信官爵曰:“褒德纍行,往代通規,追遠慎終,前王盛典。故柱國信,風宇高曠,獨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謀長策,道著於弼諧,緯義經仁,事深於拯濟。方當宣風廊廟,亮采臺階,而運屬艱危,功高弗賞,眷言令範,事切於心。今景運初開,椒闈肅建,載懷塗山之義,無忘褒、紀之典。可贈太師、上柱國、冀定等十州刺史、趙國公,邑萬戶。”其諸弟以羅母沒齊,先無夫人之號,不當承襲。上以問後,後曰:“羅誠嫡長,不可誣也。”於是襲爵趙國公。以其弟善為河內郡公,穆為金泉縣公,藏為武平縣公,陀為武喜縣公,整為千牛備身。擢拜羅為左領左右將軍,尋遷左衛將軍,前後賞賜不可勝計。久而出為涼州總管,進位上柱國。仁壽中,徵拜左武衛大將軍。煬帝嗣位,改封蜀國公。未幾,卒官,謚曰恭。
  獨孤陀:字黎邪,獨孤羅之弟。仕周胥附上士,坐父徙蜀郡十餘年。宇文護被誅,始歸長安。高祖受禪,拜上開府、右領左右將軍。久之,出為郢州刺史,進位上大將軍,纍轉延州刺史。好左道。其妻母先事貓鬼,因轉入其傢。上微聞而不之信也。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上以陀後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陰令其兄穆以情喻之。上又避左右諷陀,陀言無有。上不悅,左轉遷州刺史。出怨言。上令左僕射高熲、納言蘇威、大理正皇甫孝緒、大理丞楊遠等雜治之。陀婢徐阿尼言,本從陀母傢來,常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言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者,所死傢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傢。陀嘗從傢中素酒,其妻曰:“無錢可酤。”陀因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嚮越公傢,使我足錢也。”阿尼便咒之歸。數日,貓鬼嚮素傢。十一年,上初從並州還,陀於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嚮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乃於門下外省遣阿尼呼貓鬼。阿尼於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久之,阿尼色正青,若被牽曳者,雲貓鬼已至。上以其事下公卿,奇章公牛弘曰:“妖由人興,殺其人可以絶矣。”上令以犢車載陀夫妻,將賜死於其傢。陀弟司勳侍中整詣闕求哀,於是免陀死,除名為民,以其妻楊氏為尼。先是,有人訟其母為人貓鬼所殺者,上以為妖妄,怒而遣之。及此,詔誅被訟行貓鬼傢。經未幾而卒。煬帝即位,追念舅氏,聽以禮葬,乃下詔曰:“外氏衰禍,獨孤陀不幸早世,遷卜有期。言念渭陽之情,追懷傷切,宜加禮命,允備哀榮。可贈正議大夫。”帝意猶不已,復下詔曰:“舅氏之尊,戚屬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繼。緬惟先往,宜崇徽秩。復贈銀青光祿大夫。”有二子:延福、延壽。
  獨孤整:獨孤陀之弟,官至幽州刺史,大業初卒,贈金紫光祿大夫,平鄉侯。
  獨孤纂嗣:獨孤羅之子,仕至河陽郡尉。纂弟武都,大業末,亦為河陽郡尉。庶長子開遠,宇文化及之弒逆也,裴虔通率賊入成象殿,宿衛兵士皆從逆,開遠時為千牛,與獨孤盛力戰於合下,為賊所執,賊義而捨之。善後官至柱國。卒,子覽嗣,仕至左候衛將軍,大業末卒。
郡望堂號 County Hall No.
  1、郡望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漢指內蒙自治區古河套黃河以南。②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③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高陽郡:①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②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省高陽東)。晉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河北省蠡縣南)。北魏衹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2、堂號(缺)
獨孤姓宗祠通用對聯 Solitude ancestral surname General couplet
  〖獨孤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行道揚名,學士果成佳婿;
  奇謀大略,女兒迭為貴人。
  ——佚名撰獨孤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洛陽人獨孤鬱,字古風,幼年時,父親獨孤及曾問他志嚮,他答道:“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元和初年,舉製科高等,歷官右補闕、翰林學士。大臣權德輿很看重他,把女兒嫁給了他。憲宗曾說:“想不到德輿有如此佳婿!”下聯典指南北朝時北周雲中人獨孤信,善於騎射,在東魏官都督荊州諸軍事。後奔南朝梁,官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北周初,官大宗伯,封衛國公。風度弘雅,有奇謀大略,所到之處,都受百姓歡迎。大女兒為北周明帝皇后,四女兒為唐高祖的母親元貞太後,七女兒為隋文帝皇后。
英文解釋
  1. n.:  surname
包含詞
獨孤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