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山東 >煙臺 > 牟氏莊園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牟氏莊園投訴電話煙臺市旅遊投訴電話:0535-6270842
  山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棲霞牟氏莊園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為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保存完整的封建地主莊園。是一處具有膠東民居特點的套院式建築群體,分三組六院,大門、客廳、寢樓、作坊、粉倉等構成多進院落,被譽為“膠東民俗博物館”。
地名……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又稱牟二黑莊園,坐落於山東省棲霞市城北古鎮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的牟氏莊園,是北方頭號大地主牟墨林傢族幾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個莊園建築結構嚴謹,緊固墩實,雄偉莊重,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全國保存最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莊園。牟氏莊園以其恢宏的規模、深沉的內涵,被諸多專傢學者評價為“百年莊園之活化石”,“傳統建築之瑰寶”,“六百年旺氣之所在”,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吸取了中國北方民族建築藝術風格的優秀建築成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有“中國民間小故宮”之稱的牟氏莊園係統地展現了封建地主階級産生、發展及其滅亡過程,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階級生活的“實物百科全書”。它擁有房産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嵐12萬畝,現保存廳堂樓廂480多間,占地兩萬餘平方米。牟氏莊園規模恢弘,古樸壯觀,集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
  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的牟氏莊園,到1935年纔形成至今規模。整個莊園面南背北,共分三組,包括六個院,占地2萬平方米,建有萬堂樓廂480多間。縱觀重重四合院相疊,橫看條條通道相間,層次清晰,主次分明。院內立體建築多屬二層樓房,房捨多是雕梁畫棟、明柱花窗、浮雕圖案,栩栩如生。莊園建築鱗次櫛比,富有特色,色彩斑斕的“虎皮墻”,用形狀各異、色澤不同的河卵石壘砌而成,“製錢蓮花圖”、“蓮生貴子”等圖案,精美絶倫,嘆為觀止。“三大怪”建築更是耐人尋味,引人入勝。“煙囪立在山墻外”便是其中一怪,它看似一個小小樓閣,凌空聳立,別具特色。
  牟氏莊園建築文化博大精深。六個大院沿南北中軸綫依次建為南群房、平房、客廳、大樓、小樓、北群及東西群廂多進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築特色的古建築群落。莊園建築工藝獨特,雕刻砌鑿,工藝細膩精湛,明柱花窗,文采斐然,美妙絶倫,具有“三雕”、“六怪”、“九絶”之藝術特色。牟氏莊園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膠東民俗文化以莊園為載體,表現出自身的優越性、多樣性和傳承性。它生動地反映了以膠東半島為代表的中國北方農業生産俗、傢族俗、衣食住行、人生禮儀俗、節慶俗等古老的民俗事象。對繼承和弘揚傳統的民族優秀文化,開發旅遊事業,發展地方經濟,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牟氏莊園的石墻均平整如鏡,石縫細如綫,據說,砌墻時,主人每天都會給石匠發一些銅錢和鍋鐵,用之嵌在墻縫間,使墻面平整。如若仔細觀察,經常可以發現墻縫裏嵌着的銅錢。據說,平均每塊石頭造價為一鬥𠔌子,此面墻就耗𠔌物四百四十六鬥。院落裏有一面花墻,砌有三百八十六塊六邊型的墻石,任取其中一塊,均可與周圍石塊組成六邊型花卉圖案,總體上組成一個百花相連的連續圖案。其細緻精巧讓人驚嘆牟氏莊園以其恢弘的規模,深厚的內涵,被諸多專傢學者評價為“傳統建築之瑰寶”、“中國民間小故宮”、“六百年旺氣之所在”,現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觀光勝地。
電視劇……牟氏莊園
  主要演員: 袁立 飾 當傢的 侯天來 飾牟老四 連凱 飾王先生 呂中 飾大奶奶
  導演: 鄢頗
  簡介:
  風雨如磐的20世紀20年代,名震膠東的大財主牟氏傢族的掌門人突然去世,新寡的少奶奶薑振幗與幾位叔叔經過驚心動魄的較量,出人意料地掌理了傢族門戶。傢族內部的爾虞我詐,官府、軍閥的欺壓,土匪盜賊的洗劫,日本鬼子的強行占領……美麗、聰明、幹練的少奶奶,鎮定自若地帶領傢族度過重重危機。她接受了莊園私塾王先生的仁愛、平等、自由的先進理念,並用於管理傢族中,卻不敢接受作為下人的教書先生的愛情。她忍受着內心的孤獨、寂寞和壓抑,苦苦抗爭了20年,卻最終沒有輓救傢族的分崩離析。目睹了繁花凋謝、滿目蒼夷的傢族敗落景象,心有不甘卻無力回天的少奶奶,在一個細雨連綿的黃昏香魂飄逝……
百科大全
  Moushi Zhuangyuan
  牟氏莊園
  Mous’Manor
  清代地主莊園。在山東省煙臺市棲霞縣城北古鎮都村。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牟墨林(俗稱牟二黑),字鬆野,生於清乾隆晚年。始祖牟敬祖,原籍湖北荊州府公安縣,明洪武三年(1370)任棲霞主簿,籍邑棲霞。祖父牟之儀,於清乾隆七年(1742),由棲霞“城內悅心亭”,“徙居古鎮都”,時有土地 300畝。至其父牟□,置地達千餘畝。牟墨林係十四代孫,清道光十六年(1836),“歲大欠”,趁機開倉以糧奪地,土地多達 3萬畝。至清末民初,占有土地6 萬餘畝,山嵐12萬畝,153個佃戶村,年收租量達660萬斤。
  牟氏莊園始建於清乾隆間,後不斷擴展,遂成今日規模。共3個建築單元,分6個宅區,各自立有堂號,占地東西 158米,南北148米,總面積約23400平方米,共有房屋 490餘間,建築面積約7600平方米,莊園坐北朝南,諸宅區均沿南北中軸綫,建門廳(亦稱南群房)、客廳、寢房及廂房等,構成多進套院,又以南北通道連貫諸院。各建築單元,均以南、北群房,東、西群廂或圍墻相連,結為整體四合院。沿街設高窗,莊園後面高築石圍墻,其建築形式均為清式硬山式木磚石結構,以灰色泥質魚鱗瓦起壠覆頂,瓦下鋪設木炭,以作減輕屋頂重量和保暖、防潮之用。大門兩側沿街石墻上,橫嵌石鼻拴馬扣。具有北方民居特點。
  第一單元,包括“日新堂”、“西忠來”、“東忠來”3個宅區,位於莊園東半部,東西並列,占地東西65.2米,南北98.2米。“日新堂”居西,俗稱“老櫃”,牟墨林老宅,後為長孫宗植繼承,是莊園內建造年代最早的宅區。分前後六進 5個院落,以次建門廳、道廳、客廳、雙層寢樓、臥房、北群房及西群廂等,計有房屋89間。臥房為牟墨林居室,單層,六檁梁架,闊五間,中三間設前廊,自成一院。“西忠來”與“東忠來”是莊園內建築最精良的宅區,平面佈局與“日新堂”基本相同。“西忠來”居中,三孫宗夔住宅,為六進 5個院落,共有房屋63間。“東忠來”居東,四孫宗□住宅,六進5個院落,有房屋100間。
  第二單元,包括“南忠來”、“阜有”兩個宅區。位於莊園西南隅。占地東西55米,南北59米。“南忠來”居西,共四進分四個院落,計有房屋76間。“阜有”,又名“師古堂”,居東,計66間,四進 4個院落、寢樓院內的屏門為莊園內僅存的屏門原建,做門樓,木構舉架,設四柱擎頂,闊 2.9米,進深2.80米。
  第三單元,“寶善堂”,位於第二單元以北。東西37米,南北64米,有房屋96間,共四進前後四進院,另西側又闢兩院。東群廂外側盤墻為拼花墻,別具匠心。宅區西部原為花園區,已無存。
  牟氏莊園是中國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地主莊園,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收歸文物部門使用和管理。
  (李前亭 李元章)
相關詞
山東歷史人物棲霞
包含詞
牟氏莊園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