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公交站 : 安康 : 温州 [显示全部] > 牛山
目录
山名 Yamana
  山名。在今 山东省 淄博市 。 春秋 时 齐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国 魏 曹植 《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惧 平仲 之我笑。”《晋书·慕容德载记》:“﹝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东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无不死!’愴然有终焉之志。” 唐 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诗:“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 何必独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马君卿登高》诗:“ 牛山 元有恨,休讶泪长流。”参见“ 牛山叹 ”。
No. 2
牛山
  牛山投诉电话安康旅游投诉电话:0915-3214927
  陕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29—85261437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又名牛头山,位于安康市花园乡与谭坝乡交界处,距离市区45公里。山体南北长14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主峰海拔达1547.6米,是市境内中部最高的山脉。牛山山势高峻挺拔,奇峰突兀,形似牛头,因此得名。牛山林木青翠,景色优美,现存有牛山庙、金牛洞、防御石城、帅旗墩等遗迹和景点。牛山庙创建于宋代,后世屡经改建维修,均立碑记存,现有碑17块。牛山主峰上有“望京石”,相传是黄巢起义在牛山上练兵,每日练毕,都要立在此石上,面北盟誓,要推翻唐朝,扫平西京,因此人们便称此石为“恨京石”或“望京石”。牛山是安康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安康八景之一。
牛山
  牛山又名金牛山、郁葱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新城北15公里。北邻济南市长清区,横跨老城镇、王瓜店镇各一部,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 24米。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县志》载:“金牛山在城(指老县城)西北,其东北麓距城三里,蜿蜒而西距城十里、二十里不等,俗呼牛山。宋真宗东巡临幸赐名郁葱山。翠柏千嶂,流泉百叠,为肥邑第一名胜。山之中峪距城八里,初入山为文昌峰,有文昌阁在焉。不一里一高岗当路,是为印山。由印山沿溪北行,不一里为资圣院。院西高亢处为同川书院。下有牛山洞,深远不可测,相传与陶山通。又西为龙沼,亦名五龙池。东北有泉,自山岭而下,所谓落石泉也,适当资圣院之后。西北为獐猴崖,上有老鹰石,屹然如鹰立。西岭为穆柯寨,又名木头塔。俗传为黄巢负隅所,然不可考。其西有石曰仙人石,又西曰迎仙石,如人举袂相揖状;寨之西南麓为大红涧、小红涧,土石皆赤。大红涧之北曰小寨山,山西麓有石高数丈,
  四面各丈余,红黑色,击之作金铁声,三小石支其下,名垛子石。小寨山南有石,如老翁形,面目酷肖,长髯垂胸,是为老叟峰。东南里许为黑龙潭,发源于山后云山,至此陡起瀑布数十丈,奔流之声可闻数里;小寨山之西为红山头,其上多土少石,色赤,故曰红山,与陶山东崦之小泰山相连,此皆山之阳也。山之北为云山,在穆柯寨后,前有大刹曰回佛寺,山阴为书堂峪,与长清接壤。而山之东北麓窈然而深者为樱桃峪,距城最近。乃全山之胜概焉。”现牛山仍存牛山寺大殿、八角琉璃井、文昌阁、牛山洞、樱桃峪等胜景。主峰穆柯寨建有寨墙,并分东、西、南、北寨门。寨内西半部房屋旧址残存。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在此设立牛山林场。至1995年,林地面积发展到1.58万亩。主要树种有赤松、油松、黑松,并引进火炬松、湿地松等优良品种。如今,山上山下郁郁葱葱,秀丽宜人。清乾隆癸丑科进士,历官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唐仲冕曾写《牛山叠翠》诗曰:“烟林弥望与峰齐,扪葛缘崖径欲迷。才历深坳层嶂转,辄登危石翠岚低。斜阳烂映霞千树,空岫寒生月半圭。共坐苍茫独怊怅,萦怀更在郁葱西。”
牛山
  称牛头山,位于陕西省安康城区西北39公里处,属花园、谭坝两乡的界山,山体南北长114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是市境中部最高的山峰.,地形险要,山势巍峨.,主峰顶有“望京石”(恨京石),海拔1547.5米。旧志所载“八景”之一的“牛山叠嶂”即指此山。清朝李国麒《兴安府志.古迹志》载:“牛头山(即牛山.原注)在州北九十里,为州境群山冠,上有泉不涸不溢,祷雨辄应。《雍太记》黄巢谷,在金州牛山。《州志》牛头山,绵亘百余里,高入云汉,有金牛洞,即昔人掘剑刺黄妖兽处,又其巅有五硌山,峰峦错亘,又有蜡烛山,青峰插天,以形似名。”.清人王希舜赋诗云:“金州形胜渺重关,翠嶂丹岩绝可扳。极目斜阳兴废远,樵人指点是牛山。”
  山上有“牛山庙(忠惠王庙)”、“金牛洞”(即掘剑斩黄妖兽处)、防御石城,帅旗礅等遗迹。牛山又以其山形似牛头而得其名。关于牛山的传说有许多,有的说是金牛下山,从老君关过河,但凡金牛过处,都冠一“牛”字,如”牛蹄岭”、“牛蹄铺”、“牛迹河”、“牛头店”等。有的说金牛过汉江,将粪屙在河中,所以汉江出沙金;有的说黄巢率义军在此山练过兵,每日练毕,立在“恨京石”上,面北祈祷盟誓,要推翻唐朝,扫平西京。
  牛山庙碑,此碑嵌于牛山庙墙壁内。牛山庙创建于宋代,后世屡经改建维修。皆立碑记载,现存碑刻17块,其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立石碑较有价值,碑高1.73米,宽0.67米。碑首书“牛山庙碑”四字,碑文记载当年重修牛山庙事,并历述牛山庙修葺情况。
  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元代至正十四年(1355)镌刻,金州训异黄理先撰文,记述平章荣禄公增修寺庙始末,现碑存西安碑林。
  牛山庙石刻像,矗立牛山庙外路旁,共3尊,高主依次是0.9米、0.45米、0.35米,其中两尊无头。宋代以后器物。
  3、牛山
  位于临淄城南7公里处,海拔 174米,山体植被丰茂,山顶林木秀美,日间云气蒸腾,入夜水气凝聚。自春秋战国以来即负盛名,被视为临淄名山之一,清代把“春回牛山雨蒙蒙”列入临淄八大景。
  牛山庙会时的情况,后面为牛山 山上建有中国宰相馆、管仲像等
  相传公元前26世纪,黄帝在涿鹿大战蚩尤,屡战不胜,命令大将“神荼”“郁垒”在东海流波山,捉了一只夔kui牛,在淄河岸边一座山下,做了一面大战鼓,把牛头、牛骨埋在山上,以后每年夏天雨季、淄水爆发,夜间,就听见山上牛叫。后来人们称此山为牛山,当地人春耕和秋收后,都前往祭山拜牛,祈祷山川神牛保佑平安和取得好收成。另一个传说是牛山之名起于姜太公。姜太公被封于齐地营丘,他在来齐国的路上走,这天,他乘月色赶路,不远处有一头牛在前领路,一直把他带到淄河边。牛不见了,摆在面前的则是一座巍峨的山,姜太公便把这山叫做牛山。第三种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蒙蒙细雨的春天,有一放牧人,来此山放牛,原来牵着一头牛,放着放着而成了两天、三头……乃成了一群,大家认为这是个放牛的好地方,因而命名为牛山
  从形体上看,赶牛山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丘陵。但是,换一种角度,从历史上追溯,厚重的历史文明深刻地诠释了其高贵而丰富的内涵。另外尚有无数高大的冢墓,也散布在牛山山麓。真是“牛山有幸三尺土”,成为这些帝王将相长眠之地。山的北麓有辅佐桓公称霸的名相管仲之墓,东麓远处是姜齐桓公与景公之墓,向西是田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齐襄公四王之墓(四座大墓冢号称“东方金字塔”),山的西南有汉代曾向汉武帝请长缨羁南越王而致之的终军之墓。战国时期的孟子登临此山时曾发出过“牛山之木尝美矣”的赞叹,三国时期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的临淄侯曹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清代文坛的代表人物博山人赵执信都曾在登临此山后留下了赞美牛山、慨叹历史兴亡和人生荣辱悲欢的传世佳作。
  明、清两代有人来山上游玩,做诗寄兴,勒石立碑,有几任知县还亲自与百姓在这里植树造林,不几年,佳木葱茏,绿茵遍地。清代还从山腰至山顶建起多栋庙宇,台阁楼榭,香火缭绕。那时这里风景秀丽明媚,阳春三月,温泉水气升起随风飘荡,似薄雾,如细雨,抚面吹来,沾衣欲湿,被称为“牛山春雨”。
  牛山的景观在《山东古迹名胜大观》第一集中,也有文字描述,并附有照片。如今残留的仅有雕龙柱一件,圈龙式莲花座一件,柱基石一件,支石四件。上刻花卉及钓鱼石,不知为何时物。另有民国十三年石碑一方,正面刻阳文篆书“玉精明化”四字。人们来参加牛山庙会,一是凭吊和纪念一代名相管仲,缅怀齐国先贤,二是祈求平安、幸福,三是踏青、游览放松心情。
  当地有著名的赶牛山庙会,称“赶牛山”,既牛山庙会,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山庙会依托牛山的自然风光、历史价值,牛山庙会起源于明清时期开始形成,有近500年的历史,从最初单纯的朝拜活动演变成集文化、旅游、商贸于一体的大型的民间集会。
  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大家熟悉的《赶牛山
  山东淄博民歌
  演唱:彭丽媛
  年年是都有着三月三么来哟
  妹妹二人么赶来牛山哎哎哟
  来至在那淄河滩来呀么来哟
  溜溜溜・・・・・・哎哟 溜 哎哎哟
  来至在那淄河滩来呀么来哟
  淄河是滩里是长流水哗哗啦流
  孟良山上么艳来阳天来哎哎哟
  眼观那个温来水泉来呀么来哟
  溜溜溜・・・・・・哎哟 溜 哎哎哟
  眼观那个温来水泉来呀么来哟
  泉水是清清是明如镜哗哗啦流
  青松翠柏绿来满山来哎哎哟
  美景那个看来不完来呀么来哟
  溜溜溜・・・・・・哎哟 溜 哎哎哟
  美景那个看来不完呀么来哟
  溜溜溜・・・・・・哎哟 溜 哎哎哟
  美景那个看来不完来呀么来哟
佛教百科
  【牛山】 (杂名)牛头山之略。
近义词
牛山村
牛山居委会, 牛山社区
牛山镇
相关词
东海水晶蹴鞠三月三齐文化
包含词
伏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