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爬蚱
目录
No. 1
  黄淮一带的方言,是蝉(知了)的幼虫,黄褐色或淡红色,身上多有泥土,善爬行。
  潜伏在多树的地下,靠汲取树根的汁液生活,在夏季夜色降临的时候,爬蚱便从松软的土地里钻出来,爬到树干或草尖上蜕变为蝉。
  爬蚱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爬蚱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人们多油炸食用。
  爬蚱皮,即是蝉的壳,可以入药。
No. 2
  爬蚱又名金蝉、蚱蝉、知了龟、知了猴,素有唐僧肉的美誉。
  黄淮一带的方言,是蝉(知了)的幼虫,黄褐色或淡红色,身上多有泥土,善爬行。
  潜伏在多树的地下,靠汲取树根的汁液生活,在夏季夜色降临的时候,爬蚱便从松软的土地里钻出来,爬到树干或草尖上蜕变为蝉。
  爬蚱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爬蚱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人们多油炸食用。
  爬蚱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蚱蝉有益清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治秃抑癌等作用,蝉脱富含甲壳素、异黄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因而有人预言,蝉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绿色保健食品。
  采收与加工利用
  每年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产秋前后),是田间采收的最佳季节,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最为集中。若虫(知了龟)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然后樊缘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第二天早晨4~6时羽化为成蝉,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
  在生产季节,将采获的鲜活若虫用清水洗去泥沙,每50克一盒,并注水把盒内的若虫(知了龟)淹没,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重新清洗后即可加工利用。若虫(知了龟)存放的方法,有长期存放如冷冻或腌制,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盐水浸洗或出土后自然存放等。
  食用时,可将锅烧热后放入适量花生油,待油滚沸后把知了龟放入锅内,用文火煎熟,盛入盘中,上面撒上少许精细碘盐热吃,口感特别鲜嫩。蝉去翅以后的加工熟制方法与知了龟相同。
  蝉蜕作为传统重要成分,具有抗菌、祛寒、镇惊、利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