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猴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紅孩兒、爬地竜、爬岩竜(《貴州民間方藥集》),岩蜈蚣、野海棠(《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秋海棠科植物盾葉秋海棠的全草及根莖。
【植物形態】見盾葉秋海棠 。
【採集】秋後採集。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味澀微酸,性溫,無毒。"
【功用主治】《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消傷腫,逐瘀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跌打損傷:幹爬山猴二錢,淫羊藿二錢,杜仲二錢,紅牛膝二錢,紅禾麻二錢,大血藤二錢,黑骨頭二錢,水鼕瓜二錢,閻王刺二錢,耗子屎二錢,四塊瓦二錢,搜山虎二錢,土三七二錢,一口血二錢,鐵筷子二錢,川芎一錢,伸筋草二錢。抱酒兩斤,每晚臨睡時吃一小杯。
②治跌打損傷有瘀血:爬山猴五錢。泡酒服。或捶絨敷傷處。
③治虛腫:爬山猴五錢。煎水服。
④治肺結核:爬山猴五錢,鐵包金(凍緑根)、金銀花、馬鞭草各三錢,折耳根五錢。煎水常服。(選方出《貴州民間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