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 动物 : 水产 : 中医药 : 中药材 : 中药鉴定学 : 药品 > 熊胆
目录
熊的胆 Bear bile
  熊的胆。可入药。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熊胆,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熊胆善辟尘。试之之法:净一器,尘幂其上,投胆一粒许,则凝尘豁然而开。以之治目障翳,极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熊》:“熊胆,苦入心,寒胜热,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药也。”
No. 2
  熊胆
  (《药性论》)
  【来源】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
  【动物形态】①黑熊(《纲目》),又名:熊(《诗经》),猪熊(《尔雅翼》),狗熊(《广东新语》),黑瞎子、登仓、狗驼子。
  体长1.5~1.7米,尾长10~16厘米,体重130~250公斤。身体肥大,头宽,吻部略短,耳大而圆,被长毛,颈侧毛尤长。四肢粗壮;5趾均有爪,前足爪长于后足爪;前足腕部肉垫和掌部肉垫相接,相接间有棕色短毛分隔;后足跖部肉垫肥厚,其内侧无距毛。全身被黑毛,毛基灰黑色,毛尖乌黑,绒毛灰黑色。面部毛近于棕黄色,下颏白色。胸部有一明显的新月形白斑。
  栖于森林,有冬季睡眠习性。多白天活动,能直立行走,善爬树和游泳,多独居。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东北及华北较多。
  ②棕熊,又名:罴(《诗经》),黄熊(陆玑《诗疏》),猳罴(《尔雅》郭璞注),马熊(《尔雅翼》),人熊(《纲目》)。
  体大,长约2米,肩高1米,体重200公斤左右。头圆而宽,吻长,鼻宽,耳大,肩部隆起。四肢粗大,5趾;前足爪较后足爪长,前足腕部的肉垫细小,后足跖部的肉垫宽厚,并在其内侧具距毛。尾短。全身为棕黑色,头部较浅,稍带褐色;腹面毛色比背部浅暗;四肢黑色;有些幼兽有一白色的环,自胸部向上延伸至颈背。
  生活习性与上种相近。分布东北、华北和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地。
  以上两种动物的足掌(熊掌)、肉(熊肉)、筋(熊筋)、骨(熊骨)、脑(熊脑)、脂肪(熊脂)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一般于冬季捕捉,捕获后,剖腹取胆,割时先将胆口扎紧,割取后小心剥去胆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板夹扁,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不宜晒干或烘干,以防腐臭。
  【药材】干燥胆囊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长10~20厘米,宽5~8厘米。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显光泽,有皱褶,囊皮薄,迎光视之,上部常呈半透明。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纤维性。囊内藏有干燥胆汁,习称"胆仁",呈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或稠膏状。有光泽,颜色不一,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质松脆,味苦回甜者习称"金胆"或"铜胆";黑色、质坚而脆或呈稠膏状者,习称"墨胆"或"铁胆";黄绿色、光亮较差、质亦较脆者,习称"菜花胆"。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溶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牙。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
  主产云南、黑龙江、吉林。此外,贵州、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甘肃、湖北、湖南、陕西、福建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的"云胆"品质最优;黑龙江、吉林所产的"东胆"产量最大。
  【化学成分】主含胆汁酸类的碱金属盐,又含胆甾醇及胆色素。从黑熊胆中可得约20%的牛磺熊脱氧胆酸,此是熊胆主要成分,被水解则生中磺酸与熊脱氧胆酸。熊胆又含少量鹅脱氧胆酸及胆酸。熊脱氧胆酸为鹤脱氧胆酸的立体异构物,乃熊胆的特殊成分,可与它兽的胆相区别。
  【药理作用】①解痉作用
  用小白鼠离体肠管,以乙酰胆碱造成的痉挛,研究了8个地区的熊胆以及野熊、野猪胆的解痉作用,其中以西藏产者解痉效力最强,其他地区所产黑熊胆及日本产琥珀色熊胆解痉效力也较强,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牛磺熊脱氧胆酸,其解痉原理与罂粟碱相似。
  ②抗惊厥作用
  熊脱氧胆酸钠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与鹅脱氧胆酸钠及胆酸钠合用能增强其解毒作用。
  ③对心脏的影响
  云南墨胆之水溶液对离体蛙心少量兴奋,大量抑制。
  【炮制】去净皮膜,研成细末用。
  【鉴别】1.取胆仁少量,直火加热,只起泡而无腥气。
  2.取胆仁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白色荧光。
  3.取胆仁约0.1g,加甲醇10ml加热溶解,放冷,过滤;滤液置水治上蒸干,加入20%氢氧化钠溶液5ml,于水浴中水解约5小时(注意补充散失水分),放冷;加盐酸呈酸性,加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提取液浓缩至约5ml,作供试品溶液。另取熊去氧胆酸1mg,加甲醇1ml溶解,作对照品溶液。采用薄层层析法,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异辛烷-异戊醚-冰醋酸-正丁醇-水(10:5:5:3:1)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跟18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溶液(v/v),于105度加热约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斑。
  【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入肝、胆、睥、胃经。
  ①《纲目》:"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胆经。"
  ③《本草求真》:"入心、肝,兼入脾、大肠。"
  【功用主治】清热,镇痉,明目,杀虫。治热黄,暑泻,小儿惊痼,疳疾,蛔虫痛,目翳,喉痹,鼻蚀,疔痔恶疮。
  ①《药性论》:"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②《唐本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利,疳匿心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
  ④《医学入门》:"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瘘。"
  ⑤《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⑥《本草述》:"治喉痹。"
  ⑦《本草求原》:"治蓄血,血淋。"
  ⑧《随息居饮食谱》:"治疔疽。"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
  【宜忌】①《药性论》:"恶防己、地黄。"
  ②《本经逢原》:"凡实热之证,用之咸宜,苟涉虚象,便当严禁。"
  【选方】①治小儿惊痫瘈疭: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诞。(《食疗本草》)
  ②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宫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
  ③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入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
  ④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⑤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
  ⑥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
  ⑦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
  ⑧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
  ⑨治小儿疳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名家论述】《本草经疏》:"熊胆气味与象胆同,其所主亦相似。""凡胆皆极苦寒,而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小儿疳积,多致目内生翳障者,以肝、脾二脏邪热壅滞,则二脏之气血日虚、闭塞日甚故也。用此泻肝、胆、脾家之热,则内邪清而外障去矣。如不因疳证而目生翳障,及痘后蒙闭者,多因肝、肾两虚,宜滋阴、养血、清热为急,诸胆皆不得用。"
No. 3
  1993年在养熊场发现的黑熊
  【名称】
  熊胆
  【英文名】
  Bear Gall
  【来 源】
  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
  活熊取胆
  亚洲黑熊因为人们对其胆囊的需求而被捕杀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了,刚被解救的黑熊人们为了区区3盎司重的熊胆,就到野外捕杀黑熊。直 到20年前,亚洲各国(如韩国、中国、越南)才开始寻找其它的方法,结束这种残忍的做法。
  东方传统医学使用脱氧熊胆酸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胆酸的哺乳动物。但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这一点也得到了许多当代中医药师的认同。
  黑熊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长达20年世界上有八大类熊。除了熊猫,其他种类的熊的数量均由于熊胆交易而大幅减少。亚洲黑熊所受的影响最大。亚洲黑熊又叫月熊,因其胸前长有美丽的新月形金毛而得名。亚洲黑熊已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也即被列为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在很多亚洲国家,人们把导管插入黑熊腹内,或实施所谓的先进"无管引流法"。熊被关在窄小的笼内,以便抽取胆汁。植入导管或"无管引流"的外科手术既残酷又不卫生,许多熊因此丧命。而如此得来的熊胆只用来治疗头痛、痔疮等小病小痛。那些侥幸存活的黑熊则被困在狭窄的铁笼里,无法伸展四肢,每天饱受抽取胆汁的痛苦。
  黑熊终于自由了!亚洲动物基金的工作人员在照料黑熊
  自1993年起,亚洲动物基金的工作团队就开始为结束养熊业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基金会将继续与亚洲各国的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社团组织合作,使身陷囹圄的黑熊脱离苦海。我们将继续通过协商来解救和医治这些被囚禁在养熊场内的黑熊,并且尽力让野外的黑熊能够留在属于他们的地方 - 大自然。
  解救黑熊
  熊胆替代品
  草药:
  中华国医医药协会香港地球仁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菊花、鼠尾草、大黄等。这些草药作为熊胆替代品,既便宜又有效。
  “我做中医已经有40多年了,从来没用过熊胆。现在我们有50多种中草药及人工合成药品可以替代熊胆,效果一样。再没有这个必要让黑熊遭罪了。”
  中国四川,刘正才教授
  “弃用熊胆,使用草药替代品”
  Lo Yan Wo博士
  国家中医协会
  香港中医师协会,香港
  执业药剂师协会,香港
  中草药管理司(RCHM)是英国专业领导机构,专门负责设立中草药执业人员标准及注册管理。基于以下几点,RCHM严禁使用熊胆
  1. 医疗保健人员不得使用含有从濒临灭绝的物种体内提取的成分的药物。
  2. 从伦理角度,不允许使用以非人道手段获取的药材。
  3. 多数情况下,植物药材与熊胆同样有效,可以替代熊胆
  Tony Harrison, RCHM副主席
  可代替熊胆的人工合成药品
  • 熊胆汁中的有效成份脱氧熊胆酸1954年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从死鸡体内提取的脱氧熊胆酸,经证明,可以有效治疗肝病。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亚洲,合成胆酸的消费量远远超过真正的熊胆。日本、韩国、中国每年消费的合成胆酸是100吨。全球消量大约为这三个国家的2倍。
  • 合成的脱氧熊胆酸(从猪牛胆汁中提取,甚至无需从动物身上提取),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安全药物。在全世界广泛用于治疗胆结石、原发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结肠癌等疾病,效果显著。
  • 脱氧熊胆酸的药品名一般为ursodiol。其商品名在美国有Actigall,Urso;在英国为:Destolit,Urdox,Ursofalk,Ursogal;在南非为Ursotan。
  • 目前正在进行使用脱氧熊胆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
  • 2002年,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表明:胆酸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可能有助于医治帕金森氏综合症、亨廷顿综合症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研究者特别强调,这种胆酸能够人工合成。
  • 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斯迪尔教授是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其发展方面专家。他正致力于使用合成脱氧熊胆酸治疗亨廷顿氏综合症。他证实:脱氧熊胆酸完全可以人工合成,无需从动物身上获取,生产成本低廉。
  选方
  ①治小儿惊痫:熊胆二大豆许,和乳汁及竹沥服。并得去心中涎。(《食疗本草》)②治小儿一切疳疾,心腹虚胀,爱食泥土,四肢壮热:熊胆一钱(研),麝香半钱(研),壁宫一枚(去头、足、尾,面裹煨熟,研),黄连(去须,取末)一钱。上同研极细,以蟾酥和丸,黍米大。每服五丸,米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麝香丸)③治疳羸瘦:熊胆、使君子仁各等分。研细,放人瓷器中,蒸熔,宿蒸饼,就丸麻子大。米饮送下二十丸,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熊胆丸)④治小儿奶疳,黄瘦体热心烦:熊胆一分,青黛半两,蟾酥半两,黄连末半两,牛黄一分。上药,都研如粉,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⑤治蛔心痛: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外台》)⑥治目赤障翳:熊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齐东野语》熊胆丸)⑦治五痔十年不瘥:涂熊胆,取瘥止。(《千金方》)⑧治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搽患处。(《摄生众妙方》)⑨治小儿府疮蚀鼻:熊胆半分。以汤化,调涂于鼻中。(《圣惠方》)
  【化学成分】
  主含胆汁酸类碱金属盐,另外含胆甾醇及胆汁色素。
  胆汁酸主要为去氧熊甘胆酸(glyco-ursodesoxycholic acid,C26H42O5N),水解则生成牛黄酸(taurine)及去氧熊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C24H40O4)此外尚有立体异构体去氧鹅胆酸(Chenodesoxycholic acid)及胆酸(cholic acid,C24H40O5)其中去氧熊胆酸为熊胆的特殊成分,熔点202℃,旋光度+57.07,故可与其他兽胆区别。
  【药理作用】
  去氧熊胆酸具有促使疲劳物质的分解与排泄,增加维生素B1、B2的吸收作用。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止痉。适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
  【用法与用量】
  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用量0.5~2分,多入丸剂、散剂服用,外用适量研粉涂敷患处或用清水溶化后滴眼或外涂。
百科大全
  熊胆
  bilis ursus
    x iongdan
  熊胆(bilisu二us)黑熊(selenarc‘os硫i占etanus euvier)的
  干燥胆囊。其原动物为熊科动物。全世界有6属7种,中国有
  3属9个亚种。据其地理分布,黑熊属(Selenarctos)分为东北黑
  熊(5.thibetanouss~。Heuda.)、穆平(四川)黑熊(5.t.
  muP诚川15 Heude.)、长毛(喜马拉雅)黑熊(s.t.la刀理群罕Pocock.)、
  普通黑熊(5.t.thibf记口nus Heude.)、台湾黑熊(5.t.不刀7no火功“,
  Swinh。。);棕熊属(urs。)分为东北棕熊(u .arctos haiot。
  Cray.)、天山棕熊(u.a.isabelli二Hoesfidd.)、青藏棕熊(u.a.
  prulnoso Bly任1.);马来熊属(Hela配tos)分为普通马来熊(H .m.
  姗恤脚、R二lfnes.)、云南马来熊(H.m.叨ardi场adekker.)。熊
  一般生活在山地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杂食性,冬眠。中国
  熊资源丰富,为熊胆出口大国。由于森林采伐过度,熊的生存
  环境严重破坏,加上乱捕滥猎,致使熊的野生资源趋于绝灭,熊
  胆紧缺。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和中国都己将熊列为保护动物。
  中国西南和东北地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工养殖熊基地,进
  扮介
  oxycholi。acid)、胆酸(cholic acid)、胆街醇、胆汁色素。②胆汁酸
  碱金属盐。胆汁酸类通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以肤键结合成甘
  氨胆汁酸或牛磺胆汁酸,并以钠盐形式存在。
  开发应用熊胆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疼、健胃等功
  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盛惊痛、黄胆、肝热目赤、胆囊炎、恶疮肿
  毒等。熊胆的药用越来越广泛,并被制成酒剂等。
  (徐莉邓明鲁)
    
英文解释
  1. :  bear bile,  Bear Gall,  bear's gall
相关词
熊去氧胆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