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的點心,最平常普通的有桶爐烘烤的燒餅、缸爿與斜角兒。
燒餅的餡兒根據不同季節可用蘿蔔絲、女兒蔥末、韭菜末,配以生脂油或脂油渣。也可根據顧客不同喜好安排餡兒,春季有蝦籽燒餅,還有椒????燒餅,鬍椒燒餅,此外有用食糖或豆沙做成的甜燒餅。每到立夏之日烙餅供不應求,許多燒餅店半夜起就開始加工,掘港的十裏長街上做燒餅的木槌聲不絶,因為傳說立夏節吃了燒餅不疰夏。
到夏日午後,還有做酥兒燒餅的。酥兒燒餅個小、酥重、芝麻多。掘港人吃燒餅,喜歡泡一杯天水茶,或買一碗豆腐腦相佐。
斜角兒的加工比燒餅簡單多了。加工者將酵團經搓按壓扁拉長,將蔥油、細????抺於中間,再將兩邊相合,用燒餅槌兒滾過再拉長,將糖粞塗於面上,撒上芝麻,這樣成了一條酵面的長帶子攤在案板上,加工者執刀斜切,每塊成平行四邊形,再烘烤而成,斜角兒之名即由此得來。斜角兒價格低、口味香、有韌性,夏季新菜油上市,吃斜角通常蘸菜油,這樣吃起來更覺爽口。缸爿,做法和斜角兒差不多,衹是中間有肉餡兒,加工者用刀橫切,成長方形,塗上糖粞,撒上芝麻貼於桶爐。缸爿這個名取其形狀,有點象陶器缸片。傳說,明代倭寇入侵掘港時,當地鄉勇正集合準備出擊。領隊的對其中一人說,你去把缸爿拿來分給大傢,吃了纔有力氣殺倭子。倭子姦細聽到後連忙溜到倭營報告,說掘港人本領了不得,他們在吃“鋼板”,吃了“鋼板”就來和我們打仗。倭子頭目聽了,嚇了一跳,這掘港人竟能吃“鋼板”,我們豈是他們的對手,連忙撤退。這缸爿之名便一直傳至今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