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烦闷苦恼自寻~ㄧ不必为区区小事而~。 自寻烦恼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 南旺营。——《荡寇志》 佛教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 以及随烦恼 。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见《唯识论》卷六。《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 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抱惑而生,与之偕老;随逐无明,莫非烦恼 。”《坛经·般若品》:“凡夫即佛,烦恼 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 ,后念离境即菩提。”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道无明晦》:“实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住烦恼 而不乱,居禪定而不寂。性相如如,名之为道。” 忧愁苦闷。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此去烦恼 。”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之一:“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玄德 自没了 甘夫人 ,昼夜烦恼 。” 闻一多 《红烛·时间底教训》:“昨日的烦恼 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 担心;挂虑。《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只因这箇人身上,我只替押司娘和 小孙押司 烦恼 !”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老地主还是在烦恼 着怎样来祭塔的那一回事。” 犹打扰。《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媒婆道:‘押司娘烦恼 !外日不知,不曾送得香纸来,莫怪则箇!’” 简单的说是烦躁、郁闷、不愉快。
[拼音] [fan nao]
vexation ; worry ; trouble ; care ; bother
to fret one ' s heart ; to bedevil ; to go spare ; to trouble ; to bother about ; to fuss over
根据亲身体验,我们都知道,烦恼 是什么。但是,要说明白烦恼 究竟是怎么回事,却非常困难。查尔曼的调查研究发现,即使是语言修养很高的烦恼 者也都说不清楚。美国韦氏大词典对烦恼 的解释是一种旁观者的说法,不符合精神现象学的要求,对心理卫生也没有帮助。由此可见,理性对烦恼 是无能为力的。
从精神病理学上讲,烦恼 是一开始并不太困难就忍受下来却一直拖延着的挫折感和轻微心理冲突的产物。
就任何一个短的时间而言,烦恼 并不构成什么精神疾苦。正因为如此,烦恼 在下述任何一种情况下就隐退了:
1、体育活动相当剧烈时,如体育锻炼,体育劳动;
2、强烈情感体验时,不论是喜是悲,也不论是怒是惧,只要足够强烈,烦恼 就烟消云散;
3、身体急性疼痛时,如沸油烫疼了手,或者患急性病身体不舒服时,例如一天跑20次厕所,一个劲地拉稀;
4、生理困乏时,比如饥饿,寒冷,困倦等;
5、聚精会神时;
6、实际事物忙得叫人不可开交时。
显然,烦恼 的内容并非人生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公事”,甚至是些摆不到桌面上去的“鸡毛蒜皮”。尽管事情不大,但是数量极多,每天没完没了,跺不开,推不掉,叫人总是不顺心、不如意,憋在心里难受,发泄出来又不知从何说起,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烦恼 有以下几个特点:
1、烦恼 的内容是实在的,现实的;
2、烦恼 总是包含着不少想象;想象中的事情不是真实的,但是烦恼 中的想象却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事情之一;
3、烦恼 还总是包含着理性的推断,叫人不能不信;智力就是烦恼 的能力,因为白痴没有烦恼 ;
4、烦恼 使人的注意力专注于一点,一旦被烦恼 缠上了,就很难脱身,明知道进了死胡同,还得一个劲往前走,碰壁了也不回头。
叔本华说:“把人引向艺术和科学最强烈的原因之一,是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苦闷。”这点,爱因斯坦和罗素也同样说过。
在肯定世俗生活的前提下,这儿有一个关于烦恼 的公式:
W=D/B
这里,W表示烦恼 ,D表示欲望,B表示实现欲望的有效行为。道家要减少欲望,佛家要消灭欲望,这些对尘世上的人都是不可取的。在世俗生活中,,与其徒劳地跟欲望作对,不如尽力满足欲望。不妨观察一下周围的人,那些活得有滋有味的人,都在乐此不疲地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不懂世俗的人才会自寻烦恼 。
人为什么烦恼
一、烦恼 起于执著:人生的顺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业、失恋、失意时固然令人沮丧、烦恼 ;处在顺境时,如果执著、害怕失去,也会被顺境所困。这就如同铁链子能锁住人,金链子一样会束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人生不管遇顺逆之境,要懂得转境,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于一个“转”字,要“转法华”而不要“被法华转”,也就是不要执著。能够不怕烦恼 ,不执著烦恼 ,自可安然自在。
二、烦恼 缘于无明:无明就是不明理,我们与生俱来的无明,就是贪嗔痴慢疑;有了无明,就有贪欲、嗔恚、骄傲、疑惑等烦恼 ,所以烦恼 起于贪嗔痴慢疑等无明。有句话说∶“宁与聪明人打架,不与无明人讲话。”一个人若不讲理时,好话、善言、佛法一点也派不上用场,就会有烦恼 ;反之,如能通情达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烦恼 。
三、烦恼 由于看不开:世间上有很多烦恼 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烦恼 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也有人因为小事看不开,钻牛角尖,自然“烦恼 绵绵无绝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够看得开、看得透,能对一切吉凶抱著超然洒脱的态度,就不会自寻烦恼 。
四、烦恼 出于太自私:人之所以会有烦恼 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烦恼 的根源,“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于人,就会活得轻松踏实。
其实,人间的是非烦恼 很多,追根究柢大都是因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当向外追逐“六尘”招来的。例如,不当看的乱看,因此“睚眦必报”,惹来杀身之祸;不该听的乱听,听出许多纷争烦恼 ;不应吃的乱吃,于是“病从口入”……等等。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也是佛教所谓的“都摄六根”。一个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处理烦恼 、化解烦恼 ,所以“欲除烦恼 病,当取佛经读”。 【烦恼 】 (术语)梵语吉隶舍Kles/a,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 。智度论七曰:“烦恼 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同二十七曰:“烦恼 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 。”注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为烦恼 。”止观八曰:“烦恼 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与心作烦,令心得恼,即是见思利钝。”大乘义章五曰:“劳乱之义,名曰烦恼 。”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 。”梵语杂名曰:“烦恼 ,吉隶舍。” 【烦恼 】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 ,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 【烦恼 】 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 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众生),故名烦恼 。”经上关于“烦恼 ”的分类、解说很多,如根本烦恼 、随烦恼 、分别烦恼 、俱生烦恼 等。最主要的烦恼 ,即贪、嗔、痴“三毒”。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 自然消落。”后因以泛指忧愁苦闷,心绪不宁。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 !”又如闻一多《红烛·时间底教训》诗:“昨日的烦恼 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李明权) 【烦恼 】 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
2、心所名,有六种。(参见:六根本烦恼 ) n.: be worried, have been and, have been and gone and, has been and, has been and gone and, shake one's head, stick pins into, stick pins into sb., draw [pull] sb.'s teeth, be vexed, worry (oneself) about [over], put sb. to annoyance, be annoyed, be irritated, disturb, being annoyed, humiliating, state of being annoyed or worried, agonize, agony, upset, worries, worrying, worry, worriment, care, vexation, annoyance, trouble, stew, irritation, botheration v. sennuyer;
se faire du souci 耽心 , 担心 , 焦虑 , 忧虑 , 心焦 , 烦乱 , 操心 , 紧张 , 恐惧 , 不安 , 剧烈 , 强烈 , 激动 , 气愤 , 烦扰 , 严厉 , 苛刻 , 朴素 , 严格 , 关心 , 牵挂 , 震颤 , 兴奋 , 颤抖的动作或声音 , 内心的战栗 , 麻烦 , 不便 , 摇动 , 摆动 羞辱 发炎 , 炎症 , 急躁 , 刺激 , 疼痛 , 愤怒 难过 手舞足蹈 , 欢欣鼓舞 , 兴高采烈 , 翩翩起舞 , 载歌载舞 , 欢忻鼓舞 , 得意洋洋 , 感情 , 冲力 , 推动力 , 推动 , 鼓励 , 诱因 , 引诱 , 吸引 , 势头 , 动力 , 辛辣 , 激发 , 促进 , 激励 , 戳 , 捅 , 刺 , 敦促 , 驱使 , 激怒 , 挑衅 , 受 , 毅力 , 驱策 , 逼迫 , 魅力 , 使 , 彻底打败 , 扰乱 , 在 , 与别人共有或合用 , 弄脏 , 变模糊 , 减弱 , 扎 , 戳击 , 交错安排 , 感到窒息 , 使某人 , 暂不实行 , 毁坏某物 , 杀死某人 , 逐渐变窄 , 教 , 结束 , 结局 , 终止 , 终点 , 插 , 挤 , 推 , 触动 , 感动 , 发抖 , 上下颠倒著放 , 翻倒 , 最後结果 , 强迫 , 迫使 , 决心 , 强烈的愿望 , 向某人报 , 对待 鸾歌凤舞 , 轻歌曼舞 方法 心理 生活 心理学 和谐 百科辞典 疾病 治疗 医学 人际关系 医疗 就业 工业企业 健康 社会 电影 名人 科学和教育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