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炎黃子孫
目錄
炎黃子孫 Descendants
拼音: yán huáng zǐ sūn

解釋: 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亦作黃炎子孫”。

炎黃子孫
  炎黃子孫,也稱黃炎子孫,黃帝子孫,是中華民族的自稱,被稱為華夏兒女.
  傳說中,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後來的傳說的幾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認為是黃帝的直係子孫,連蠻、夷也被納入這個係統。後世的帝王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等等)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
  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近年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捲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也自認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這個觀念隨着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溫和的改良派則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蠶食,包括少數民族人士在內的有識之士號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在面對外國強敵侵略而處於亡國亡種的危機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在抗敵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在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全體中國人皆為炎黃子孫已成為共識。
炎黃
  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
  相傳在上古時代,中國的黃河流域住着許多分散的人群。他們按照親屬關係組成了氏族,很多氏族又聯合起來組成了部落。黃帝和炎帝就是其中兩個大部落的首領。那時候,人們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很低,一遇到水旱災,就得搬傢。有一次,炎帝部落在搬傢的時候,來到了黃帝部落占據的地方,他們看到那裏條件很好,就决定長期住下來。
  可是黃帝部落的人不願意,結果雙方互不讓步就打起仗來。經過三次戰鬥,炎帝部落被打敗了。炎帝嚮黃帝認輸,表示願意聽從黃帝的命令。黃帝就答應了炎帝部落住下來的要求。黃帝的妻子親自教給炎帝部落的人養蠶繅絲,黃帝讓人把造車、造船的技術教給他們。炎帝也把木犁和草藥送給了黃帝。他們相處得很好。後來,他們聯合在一起組成了炎黃部落聯盟,黃帝成了這個聯盟的領袖。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此就開始了。所以中國人就把黃帝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並自稱是“炎黃子孫”。
黃帝故裏
  黃帝故裏就在中國河南省新鄭市的“百傢姓”廣場附近,現在每年農歷“三月三”,都有許多海內外炎黃子孫到那裏去拜祖。如今,拜祖大典成了新鄭乃至河南的一張;黃金名片。
關於炎黃子孫的民間傳說
  【成語條目】炎黃子孫
  【拼音】yán huáng zǐ sūn
  【解釋】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
  【典故】
  在有關大量的神話傳說故事中,本領最大、發明最多的人是黃帝。傳說他發明了車、船、鍋、鏡子,製造了弩。又傳說黃帝讓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樂律,大撓製定甲子,岐伯寫了醫書。
  據說,黃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陝西。黃帝族最後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後到達今山東地區。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九黎族活動的地區,主要在今山東、河南和安徽一帶。相傳炎帝族和九黎族為了爭奪黃河流域一塊肥沃的土地,發生了一次戰爭。炎帝族戰敗,嚮黃帝族求援。黃、炎兩族合併。
  根據以上的神話傳說,可以看到,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步以黃帝族為主,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我國多民族國傢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為是黃帝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
  用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中華兒女
  參考文獻
  1比如,滿族貴族盛昱稱:“起我黃帝胄,驅彼白種賤,大破旗漢界,謀生皆自便。”
  2 國民政府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中指出:“我們大傢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
  3中國共産黨在給中國國民黨的電報中稱:“我輩同為黃帝子孫,同為中華民族兒女,國難當前,惟有拋棄一切成見,親密合作,共同奔赴中華民族最後解放之偉大前程。”
為什麽我們自稱“炎黃子孫
  有兩點:
  1.炎黃二部族聯合,占據中原地區並不斷繁衍,形成華夏主體,炎帝,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名族的人文始祖。
  2.炎黃的文化文明影響了周圍的部落,使它們不斷融合,形成了中華名族的雛形。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炎黃子孫
  漢語拼音
  yán huáng zǐ sūn
  成語釋義
  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亦作“黃炎子孫”。
  成語出處
  無
  使用例句
  無
法文解釋
  1. n.  les Chinois
相關詞
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祭祀禮儀人文始祖組織祭祖尋根新鄭
華人拜祖炎黃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人體牙齒泗水縣
濟寧市山東人柘溝鎮歷史文化祖先中華文華炎帝神農歷史
古跡華夏文物
包含詞
全身性骨關節病炎黃子孫華商的經營智慧:炎黃子孫演繹的財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