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 佛教寺塔 : 中国古建筑 : 建筑 : 中国 >浙江 >杭州 >杭州风景名胜 > 灵隐寺
显示地图
目录
《灵隐寺 Lingyin Temple》
诗人: 宋之问 Song Zhiwen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
  在杭州西湖西北之北高峰下。晋咸和元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慧理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唐会昌年间曾毁﹐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规年大﹐盛极一时。元至正十九年毁于兵事◇历经明清六次毁﹑建﹐清康熙时曾改名云林寺﹐现存大殿是清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飞来峰﹑冷泉亭等胜景﹐为西湖游览胜地。
No. 3
  在 杭州 西湖 西北之 北高峰 下。 晋 咸和 元年 印度 僧人 慧理 创建, 慧理 以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因建寺名“灵隐”。 唐 会昌 年间曾毁, 五代 时 吴越 国王 钱俶 命高僧 王延寿 主持扩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 元 至正 十九年毁于兵事。后历经 明 清 六次毁、建, 清 康熙 时曾改名 云林寺 ,现存大殿是 清 代遗物。解放后又经两次大修。该寺为我国禅宗十刹之一。寺前有 飞来峰 、 冷泉亭 等胜景,为 西湖 游览胜地。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异》:“ 宋考工 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 江 南,游 灵隐寺 。夜月极明,长廊吟行。”《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灵隐寺 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 清 陈维崧 《满江红·寿武林徐世臣贤配邵孺人六十》词:“夜雨对眠 灵隐寺 ,春帆竞掠 雷峰塔 。”
No. 4
  灵隐寺投诉电话杭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71292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是一处古丰富、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印度僧人慧理见这里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灵名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成为江南名刹。自创建以来,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成了现在的规模。
  游人自“咫尺西天”照壁往西进入灵隐,先至理公塔前小驻。理公塔为慧理和尚骨灰埋葬之处,此塔高8米余,八角七层,是一座石塔,位于飞来峰岩旁,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往右过春淙亭。一道红墙暂将灵隐寺遮住,左边便是飞来峰与冷泉,在泉边漫步,景色幽深,引人入胜。
  唐时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写得很有意趣。
  过冷泉,灵隐古刹即在眼前。灵隐寺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主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
  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进天王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两边为四大天王,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韦驮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过天王殿为庭院,院中古木参天,正面是大雄宝殿,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说是善财童子拜观音的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第子善才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妙相庄严,颔首俯视,令人敬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释祖像后壁为《五十三参》彩绘群塑,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尊,表现的是佛经中财童子历经磨难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名师),终于得证佛果的故事。这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塑的主像是足踏鳌背,手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她意态潇洒,祥和地接受着善财童子的参拜。
  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古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腹露胸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一线天前即为冷泉。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为杭州第四名泉。
灵隐寺历史
  它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第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清康熙南巡时,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后,即兴为灵隐寺题匾,灵字繁体为上面一雨字,中间横排三个口字,最下面一个巫字,他欢喜之余,把上面的雨字写得太大,差点就下不了台。他突然想起在北高峰上时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有云有林,显得十分幽静,于是灵机一动,顺势在雨字下加一云字,赐灵隐寺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灵隐寺自创建以来,曾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周总理智保灵隐寺
   1966年8月份,“文化大革命”运动已殃及全国。当时红卫兵造反,到处扫四旧,杭州的寺庙被破坏,宗教职业者被揪斗,其中一些人遭到迫害。
  1966年8月26日,杭州市有一部分红卫兵,把“扫四旧”的目标,对准灵隐寺,扬言要拆庙宇,毁佛像,将灵隐寺踏平。但也有一部分群众和青年学生则起来反对,他们要求保护国家名胜古迹,保护灵隐寺的安全。为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当日在灵隐寺庙前庙后,集中了几千人。由于当时政府已受到种种干扰,无人敢负责此事,因此,由广大工人、农民和学生自发组成了声势浩大的保寺队伍,守护在灵隐寺四周,不让破坏寺庙的人得逞。群众守护到八月底,而“扫四旧”的呼声越来越高,当时的“文革”领导小组却心怀叵测地指示:“灵隐寺是否要保护,请革命群众自行决定”。情势非常危急,灵隐寺危在旦夕。
  在这举城关注的时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百忙操劳之中,得知灵隐寺有被破坏的危险的消息,心急如焚。面对这场浩劫,周总理选择了当时唯一能选择的办法——封闭灵隐寺,并马上发出“灵隐寺暂加封闭”的指示:这才使灵隐寺转危为安。
  灵隐寺恐怕是杭州市当时唯一没有被破坏的宗教场所。现在凡知道这一事件经过的人,没有一个不对周总理表示感激和爱戴,也没有—‘个不佩服周总理的果断和机智的。在灵隐寺处于岌岌可危之时,寺内僧众在保护灵隐寺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当时寺内还有几个和尚,他们一方面将国务院的通告向外公布,另一方面购买了许多毛主席画像,将毛主席像从佛像头部一直贴到脚下,有人要毁佛像,势必破坏毛主席画像,这是任何红卫兵都不敢贸然行事的。为了防止有人冲大殿,破坏佛像,在当时情况下,僧众们只能采取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文革”动乱中、当灵隐寺岌岌可危之时,是周总理以他的果断和机智,保护了灵隐寺
  【主要景观】一、三大殿
  今日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1.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2.正面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3.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二、飞来峰
  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在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阳洞以及沿溪涧的悬崖峭壁上,有五代至宋、元年间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那喜笑颜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这是飞来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为宋代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游人自“咫尺西天”照壁往西进入灵隐,先至理公塔前小驻。理公塔为慧理和尚骨灰埋葬之处,此塔高8米余,八角七层,是一座石塔,位于飞来峰岩旁,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往右过春淙亭。一道红墙暂将灵隐寺遮住,左边便是飞来峰与冷泉,在泉边漫步,景色幽深,引人入胜。
  唐时冷泉上有五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写得很有意趣。过冷泉,灵隐古刹即在眼前。
  三、玉乳洞
  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一线天前即为冷泉。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为杭州第四名泉。
赞美诗篇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具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处,开人心胸,壮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对仗工整和景色壮观而博得世人的称赏。据说这两句诗一出,竞相传抄,还有人附会为他人代作。接下去,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天香,异香,此指祭神礼佛之香。上句写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下句写佛香上飘九重,使这个佛教胜地蒙上了空灵神秘的色彩。
  写诗如作画,要有主体,有旁衬,有烘托。诗的前六句是诗的主体。下面八句是写诗人在灵隐山一带寻幽搜胜的情景和感想:“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是说,诗人在灵隐山上,时而攀住藤萝爬上高塔望远;时而循着引水瓠木寻求幽景名泉;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这四句虽为旁衬之笔,但通过对诗人游踪的描写,不是更能使人想见灵隐寺的环境之幽美吗?“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是说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日有机会面对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涤我心中尘世的烦恼了。“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坐落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楢溪上有石桥,下临陡峭山涧。这两句,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而实际上是说因游佛教胜地而更思佛教胜地。乍看“若离”,而实“不离”。这种若即若离的结尾,最得咏物之妙,它很好地起到了对灵隐秀色的烘托作用。张炎在《词源。咏物》条下说:“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看余度石桥”不正是诗人游兴极浓的艺术再现吗?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踪图结束全篇,给人以新鲜之感。 灵隐寺位于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是一处幽静高雅、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灵隐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门票价格
  飞来峰门票45元(含永福寺、韬光寺),灵隐寺门票100元
  进寺庙三炷香,每炷香3元,心诚则灵
  隐山寺交通
  1、火车到杭州城站火车站,然后坐Y2路公交车去灵隐,票票价3元。 Y2路各站点:城站火车站(杭州火车站)—西湖大道—清波门—万松岭路口—长桥—净寺—苏堤—浴鹄湾—空军疗养院—茅家埠—黄泥岭—九里松—灵隐 2、市内有公车:7、807、游1、2、4路,灵隐站下
开放时间
  7:30——17:00
佛教百科
  【灵隐寺】  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面对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唐大历六年(771)整修,会昌年间寺毁。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房屋一千二百余间,僧徒三千人。南宋时定为中华五山之四,属临济宗。元至正十九年(1359)毁。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觉皇殿,宣德五年(1430)毁,九年重建,隆庆三年(1569)毁,万历十一年(1583)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重建,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1956、1970和1987年曾三次大修。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天王殿内有弥勒佛坐像,木雕韦驮像和四大天王坐像。韦驮像传为宋代遗物。大雄宝殿高33.6米,单层三重檐,琉璃瓦顶。殿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坐像,高9.1米。大殿后壁,塑有立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上有大小佛像一百多尊。大雄宝殿前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和天王殿前两座石经幢,都是五代吴越国末期遗物。寺前飞来峰岩壁上有五代、宋、元时期的大小石窟造像380余尊。其中以笑容满面、袒腹踞坐、造型自然生动的弥勒佛为最大,系宋代作品。元代造像数目最多,保存完整。(畅耀)
  (灵隐寺(浙江杭州))
  (飞来峰弥勒佛像)
  (灵隐寺宋雕韦驮像)
佛教百科
  【灵隐寺】 (寺名)支那五山之第四。具称北山景德灵隐寺。在杭州。
百科大全
  Lingyinsi
  灵隐寺
  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面对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唐大历六年(771)整修,会昌年间寺毁。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房屋一千二百余间,僧徒三千人。南宋时定为中华五山之四,属临济宗。元至正十九年(1359)毁。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觉皇殿,宣德五年(1430)毁,九年重建,隆庆三年(1569)毁,万历十一年(1583)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重建,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1956、1970和1987年曾三次大修。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天王殿内有弥勒佛坐像,木雕韦驮像和四大天王坐像。韦驮像传为宋代遗物。大雄宝殿高33.6米,单层三重檐,琉璃瓦顶。殿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坐像,高 9.1米。大殿后壁,塑有立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上有大小佛像一百多尊。大雄宝殿前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和天王殿前两座石经幢,都是五代吴越国末期遗物。寺前飞来峰岩壁上有五代、宋、元时期的大小石窟造像 380余尊。其中以笑容满面、袒腹踞坐、造型自然生动的弥勒佛为最大,系宋代作品。元代造像数目最多,保存完整。(见彩图灵隐寺(浙江杭州))
  飞来峰弥勒佛像
   (畅耀)
相关词
菜肴美食素斋厨艺禅师佛教空门杭州
净慈寺人物香积寺净慈三潭印月游船虎跑杭州一日游
西湖白乐人家漫步乡村
包含词
题灵隐寺宿灵隐寺
游灵隐寺灵隐寺暮归
寄灵隐寺僧题杭州灵隐寺
题灵隐寺皖公院嘲灵隐寺印铁牛
和小君游灵隐寺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灵隐寺行呈伏虎岩登天竺灵隐寺上方
题灵隐寺西堂粉壁题灵隐寺红辛夷花
武林山十咏灵隐寺灵隐寺两石塔两经幢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
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
武林山十咏·灵隐寺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乙巳三月十五日监察御史王东溪节宿戒方回万里饮灵隐冷泉亭赵宣慰君实赵提举子昂灵隐寺知事晦坛治具西方僧四人两提领北人放泉喷雪观猿掷果予醉先退赋诗五首记之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
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