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灰竿竹
  灰竿竹
  種中文名:灰竿竹
  種拉丁名:bambusa polymorpha munro
  種別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簕竹屬
  屬拉丁名:bambusa
  國內分佈:産雲南南部。生於山地雜木林內,也常栽培。孟加拉、緬甸和泰國也有。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命名來源:[trans. linn. soc. 26: 98. 1968]
  中國植物志:9(1):078
  亞屬中文名:孝順竹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leleba
  族中文名:?竹族
  族拉丁名:bambuseae trin.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竿高15—20米,直徑7—15釐米,尾梢弧拱形;節間灰緑色,長40—65釐米,幼時被白粉狀糠枇;竿壁厚,節稍顯露,基部數節各環生一圈氣根;分枝常自竿中下部開 始,多枝簇生,細長而彎拱。籜鞘近宿存,革質,堅韌,寬而短,背面密被淡棕色或白 色絹毛,先端近於對稱的山字形拱凸,即籜鞘與籜片相連接處略呈拱形,而籜鞘與籜耳 連接處略下凹;籜耳近相等,位於籜鞘頂端兩側,並不嚮下傾斜,寬帶形,長7—8釐米, 寬2.5—3釐米,強皺褶,其末端漸狹,且延伸於籜鞘邊緣之外而成鐮刀形,一枚籜耳的 末端指嚮上,而另一枚的末端則指嚮下,邊緣均密生長1-1.5釐米的粗糙粗縫毛;籜舌 高7—8毫米,邊緣被短流蘇狀毛;籜片直立,近於對稱的寬卵形,先端急尖具銳利硬尖 頭,基部略加收窄後即與兩側籜耳相連,此相連部分約為2.5釐米,背面被棕色絹毛,腹 面於脈間密生暗褐色小刺毛,邊緣下部密生波麯狀粗剛毛,其基部寬度約為籜鞘先端寬 的l/3。葉鞘背面被粗硬毛,背具中脊,縱肋稍隆起;葉耳微小或不存在,存在時則近圓 形,邊緣具少數粗短繼毛;葉舌極低矮,拱形,邊緣微齒裂;葉片綫形至狹披針形,長 15—20釐米,寬9-15毫米,幼時兩表面均被毛,老時僅於上表面近基部和下表面的中 脈兩側被毛,先端漸尖具粗糙鑽狀尖頭,基部為不等邊的圓形或楔形。假小穗以數枚簇 生於花枝各節,基部托以鞘狀苞片;小穗圓柱形,光亮,長1-1.5釐米,含小花2—3朵, 頂生l朵為不孕小花;小穗軸節間形扁,無毛;穎1—3,卵形,先端具短尖頭;外稃卵 形,多脈,先端亦具短尖頭;內稃等長或稍長於其外稃,披針形,具2脊,脊上無毛,先 端急尖;鱗被3,後方一片較小,近圓形,具3—5脈,邊緣被短纖毛;花藥紫色,頂端 鈍,有時具細尖頭;子房卵形,頂端被毛,花柱短,柱頭3,被白色短毛。穎果倒卵狀而一面壓扁,長約5毫米,頂端被毛,並有殘留的花柱。
  用途:竿材為建造竹樓的墻壁、樓板和屋頂的上好材料。
  産地分佈:産雲南南部。生於山地雜木林內,也常栽培。孟加拉、緬甸和泰國也有。模式標本采自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