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 灰头绿鸠
中文目名: 鸽形目
中文科名: 鸠鸽科
中文属名: 绿鸠属
同物异名: columba pompadora gmelin, 1789,
中文俗名: 灰头山鸠 灰额绿鸠
拉丁文目名: columbiformes
拉丁文科名: columbidae
拉丁文属名: treron
拉丁文种名: pompador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gmelin, 1789)
英文俗名: ashy-headed green pigeon |
|
小型鸟类,体长24一28厘米,体重141—180克。雄鸟的前额至枕部为蓝灰色或苍灰色,前额颜色较淡。后颈至上背为暗绿色,下背和肩部为浓紫栗色,组成一个宽大的“v”字,是它与其他绿鸠的主要差异之一。腰部为暗绿色,向下逐渐转为黄绿色。尾羽为橄榄绿色,外侧的尾羽具灰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翼上的小覆羽也是浓紫栗色,与肩部和背部的紫栗色融为一体,形成大的块斑。翅上的覆羽和大覆羽为黑色,具有宽阔的亮黄色羽缘,飞羽为黑色。头侧、颏部、喉部及前颈为亮黄绿色,上胸橙黄色,形成横跨上胸的橙黄色胸带,十分明显。下胸和腹部为黄绿色,两胁较暗,尾下覆羽棕栗色。雌鸟的上体为橄榄绿色,没有栗色渲染。尾下覆羽为棕黄色,具暗绿色条纹。虹膜的外圈为粉红色,内圈为淡蓝色。眼睛周围的裸皮为淡蓝色。嘴角灰色,脚洋红色。 |
|
灰头绿鸠在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和菲律宾等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 |
|
灰头绿鸠是留鸟,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和次生林中,有时也栖息于灌木林,但不落地,一般多在树上栖息和活动。常成群活动,天亮后即开始活动和觅食,中午多在树上的荫蔽处休息,下午天气凉爽后再继续活动和觅食。早晨和黄昏还成群到小溪或河流中去喝水,活动时极为嘈杂,鸣声为较为柔和的口哨声。主要以榕树的果实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实与种子,食量很大。
叫声:一连串圆润洪亮的哨音,顿挫如乐。 |
|
繁殖期为4一8月,也可能一年产2窝。通常营巢于林间的乔木或灌木枝杈上,也在竹林或地旁的丛林小树或竹杈上营巢,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4米以下。巢甚简陋,主要由小枯枝堆集而成。雄鸟和雌鸟均参与营巢活动,通常由雄鸟负责收集巢材,雌鸟负责筑巢。每窝产卵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 |
|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
|
栖息地破坏: 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栖息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