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 潞城
目錄
城市概況
  潞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西麓,上黨盆地東北邊緣,海拔高度616~1316米。西北與襄垣縣以山為界,東北與黎城縣隔河相望,東南與平順縣𠔌嶺交錯。潞城全境輪廓呈不規則四邊形狀,東西長31.5公裏,南北寬19.5公裏,面積615平方公裏。西南與長治市郊區垣川接壤.西南至長治市20公裏,西北距省城太原240公裏,東北距首都北京623公裏.
行政區劃
  潞城市轄2個辦事處、4個鎮、3個鄉:潞華辦事處、成傢川辦事處、店上鎮、微子鎮、辛安泉鎮、翟店鎮、合室鄉、黃牛蹄鄉、史迥鄉。人口約20萬。
歷史沿革
  潞城是長治地區唯一的縣級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播下了文明禮儀的火種。商殷時代就有“微子國”、“潞子國”之稱,秦置潞縣,屬上黨郡,北魏時代為刈陵縣地,隋開皇十六年開始稱潞城縣,唐天佑二年改為潞子縣,五代復稱潞城縣。
  古史記載,早在黃帝時期就有炎帝的後裔參盧受封於今潞城市一帶,建立了潞國,他的子孫遂以“路”為氏。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瞭解到附近長治市百𠔌山神農廟、長子縣神農泉、熨鬥臺炎帝廟、高平市炎帝陵等衆多炎帝文化遺跡的歷史淵源。
  到商代武丁以後,商王朝與西北部的鬼方、土方、昌方等邦國的戰爭時有發生,這些邦國都分佈在山西的南部,其中鬼方的一支叫西落鬼戎就活動在今潞城市一帶。《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後漢書·西羌傳》也印證了這一史實:“及子委歷,遂伐西落鬼戎。”陳夢傢等先秦史專傢認為“落”即“潞”,並指出:“武丁卜辭中所見的多方與諸國,尤其是與商王國敵對的方國,多在晉南,即漢代的河東郡,一部分在上黨郡。”“這些部族有些一直保持較原始的生活方式,即殷以後稱為‘北戎’、‘北蠻’、‘赤狄’的;有些則混和了不同程度的中原文化,或其社會已進步到了高一級的形式。如隗姓的隗、潞———鬼方、狄。”
  到春秋時期,隨着人們對狄人的認識,把狄人分稱為赤狄、白狄、長狄等部族。其中赤狄又以其所處的地名分為潞氏、甲氏、留籲、鐸辰、薔咎如等族群。據考證,赤狄人最鮮明的特色是崇尚紅色,身着紅衣,故名赤狄,這顯然是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華亦赤也。從晉獻公到晉景公在位的近百年間,赤狄與晉國的衝突、交往從未間斷。晉成公為了和赤狄中最強大的潞子國(即潞氏)表示睦鄰誠意,曾把自己的女兒伯姬嫁給其國君潞子嬰,通過和親換得暫時安寧。公元前594年,潞子國權臣酆舒逼迫國君絶晉之好,並誣伯姬以罪,殺害了她,又裝作不小心打傷潞子嬰的眼睛,潞君力不能製,衹好求救於晉國。晉景公聽說自己的親姐姐被殺,怒不可遏,便欲立即發兵討伐潞子國,衆大夫一齊勸諫道:“不行,酆舒有三大優勢,不如等他退位以後再作打算。”這時衹有大夫伯宗支持景公出兵,他從晉國長遠利益考慮闡明道理,羅列了狄人酆舒的五大罪狀作為徵伐理由:不祭祀祖先,一也;嗜酒群飲,二也;強占黎侯國土,三也;殺我伯姬,四也;傷潞君的眼睛,五也。這年六月,晉景公派大將荀林父興師問罪,在麯梁(今潞城市石梁村)大敗潞軍,隨之殺酆舒,滅潞國。第二年,晉又派大將士會伐滅甲氏、留籲、鐸辰。公元前588年,最後擊潰赤狄餘部,纔徹底清除了赤狄侵擾,將上黨地區統歸晉國疆域。到現在潞城市的古城村還有春秋潞子國都城遺址,續村有潞子嬰墓,石梁村有麯梁之戰古戰場,潞祠山有潞子嬰祠等潞氏文化遺存。
  戰國時期,潞子國故地稱為“潞”或“露”,為韓國上黨十七邑之一。當時,潞、露二字可通假,當前仍有存世的韓國方足露布,其地望即今潞城市。西漢初,在潞子故都城置潞縣,屬上黨郡。西晉時期,潞縣一度為上黨郡治所。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改潞縣為刈陵縣,縣治在今黎城縣古縣村,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69年),又從刈陵縣劃出南部區域置潞城縣,縣治設在今潞城市區。“潞城”縣名始此。
  唐末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權臣朱溫為避其父朱誠名諱,改潞城縣為“潞子縣”,同時還有翼城縣改“澮川縣”,晉城縣改“丹川縣”,黎城縣改“黎亭縣”等等。五代唐時纔都恢復了原名,潞子縣也復名為潞城縣。1954年4月,潞城縣與長治縣合併為潞安縣,縣人民政府駐長治。1958年11月,撤銷潞安縣,其行政區域分別劃入長治市和黎城縣。1962年3月,恢復潞城縣。1994年4月26日,撤縣設潞城市。
潞城市-自然資源
  境內野生動物共83種,其中:獸類(珍惜獸類、毛皮用獸類、益獸類、鼠害獸類)15種,鳥類(肉用鳥類、常見鳥類、益鳥類)23種,爬行類(蛇、壁虎)2種,兩棲類(黑青蛙、林蛙、緑青蛙、蛤蟆)4種,水生類(憋、黃鱔、小魚、泥鰍、蝦、貝殼、蠃等)7種,蟲類(藥用蟲類、益蟲類、害蟲類)32種。
  全市水資源總量為6.78億立方米,其中,過境河川徑流量為5.84億立方米。境內水資源總量為0.94億立方米,河川徑經量為0.7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0.711億立方米,重複水量為0.541億立方米,是北方地區少有的富水區。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約3652立方米,分別是全國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4倍和6倍。其中聞名三晉的辛安泉是華北第二大泉,泉口標高海拔600-640米,泉群年平均流量為11.9立方米/秒,水質優良,屬高鍶低鈉型不含二氧化碳的純天然礦泉水。
  潞城市境內礦藏資源比較豐富。非金屬礦主要有煤炭、石灰岩、熔劑白雲石、石膏、耐火粘土、水泥粘土、磚瓦粘土、陶瓷粘土、硫磺礦、冰州石。金屬礦石有鐵礦石、銅礦等。其中,白雲石礦藏面積約20平方公裏,儲量約2.2億噸;石膏礦藏面積約10平方公裏,儲量為2327.5萬噸;礦床集中、品位高、埋藏淺、易開採;石灰岩分佈面積約310平方公裏,儲量約5億噸,其中。水泥石灰岩儲量1.7億噸,溶劑石灰岩儲量為0.7億噸,電石石灰岩儲量為1.5億噸。
  全市國土面積615平方公裏,約合92.2萬畝,其中耕地約52.1萬畝,園地約1.1萬畝,林地約5.5萬畝。
潞城市-城市建設
  以創建國傢園林城市為目標,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
  覆地的變化,形成了“天藍、地緑、城美”的文明整潔的城市風貌。城市面積由3平方公裏發展成現在的近8平方公裏,相繼貫通了中華大街、南華大街、西華路、學府東街、高速公路和王麯電廠連接綫,總長度達19.7公裏,形成了“四橫四縱”的城市道路交通框架;新建了世紀廣場、府前廣場、越人公園、街心公園、商貿廣場、城市污水處理廠等一批公益設施,建成了潞城大酒店、老幹部活動中心及國稅、地稅大樓、人行、農行辦公樓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高;拓寬延伸了城市西北、西南排洪渠,城市防洪能力達到50年一遇的標準;圍繞創建國傢園林城市,開展了大規模的緑化活動,高標準緑化了迎賓大道,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公共遊園緑地24處,城市緑地率2004年達33.3%,人均公共緑地由無增加到8.5平方米,緑化覆蓋率達35.3%。2004年,順利通過了省級園林城市的評審。集中力量建設了一批關係廣大人民群衆生産生活的基礎設施項目,全市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電、通水泥(油)路、通程控電話、通自來水、通有綫電視的“五通”目標。
潞城市-社會經濟
  潞城市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邯長鐵路橫貫東西,太焦路直穿南北,207、309兩條國道與長榆綫、甘林綫兩條省道從境內通過,長治機場坐落在我市南郊,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形成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全市鄉村全部開通光纜工程,通訊設施屬全國一流。
  潞城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全市已探明具有開採價值的地下資源有石灰岩、石膏礦、白雲岩、水泥粘土、鐵礦石、鋁土礦等10多種。
  潞城廠礦聚集,産品優質。年産90萬噸復合肥的亞洲最大復合肥生産基地——天脊煤化集團,年産75萬噸高標號水泥的晉牌集團等國、省、地市企業在我市安傢落戶。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亞洲最大火力發電廠——王麯電廠和年産10萬噸的長治電解鋁廠即將在潞城動工興建。一個以煤焦、化工、建材、冶金為主要支柱産業的新興城市正在崛起。
  潞城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廣阔。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斷鞏固,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經過放小搞活的改革措施,市直工業充滿活力。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名列全省八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趨完善。財政收入1999年達到1.25億元。城鎮職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提高,整體跨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當前,全市人民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壯企強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三大戰略和建設縣級強市、寬裕型小康市、三晉一流文明市的宏偉目標而努力拼搏。
  社會經濟
  潞城市交通便利,通訊發達。邯長鐵路橫貫東西,太焦路直穿南北,207、309兩條國道與長榆綫、甘林綫兩條省道從境內通過,長治機場坐落在我市南郊,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形成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全市鄉村全部開通光纜工程,通訊設施屬全國一流。
  潞城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全市已探明具有開採價值的地下資源有煤、石灰岩、石膏礦、白雲岩、水泥粘土、鐵礦石、鋁土礦等10多種。
  潞城廠礦聚集,産品優質。有坐落在成傢川村北部的年産90萬噸復合肥的亞洲最大復合肥生産基地——天脊煤化集團,年産75萬噸高標號水泥的晉牌集團等國、省、地市企業在我市安傢落戶。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亞洲最大火力發電廠——王麯電廠和年産10萬噸的長治電解鋁廠即將在潞城動工興建。一個以煤焦、化工、建材、冶金為主要支柱産業的新興城市正在崛起。
  潞城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前景廣阔。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斷鞏固,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經過放小搞活的改革措施,市直工業充滿活力。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名列全省八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趨完善。財政收入1999年達到1.25億元。城鎮職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提高,整體跨入全省小康縣(市)行列。當前,全市人民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壯企強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三大戰略和建設縣級強市、寬裕型小康市、三晉一流文明市的宏偉目標而努力拼搏。
旅遊觀光
  在長達3000年的文明史留下了衆多的人文景觀。合室黃竜洞遺址留下舊石器時代先人的足跡;潞河嬰兒墓群的出潞城市土文物展示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習俗風範;辛安原起寺及其青竜寶塔凝聚着唐宋時期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南流涌泉、濁漳飛虹和盧山疊翠、微子清風等新老八景凸現出域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神頭之戰遺址、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等革命文物,載錄着革命先輩們的豐功偉績。
  境內植物資源比較豐富,共56科25屬212種。其中天然木本植物26科25屬48鐘,草本植物30科150餘種,苔蘚與菌類植物共14種。喬木樹種主要有油鬆、白皮鬆、側柏、山楊、小葉楊、旱柳、河柳、椴樹、樺樹、山杏、山桃、杜犁等。灌木種類約有30餘種。草本植物主要有禾本科類30餘種,豆科類15種,菊科類12種,百合科類7種,唇形科類5種,其他科類20種。苔蘚與菌類主要有苔蘚、鬆蘑菇、木耳、馬皮泡、地衣等。境內藥用植物較豐富。
近義詞
潞城
鬍各莊鎮, 潞城, 鬍各莊
潞城
相關詞
山西長治企業能源電力電廠西電東送教育
學校中學
包含詞
潞城市潞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