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福建 >漳州 > 漳州師範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漳州師範學院投訴電話 漳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6-2029622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漳州師範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製本科師範院校,座落在魚米花果之鄉、歷史文化名城、閩南 開放城市----漳州市區。
  學院的前身是創辦於1963年的福建第二師範學院, 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 1986年經原國傢教委批準,復辦福建第二師範學院,改名為漳州師範學院。學院1992年1月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順利通過國傢教育部首批師範院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3年順利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九次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整體條件評估,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已建立12個碩士點,研究生教育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工學和法學五大門類。
  學院現有校園面積1360畝,校捨建築面積近51萬平方米,圖書98.9萬册,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額5425萬元。現有教職工 1080名,其中專任教師775名,教授(研究員)73名,副教授196名,高職稱教師占專職教師總數的31.6%,博士50名,博士後12名,碩士255名,高學歷教師占專任教師的39.6%。
   學院現有中文係、外語係、政治法律係、歷史與社會學係、數學與信息科學係、計算機科學係、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係、化學與環境科學係、教育科學與技術係、管理科學係、經濟學係、生物科學與技術係、體育係、藝術係、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海外教育學院17個院係,建立了鄧小平理論研究所、閩臺文化研究所、離散數學研究所、文化詩學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應用技術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現代測試技術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所、應用心理研究所、德育研究所、儒學與傳統文化研究所、季羨林研究所、巴哈伊研究所共16個研究所。開設了63個普通教育本、專科專業,面嚮全國招生,全日製普通教育在校生16415名,開設35個成人教育專業,各類成人教育學生近4000名,形成了多學科、多層次、多規格的辦學格局。
  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師為本,以本為主,立足福建,服務社會,以培養多層次的師資為根本,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貼緊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需要,培養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師資以及社會急需的各類人才。
  學院堅持以教育創新為指導,以內涵發展為主題,以學科建設為核心,以深化改革為動力,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發展,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一所具有較大規模效益和明顯辦學優勢與辦學特色的多科性大學。
學院概況 College Overview
  漳州師範學院是福建省重點建設的省屬全日製本科院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閩南開放城市——漳州市。漳州師範學院東校門
  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63年的福建第二師範學院,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辦,1970年被撤銷。1977年以來,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重選校址,重建校園,先後經歷了竜溪地區中學師資培訓班、竜溪師範大專班、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辦學歷程。1986年經原國傢教委批準復辦福建第二師範學院,並更名為漳州師範學院,與福建師範大學形成福建省 “一南一北”的本科教師教育格局。199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順利通過國傢教育部首批師範院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3年順利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九次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整體條件評估,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已建立12個碩士點,研究生教育覆蓋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等五大門類。200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以唯一一所兩輪滿票的成績通過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的專傢評審,獲教育碩士授予權。
  復辦以來,學校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力以赴謀發展,根據高等學校辦學條件要求,進行了全面的建設。現有校園占地面積1731.59畝,校捨建築面積53.8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28.0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181萬元;現有圖書館、資料室總面積2.99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44萬册,電子書刊128.8萬册;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座位數9170個;教學用計算機2301臺;運動場館總面積7.50萬平方米;計算中心、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設備齊全、功能先進,校園網絡覆蓋全校。
  學校堅持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繼續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現有中國語言文學係、新聞傳播係、外國語言文學係、政治法律係、歷史與社會學係、管理科學係、數學與信息科學係、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係、化學與環境科學係、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教學科學與技術係、體育係、經濟學係、生物科學與技術係、藝術係15個教學係,開設了45個本科專業,面嚮全國15個省份招生,現有全日製在校本科生17789人。建立了中國古代文學、基礎數學、馬剋思主義原理、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與教學論、應用心理學、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應用數學、分析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12個碩士點,研究生教育涵蓋文學、理學、教育學、工學、法學五大學科門類,現有在校研究生292名。開設了36個本專科成人教育專業,現有各類成教生3571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培、引、聘”並舉,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逐步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日趨合理、發展態勢良好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998人,其中高職稱367人,博士137人、碩士437人,另有外聘教師97人。學校先後有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獲全國高師院校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稱號,8人入選“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獲省級優秀專傢稱號,6人獲省教學名師奬,8人獲省優秀教師稱號,5人獲省師德之星、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人獲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1人獲省巾幗建功標兵稱號,8人獲省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稱號,7人獲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9人獲省高校優秀共産黨員稱號。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方針,始終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以2001年福建省新世紀教改工程重點項目《地方高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為契機, 全面實施“一次分流+相對主輔修製”的多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帶動教學管理、人事管理、學生管理和後勤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2000年以來,學校獲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奬2項、二等奬2項。2007年全面啓動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緊緊圍繞特色專業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實踐教學創新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教學名師奬勵、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質量保障體係建設等七個方面開展建設工作。目前,擁有省級教學團隊2個,校級教學團隊10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精品課程12門,校級精品課程15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校級特色專業4個。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竜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科研合作與交流,科研水平不斷提高。有2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6個省級重點學科,12個校級重點學科,12個校級重點扶持學科,13個校級扶持學科。學校建立了鄧小平理論研究所、閩臺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學研究所、應用心理研究所、應用技術研究所、老年學研究所等26個研究所。主辦了國際辭賦學研討會、國際一般拓撲學學術會議、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全國漳州籍作傢研討會、全國首屆敘事學研討會等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議。2004年以來,全校共獲準各級各類科研立項580項,其中以我校為依托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項目2項,省級科研項目10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奬20項,其中高飛教授獲國傢自然科學奬二等奬。發表科研論文3425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275篇,出版學術專著43部,教材59部。
  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面嚮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教師教育理念,根植閩南,立足福建,面嚮全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以生為本,分流培養,面嚮社會”的育人指導思想,形成了“傳承與創新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重,培養與培訓銜接,服務與引領並行”,實現與中小學互動發展,共同培育基礎教育師資的鮮明辦學特色。建校以來,共培養了各類畢業生2萬多名,分佈在各行各業,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勤懇敬業,勇於拼搏,樂於奉獻,大多數成為福建省基礎教育戰綫上的業務骨幹,也有的成為專傢學者、黨政領導、商界驕子,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黨和國傢領導人方毅、彭衝、彭佩雲,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領導,曾先後為學校題詞或到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的發展成績給予了充綜合教學樓分肯定,並對學校的發展前景寄予厚望。
  漳州師範學院正全面實施“十一五”事業發展規劃,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以教育創新為指導,以內涵發展為主題,以學科建設為竜頭,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努力把我校建設成一所以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為主、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師範大學。
校訓校徽 Motto badge
  校訓:博學、明理、礪志、篤行
  校徽:
  漳州師範學院校徽
現任領導 The current leadership
漳州师范学院 现任领导
漳州师范学院 现任领导
  黨委書記陳永紅院長王復興副書記林春生、李進金
  副院長李進金、康君福、肖慶偉紀委書記李剋
院係設置 Colleges
  ◎ 中文係
  ◎ 外語係
  ◎ 政治法律係
  ◎ 歷史與社會學係
  ◎ 數學與信息科學係
  ◎ 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係
  ◎ 化學與環境科學係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
  ◎ 教育科學與技術係
  ◎ 體育係
  ◎ 管理科學係
  ◎ 經濟學係
  ◎ 生物科學與技術係
  ◎ 藝術係
  ◎ 新聞傳播係
  ◎ 海外教育學院
  ◎ 成人教育學院
  ◎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機構設置 Institutional
  黨委組織機構設置
  ◎ 黨委辦公室 ◎ 紀委 ◎ 組織部
  ◎ 宣傳部 ◎ 統戰部 ◎ 黨校
  ◎ 學生工作部 ◎ 研究生工作部 ◎ 團委
  ◎ 院工會 ◎ 中文係黨總支 ◎ 新聞傳播係黨總支
  ◎ 外語係黨總支 ◎ 政治法律係黨總支 ◎ 歷史與社會學係黨總支
  ◎ 數學與信息科學係黨總支 ◎ 化學與環境科學係黨總支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黨總支
  ◎ 經濟學係黨總支 ◎ 教育科學與技術係黨總支 ◎ 物理與電子技術係黨總支
  ◎ 管理科學係黨總支 ◎ 生物科學與技術係黨總支 ◎ 體育係黨總支
  ◎ 機關第一黨總支 ◎ 機關第二黨總支 ◎ 機關第三黨總支
  ◎ 機關第四黨總支 ◎ 離退休黨總支
  行政組織機構設置
  ◎ 院長辦公室 ◎ 監察審計室 ◎ 保衛處
  ◎ 教務處 ◎ 科研處 ◎ 科技開發處
  ◎ 人事處 ◎ 老幹處 ◎ 財務處
  ◎ 學生處 ◎ 國有資産管理處 ◎ 研究生處
  ◎ 總務處 ◎ 基建處 ◎ 招生就業處
  ◎ 招投標中心 ◎ 關工委 ◎ 中文係
  ◎ 新聞傳播係 ◎ 外語係 ◎ 政治法律係
  ◎ 歷史與社會學係 ◎ 數學與信息科學係 ◎ 化學與環境科學係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 ◎ 經濟學係 ◎ 教育科學與技術係
  ◎ 管理科學係 ◎ 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係 ◎ 生物科學與技術係
  ◎ 體育係 ◎ 藝術係 ◎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 成人教育學院 ◎ 海外教育學院 ◎ 圖書館
  ◎ 學報編輯 ◎ 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 ◎ 計算中心
  學術組織
  ◎ 鄧小平理論研究所 ◎ 閩臺文化研究所 ◎ 教育科學研究所
  ◎ 文化詩學研究所 ◎ 中華語言文化研究所 ◎ 德育研究所
  ◎ 儒學與傳統文化研究所 ◎ 信息技術研究所 ◎ 圖書情報研究所
  ◎ 離散數學研究所 ◎ 生物技術研究所 ◎ 季羨林研究所
  ◎ 巴哈研究所 ◎ 歷史研究所 ◎ 應用心裏學研究所
  ◎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 ◎ 應用化學研究所 ◎ 現代測試技術研究所
  ◎ 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 人力資源研究所 ◎ 市場營銷研究所和老年學研究所
師資隊伍 Faculty
  教 職 工:1199名
  專任教師:860名
  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215名 具有博士 、碩士489名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9人:林繼中 劉慶璋 莊瓦金 陳炳昭 劉佳銘 湯漳平 蔡德貴 吳炯圻 張蓮珠
  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青年專傢7人:賴春暉 蘭毅輝 肖慶偉 李進金 黃振傑 陳國良 張蓮珠
  福建省優秀教師、師德之星7人:鬍鄭輝 陳其發 陳協彬 王春庭 劉佳銘 周小方 祖國頌
  福建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吳炯圻 李進金
  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黃金明 林大志 李順興 林衛強 張則桐
學院榮譽 Honorary
  學校先後被評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社會實踐優秀志願服務隊”、“福建省教育係統黨政工共建教工之傢先進單位”、“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考務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先進集體”、福建省“平安校園”、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8次被評為“全國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2006年薌濤劇社被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稱號。
相關詞
章程教育係青年宣傳中心廈門大學福建人古代文學文史學者
包含詞
福建漳州師範學院漳州師範學院圖書館漳州師範學院教育係青年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