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滨蒿
  中文名: 滨蒿
  拉丁名: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科名: 菊科 compositae
  中文药材名: 茵陈蒿、茵陈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植物,高40—90厘米。茎单一或2—4,直立,有多数开展或斜开的枝,褐色或淡红紫色,有微柔毛或近无毛。有时具叶较大而密集的不育茎。叶密集,茎下部叶有柄,上部无柄;下部叶与不育茎的叶同形,叶片广卵形,长1—4厘米,宽3厘米,营养期有密绢毛,以后光滑,绿色,2—3回羽状全裂,终裂片线形;顶端尖,中部中长1—2厘米,1—2回羽状全裂,裂片极细,无毛;上部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多数,有梗或无梗,有线苞叶,在茎和枝上排一成复总状花序,在总状花序中的头状花序常侧向一面;总苞近球形,直径1—1.2毫米;总苞片2—3层,卵形,边缘宽膜质,背面绿色,近无毛,外面的较短;花都为管状花,黄绿色,外层雌性,5—7朵,能育,内层6朵,不育。瘦果卵形,无毛。花期7—8月。
  生境: 生于草原和荒漠带中的山坡,带砾石或沙质的土地上,盐碱化的草甸中。
  药用部位: 幼苗
  药用成份: 含挥发油和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咖啡酸。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尿。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在苏联西西伯利亚,民间用以治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