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湘潭大學投訴電話湘潭市旅遊投訴電話:0732-8256304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湘潭大學是一所教學研究型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座落在毛澤東同志的故鄉—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建設高校,是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學生和國防生的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湘潭大學是在黨和國傢領導核心的親切關懷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學校創辦於1958年,同年9月10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校名,並囑“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在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的直接關懷下,1978年國務院批準湘潭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1998年,江澤民同志親筆為學校建校四十周年題詞:“辦好湘潭大學,為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作出新貢獻”。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2005年12月17日,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同重點建設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現有22個學院、教學部,71個本科專業,16個碩士一級學科,11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7個博士學位授予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60多個科研機構,8個省級“十五”重點學科;學校學科覆蓋9大門類,並形成了一批特色比較突出、優勢比較明顯的學科專業群體,中國哲學、訴訟法學、政治經濟學、比較文學、行政管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計算數學、凝聚態物理、流變力學、化學工程等一批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在國內有較大影響,流變力學、消費經濟學還首創於我校,並從這裏走嚮全國。
湘潭大學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等各方面設施齊備,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優良。現有跨校院士3人,教職工24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700多人,39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首批特聘教授崗位7個(居省屬高校首位)。學校占地面積2429畝,建築面積77萬多平方米,在校學生3萬多人;圖書館藏書217萬册,中外期刊1萬餘種;學生公寓的規模、管理達全國一流水平。
湘潭大學積極實施爭高級別項目、出高水平成果、獲高層次奬勵的“三高”科技振興戰略,科研和科技開發工作成效顯著。“八五”以來,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7000多篇,出版專著1600多部,30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傢級、省部級奬勵。近年來,又承擔大批國傢規劃項目、“863”、“973”高科技項目、攀登計劃項目以及國傢傑出青年基金、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省部級重點項目。《湘潭大學學報》(分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為依托創辦的《消費經濟》、《中國韻文學刊》、《湘江法律評論》、《曾國藩學刊》、《湘學》等刊物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秉承“博學篤行、盛德日新”的校訓,湘潭大學始終註重人才培養質量,教育教學質量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青年創業計劃競賽、數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全國性比賽,獲國傢級奬勵100多項。在2005年“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湘潭大學獲得了一、二、三等奬各一項。
湘潭大學畢業生以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並富有艱苦創業、開拓精神而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學生考研蔚然成風,不少學院、班級學生考研錄取率達45%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進萍,首屆“馮康科學計算奬”獲得者、1995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1998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袁亞湘,首屆“馮康科學計算奬”獲得者、世界知名數學家、美國賓州大學計算中心主任許進超,獲得1996年度世界100位應用科學領域突出貢獻奬的許小曙以及著名電視策劃人王魯湘等,都是湘潭大學的校友。
隨着學校的發展,湘潭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日益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也不斷加強,先後與日本、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廣泛的校際交流與合作關係。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設立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的地方大學,分別被廣州軍區、解放軍總參謀部61046部隊列為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和研究生選拔培養基地,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成為湘潭大學人才培養的一大特色,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進入廣州軍區、南海艦隊、成都軍區、北京軍區等部隊工作。
伴隨祖國建設發展的強勁步伐,湘潭大學將進一步更新觀念,深化改革,銳意進取,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專業建設為竜頭,實施創新戰略、名牌戰略和人才戰略,正確處理好辦學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關係,立足新平臺,抓住新機遇,全力推進創新型高水平全國重點大學建設進程。 |
|
湘潭大學成立於1958 年,是毛澤東主席親自倡辦,親筆題寫校名,親切囑托一定要辦好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中國十七所綜合類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全國18所省部共同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也是全國唯一一所設立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和研究生選拔培養基地,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地方大學,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學生和國防生的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毛澤東同志為湘潭大學題寫校名手跡
【中文名稱】:湘潭大學
簡稱:湘大
【英文名稱】全稱:Xiangtan University
簡稱:XTU
學校網站:http://www.xtu.edu.cn |
|
博學篤行 盛德日新 |
|
1、文花枝:女,1982年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湘潭大學旅遊管理學院學生,全國人大代表。文花枝出生在湖南省韶山市大坪鄉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出事前是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現更名湘潭花枝新天地旅行社)一名青年導遊。獲全國五一勞動奬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範導遊員、全國五一巾幗奬等多項榮譽稱號。當選06年度中國十大傑出青年。2009年9月16日,光榮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楊懷保:男,漢族,80後,中共黨員。出生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的一個貧睏山村,03年考入湘大。現為團中央候補委員,“孝基金”、發起人、理事長,湘潭大學商學院07級金融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湘潭大學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楚爾鳴教授。自幼傢境貧寒的楊懷保12歲便開始承擔起家庭重擔,10多年來,他歷經無數苦難,堅持不懈、自強不息、孝老愛親,用頑強的毅力勇敢地承擔起照顧全家的責任。2003年,楊懷保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湘潭大學,因其放心不下體弱多病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就讀大一時便將全家人接到自己身邊,背着全家上大學,自己勤工儉學照顧傢人,完成學業並幫助他人,在大學期間,他先後幫助數千名大學生突圍貧睏,並把愛和責任灑嚮了社會的更多角落。楊懷保的感人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湖南衛視、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教育報、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青年文摘、瞭望東方周刊、新京報、知音、等全國數百傢媒體先後對楊懷保的事跡進行了多次專訪報導。2007年2月,楊懷保當選為“陝西省十大孝子”,並先後榮獲“湖南省大學生品學奬”、“全國優秀共青團員”、“2007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首屆中國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標兵”等榮譽稱號,2007年9月,楊懷保與袁隆平、洪戰輝等一起被評選為“全國道德模範”,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鬍錦濤、李長春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3、徐憲平:男,漢族,1954年10月生,湖南隆回人,博士研究生。1973年3月參加工作,197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現任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4、袁亞湘:男,1960年1月出生於中國湖南資興。 袁亞湘十八歲考上湘潭大學, 四年後考上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研究生, 師從馮康教授。 1982年11月起在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係攻讀博士, 師從 M.J.D. POWELL 教授。 1986年獲博士學位。 1985年10月至1988年9月在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姆學院工作(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1988年回到中國在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工作,成為當時中科院最年輕的正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1999-2006),計算數學所所長(1995-2006) 和 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1996-2005)。
5、歐進萍:男,(1976-1978在湘潭大學學習)結構監測、控製與防災減災工程專傢,中國工程院院士。出生於湖南省寧遠縣。1987年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大學(現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現任大連理工大學校長。
6、王魯湘:1956年生於湖南,1978年進湘潭大學中文係,1982年畢業留校,1984年進北京大學哲學係並獲哲學碩士學位,1987年進首都師範大學中文係任教,1992年離職。2000年受聘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授、博導,2001年任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歷任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世紀大講堂》主持人、《文化大觀園》總策劃、主持人。
7、 敏:男,湖南華容人。15歲考入湘潭大學,24歲獲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28歲破格晉升副教授(當時我國社會科學領域內最年輕的副教授),曾任國際關係學院英文係副主任、英語專業碩士生導師。人稱“鬍雅思”,留英學者,我國英語培訓業的領軍人物。現任新航道國際集團董事長、總裁。原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北京新東方學校第二任校長;在我國英語培訓業內率先開發大量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英語培訓教材及專著近百部,是目前我國英語培訓業內出書立著最多的英語測試專傢和著名學者。
8、劉平春:湖南常德人,1955年2月出生,1982年畢業於湘潭大學中文係,獲學士學位。現為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1982年—1989年,就職湖南日報,從事新聞工作八年,創建了經濟深度報道欄目《經濟視野》,先後三次獲全國好新聞奬。1990年進入深圳華僑城集團,先後任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兼經濟發展處處長、策劃部總經理等職。期間參與提出了由行政性建設指揮部轉化為企業集團,全面實現集團化運作的思路。1994年主持起草《華僑城工業經濟結構調整辦法》,提出了收縮門類,縮短戰綫,集中資源,提高效益的一係列政策。1996年提出組合旅遊資産上市,融通社會資金做大旅遊産業的方案,並受命籌組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深圳華僑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上市,受聘為董事總裁。
9、任玉奇:男,漢族,1955年4月出生。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在湘潭大學學習。緻公黨黨員,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1975年參加工作。現為金僑集團董事長、總裁。
10、毛敘保:男,1949年12月生,男,漢族,大專,1969年參加工作,1978年11月入黨,先後擔任過公司副經理、鄉黨委書記、縣委辦公室主任、縣委常委、市外經委副主任、黨組書記,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處長、副廳長、廳黨組副書記,省外經貿廳黨組書記、副廳長。03.3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黨組書記。 2004年任省商務廳廳長。
11、許進超:男,於1982年畢業於湘潭大學原數學係(現數學院),1984年、1989年分別於北京大學數學係、美國康乃爾大學數學係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從1997年開始,一直擔任我校計算與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現為美國賓州大學計算數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首批“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我校計算與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許進超教授,獲得2005年德國“洪堡奬”之美國資深科學家奬(原聯邦德國政府1972設立的一項奬勵,專門授予因教學和研究工作而獲得國際聲譽的美國科學家,授奬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地球科學),以表彰他在計算數學科研和教學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績。評委會的評價為:“許進超教授是世界數值數學領域中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工作對其它許多研究領域産生了重要影響。”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簡稱ISI)對10年內(1991—2001年)所檢索的300多種數學和統計學期刊進行了統計,並在其舉辦的《科學觀察》(ScienceWatch)2002年第13捲第3期上分別列出了科研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國際知名大學、著名數學雜志以及數學家排名情況。湘潭大學計算與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我省首批“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長江講座教授、美國賓州大學計算數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許進超,在此次排名中位居全世界第19位,在除統計學家之外的數學家中位居全世界第5位。
12、周嚮宇:男,漢族,1965年3月生於郴州,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5-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獲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起在數學研究所工作,1992年9月起任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1998年9月起任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2003年2月起擔任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曾獲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8)、求是傑出青年學者奬(1998)、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奬一等奬(1999)、第八屆陳省身數學奬(中國數學會)(2001),在國際著名數學中心俄羅斯科學院Steklov數學研究所獲俄國國傢科學博士(1998),並於2002年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邀請報告。 現任《數學進展》常務編委、《中國科學》編委、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周嚮宇的研究領域多復變是基礎數學的核心與前沿之一, 他在該領域取得一係列成果。尤其是證明了擴充未來光管猜測,即:擴充未來光管是全純域 。擴充未來光管猜測在前蘇聯編纂的《數學百科全書》大詞典"量子場論"條目中及其它許多文獻中被列為未解决問題。該猜測源自於量子場論,40年來一直懸而未决。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士 A.S.Wightman(196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報告人)和前蘇聯科學院院士N.N. Bogoliubov(195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1小時報告人)的兩大學派分別提出並研究了該猜測。
12、袁輝球:1992免試推薦入湘潭大學物理係學習,1996年又免試繼續在物理係攻讀碩士學位,師從鐘建新教授。1998年12月提前獲得碩士學位,並獲1999年度研究生校長奬。1999年5月至9月應德國開姆尼茲工業大學Schreiber教授邀請,在該大學物理係做訪問。1999年10月起,由德國馬普協會提供奬學金資助,在馬普協會固體化學物理研究攻讀博士學位,師從世界著名固體物理學家,德國科學基金委副主席Frank Steglich教授,從事極端條件下物性測量方面的實驗研究,2003年10月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還在國際權威刊物Phys.Rev.Lett.和Phys.Rev.B等上發表十餘篇論文。 2008年初,袁輝球博士已經正式加盟浙江大學,並入選為2007年度教育部的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3歲也成為中國最年輕的“長江學者”。2009年1月29日,英國《自然》雜志發表浙江大學物理係教授袁輝球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具有二維層狀晶體結構的鐵基超導體中發現超導態的“各嚮同性”,這是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材料中報道三維的超導特性。《自然》雜志評審專傢一致認為,這是超 導研究領域一項非常獨特而重要的發現,將對研究鐵基高溫超導形成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
湘潭大學校歌
創作於2008年
歌詞:集體創作
作麯:王佑貴(國傢一級作麯傢)
韶峰高,湘水長
人文勝地,科教殿堂
恰同學少年,揚青春航帆
經風雨,求大道
博學篤行做國傢棟梁
韶峰高,湘水長
薈萃中西,傳承湖湘
興千秋大業,譜天下華章
通古今,懷憂樂
盛德日新做國傢棟梁 |
|
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
哲學係、歷史學係、中共黨史係、政治係、社會學係、文化産業管理係、
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係、人力資源管理係、信息管理係、知識資源管理係、電子政務係
商學院
經濟學係、國際貿易係、 財政金融係、工商管理係、會計學係、、電子商務係
旅遊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係、酒店管理係、
法學院、知識産權學院
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等係
文學與新聞學院
中文係、新聞係、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係
外國語學院
日語係、對外漢語係、法語係、英語係、德語係
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係、工業設計係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數學係、計算數學與工程計算係、信息與應用軟件係、統計學係
物理與微電子學院
物理係、電子科學係、測控工程係(光電工程係分拆組建)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係、材料工程係、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係、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係、應用化學係、材料化學係、化工係、
環境與輕工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係、生物工程係、食品工程係,藥學與製藥工程係、
機械與自動化學院
機電工程係、過程裝備與控製工程係、自動化係、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電子與通信工程係、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工程力學係、土木工程係、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係 |
|
國傢重點學科
計算數學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湖南省重點學科
中國哲學
訴訟法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
行政管理
計算數學
凝聚態物理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化學工程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材料物理與化學
應用數學 |
|
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
低維材料及其應用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環境友好化學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智能計算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部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
化工過程模擬與優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復雜軌跡加工工藝及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3個
科學工程計算與數值仿真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材料設計及製備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高分子應用材料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與省塑料研究所聯合共建)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4個
智能製造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量子工程與微納能源技術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先進功能高分子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緑色催化與反應工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個
湖南省化工過程模擬與優化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燃氣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湖南迅達集團合作共建)
湖南省重點研究基地7個
湖南省法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中外文學與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中心
湖南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湘潭大學基地
紅色旅遊研究基地
訴訟法學研究中心
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創新研究基地
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9個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基礎化學實驗中心
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中心
基礎物理實驗中心
化學工程基礎實驗室
機械基礎實驗中心
信息技術實驗中心
基礎力學與建築工程實驗中心
數碼藝術實驗中心
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2個
化學工程學科實驗室
網絡信息安全實驗室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實驗室
化學綜合實驗室
傳媒科學實驗室
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實驗室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實驗室
電機與控製技術實驗室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中心
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實驗室
金屬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實驗室
旅遊與酒店管理實驗中心 |
|
湘潭大學現設有 22 個學院(教學部),75 個本科專業, 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116 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17 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 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 個國傢重點學科, 13個省級“十一五”重點學科;近兩年來獲國傢精品課程7門,國傢級特色專業10個(其中國傢二類特色專業1個),國傢級教學成果奬4項,8種教材獲國傢“十一五”規劃教材立項;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校園卡標準化研究所1個、湖南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地)7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7個;有國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9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2個。學校學科覆蓋 9大門類,並形成了一批特色比較突出、優勢比較明顯的學科專業群體,計算數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中國哲學、訴訟法學、政治經濟學、比較文學、行政管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工程、凝聚態物理、流變力學等一批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在國內有較大影響,流變力學、消費經濟學還首創於我校,並從這裏走嚮全國。
湘潭大學教學、科研、學習、生活等各方面設施齊備,校園環境優美,辦學條件優良。現有專任教師1475人 ,其中跨校院士 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 人,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傢級教學團隊3個,國傢教學名師 3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46人,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10人,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傢4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1人,副高以上職稱人員700人。312人次進入:全國宣傳文化係統第三批“四個一批”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教育部“高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人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湖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等行列。學校占地面積 2600 畝,建築面積87萬多平方米;成立了湘潭大學出版社,《湘潭大學學報》(分哲學社會科學版、自然科學版)分別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雙百期刊”,其中社科學報入選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百強學報。以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為依托創辦的《消費經濟》、《毛澤東研究》、《中國韻文學刊》、《湘江法律評論》、《曾國藩研究》、《湘學》等刊物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圖書館館藏文獻252萬册,中外期刊2846種;學生公寓的規模、管理達全國一流水平。
湘潭大學積極實施爭高級別項目、出高水平成果、建高層次平臺的“三高”科技振興戰略,堅持“以服務求支持,在貢獻中發展”的思路,以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庫、人才庫、科技庫”為目標,科研和科技開發工作成效顯著。“九五”以來,共承擔“973”、“863”、國傢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傢社科基金、國傢自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傢攀登計劃、國傢軍工項目、國傢攻關重大項目等國傢級科研項目17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09項。近五年,獲國傢社科基金項目42項、自科基金項目65項,省部級項目363項,共承擔各級別縱嚮科研課題791項。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學一等奬、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馮康科學計算奬、俄羅斯政府奬、孫冶方經濟學奬等一係列高層次奬勵10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5000多篇,出版專著1000多部。被SCI、EI收錄論文數和論文國際被引用數在全國高校排名均穩定在70名左右。近五年簽訂橫嚮科技開發項目211項,申請專利106項,科研成果轉化率保持在13%-22%,轉化率居湖南省高校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與技術支持。 |
|
秉承“博學篤行、盛德日新”的校訓,湘潭大學始終註重人才培養質量,教育教學質量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穩步發展的辦學格局。現有在校全日製普通本科生19083人,博士、碩士研究生 3727人。近五年來,學生參加“CCTV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澳亞大專英語辯論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數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青年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比賽,獲國傢級奬勵 531項。在 2005 年“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湘潭大學獲得了一、二、三等奬各一項。在校學生中涌現出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文花枝,團中央候補委員、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首屆中國大學生十大自強之星”標兵、2007年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共青團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陝西省十大孝子表楊懷保,被中共湖南省委追認為中國共産黨黨員、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烈士的捨身救火英雄夏形義等一大批優秀學生。
湘潭大學畢業生以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並富有艱苦創業、開拓精神而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 95% 以上。學生考研蔚然成風,不少學院、班級學生考研錄取率達 45% 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歐進萍,首屆“馮康科學計算奬”獲得者、 1995 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科學家、 1998 年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袁亞湘,首屆“馮康科學計算奬”獲得者、世界知名數學家、美國賓州大學計算中心主任許進超,獲得 1996 年度世界 100 位應用科學領域突出貢獻奬的許小曙以及著名電視策劃人王魯湘等,都是湘潭大學的校友。 |
|
隨着學校的發展,湘潭大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日益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也不斷加強,先後與法國、西班牙、日本、俄羅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 20 多個國傢和地區的 30 多所高校建立了廣泛的校際交流與合作關係。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設立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的地方大學,分別被廣州軍區、解放軍總參謀部 61046 部隊列為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和研究生選拔培養基地,培養軍地兩用人才成為湘潭大學人才培養的一大特色,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進入廣州軍區、南海艦隊、成都軍區、北京軍區等部隊工作。 |
|
中國
湖南
湘潭
雨湖區
羊沽塘
郵編:411105 |
|
(一)毛主席題寫校名
1958年:毛澤東親筆題寫“湘潭大學”校名並再三囑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 根據毛澤東主席的倡議和心願,1958年6月創辦湘潭大學。同年8月上旬,毛禹居(毛澤東讀私塾時的老師)赴北京嚮毛澤東主席報喜。 毛澤東主席在住所親切接見了毛禹居。毛澤東滿面春風,稱毛禹居為禹居兄。毛澤東非常關心湘潭大學的建設情況。毛禹居把湘潭大學辦學的情況嚮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詳細地詢問了湘潭大學的校址、學生、教師、經費等有關情況。毛禹居請毛澤東主席為湘潭大學題寫校名。毛澤東欣然同意,並再三囑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
幾天後,毛澤東的秘書給毛禹居送來了主席的一封親筆信和親筆題字。信的內容是:“禹居兄:遵囑寫了湘潭大學校名二紙,請轉緻選用為盼!另緻東山學校一緘,亦煩請轉緻。毛澤東,九月十日。”
9月中旬,當毛禹居懷着無比喜悅的心情回到湘潭時,湘潭大學全體師生舉着紅旗,敲鑼打鼓迎接毛主席題寫的校名,並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全體師生在毛主席像前莊嚴宣誓:“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為了紀念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的日子,决定將9月10日定為湘潭大學的校慶日。無巧不成書,1985年,國傢將每年9月10日確定為教師節。 1958年12月25日《湘潭報》的頭版刊發了毛主席給湘潭大學的題字。標題是《按照毛主席的批示辦好湘潭大學。毛主席親筆寫了“湘潭大學”四字,並指示“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
湘潭大學創辦時設有機械、鋼鐵、農業、林業、畜牧業五個係,後來又增加了體育、財貿兩個係,學生700多名。辦有校辦工廠、農場、牧場、林場。
(二)校址選擇經過
該校最初的選址是在楊嘉橋。楊嘉橋位於今湘潭縣楊嘉橋鎮,原為湘江煤礦舊址,1958年整體劃撥給該校。 1973年9月30日,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嚮國務院上報了《關於恢復和增設高等學校的報告》。報告提出“偉大領袖毛主席於1970年視察湖南時,嚮我們發出了十年能不能把湖南建成工業省的指示”,“為此我們請求,從一九七四年開始,着手恢復湘潭大學”,並附了“恢復湘潭大學的方案”,方案指出“一九五八年,根據工農業生産發展的需要,創建了湘潭大學。一九五八年,毛主席親筆為‘湘潭大學’題寫了校名,並作了‘把湘潭大學辦好’的重要指示。”“同時根據湖南十年建成工業省的要求,恢復湘潭大學完全必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湘潭大學擬定為綜合性大學”。湖南省革命委員會一方面給國務院打報告,一方面抓緊落實國務院科教組要求的有關事情。 中共湘潭地委1973年11月14日給省委專門上報了《關於選定湘潭大學校址的請示報告》:“關於校址的選擇,經過反復研究和察看,我們認為:以湘潭縣泉塘子公社銀坑大隊附近一帶為宜。此地在潭韶公路沿綫,離湘潭市中心十公裏左右,範圍開闊,有發展餘地;多係荒山,占農田很少;不需要很多拆遷,土地易於徵收,並有利於戰備。” 中共湖南省教育局委員會1973年11月20日就湘潭大學的恢復建校問題又專門起草了“關於籌建湘潭大學的幾個問題的匯報”嚮省革委報告。 當時,該校的選址有三:一是寶塔嶺。面積約325萬平方米,位於湘鋼、湘紡之間,緊傍湘江,地勢很平坦,交通方便,水電條件很好,但該處已辦了農場。由於農場搬遷的任務太大,且地處公路、鐵路大橋之間,沒有選擇在這裏建校。二是湘潭縣泉塘子公社銀坑大隊一帶。面積約130萬平方米,位於潭韶公路附近,離市中心十公裏左右,係丘陵地帶,荒山較多。不足之處是學校出路須通過湘黔鐵路,要建一座小鐵橋或地下隧道,水電建設的任務也較大。三是湘潭縣泉塘子公社水庫大隊一帶。面積120萬平方米,在潭韶公路附近,距市中心約12公裏,出路比較方便,地勢依山傍水,但不甚開闊。 1974年3月10日,國務院下發《國務院批轉國務院科教組關於恢復湘潭大學的報告》(國發[1974]23號)文件,該校得以恢復建校。1974年5月8日,省委辦公廳指示:同意校址設在湘潭市寶塔公社雲峰大隊。省委書記張平化、李振軍以及湘潭大學籌備處臨時黨委委員熊清泉等親自察看校址。1974年11月15日,省委專門印發了“省委恢復湘潭大學工作委員會會議紀要的通知”,確定把湘潭大學的基本建設列為重點項目,最後决定把該校校址放在湘潭市蓄電池廠新址和已下馬的電器廠廠址。按國傢計委批示,學校建設用地500畝,另劃農林場地500畝,共1000畝。該校在一片原野上得以迅速崛起。
(三)國務院批準該校為首批全國重點
1974年11月,教育部發出《關於請求支援湘潭大學部分師資和圖書的通知》,各高校積極響應,把它當作支援毛主席家乡建設的一項光榮任務來完成。1975-1978年,全國各地來信來訪要求調該校工作的達3000餘人次,該校先後從外省調進中青年骨幹教師、教輔人員和管理幹部約300人,省內的高校和其他單位共支援該校教師和教輔人員60餘人。同時,全國各省市、高校積極踴躍捐贈圖書。北京大學圖書館提出,凡有兩套以上的圖書資料,可贈送湘潭大學一套。北京大學贈送的圖書中,有《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四部叢刊》等珍貴古籍共23069册。其中《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為清朝康熙至雍正時期銅活字本,全書分6匯編、32典、6117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部類書,也是我國銅活字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圖書,全國全本僅存6套。目前,全國高校僅有該校圖書館藏有完整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該書成為該校的“鎮館之寶”。1975-1978年,全國共68所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贈送該校圖書資料和報刊合訂本達28萬餘册。 該校位於湘潭市西郊,這裏原是一片黃土高坡。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懷着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艱苦創業。搭草棚,住農傢,這是最初來湘潭大學的教職員工的第一課。在1974-1976年的創業時期,全校師生共搭草棚110間,3000平方米;全校305戶500餘教職工先後藉住在3個鄉、8個村的36個居民組的農民傢裏。每逢星期六學校義務勞動日,黃土荒坡,人頭攢動,歡聲四起。師生們先後參加過平整田徑場、露天電影場,修築校園道路,協助郵電部門架設電綫電纜,植樹緑化等勞動。1977年,學校修建第一批教職工宿舍,全校教職員工僅挑磚運瓦就達千個勞動日。 1975年9月10日,在毛澤東主席為該校題寫校名17周年之際,學校舉行了恢復建校後的首屆開學典禮。由於當時教材、課本相當緊缺,教師們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沒有教具就自己製作;沒有實驗室就自己籌辦。教職員工雖來自全國各地,互不相識,但做事不分份內份外,互相理解,相互關照,友愛情深。在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裏,學校領導、教職員工、學生的心緊緊連一起,雖然條件艱苦,但大傢毫無怨言,心中衹有一個心願:把湘潭大學建設好。 1977年7月,中共湖南省委任命省委書記、省革委副主任李振軍兼任該校恢復建校以來的第一任校長。1978年5月,省委决定成立中共湘潭大學委員會,任命原臨時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勇為書記、校長,原臨時黨委副書記王樹謙為副書記。 該校1975年開始招生時開設了政治、化工機械兩個專業;1976年增開中國文學、計算數學專業;1977年恢復高考招生後,又新增歷史、哲學、數學、物理、環境工程、鍛壓工藝及設備六個專業;1978年再增開中共黨史、政治經濟學,撤銷原來的政治專業,招生專業達到11個,在校學生從1975年的223人達到1978年的900餘人。1978年,馬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基礎數學、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漢語和世界文學招收了首批碩士研究生。 1976-1978年,該校完成了國傢、省、市和廠礦企業等項目13項,共取得21項科研成果,其中重大成果11項;寫出學術論文或科研報告41篇,其中24篇在省級以上的專業會議或學術會上宣讀,21篇在《數學學報》、《數學進展》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科共完成38項科研成果,完成論文29篇,專著3部,教材、調查報告等6項。 經過幾年的艱苦建校,學校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教學取得初步成果,科研邁開新的步伐,一所新型的綜合性高等學校迅速凸現。1978年2月,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該校進入首批全國88所重點高等學校行列,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一起被列入16所全國綜合性重點大學。
(四)該校成為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校復校之初,就明確了這一辦學思想,並有條件貫徹落實這一辦學思想。因為,該校復校得到了全國兄弟高校的支援,從全國調進了一批思想政治素質好、學術水平高的教學科研人員,他們成為了各學科(專業)的領頭人。1978年國務院批準該校為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同年,全國恢復招收研究生制度,該校與全國各重點大學同步招收了研究生。 該校1978年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專業(學科)是馬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基礎數學、中國古典文學、現代漢語、世界文學。由於當時全國處於撥亂反正階段,國傢對研究生學位問題尚未作出明確的規定。因此,該校研究生的學製分別定為二年製和三年製,按照不同學製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 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頒布實施。該校按照這些文件的要求成立了湘潭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並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製訂了《湘潭大學學位授予細則》。《細則》對學位評定委員會的組成、職責、學位申請者的學術水平以及學位的申請、考試、答辯審定和授予等作了詳細的規定。學位評定委員會下設文科、理工科兩個分委員會和辦公室。同時,學校從已設置的18個本科專業中,挑選出基礎紮實,專業水平較高,師資力量雄厚,且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馬剋思主義哲學、中國古典文學、基礎數學、有機化學作為第一批申報碩士點的學科。同年,經國傢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上述4個學科獲得了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2年,首屆二年製和三年製的18名研究生畢業,經過學位論文的審定,12人取得學位論文的答辯資格。經校內外專傢組成的答辯委員會評審,參加答辯的論文全部通過,10人授予了碩士學位。 緊接着,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於1984年獲得第二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政治經濟學、分析化學獲得第三批碩士學位授予權。此後,該校的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目前,該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有19個,擁有11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 |
|
湘潭大學社區 |
|
教育 | 獨立學院 | 人物 | 名人 | 教授 | 邏輯學 | 哲學 | 物理 | 材料 | 高校 | 學院 | 首都師範大學 | 宋詞 | 文學博士 | 節序詞 | 機械工程 | 學生社團聯合會 | 湘大社聯 | 湘大社團 | 學生社聯 | 湖南 | 大學 | MBA | 研究生招生 | 化學 | 更多結果... |
|
|
湘潭大學校友 | 湘潭大學社區 | 湘潭大學出版社 | 湘潭大學檔案館 | 湘潭大學圖書館 | 湘潭大學商學院 | 湘潭大學法學院 | 湘潭大學電子商務 | 湘潭大學藝術學院 | 湘潭大學化工學院 | 湘潭大學化學學院 |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 湘潭大學國際學院 | 湘潭大學知識産權學院 | 湘潭大學旅遊管理學院 |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 湘潭大學教師公寓二期 | 湘潭大學計算機協會章程 | 湘潭大學計算機協會 | 湘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 湘潭大學國際交流學院 | 湘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 | 湘潭大學創業者協會 | 湘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湘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湘潭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 | 湘潭大學衡東縣電腦學校 | 湘潭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 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 | 薪火集(湘潭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論文選) | 湘潭大學材料與光電物理學院 | 湘潭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