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
目錄
No. 1
  2007 第十一屆全球“國際花園城市” 獲得銀奬
  2008 迪拜最佳人居良好範例稱號
  2009 “影響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奬
  溫江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是成都市主城區之一。溫江夏無酷暑,鼕無嚴寒,氣候宜人,適合人居,面積277平方公裏,人口有34.9萬。溫江全境位於成都平原光華大道腹地,氣候溫和,河網密佈,適合農業耕作,素有“錦城西,金溫江”之稱。4000多年前古蜀魚鳧王國便發源於此,自古為川西重鎮。解放後為溫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劃歸成都市管轄。
  溫江歷史
  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分郫縣南境和江原縣東境,始置溫江縣,屬益州蜀郡。
  北周(公元557至581年)時,溫江縣屬益州總管府蜀郡。
  隋統一中國後,"經正疆理,劃分九州",州、郡、縣設置屢有變動。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悉罷諸郡,以州統縣,省溫江入 郫縣。仁壽三年(公元603年)又從郫縣分置,名萬春縣。隋大業初省並諸州,改州為郡。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又省萬春縣入郫縣。
  唐初,分天下為十道,實行州縣二級製。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萬春縣,屬益州。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復改萬春縣名為溫江縣,屬劍南道益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益州為蜀郡,溫江屬劍南道蜀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劍南道為東、西二節度,改蜀郡為成都府,溫江屬劍南道西川成都府。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郡為州,溫江屬劍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五代時,蜀地先後為前蜀、後唐和後蜀轄境,地方政區建置,基本沿襲唐製,溫江仍屬劍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太祖趙匡胤遣王全斌滅蜀,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分裂局面,推行路、州、縣三級製,於唐代劍南東、西兩川之地置西川路,溫江屬西川路益州。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將西川路、峽西路合併為川峽路。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川峽路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總稱四川路。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後又恢復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溫江屬成都府路成都府劍南西川節度。南宋時,建置隸屬關係與宋同。
  元統一中國後,在大都(今北京)設中書省,在全國各地建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下設路、府(司)、州、縣。溫江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成都路直轄錄事司。
  明初,仍置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為四川承宣佈政使司,省以下廢路改府,省州改縣,實行府、州、縣三級製,溫江屬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
  清初,仍繼明製,置四川等處承宣佈政使司。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置為四川省。嘉慶初,於省、府之間加置道,形成省、道、府、州、廳、縣製,直到清末。溫江屬四川省成綿竜茂道成都府。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成綿竜茂道改名川西道,溫江屬四川省川西道成都府。
  民國元年,北洋政府廢道,以府、州、廳直隸於省。民國2年,劃全川為7道,同時廢除府、州、廳。次年,改全川為5道,實行省、道、縣三級製,溫江屬四川省西川道。以後,軍閥割據,形成"防區製"。民國24年,國民黨入川主政,實行行政督察區製,劃全川為18個行政督察區(後減為16個),溫江屬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區,並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地。
  1949年12月26日溫江解放。1950年劃全川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行署區,與西康省同屬西南大行政區,溫江縣屬川西行署溫江行政區,為溫江行政區專員公署治地。1952年,撤銷川西等4個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製,溫江縣屬四川省溫江專區(1968年改為溫江地區)。至1979年仍為溫江地區行政公署治地。
  1959年3月至4月,曾一度將溫江縣並入崇慶縣,但因未獲批準,為時僅月餘即分出復置。1959年7月1日,雙流縣並入溫江縣,治地在溫江縣城關鎮。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决定復置雙流縣。同年11月1日,溫江、雙流正式分置。
  1983年3月,國務院决定撤銷溫江地區,其所屬行政區大部劃歸成都市。同年7月,溫江縣正式隸屬成都市。
  1999年,轄:柳城鎮、和盛鎮、通平鎮、天府鎮、金馬鎮、公平鎮、萬春鎮、永盛鎮、永寧鎮、涌泉鎮、踏水鎮;玉石鄉、壽安鄉、柳林鄉、鎮子鄉。
  溫江區涌泉鎮人民政府駐地由幹傢店子遷至花土村6組。(四川省人民政府2003年9月2日川府民政24號批復)
  [編輯]行政區劃
  撤銷溫江縣,設立成都市溫江區,以原溫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溫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柳城路。(國務院2002年4月14日批準 國函28號)
  街道辦事處:柳城街道、涌泉街道、公平街道、天府街道。
  鎮(同時挂街道辦事處牌子):永寧鎮、永盛鎮、壽安鎮、和盛鎮、萬春鎮、金馬鎮。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8號)同意溫江區撤銷柳城、天府、涌泉、公平、通平、踏水6個鎮和玉石、鎮子、柳林3個鄉。原柳城、涌泉、公平3個鎮和天府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製,設立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玉石鄉、通平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壽安鎮;壽安鎮人民政府駐吳傢場。將原天府鎮的臨江、綦江、慶元、桂花、鐵籬、大明、春林、友誼8個村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和盛鎮;和盛鎮人民政府駐舒傢渡。將原踏水鎮、鎮子鄉和原柳城鎮的南嶽社區居委會所屬行政區域並入萬春鎮;萬春鎮人民政府駐原踏水鎮踏水橋。將原柳林鄉的光明、雙河、興元、新春、瓦窯、新橋6個村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金馬鎮;金馬鎮人民政府駐太極地。
  2005年溫江舉辦的中國花卉博覽會是近期溫江承辦的最大的一次盛會
  置信•國色天鄉樂園,由成都置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開發,投資20億人民幣,位於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屬國傢級重點生態示範區。項目集上千畝主題公園、五星級酒店、會議中心、高尚國際主題社區、自然生態緑地於一體,並輔以歐洲風情商業中心、國際雙語學校、幼兒園、大型醫院等完善的配套設施,旨在打造一座曠世的“國際化主題新城”。
  置信•國色天鄉樂園一期總占地面積近600畝,已於2007年4月14日嚮世人揭開神秘的面紗。成都置信聯合韓國三星愛寶樂園、美國藍馬剋娛樂集團、加拿大FORREC集團等多傢國際著名機構,以國際化的運營理念,鼎力打造中國一流主題樂園,彙聚超人氣時尚體驗磁場!世界四大主題公園之一的韓國三星愛寶樂園,更將以全程顧問的形式,嚮國色天鄉樂園提供其積纍了三十年的策劃與運營管理經驗。該項目由中國館、法國館、德國館、比利時館、日本館、意大利館、日本館、美國集市、魔幻島九大主題遊樂區域構成。歌特式的尖頂,巴洛剋的圓潤,日式的簡約,中式的懷舊,在這裏得到完美的詮釋與融合,東方文化與歐美風情在這裏水乳交融.
  同時,在溫江有所 國傢級重點中學,溫江中學 ,2007年,溫江樹人中學並入溫江中學,著名節目主持人 劉儀偉 ,著名節目主持人 石成金(原名:李冀川)都畢業於溫江中學 國傢前主席李鵬也是該校校友
  西南著名學府,西南財經大學的柳林校區也建在溫江
  溫江還有隸屬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成都印鈔公司,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烽火機械廠
  中國著名作麯傢 王光祈先生,就是溫江
近義詞
溫江
溫江
相關詞
四川成都職業教育高等院校旅遊國色天香防洪河流
雙流教育學校學習古城成都平原地理漣源
石馬山人物更多結果...
包含詞
溫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