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眼球貝
拉丁文學名:erosaria(ravitrona)cernica
命名者:sowerby,1870)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腹足綱、寶貝超科、寶貝科、鼻貝亞科、眼球貝屬、黃褐貝亞屬。
別名:淡黃寶蠃
模式標本産地:south-east lemuria(從.allan,1 9 5 6)。
標本採集地:中國臺灣(從藍子樵,1 9 8 2)。
鑒別特徵:貝殼中部膨大,兩端收縮,殼面為淡桔黃色,布有白色斑點,兩側緣具褐色斑點,內唇齒弱,外唇齒強。
形態描述:貝殼呈卵圓形,中部膨大,兩端壓縮,殼質結實。殼面的顔色有變化,有鮮桔黃色、橄欖緑色,也有褐色者,通常為淡桔黃色。其上面具有許多不等大小的白色斑點,兩側緣布有不均勻的褐色斑點。基部白色,內唇的齒弱,外唇齒強。動物的顔色和貝殼的表面一樣,常因産地、環境的不同而有變化,從淺黃色到桔黃色、紅色、暗褐色和黑色。夏威夷標本的乳突起白色,具桔紅色斑點,長的乳突起分枝,短的較密,似刺狀。水管與外套膜色同,末端具長的白色纓須。觸角呈紅色或淺紅褐色。足基部顔色較淺。
生物學特性:藍子樵(1 9 8 2)未記載此種的生活習性及棲息環境。根據bungess(1985)的記載:從潮間帶至水深80ft,死珊瑚和沙質的海底棲息。
地理分佈:在我國海域僅在臺灣發現。國外分佈於印度一太平洋暖水區。如自日本嚮南經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到澳大利亞,東自夏威夷,土阿莫土群島,嚮西經太平洋諸島到印度洋的印度和毛裏求斯等地都有它的蹤跡。
稀有程度:普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