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蝎子
巨型羽翅鱟(megalograptus)第一種從水中移居到陸地 並知道如何蛻殼的動物
中文名稱( chinese)→ 巨型羽翅鱟
時代(period)→ 奧陶紀 4億6000萬-4億4500萬年前
天敵(natural enemy)→ 同類、巨大的廣翅鱟和orthocones
食性(diet)→ 肉食
典型體長(length)→ 長1-2米
海蝎子擁有堅固的防護——覆蓋着脊、爪和盔甲。它們用6條腿走路,後面還有2條扁平如槳的腿。一旦離開了水,它們便會行動笨拙,如果在水下,則可以遊上一段距離。它們通常是海底的居住者,但是也能在淡水中和陸地上生活。巨型羽翅鱟在海底漫遊,尋找魚、三葉蟲和其它住在沙子和淤泥裏的動物。它也吃自己的同類。巨型羽翅鱟衹能通過蛻殼才能生長。剛蛻完殼時,它和其它同伴聚集在淺水區尋求數量上的安全。在蛻殼期間,它利用自己軀體暫時柔軟,且鄰居數量衆多的優勢來交配。
它經常潛伏在淺水區,尋找小魚、三葉蟲和其它泥沙中的動物,有時連同類也不放過。在大約1000萬年的海洋生活中,這個揮舞着一對巨螯的傢夥算得上一方霸主,早期的海洋脊椎動物對它根本構不成威脅。
英國科學家的新發現英國科學家2007年發現的遠古海蝎子化石表明,這種節肢動物的身長曾達到2.5米,堪稱當時的海洋霸主。這一發現也再次改寫了科學家對同一時期古生物體型的認識。
這種名為“jaekelopterusrhenaniae”的海蝎子生活在4億6000年至2億5500年前,單單是爪子就有46釐米長。它們原本在靠近沿岸的溫暖海水中活動,後來轉移到淡水生活。
英德科研人員是在德國西部邊界城市普呂姆的一個采石場,找到了海蝎子的巨型爪子化石,進而推算出這類海蝎子是介於2.33米至2.59米長。如果加上其鉗子,海蝎子的身長又要增加0.5米,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節肢動物。
一些地質學家認為,海蝎子之所以能“發育”到這麽大與古代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高有關。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在與獵物、同類和天敵之間的“武器競賽”中壯大起來的,因為衹有體型越大,纔會越安全。不過,當海洋中出現鸚鵡蠃這樣的頂級掠食動物時,海蝎子的時代就結束了,這種身體長達11米的巨無霸將海蝎子視作佳餚。 |
|
英國科學家2007年發現的遠古海蝎子化石表明,這種節肢動物的身長曾達到2.5米,堪稱當時的海洋霸主。這一發現也再次改寫了科學家對同一時期古生物體型的認識。
這種名為“Jaekelopterusrhenaniae”的海蝎子生活在4億6000年至2億5500年前,單單是爪子就有46釐米長。它們原本在靠近沿岸的溫暖海水中活動,後來轉移到淡水生活。
英德科研人員是在德國西部邊界城市普呂姆的一個采石場,找到了海蝎子的巨型爪子化石,進而推算出這類海蝎子是介於2.33米至2.59米長。如果加上其鉗子,海蝎子的身長又要增加0.5米,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節肢動物。
一些地質學家認為,海蝎子之所以能“發育”到這麽大,與古代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高有關。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在與獵物、同類和天敵之間的“武器競賽”中壯大起來的,因為衹有體型越大,纔會越安全。不過,當海洋中出現鸚鵡蠃這樣的頂級掠食動物時,海蝎子的時代就結束了,這種身體長達11米的巨無霸將海蝎子視作佳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