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盐县是崧泽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属会稽郡。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建县以来,海盐曾四徙县治,六析其境。辖境大致相当今奉贤西部,闵行、松江南部,金山,平湖,海盐全境以及海宁的东部并沿海岸线向杭州湾伸展。秦代县治在今金山县东南境(山阳,马棚,西护塘之间)。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金山建置隶属考引用《海盐县图经》:“县始置在今华亭县柘林,于古为华亭乡地。”宋鲁应龙《间窗括异志》:“治城在华亭乡者,山名柘山,林名柘林,陷于湖,名柘湖。”则秦海盐县治在今奉贤柘林。
秦末或西汉初,县治陷为柘湖,移治武原乡地域(今平湖市当湖镇东湖一带)。
东汉永建二年(127)县治陷为当湖,迁治齐景乡故邑山(今乍浦附近)。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海盐属吴郡。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县(今海宁市)。东晋咸康七年(341),县治从故邑山移治马嗥城(今海盐县武原镇东南)。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县东北境置胥浦县。唐开元五年(717),迁县治于今地。天宝十年(751),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海盐州。明洪武二年 (1369)复降为县。宣德五年 (1430),析武原、齐景、华亭、大易4个乡置平湖县。 |
|
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1950年5月,狮岭乡3个行政村划属海宁县,平湖县10个行政村划属海盐县。1958年11月21日,撤销海盐县建制,区域并入海宁县,其中西塘桥、海塘、元通3个乡划归平湖县。1961年12月15日,复置海盐县,辖2个镇16个公社,狮岭乡仍属海宁县。1983 年,撤销公社建乡。1985年8月,澉浦、通元、西塘桥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于城、百步、秦山撤乡建镇。1999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个镇 3个乡。 2001年10月,乡镇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优化,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 |
|
2007年末,全县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共有行政村104个,居民委员会24个。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7628人,比上年增加1738人。其中,女性人口184999人,占总人口的50.32%。全年出生人口2425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2381人,死亡率为6.48‰;迁出人口2939人,迁入人口46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 |
|
财政收入保持一定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60326万元,增长23.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657万元,增长30.7%。一般预算支出90368万元,比上年增长28.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200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7.39亿元,比年初增加9.37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55.23亿元,比年初增加9.6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3.32亿元,比年初增加23.9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21.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86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91.99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同比增长3%。 |
|
据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7628人,比上年增加1738人。其中,女性人口184999人,男女性别比为98.72︰100。全年出生人口2425人,出生率为6.6‰;死亡人口2381人,死亡率为6.48 ‰;迁出人口2939人,迁入人口46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全县计划生育率98.94 %,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91.9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85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09 元,比上年增长11.6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1981元和 6335 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1%和 8.3 %。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68.5 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6%和37.5%。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6.36万人,比上年增长5.9%,其中,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为4.81万人、17.17万人和4.38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60857人,城镇在岗职工5824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4%、4.5%,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7800人,比上年增长18.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4%,比上年下降了1.1%,全年净安置失业人员2498人。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60118人,比上年增长15.6%,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34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12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4190人,比上年增长8.1%;有70566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比上年增长20.9%。全县低保对象4519人,其中城镇645人,农村3874人,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510万元,比上年增长4.6%。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家,床位数1012张,安置人数达193人。 |
|
海盐历代名人辈出。有《搜神记》作者干宝,唐代诗人顾况,教育家和出版家张元济,漫画家张乐平,改革先锋步鑫生,作家余华等。 |
|
南北湖古名永安湖,早在700 年前的南宋就为游览胜地,素有"小西湖"之称。南北湖风景区在海盐县澉浦镇西,东起长山闸,西至茶磨山,南自黄沙坞,北到六里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一个湖、海、山俱全,以自然景观为主,兼有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的旅游胜地。
从澉浦城出西门,过凤凰山,约2公里便可到达湖边。南北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个泻湖,水位高6.3米,平均水深1 米。湖中间有一堤名"中湖塘",分湖为二,上为北湖,下为南湖,堤长 500米,东西两端各有一小桥。 东桥堍有"明星亭",是为当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胡蝶等电影演员来南北湖拍摄电影《盐潮》而建造的。西桥堍有馨谷亭,系1983年从蔡家山移建于此,纪念民国初年当地一位勇于抗暴扶弱,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民朱馨谷。北湖中央有一称作"湖墩"的小岛,北湖边还有一座清代藏书楼西涧草堂。
南北湖的西南侧有一座鹰窠顶山,高186.8米,从山麓至山顶有九曲径、初憩亭、三休亭、狮头岩、合掌岩等景点。山上有座云岫庵,始建于宋代,现有正殿、配殿、山门、石塔等。庵名出自晋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蛐,乌倦飞而知还"的佳句。庵前有"鸟还亭",亭名、庙名密切呼应。庵前有古银杏大数围,庵内有水名"雪窦泉",为烹茗佳品。庵右即为鹰窠顶,据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清晨,这里可观"日月并升"的奇景,自古以来,吸引了大批游人。
千佛阁位于海盐县城武原镇天宁寺路,始建于唐大历三年(768),名千佛大宝阁,元末毁。明洪武楚石禅师重建;崇祯元年(1628)再建。清乾隆、同治年间两次重修。千佛阁面阔27。5米,进深17米,高23米,分上下两层,总面积一千平方米,重檐式歇山顶。阁四周侧脚方形石柱,内为圆形川柏侧脚木柱,内柱从地面通屋顶,柱础为石鼓形。顶用圆椽,盖筒形青瓦,屋角起翘,悬挂风铃。全阁共有斗拱136朵。在枫拱、堂轩、廊攀、雀替、隔架等构件上精心雕刻着花卉、鸟兽等图案,楠木正梁彩绘 “双龙抢珠”副间彩绘“云鹤”。1985年至1987年重修,1988年春节竣工开放,赵朴初题额。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绮园坐落在县城武原镇绮园路。清同治十年(1871)海盐商人冯缵斋建宅于此,名“三乐堂”。翌年,在宅后的明代废园上建“绮园”,俗称”冯家花园”,是冯缵斋将其岳父、清代著名剧作家黄燮清的“倚晴楼”之精华移建而成。解放后,冯氏后裔将宅园捐献给国家。绮园占地9887平方米,其中水面占25%,绿地占71。4%,建筑占0。25%。园内植物有58科、1158棵,其中百年以上古树有40余株。造园特点: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略点缀建筑,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各得其宜,与今日以风景为主的造园手法相似。绮园能集办州、扬州两地园林之精华,颇具江南山林野趣。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称“绮园”为“浙中数第一”。1963年6月,海盐县人民委员会批准绮园对外开放。1981年1月海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列为“全国十大名园”之一。著名油画家、书法家、邑人朱乃正为“绮园”题额。
张元济图书馆坐落在县城武原镇文昌东路,是为纪念我国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先生而建造的,陈云同志为图书馆题写馆名。1987年落成,占地8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体现江南园林特色的仿古建筑。院内黛瓦粉墙、曲桥卧波、阁亭相接、自然成趣,是一个安静、舒适、典雅的读书园地,蜚声海内外。图书馆现有藏书15余万册,除了具有一般县、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外,还有其自身的两大特色:一是专设了张元济先生纪念室,陈列保存着张元济先生的著作、手稿和生平事迹资料,供研究参观之用;二是设置了商务印书馆版本阅览室,保存和陈列着商务印书馆100年来的出版物,其中一套《四部丛刊正编》精装150册,已成为大陆收藏的台湾商务版之孤本。 |
|
历代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
|
haiyan
海盐
sea salt
以海水为原料,用煎煮法或日晒法制成的盐。历史上长期是刮取经海水浸渍的咸土(灰、沙),淋制卤水,用锅煎盐(见制盐技术史)。现代普遍采用日晒法,即在涨潮时将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晒风吹,使海水蒸发浓缩结晶成盐。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但要具备较明显和较长的旱季,浓度较高的海水,广阔平坦的滩涂等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海盐最多的国家。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为北方海盐区,盐场分布于渤海、黄海沿岸。当地年蒸发量1500~2000mm,降雨量500~900mm,雨量集中在7~8月。生产分为春晒、秋晒两段,实行适当的长期结晶。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为南方海盐区,年蒸发量约2000mm,降雨量约1500mm,实行短期结晶。为了突破自然条件限制,中国独创了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新技术,雨前将薄膜覆盖在结晶池卤水液面上,雨后排除膜上积水,天晴收起薄膜继续晒盐,实行长期结晶,常年生产,年蒸发量可利用80~85%,年降雨量可排除85%以上,产盐量相应增加,并为机械收盐创造了条件。天津汉沽盐场新建的集中式盐田,采用塑料薄膜苫盖结晶池、长期结晶、死碴盐工艺,盐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海水的化学组成 海水是成分复杂的稀薄水溶液,总含盐量3.5%左右,其中氯化钠为2.7213%,其余是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等。在海水中溶存物质的总重量中,氯占55%,钠占30%,其次是硫酸根、镁、钙和钾,合计占14%,还含有微量的溴、硼、碘、锶以及几乎地壳中含的所有其他元素。所有海水的化学组成极其近似,主要化学成分相互比值是恒定的;密度为1.026g/cm□,随其盐类含量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海水蒸发析盐规律 如将含量少的钙、钾离子忽略,海水可看成一个Na□Mg□//Cl□SO□-H□O的四元交互体系。在温度为25℃时,其相图如图1Na□Mg□//Cl□SO□-H□O相图(25℃)。这一体系中共有8个结晶区,海水标于图中M点,MK线反映氯化钠析出时液相组成的变化。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盐类析出顺序见表。对海盐生产,海水浓缩到25.5~26°Be'时,含氯化钠达到饱和点,为制卤阶段;饱和卤水继续浓缩至30°Be',氯化钠从开始析出到基本析出,为结晶阶段。
生产工序 海盐生产包括纳潮、制卤、结晶、收盐与集坨、洗涤与堆存等工序。
纳潮 海水经引潮沟和闸门自然流入盐田的蓄水池,或用水泵扬入储水池。海水含盐度与盐的产量、成本密切相关,如用2°Be'的海水100m□可制成饱和卤5.87m□,用3.5°Be'的海水,100m□则可制成饱和卤9.25m3。因此,生产中要掌握潮汐、海流规律,纳取高浓度海水。雨季和化冰季节不宜纳潮。
制卤 蒸发浓缩海水,使卤水中氯化钠含量逐步达到饱和。含盐度在10°Be'以下的为初级卤水,10~20°Be'为中级卤水,21~25°Be'为高级卤水。制卤方法有平面蒸发、立体蒸发、冷冻法和电渗析法。制卤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盐田生态系统的平衡(见盐田)。
①平面蒸发制卤:将海水引入盐田,进行蒸发浓缩,使之成为饱和卤水。在蒸发量大、降雨量小的干旱地区,卤水可沿各步蒸发池按落差自然流下,直到饱和。在天气相对稳定的旱季或比较干旱的地区,常规定各步蒸发池的卤水深度,待达到一定浓度后,再放入下步蒸发池;留适量的卤水作底水,便于后续卤水迅速提高浓度;各步卤水浓度,初级制卤区一般相差0.5~1.0°Be',中、高级制卤区一般相差2~3°Be'。在多雨季节或地区,则将浓度较高的卤水深贮于少数蒸发池或贮卤池内,减少因降雨稀释;低浓度卤水则在其余蒸发池中实行浅晒,利用短晴天迅速提高浓度,以利产盐。
②立 |
|
- : moor-salt, marine salt, baysalt
- n.: sea salt
|
|
海盐县 海盐村 |
|
浙江 | 地区 | 百步 | 嘉兴 | 南北湖 | 景点 | 江南 | 浙江省 | 高中 | 教育 | 学校 | 中学 | 元济 | 行政区划 | 地名 | 乡镇 | 沈荡大桥 | 风景 | 园林 | 人物 | 嘉兴市 | 县委书记 | 中国 | 盐城 | 博物馆 | 盐业 | 更多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