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日行星 : 物理学类 : 天文 : 饮食 : 歌曲音乐 > 海王星
目录
hǎi wáng xīng hǎi wáng xīng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颗,发现较晚,公转周期为 1648 年,肉眼看不见,表面温度近-200°C,其大气主要由氢、甲烷组成,有两颗卫星
No. 2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八颗,绕太阳公转周期约164.8年自转周期约22小时。光度较弱,肉眼看不见。(图见〖太阳系〗)。
星体的简介
  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在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轨道与根据牛顿理论所推知的并不一致。因此科学家们预测存在着另一颗遥远的行星从而影响了天王星的轨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观察到海王星,它出现的地点非常靠近于亚当斯和勒威耶根据所观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经过计算独立预测出的地点。一场关于谁先发现海王星和谁享有对此命名的权利的国际性争论产生于英国与法国之间(然而,亚当斯和勒威耶个人之间并未有明显的争论);现在将海王星的发现共同归功于他们两人。后来的观察显示亚当斯和勒威耶计算出的轨道与海王星真实的轨道偏差相当大。如果对海王星的搜寻早几年或晚几年进行的话,人们将无法在他们预测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仅有一艘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造访过海王星。几首我们所知的全部关于海王星的信息来自这次短暂的会面。
  由于冥王星的轨道极其怪异,因此有时它会穿过海王星轨道,自1979年以来海王星成为实际上距太阳最远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才会再次成为最遥远的行星。
  海王星的组成成份与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种各样的“冰”和含有15%的氢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相似于天王星但不同于土星和木星,它或许有明显的内部地质分层,但在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拥有一个岩石质的小型地核(质量与地球相仿)。它的大气多半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还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
  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样,海王星内部有热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阳能的两倍多。
  在旅行者2号造访海王星的期间,行星上最明显的特征就属位于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约是木星上的大红斑的一半(直径的大小与地球相似),海王星上的疾风以300米每秒(7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把大黑斑向西吹动。旅行者2号还在南半球发现一个较小的黑斑极一以大约16小时环绕行星一周的速度飞驶的不规则的小团白色烟雾,现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许是一团从大气层低处上升的羽状物,但它真正的本质还是一个迹。
  然而,1994年哈勃望远镜对海王星的观察显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许就这么消散了,或许暂时被大气层的其他部分所掩盖。几个月后哈勃望远镜在海王星的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斑。这表明海王星的大气层变化频繁,这也许是因为云的顶部和底部温度差异的细微变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也有光环。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暗淡模糊的圆弧,而非完整的光环。但旅行者2号的图像显示这些弧完全是由亮块组成的光环。其中的一个光环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螺旋形结构。(右图)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样,海王星的光环十分暗淡,但它们的内部结构仍是未知数。
  人们已命名了海王星的光环: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显的圆弧,今已分别命名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个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卫星的弧,然后是leverrier(它向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里面暗淡但很宽阔的叫galle。
  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这很可能是由于行星地壳中层传导性的物质(大概是水)的运动而造成的。
  通过双目望远镜可观察到海王星(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儿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仅仅一个小圆盘,那么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远镜。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公转轨道: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轨道倾角: 1.769 度
  行星直径: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发现者: johann galle
  发现时间:1846年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星体的发现
  在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轨道与根据牛顿理论所推知的并不一致。因此科学家们预测存在着另一颗遥远的行星从而影响了天王星的轨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观察到海王星,它出现的地点非常靠近于亚当斯和勒威耶根据所观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经过计算独立预测出的地点。一场关于谁先发现海王星和谁享有对此命名的权利的国际性争论产生于英国与法国之间(然而,亚当斯和勒威耶个人之间并未有明显的争论);现在将海王星的发现共同归功于他们两人。后来的观察显示亚当斯和勒威耶计算出的轨道与海王星真实的轨道偏差相当大。如果对海王星的搜寻早几年或晚几年进行的话,人们将无法在他们预测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仅有一艘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造访过海王星。几乎我们所知的全部关于海王星的信息来自这次短暂的会面。
  从旅行者2号探测器发回的照片上,科学家发现天王星大气中氦的含量约为10%~15%,其余为氢,还有少量其他气体。大气中有风暴云,南极上空有棕色雾霭,南极高层大气受太阳照射的温度为1800℃,而处在黑夜中的北极高层大气温度更高,达2400℃,这与地球上的温度变化正好相反。天王星有扭曲的磁场,有辐射强度与地球相当的辐射带;新发现了10颗直径约数十千米大小的小卫星,使天王星卫星总数增至15颗;天王星至少有20条光环,而在地面上只能看见9条,这些光环很暗,主要由冰和石块组成。
  旅行者2号还发现,天王星的表面被汪洋大海所覆盖,其深度达8000千米,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由于其海洋上面包围着厚达几千千米的大气层,所以超高温的海水未能沸腾。在天王星的云层中,还发现有向外喷射的气流,大气层中有猛烈的风暴,风速达1600千米/小时。在它的天空中有奇异的“电辉光”,这可能和氢的存在有关。在天王星的卫星中发现,天卫一是天王星中最亮的一颗卫星,上面有一条巨大的峡谷;天卫二则是天王星中最暗的一颗卫星,上面有两块白斑;天卫三上有白色的覆盖物,可能是冰,其地貌以断层和裂谷为特征;天卫四上有一片星罗棋布的陨石坑和一座高6400米的高峰;天卫五上有一座24千米高的山峰一个16千米深的峡谷。旅行者2号揭示了天王星的两个迷:一是它的体积是地球的64倍,但质量仅为地球的11.6倍,这是因为天王星的构成与地球不同,后者以铁石为主,故密度比前者大得多;二是天王星的磁场强度很弱,只有地球磁场强度的1/10,而且它们磁场方向不是朝着星体旋转的轴线,其磁轴偏离它的自转轴55°,这种扭曲的无规则的磁场可能是由它巨大的海洋和岩芯缓慢搅动所引起的。科学家据探测结果认为,天王星是由数百万个彗星相结合形成的,这些彗星本是巨大的冰块,但在形成行星过程中受到高压和冲击作用产生高温,使冰球变成了水球。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越海王星,这是人类首次用空间探测器探测海王星。它在距海王星4827千米的最近点与海王星相会,从而使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远在距离地球45亿千米之外的海王星面貌。它发现了海王星的6颗新卫星,使其卫星总数增至8颗;首次发现海王星有5条光环,其中3条暗淡、2条明亮。从旅行者2号拍摄的6000多幅海王星照片中发现,海王星南极周围有两条宽约4345千米的巨大黑色风云带和一块面积有如地球那么大的风暴区,它们形成了像木星大红斑那样的大黑斑。这块大黑斑沿中心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每转360°需10天。海王星也有磁场和辐射带,大部分地区有像地球南北极那样的极光。海王星的大气层动荡不定,大气中含有由冰冻甲烷构成的白云和大面积气旋,跟随在气旋后面的是时速为640千米的飓风。海王星上空有一层因阳光照射大气层中的甲烷而形成的烟雾。
  旅行者2号还飞向海卫一进行了考察,发现海卫一确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沿行星自转方向逆行的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它比原来想像的更亮、更冷和更小,表面温度为-240℃,部分地区被水冰和雪覆盖,时常下雪。上面有3座冰火山,曾喷出过冰冻的甲烷或氮冰微粒,喷射高度有时达32千米。海卫一上可能存在液氮海洋和冰湖,到处都有断层、高山、峡谷和冰川,这表明海卫一上可能发生过类似的地震。海卫一上有一层由氮气组成的稀薄大气层,它的极冠被冻结的氮形成一个耀眼的白色世界。
  由于冥王星的轨道极其怪异,因此有时它会穿过海王星轨道,自1979年以来海王星成为实际上距太阳最远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才会再次成为最遥远的行星。
星体的组成
  海王星的组成成份与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种各样的“冰”和含有15%的氢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相似于天王星但不同于土星和木星,它或许有明显的内部地质分层,但在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拥有一个岩石质的小型地核(质量与地球相仿)。它的大气多半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还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
  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样,海王星内部有热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阳能的两倍多。
  在旅行者2号造访海王星的期间,行星上最明显的特征就属位于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约是木星上的大红斑的一半(直径的大小与地球相似),海王星上的疾风以300米每秒(7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把大黑斑向西吹动。旅行者2号还在南半球发现一个较小的黑斑极一以大约16小时环绕行星一周的速度飞驶的不规则的小团白色烟雾,现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许是一团从大气层低处上升的羽状物,但它真正的本质还是一个谜。
  然而,1994年哈博望远镜对海王星的观察显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许就这么消散了,或许暂时被大气层的其他部分所掩盖。几个月后哈博望远镜在海王星的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斑。这表明海王星的大气层变化频繁,这也许是因为云的顶部和底部温度差异的细微变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也有光环。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暗淡模糊的圆弧,而非完整的光环。但旅行者2号的图像显示这些弧完全是由亮块组成的光环。其中的一个光环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螺旋形结构。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样,海王星的光环十分暗淡,但它们的内部结构仍是未知数。
星体的光环
  人们已命名了海王星的光环: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显的圆弧,今已分别命名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个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卫星的弧,然后是leverrier(它向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里面暗淡但很宽阔的叫galle。
  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这很可能是由于行星地壳中层传导性的物质(大概是水)的运动而造成的。
  通过双目望远镜可观察到海王星(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儿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仅仅一个小圆盘,那么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远镜。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海王星的光环
  光环 距离(千米)宽度(千米) 另称
  diffuse 41900 15 1989n3r, galle
  inner 53200 15 1989n2r, 勒威耶
  plateau53200 5800 1989n4r, lassell, arago
  main 62930 < 50 1989n1r, adams
  (距离是海王星中心到光环的内端)
星体的卫星
  海王星有9颗已知卫星:8颗小卫星和海卫一。其中海卫一是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卫星。
  卫星 距离(千米) 半径(千米) 发现者 发现日期
  海卫三 48000 29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四 50000 40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五 53000 74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六 62000 79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七 74000 96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八 118000 209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一 355000 1350 2.14e22 lassell1846
  海卫二 5509000 170 kuiper 1949
  海卫九 48000000 24 2003
星体的未知
  海王星的磁场偏离地心并与旋转轴线成很大的角度。这样外形古怪的磁场是如何形成的?
  海王星和天王星相对而言缺乏氢与氦的原因是什么?
  仅管海王星距太阳十分遥远,而且它内部的热源也相对较弱,但为何行星表面的风如此强劲?
  “大黑斑”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能否设计一项实用的环绕海王星运行的飞行任务,且价格足够便宜?
  神秘的淡蓝色——海王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海王星的赤道半径为24750公里, 是地球赤道半径的3.88倍,海王星呈扁球形,它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7.22倍, 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66克。海王星在太阳系中,仅比木星和土星小,是太阳系的第三大行星。
  现在认为,海王星内部有一个质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是由岩石构成的,温度约为2000到3000摄氏度,核外面是质量较大的冰包层,再外面是浓密的大气层,大气中主要含有氢,还有甲烷和氨等气体。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紊乱的气旋在翻滚。
  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22小时左右,它的赤道面和轨道面的交角是28度48分,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很接近正圆形,轨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很小,只有1度8分,它以平均每秒5.43公里的速度公转,大约要164.8年才能绕太阳一周,从1846年发现到现在,它还没走完一个全程呢。
  在海王星的四季中,冬季、夏季温差很小,不像地球这么显著。 由于海王星离太阳太远(约为45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30倍),在它表面每单位面积受到的日光辐射只有地球上的1/900, 日光强度仅仅相当于一个不到一米远的百瓦灯泡所发光线的强度,因此它表面温度很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星体的简介
  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基本数据
  公转轨道: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轨道倾角: 1.769 度
  行星直径: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发现者: johann galle
  发现时间:1846年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星体的发现
  在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轨道与根据牛顿理论所推知的并不一致。因此科学家们预测存在着另一颗遥远的行星从而影响了天王星的轨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观察到海王星,它出现的地点非常靠近于亚当斯和勒威耶根据所观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经过计算独立预测出的地点。一场关于谁先发现海王星和谁享有对此命名的权利的国际性争论产生于英国与法国之间(然而,亚当斯和勒威耶个人之间并未有明显的争论);现在将海王星的发现共同归功于他们两人。后来的观察显示亚当斯和勒威耶计算出的轨道与海王星真实的轨道偏差相当大。如果对海王星的搜寻早几年或晚几年进行的话,人们将无法在他们预测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仅有一艘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造访过海王星。几乎我们所知的全部关于海王星的信息来自这次短暂的会面。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越海王星,这是人类首次用空间探测器探测海王星。它在距海王星4827千米的最近点与海王星相会,从而使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远在距离地球45亿千米之外的海王星面貌。它发现了海王星的6颗新卫星,使其卫星总数增至8颗;首次发现海王星有5条光环,其中3条暗淡、2条明亮。从旅行者2号拍摄的6000多幅海王星照片中发现,海王星南极周围有两条宽约4345千米的巨大黑色风云带和一块面积有如地球那么大的风暴区,它们形成了像木星大红斑那样的大黑斑。这块大黑斑沿中心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每转360°需10天。海王星也有磁场和辐射带,大部分地区有像地球南北极那样的极光。海王星的大气层动荡不定,大气中含有由冰冻甲烷构成的白云和大面积气旋,跟随在气旋后面的是时速为640千米的飓风。海王星上空有一层因阳光照射大气层中的甲烷而形成的烟雾。
  旅行者2号还飞向海卫一进行了考察,发现海卫一确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沿行星自转方向逆行的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它比原来想像的更亮、更冷和更小,表面温度为-240℃,部分地区被水冰和雪覆盖,时常下雪。上面有3座冰火山,曾喷出过冰冻的甲烷或氮冰微粒,喷射高度有时达32千米。海卫一上可能存在液氮海洋和冰湖,到处都有断层、高山、峡谷和冰川,这表明海卫一上可能发生过类似的地震。海卫一上有一层由氮气组成的稀薄大气层,它的极冠被冻结的氮形成一个耀眼的白色世界。
  由于冥王星的轨道极其怪异,因此有时它会穿过海王星轨道,自1979年以来海王星成为实际上距太阳最远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才会再次成为最遥远的行星。
星体的组成
  海王星的组成成份与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种各样的“冰”和含有15%的氢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相似于天王星但不同于土星和木星,它或许有明显的内部地质分层,但在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拥有一个岩石质的小型地核(质量与地球相仿)。它的大气多半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还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
  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样,海王星内部有热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阳能的两倍多。
  在旅行者2号造访海王星的期间,行星上最明显的特征就属位于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约是木星上的大红斑的一半(直径的大小与地球相似),海王星上的疾风以300米每秒(7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把大黑斑向西吹动。旅行者2号还在南半球发现一个较小的黑斑极一以大约16小时环绕行星一周的速度飞驶的不规则的小团白色烟雾,现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许是一团从大气层低处上升的羽状物,但它真正的本质还是一个谜。
  然而,1994年哈博望远镜对海王星的观察显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许就这么消散了,或许暂时被大气层的其他部分所掩盖。几个月后哈博望远镜在海王星的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斑。这表明海王星的大气层变化频繁,这也许是因为云的顶部和底部温度差异的细微变化所引起的。
星体的光环
  海王星也有光环。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暗淡模糊的圆弧,而非完整的光环。但旅行者2号的图像显示这些弧完全是由亮块组成的光环。其中的一个光环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螺旋形结构。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样,海王星的光环十分暗淡,但它们的内部结构仍是未知数。
  人们已命名了海王星的光环: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显的圆弧,今已分别命名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个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卫星的弧,然后是leverrier(它向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里面暗淡但很宽阔的叫galle。
  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这很可能是由于行星地壳中层传导性的物质(大概是水)的运动而造成的。
  通过双目望远镜可观察到海王星(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儿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仅仅一个小圆盘,那么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远镜。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海王星的光环
  光环 距离(千米)宽度(千米) 另称
  diffuse 41900 15 1989n3r, galle
  inner 53200 15 1989n2r, 勒威耶
  plateau53200 5800 1989n4r, lassell, arago
  main 62930 < 50 1989n1r, adams
  (距离是海王星中心到光环的内端)
简介
  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尼普顿(Neptunus),因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天文学的符号,是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冬使用的三叉戟。
  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尽管海王星是一个寒冷而荒凉的星球。不过科学家们推测它的内部有热源。和土星、木星一样,海王星内部有热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阳能的两倍多。
基本数据
  公转轨道: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轨道倾角:1.769 度
  行星直径: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自转周期:22小时左右
  公转周期:约164.8个地球年
  发现者: Johann Galle
  发现时间:1846年
  平均温度: -353℉ (-214℃)
  一年:60,190天
  一天:16小时 7分钟
发现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远近顺序的第八颗行星,是通过它对天王星轨道的摄动作用而于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的,计算者为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德国天文学家J.G.伽勒是按计算位置观测到该行星的第一个人。这一发现被看成是行星运动理论精确性的一个范例。海王星由于距离遥远,光度暗淡,即使用大型望远镜也难看清其表面细节,因而不能依靠观测表面标志的移动来定出自转周期。1928年通过观测谱线的多普勒位移测出自转周期为15.8±1h,现在采用的自转周期(见下表)是M.贝尔通等从分析约300次红外观测中定出的,海王星的快速自转使它的扁率达1/50(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500km)。1968年4月7日,海王星掩恒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观测,得出它的赤道直径为50950km,与目前的最新数据相差很小。海王星用望远镜看略呈绿色,1932年证出海王星光谱红外区的强吸收线为甲烷引起。它的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氢和氦,大气温度大约为-205°C,这个值高于从太阳辐射算得的期望值,说明要么海王星大气下层存在温室效应,要么它有内在的热源。1846年,W.拉塞尔发现逆行的海卫一,据计算它正接近海王星,将来也许会碎裂成为海王星的环,1949年发现海卫二。
  海王星云层的平均温度为-193°C至-153°C,大气压约为1-3帕。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45亿千米,公转一周要165年。海王星的亮度为7.85等,只有在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的直径为49,400km,是地球的3.88倍。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641km。海王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7.22倍,平均密度为1.66g/cm3。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两极为1,180cm/s2,在赤道上约为1,100cm/s2。表面上物体的逃逸速度为23.6km/s。海王星有6颗卫星,5条光环。3。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两极为1,180cms2,在赤道上约为1,100cm/s2。表面上物体的逃逸速度为23.6km/s。海王星有6颗卫星,5条光环。
  由于海王星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人们根据传统的行星命名法,称其为涅普顿。涅普顿是罗
  马神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掌握着1/3的宇宙,颇有神通。
  星踪难觅 遥远的海王星,在地球上看去,常常隐身于宝瓶座星系不被人们发现,人们在发现天王星运动方式有点怪异之后,通过计算和推算才发现了它的存在。
  在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轨道与根据牛顿理论所推知的并不一致。因此科学家们预测存在着另一颗遥远的行星从而影响了天王星的轨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观察到海王星,它出现的地点非常靠近于亚当斯和勒威耶根据所观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经过计算独立预测出的地点。一场关于谁先发现海王星和谁享有对此命名的权利的国际性争论产生于英国与法国之间(然而,亚当斯和勒威耶个人之间并未有明显的争论);现在将海王星的发现共同归功于他们两人。后来的观察显示亚当斯和勒威耶计算出的轨道与海王星真实的轨道偏差相当大。如果对海王星的搜寻早几年或晚几年进行的话,人们将无法在他们预测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飞船探索
  仅有一艘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造访过海王星。几乎我们所知的全部关于海王星的信息来自这次短暂的会面。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到达距海王星最近的地点。因为这是旅行者2号飞船所要飞近的最后一个主要行星,也就没有后续轨道限制了,它的轨道非常接近卫星海卫一,正如旅行者1号飞越土星和它的卫星土卫六时所选择的轨道那样。
  这次探测发现了大黑斑,但后来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海王星时发现大黑斑已经经消失。大黑斑起初被认为是一大块云,而据后来推断,它应该是可见云层上的一个孔洞。1989年PBS用从"旅行者2号"传回地球的图像作了一个名为Neptune All Night的整晚节目。
  旅行者2号还飞向海卫一进行了考察,发现海卫一确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沿行星自转方向逆行的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它比原来想像的更亮、更冷和更小,表面温度为-240℃,部分地区被水冰和雪覆盖,时常下雪。上面有3座冰火山,曾喷出过冰冻的甲烷或氮冰微粒,喷射高度有时达32千米。海卫一上可能存在液氮海洋和冰湖,到处都有断层、高山、峡谷和冰川,这表明海卫一上可能发生过类似的地震。海卫一上有一层由氮气组成的稀薄大气层,它的极冠被冻结的氮形成一个耀眼的白色世界。
相关研究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越海王星,这是人类首次用空间探测器探测海王星。它在距海王星4827千米的最近点与海王星相会,从而使人类第一次看清了远在距离地球45亿千米之外的海王星面貌。它发现了海王星的6颗新卫星,使其卫星总数增至8颗;首次发现海王星有5条光环,其中3条暗淡、2条明亮。从旅行者2号拍摄的6000多幅海王星照片中发现,海王星南极周围有两条宽约4345千米的巨大黑色风云带和一块面积有如地球那么大的风暴区,它们形成了像木星大红斑那样的大黑斑。这块大黑斑沿中心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每转360°需10天。海王星也有磁场和辐射带,大部分地区有像地球南北极那样的极光。海王星的大气层动荡不定,大气中含有由冰冻甲烷构成的白云和大面积气旋,跟随在气旋后面的是时速为640千米的飓风。海王星上空有一层因阳光照射大气层中的甲烷而形成的烟雾。
  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4.96亿公里,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0倍。海王星接收到太阳的光和热只有地球的19%,于是其表面覆盖着延绵几千公里厚的冰层,平均温度为-220℃,外表则围绕着浓密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氢、氦和甲烷,大气压力很大,约为地球大气压的100倍,海王星的直径49500公里,是地球的3.88倍,体积有57个地球那么大,质量只是地球的17倍多,所以其密度也相当小,海王星以每秒5.43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花上164.8年,自转一周也只要24小时左右。
  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这很可能是由于行星地壳中层传导性的物质(大概是水)的运动而造成的。
  组成
   海王星的组成成份与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种各样的“冰”和含有15%的氢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相似于天王星但不同于土星和木星,它或许有明显的内部地质分层,但在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拥有一个岩石质的小型地核(质量与地球相仿)。它的大气多半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还有少量的甲烷。
  大黑斑
   在旅行者2号造访海王星的期间,行星上最明显的特征就属位于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约是木星上的大红斑的一半(直径的大小与地球相似),海王星上的疾风以300米每秒(7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把大黑斑向西吹动。旅行者2号还在南半球发现一个较小的黑斑极一以大约16小时环绕行星一周的速度飞驶的不规则的小团白色烟雾,现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许是一团从大气层低处上升的羽状物,但它真正的本质还是一个谜。
  然而,1994年哈勃望远镜对海王星的观察显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许就这么消散了,或许暂时被大气层的其他部分所掩盖。几个月后哈勃望远镜在海王星的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斑。这表明海王星的大气层变化频繁,这也许是因为云的顶部和底部温度差异的细微变化所引起的。
  风暴
  波塞冬及海王星符号
  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类木行星中最强的。考虑到它处于太阳系的外围,所接受的太阳光照比地球上微弱1000倍(仍然非常明亮,视星等-21),这个现象和科学家们的原有的期望不符。曾经普遍认为认为行星离太阳越远,驱动风暴的能量就应该有越少。木星上的风速已达数百千米/小时,而在更加遥远的海王星上,科学家发现风速没有更慢而是更快了(1600千米/小时)。这种明显反常现象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如果风暴有足够的能量,将会产生湍流,进而减慢风速(正如在木星上那样)。 然而在海王星上,太阳能过于微弱,一旦开始刮风,它们遇到很少的阻碍,从而能保持极高的速度。 海王星释放的能量比它从太阳得到的还多,因而这些风暴也可能有着尚未确定的内在能量来源。
未知之谜
  海王星的磁场偏离地心并与旋转轴线成很大的角度。这样外形古怪的磁场是如何形成的?
  海王星和天王星相对而言缺乏氢与氦的原因是什么?
  尽管海王星距太阳十分遥远,而且它内部的热源也相对较弱,但为何行星表面的风如此强劲?
  “大黑斑”发生了什么事?
  代表海王星的希腊海神波塞冬(尼普顿)
个人探索装备
  通过双目望远镜可观察到海王星,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仅仅一个小圆盘,那么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远镜。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神话中的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
  在罗马神话中海王星Neptune(希腊文中的 波塞冬Poseidon)是海神的的意思。波塞冬是希腊奥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他是宙斯的哥哥,地位仅次於宙斯。他与宙斯一同战胜了父亲克洛诺斯之后,一同分割世界,他负责掌管海洋,以三叉戟主宰水域,在水上拥有无上的权威,是大地的动摇者。他能呼唤或平息暴风雨,轻易地令任何船只粉碎。海神曾经与雅典娜争夺雅典,可惜最后还是败给雅典娜。一怒之下,他曾经用洪水淹没雅典。在争夺雅典时,他变出第一匹马,所以他也是马匹的保护神。
音乐
  《海王星》(《nepture》)
  《海王星》是班德瑞乐团创作的轻音乐,选入《迷雾森林》专辑内。
  钢琴,铺陈通往回忆的长廊,小调音阶如同你探寻记忆时的步伐,缓慢而笃定。当曲式进入副歌时,钢琴伴随薄脆清亮的钟琴音色,回荡在深远辽阔的音场中,彷佛遥远天际中的海王星一般深邃和多愁善感。钢琴击弦后的回音袅绕,就像每每回忆时那一幕幕模糊的画面;副歌的配器巧妙营造出一种阖目回味的情境,不管曾经得到或失去,都只留下心中满满的感谢和追忆。
天文百科
  海王星是人们计算出来的行星。天王星发现后,人们发现它的预报位置和实际总不相符,1845年亚当斯和勒威耶分别计算除了天王星外还有一颗行星,并计算出了轨道和质量。1846年9月,终于在预报位置“捉住”了它。海王星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是一颗淡绿色的行星。
  海王星和太阳的距离大约44.95亿千米,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0倍。它表面单位面积受到的太阳光只有地球上的1/900,表面温度很低,达-230。那儿的冰层厚达8000米,在冰层下面是由岩石构成的核心,核心质量和地球差不多。核心的温度高达2000-3000。冰层外面是浓密的大气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还有甲烷和氨。海王星的内部结构与天王星差不多,但岩石核心比天王星要大。海王星赤道半径为24750千米,是地球赤道半径的3.9倍。海王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7.22倍。海王星上的1年比地球上的1年长得多,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164.8年。海王星上四季的变化,冬季和夏季温差不大,每一季节长达41年以上。由于看不到海王星表面的特征,所以确定它的自转周期是很困难的。海王星上1昼夜约为17小时50分钟。海王星和天王星在体积、质量方面都非常相似,它们的化学组成、内部结构也大同小异,因而人们常把它们看作是一对“孪生姐妹”。除了海卫1和海卫2这两颗人们熟悉的卫星外,海王星还有另外6颗卫星,它们是“旅行者”2号发现的。1989年8月,“旅行者”2号飞跃海王星时,证实海王星周围存在着至少5条完整和比较完整的环,从最里面的环到海王星之间,还有一个很宽的主要由尘埃物质组成的壳层,其中两条双带比较明亮。
百科辞典
  haiwangxing
  海王星
  Neptune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在天文学中常用符号□表示。它的亮度为7.85等,必须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它有两颗卫星(见海王星卫星)。
    发现 1781年F.W.赫歇耳(见赫歇耳一家)发现天王星以后,有人利用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摄动理论来计算天王星的位置,但结果总是与观测值不符。有人怀疑这一理论是否可靠;也有人认为是天王星外还存在一个大行星,使天王星受到摄动而改变了位置。当时,大多数天文学家赞成后一种假说。英国的J.C.亚当斯于1845年算出了这个摄动行星的轨道和质量。他把结果通知英国几位天文学家,但未引起注意。1845年夏天,法国的勒威耶也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于1846年6月1日和8月31日发表了两个报告。同年9月18日勒威耶把他的研究结果寄给柏林天文台的伽勒。伽勒收到信后立刻进行观测,果然在和勒威耶预报相差不到 1°的位置上找到了这颗新行星,命名为海王星
     海王星及其卫星
    公转和自转 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和黄道面的夹角很小,只有1□8。它的椭圆轨道很接近正圆,轨道偏心率不到1%。它的轨道半长径大约30天文单位。它在轨道上的平均运动速度为每秒5.43公里,大约要164.8年才能绕太阳公转一周。海王星的平均会合周期为367.49日。海王星除绕太阳公转外,本身也自转。它自转是顺行的,自转周期为22小时左右。它的赤道面和它的轨道面有28°48□的交角,比地球的黄赤交角稍大。海王星上也有一年四季的变化,不过海王星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长得多,而冬季和夏季的温差不如地球显著。
    物理状况 根据1968年海王星掩星观测得知,海王星的赤道半径为24,750公里,是地球赤道半径的3.88倍。海王星的自转较快,致使形状变扁,扁率较大,为0.0259。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641公里。海王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7.22倍,平均密度1.66克/厘米□。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两极为1,180厘米/秒□,在赤道上约为1,100厘米/秒□。表面上物体的逃逸速度为23.6公里/秒。
    海王星的反照率为0.67。在海王星光谱中有很强的吸收带,说明有很厚的浓密云层包围着这颗行星。在海王星大气中有氢、甲烷和氨等气体。由于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在它表面上每单位面积受到的太阳光只有地球上的1/900,因此,它的表面温度很低,有效温度只有46K。在这样的低温下海王星上除氨云外,还能凝聚成甲烷云。如果有氩存在,甚至可能形成由氩结晶体组成的云。
    从1968年海王星掩恒星 BD-17°4388的观测中得知,海王星最高层大气的温度达135~200K。就远日行星而言,这是相当高的。此外,还在7.8微米波段处观测到甲烷的红外发射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特拉夫顿认为这是海王星有内部能源造成的,也有人认为这是海王星大气中的甲烷在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造成的,尚无定论。
    现在认为海王星有一个质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由岩石构成,核的温度是2,000~3,000K。核外面是质量较大的冰包层,再外面覆盖着稠密的大气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目前还不知道海王星有没有磁场、辐射带和光环。
     (刘麟仲)
    
英文解释
  1. n.:  Neptune,  the planet eighth in order from the sun, one of the furthest in the solar system
相关词
天文学天体卫星宇宙天文太阳系百科辞典小行星
冥王星宇宙自然学更多结果...
包含词
海王星的海王星环
海王星辰海王星风暴
暴君海王星海王星冲日
海王星战士海王星卫星
水手海王星海王星特洛伊
海王星号邮轮外海王星天体
海王星式巡逻机海王星号战列舰
海王星文化传媒海王星海底观测站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哈勃观测到海王星春季开始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
台州海王星鞋业有限公司儿童百问百答海王星篇拼音读物
“哈勃”观测到海王星春季开始海王星局域网客户机流量监视器v3.95
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海王星局域网客户机流量监视器v3.52
海王星局域网客户机流量监视器江苏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常州城中店
江苏海王星辰健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宣城市海王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兰州海王星乐器音响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