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占领全境。
1990年8月7日,美国军队开赴沙特阿拉伯。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同年2月28日结束。 |
|
|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
|
|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 |
|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老布什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连同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因为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 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 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 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
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到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 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1.瘫痪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4. 尽量摧毁伊拉克的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 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 个作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3.空袭地面部队;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 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
|
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 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 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据海湾战争中的一角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 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5个军队集团 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 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 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 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数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 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
19被击毁的俄制T-72型主战坦克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 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 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 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 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 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 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 攻历时100小时。 |
|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 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日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
伤亡数字
关于海湾战争的伤亡数字有争议。盟军死亡人数可能是378人,其中美军因战事身亡的有148人,非战事身亡的145人。英军死亡47人,阿拉伯军队死亡40人,法军损失2人。盟军死亡最多的是在1991年2月25日,该日一颗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击中一个美国兵营造成28个美军预备队员死亡。盟军受伤人数可能少于1000人。伊拉克伤亡人数的争议比较大。有些估计说少于1500人死亡,有些说约20万死亡。大多数学者认为死亡人数在2.5万到7.5万之间。受伤人数也不清楚。被美军俘虏的伊拉克人为7.1万。估计的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从100人到超过20万人不等。
此外战后的状态造成更多伊拉克人死亡。比如在炸弹中含有共300吨贫铀,铀是一种可能可以致癌的重金属(不过这一点也有争议)。战后伊拉克儿童的癌症率提高了四倍。战后对伊拉克的制裁可能也导致了约200万人死亡,其中半数是儿童。从海湾战争结束到美伊战争开始美军和英军空军几乎每个月都对伊拉克境内禁飞地带及其附近进行攻击。
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包括:空中作战已成为一种独立作战样式; 机动作战是进攻作战的基本方式;远程火力战是主要的交战手段;电子战是伴随 “硬杀伤”所不可缺少的作战方式;夜战是一种富有新内涵的战斗方式。
海湾战争因多国部队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占据的绝对优势,使其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代名词载入战争史册。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12类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70%的战略情报;多国部队集结了2790架现代化的固定翼飞机、1700多架旋翼飞机(其中600多架攻击直升机),65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发射车、工程技术保障车辆等;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人员比为1/2.4,火炮数量比为1/2.4,坦克数量比为1/1.44,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海湾战争空中作战投掷的8万多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仅占总投弹量的7%,但命中率却高达90%;伊军共被摧毁、缴获坦克3700多辆,装甲车2000多辆。海湾战争中所体现出的技术对战争的强烈影响使海湾战争预示了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各种军事高技术应用导致的对信息的大量获取,也使与之对阵的敌人在战术运用方面困难重重。
另外,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动用了大量贫铀弹,烧毁了大批炼油厂和化工厂。给当地带来的长期生态环境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
|
海湾战争
Gulf War
HQ柳an Zhanzheng
海湾战争(Gulf war)1992年z月17
日一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
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
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战争起因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是大国长期争夺的对象。80年代中期美苏
关系缓和后,该地区潜在的矛盾逐渐突
出。伊拉克对科威特凯靓已久,1961年拒
不承认科独立,并企图以武力将其吞并,
因遭英国干预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反对,才
于1963年承认其独立。此后,因边界问题
与科多次发生纠纷和冲突。两伊战争后,
伊拉克陷于经济困境,要求科威特减免其
债务,并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
石油,导致伊石油收人锐减,要求科赔款
和道歉;同时还向科提出重划边界和租用
布比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遭科坚
决拒绝后,伊于1990年8月2日出兵占领
科全境,8月8日宣布科为其第19
个省。
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世界上
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同时也冲击
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为美出兵
海湾提供了借口。美国出兵海湾的
战略目的是:控制海湾石油资源,
掌握西方经济命脉,巩固其在西方
世界的“领导”地位;长期驻足海
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
“新秩序”;制服地区强国伊拉克,
保持海湾地区力量均衡,维护美国
全球利益。伊侵科当天,美“独立”
号航空母舰即奉命驶往海湾。8月6日,美
总统G.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向
海湾部署军队。联合国安理会亦通过要求
伊无条件撤出科威特并对伊实施贸易禁运
等决议。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的名义建
立多国联盟。英、法等38个国家出于不同
目的派遣20余万人的战斗部队或支援部
队,日本等10多个国家向美国捐款540余
亿美元。1990年H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
通过第678号决议,限定伊拉克在1991年
1月巧日前撤出科威特,并授权联合国成员
国在1月15日后可使用武力将伊拉克逐出
利‘威特。
双方部署与作战企图开战前夕,多
国部队总兵力为69万人(其中美军45万
人)、坦克3 500余辆(其中美军2 000余
辆)、装甲车3000余辆(其中美军2200
辆)、作战飞机5 000余架(其中美军2000
余架)、舰艇250余艘(其中美军140艘),
部署在伊拉克一
科威特周围地区,
对伊军呈包围态
势。其中,埃及、
叙利亚及海湾六
国自勺陆军部队部
署在沙特阿拉
伯一科一威特边境
前沿,美、英、法
三国地面部队主
力位于纵深;航
空兵部署在沙特阿
拉伯、巴林、卡塔
尔、阿拉伯联合酋 |
|
- : Gulf War
- n.: (Persian) Gulf War
|
|
| 小说 | 译林出版社 | 冥隼 | 伊拉克 | 科威特 | 美国 | 美军 | 共和国卫队 | | 第二次海湾战争 | |
|
|
| 海湾战争全史 | 海湾战争综合症 | | 海湾战争综合征 | 第二次海湾战争 | | 美国人眼中的海湾战争 | 关于海湾战争正式停火的决议 | | 海湾战争模拟结果:“4天计划”或“100小时战争”的作战方案 | 海湾战争:插足世界石油心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