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島是在海洋中自行生成的島嶼,又稱大洋島。指分佈於廣阔而又深邃的海洋上的島。在地質構造上與大陸無關。按成因可分為火山島和珊瑚島。前者由海底火山的噴發物質(主要是熔岩)堆積而成,一般面積不大,高度較大,形態多樣:有聚簇在一起的,如斐濟島;有的近似方形,如亞速爾島;有的成團狀,如冰島;有的成長綫狀,如夏威夷群島;有的成弧狀,如阿留申群島等,主要分佈在太平洋西南部、印度洋西部和大西洋中部。後者分佈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上,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岩島或在珊瑚礁上由珊瑚碎屑等形成的沙島。大部地勢低平。島上有珊瑚碎屑組成的古堤岸、沙丘和珊瑚灰岩溶蝕形成的溝槽、陷穴等。珊瑚島可沿大陸或島嶼外緣延長,呈長蛇陣;也可在海洋中呈花環狀,其基礎為海底火山或岩石基底。如中國的西沙、南沙群島,太平洋中的中途島,大西洋中的百慕大群島等。
一般與大陸的構造、岩性、地質演化歷史沒有關係。按成因又可分為火山島和珊瑚島。火山島是因海底火山噴發,其火山錐升至海面上而形成的。珊瑚島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岩島,或由珊瑚碎屑構成的沙島。珊瑚礁又可分岸礁、堡礁和環礁類型。
2.大連海島:長海縣海洋島景區
大連市長海縣海洋島景區
海洋島位於黃海深處,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北與長山列島毗鄰,擁有長山列島最好的港灣和最高的山峰(海拔388米),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有“黃海前哨”之稱。全島面積18.98平方公裏,距大連港76海裏。海洋島自然風光優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海水清澈無污染——是大連最清潔的海域之一,遠離喧鬧的城市,是難得的海浴、垂釣、休閑、度假和療養勝地。
3.大連市長海縣海洋島鄉
海洋島群山環繞,地勢險峻,平均海拔250 米以上,海拔373米的哭娘頂是長山群島最高峰。當地有“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之說,在山上的某一窪處開鑿,就會有清泉涌出,水質滑膩甘甜,含有多種礦物質,深受遊人稱道。群山環保一馬蹄形海灣,名太平灣,是國內罕見的天然良港,風暴來臨之前,大量漁船浩浩蕩蕩聚集港內,桅如林,頗為壯觀,海洋島周圍海域出産的五壟刺海參,因比普通海參多一道肉刺且營養價值更高而享譽海內外。聞名全國的"海洋島漁場"即因海洋島得名.這裏還有亞洲最長的海底電纜,長達50余公裏,通嚮石城列島,再通嚮莊河大陸.海洋鄉由海洋島等6個島坨和部分礁石組成,陸域面積19.17平方公裏.海岸綫長52.5公裏.鄉轄兩個村,人口5500.; 海洋島主要旅遊景區景點有哭娘頂.太平灣.海神娘娘廟.海洋島公園. 紅石軍港、葦子溝浴場、青竜山森林公園。
夢 海 洋 島
秦桂芬芳
前些時候,偶然看到一篇報道,說5月1日下午1時左右,我國黃海海域距離大陸最遠的海島---海洋島突發山林大火,由於當時島上風力已達到7級,火藉風勢,火苗躥起80多米高。大火迅速蔓延至整個海島林區,危及到山上上百畝的樹木和全島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正在該島附近執勤的遼寧公安邊防總隊海警第一支隊官兵迅速登陸撲救大火,海警官兵連續奮戰1個多小時,最終將大火撲滅。
看到這篇報道,我的心為之一顫,不禁令我想起20年前去到海洋島的情景。
我是跟隨市作協組織的筆會去到海洋島的。那大概是在1986年的夏天吧。我們一行十幾人,從本溪坐火車到了大連,住了一宿,第二天就坐上船,前往海洋島。途徑大長山、小長山、獐子島,慢慢吞吞地一直到了傍晚纔抵達海洋島。後來知道,我們坐的船是個海軍退役的舊船,當地人都叫它“老牛船”,難怪它慢得像牛車呢。
海洋島是我國最東邊的島嶼,距韓國濟州島僅98海裏。它像一塊彎彎的馬蹄鐵一樣,半環狀地盤踞在茫茫的黃海之中。它形成的港灣叫太平灣,雖然不大,但遮風避浪,所以纔成就了一個天然良港。後來我的長詩《一個女人的發現》中的詩句“你的大船終於駛來/我聽見你的錨/正嘩啷嘩啷地泊進我的港灣/驚飛了落在我肩上的海鷗”就是從海洋島回來後,腦海中回想起海洋島的那個天然港灣而受到啓發而寫出來的。
海洋島幾乎沒什麽平地,除了山就是山。登上它的山頂,就能看見一望無際的海洋。那纔是真正的海,浩瀚縹緲的海,純淨野性的海。衹要你放眼眺望,就會在公海上看到已經小成玩具大小的國際巨輪在緩緩地航行。而你近看,就是時常與你擦肩而過的海鷗或水鳥。
下了山,在海洋島那沒有一絲人為污染的海灘上散步,竟然就能拾到活的海參,撿起它的時候還是軟軟的,看着看着它就會一點一點地化掉,真是可惜。後來聽當地漁民說,撿到鮮軟的海參後,把它狠狠地往地上摔幾下,它就變得堅硬結實起來。可是誰能狠下心摔它呢?我們還是把撿到的海參放回到海裏去了。
上了海洋島就有個“島上通”對我們說,海洋島上三件寶,海參、鮑魚、驢當表。我們就好奇,前兩個不用說了,誰都知道是好東西,可是“驢當表”是怎麽回事兒呢?“島上通”就說,島上的驢每回叫喚都趕在整點兒上,所以當地人就把驢叫當成了報時工具。我們就問,那些驢怎麽還能報時呢?“島上通”就說,經過研究和考察,可能是因為島上長年駐軍,駐軍就得站崗放哨啊,而每次換崗都是在整點,半夜三更的,可能就驚動了驢,驢一受驚,就長呼短叫的,長此以往,驢也就每逢整點就養成了叫喚的習慣吧,久而久之,當地的人也就把驢叫當成了整點報時的工具,也就有了“驢當表”之說。
在海洋島上不怕別的,就怕起風,風一來,海浪就肆虐海岸。那樣的天氣,大傢就衹好不出屋,在屋裏聽驚濤拍岸,在夢裏享自在休閑。而當風停了,浪退了,我們就趕緊去到海邊,這時海灘上的卵石,經過海浪的清洗和磨礪,最幹淨,最新鮮。隨便抓一把,就都如珍珠寶石一般,叫人愛不釋手。
島上最讓人感慨的是那些安臥在山坡上的墳塋,迎着海風一陣陣有些陰森可怕。“島上通”說,你們不用怕,那些墳裏根本就沒有人,都是些空墳。我們問為什麽,“島上通”就說,那是島上的漁民出海打魚,一去就沒有回來,島上的人就給他立個空墳,埋上些他生前的衣帽用品什麽的,就算他靈魂的寢地了。我們聽了,就都對那些空墳肅然起敬,覺得那既是死者的歸宿,又是親人的寄托,生死之間,原來可以用如此簡單的方式,實現形式和內容的超越,精神與靈魂的溝通,讓失去親人的人從現實與痛苦中解脫出來。
海洋島上生長着一種植物,葉子很開闊,一邊開着白色的長筒五角喇叭花,一邊接着緑色的果實;花兒淡淡的香,果兒有些像櫻粟果。我們就摘了幾朵花夾在隨行的書頁裏,采了幾顆它的果實算做紀念。後來從“島上通”那裏纔知道,原來這種植物是一味中草藥,有個又好聽又浪漫的名字——曼陀羅。從那以後,我由於職業的緣故又去過很多地方,在許多地方見過曼陀羅,它的生長分佈很廣,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衹是無論在那兒見到曼陀羅,都會讓我想起海洋島這個美麗的地方。
海洋島之旅,一別有20年沒有再去過,對它的記憶就像那一本舊書,被擱置在了生活的書架上。若不是偶然看到有關海洋島的報道,還不知道要把這段記憶再塵封多少年呢。
聽說現在的海洋島已經開發成了一個風景旅遊地,有什麽“漁港風光”、“鷹嘴石”、“明珠公園”、“哭娘頂”、“青竜山國傢森林公園”等諸多景點,但不知再上海洋島,還會不會在海邊拾到鮮活的海參,撿到珍珠寶石般的卵石,聽到毛驢整點的叫聲,看到依然遙望大海的空墳,或是采摘到那種好聽好看的“曼陀羅”果實。
也許真的衹有在夢中,才能再會到那個20年前的,叫人留連忘返的海洋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