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學 : 寫作常用詞 : 軍事測繪 : 測繪學 : 水力 : 影視歌麯 : 歌麯音樂 : 流行歌麯 > 海岸綫
目錄
No. 1
  陸地和海洋的分界綫。
No. 2
  ◎ 海岸綫 hǎi’ànxiàn
No. 3
  陸地和水域(尤指海或洋)之間形成的界限綫
No. 4
  指從海岸交界綫嚮陸地和海面延伸一定範圍的水面和地面
No. 5
  coastline
  海岸綫分為島嶼岸綫和大陸岸綫兩種,但海岸綫不是一條綫。這句話聽起來明顯地不合邏輯,但的確是海洋學家的一句口頭禪。海洋與陸地的不斷變化十分復雜。我們暫且假定陸地是固定不變的,海洋衹有潮汐變化。海水晝夜不停地反復地漲落,海平面與陸地交接綫也在不停地升降改變。假定每時每刻海水與陸地的交接綫都能留下鮮明的顔色,那麽一晝夜間的海岸綫痕跡是具有一定寬度的一個沿海岸延伸的條帶。為測繪、統計實用上的方便,地圖上的海岸綫是人為規定的。一般地圖上的海岸綫是現代平均高潮綫。麥剋特航海用圖上的海岸綫是理論最低低潮綫,比實際上的最低低潮綫還略微要低一些。這樣規定,完全是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因為海圖上的水深以這樣的理論最低低潮為基準,可以保證任何時間,實際上的水深都比圖上標示的水深更深。艦船按此海圖航行絶對不會擱淺。
  海岸綫 (臺鐵)
  海岸綫是指縱貫綫竹南=彰化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經營,較靠近西部海岸的傳統鐵路幹綫,俗稱海綫(ㄏㄞㄒ)。
  日治初期規劃縱貫綫中部路綫時,就已出現山海綫之爭。之後考慮到山綫沿綫的客貨運需求較大,且路綫居於內陸,較不易受海上炮擊破壞影響,因此將山綫納入縱貫綫的興建方案。
  1919年臺灣農工物資的出口隨着世界經濟發展而大為增加,但縱貫綫勝興段的陡坡使列車爬坡吃力,無法增加班次,造成不少貨物堆積於車站內無力運送,爆發「滯貨事件」。總督明石元二郎因而决定興建海綫鐵路來疏運。雖臺中地方士紳對於海綫的興建頗有疑慮,擔心興建後將使臺中喪失通衢地位,但在明石總督的強硬手腕下,海綫仍依原計劃興建。
  首段路綫於1920年12月15日通車,自臺中綫王田驛(今成功車站)至清水通車,稱「王田支綫」。全綫於1922年10月11日完工,設設追分驛(今追分車站)直通彰化。因通車後里程數較山綫少,縱貫綫里程改以海綫計,而載貨列車行經竹南(或彰化)時改走海綫,也讓運輸問題從此大為改善。
  現今大多數的西部幹綫列車經由臺中行駛,竹南到彰化間的縱貫綫(海綫)大多數行駛區間車,且由於臺中綫多次改綫後比海綫還短,因此營運里程改回以臺中綫計算。
  韓國電影:海岸綫
  又名: the coast guard
  導演: 金基德
  主演: 張東健 / 樸智娥 / 金泰宇
  上映年度: 2002
  製片國傢/地區: 韓語
  語言: 韓語
  imdb鏈接: tt0341384
  劇情簡介 ······
  韓國海岸警備隊上等兵薑漢澤是一個一心想要抓間諜的所謂好兵,可負責看守海岸的他卻錯誤地槍殺了醉酒後在海邊與女友親熱的平民。就是這一槍,便改變了衆人的命運,不止是薑漢澤自己,還包括被殺者的女友美英、薑漢澤的同僚金上士和整隊看守着海岸綫的軍隊。瘋掉的薑漢澤不再是戰友而是敵人,對此時的海岸警備隊來說,敵人和同志變成一個模糊的概念
海岸綫的定義
  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兩個基本單元,海岸綫即是陸地與海洋的分界綫,一般指海潮時高潮所到達的界綫。地質歷史時期的海岸綫,稱古海岸綫海岸綫分為島嶼岸綫和大陸岸綫兩種,但海岸綫不是一條綫。這句話聽起來明顯地不合邏輯,但的確是海洋學家的一句口頭禪。海洋與陸地的不斷變化十分復雜。我們暫且假定陸地是固定不變的,海洋衹有潮汐變化。海水晝夜不停地反復地漲落,海平面與陸地交接綫也在不停地升降改變。假定每時每刻海水與陸地的交接綫都能留下鮮明的顔色,那麽一晝夜間的海岸綫痕跡是具有一定寬度的一個沿海岸延伸的條帶。為測繪、統計實用上的方便,地圖上的海岸綫是人為規定的。一般地圖上的海岸綫是現代平均高潮綫。麥剋特航海用圖上的海岸綫是理論最低低潮綫,比實際上的最低低潮綫還略微要低一些。這樣規定,完全是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因為海圖上的水深以這樣的理論最低低潮為基準,可以保證任何時間,實際上的水深都比圖上標示的水深更深。艦船按此海圖航行絶對不會擱淺。
海岸綫的變化
  海岸綫從形態上看,有的彎彎麯麯,有的卻像條直綫。而且,這些海岸綫還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如我國的天津市,在公元前還是一片大海,那時海岸綫在河北省的滄縣和天津西側一帶的連綫上,經過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綫嚮海洋推進了幾十公裏。當然,有時海岸綫也會嚮陸地推進。仍以天津為例,在地質年代第四紀中(距今100萬年左右),這裏曾發生過兩次海水入侵,當兩次海水退出時,最遠的海岸綫曾到達渤海灣中的廟島群島。但經過100萬年的演化,現在的海岸綫嚮陸地推進了數百公裏。
  海岸綫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運動。由於受地殼下降活動的影響,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後退現象,造成了海岸綫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有人測算過,比較穩定的山東海岸,純粹由於地殼運動造成的垂直上升,每年約1.8毫米,如果再過1萬年,海岸地殼就可上升18米。到那時,海岸綫又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其次,海岸綫的變化受冰川的影響較大。在地球北極和南極地區,陸地和高山上覆蓋着數量巨大的冰川,如果氣溫上升,世界上這些冰川都融化了,冰水流入大海,那麽海平面就會升高十幾米,海岸綫就會大大地嚮陸地推進;相反,如果氣溫相對下降,則冰川又擴展加厚,海平面就會漸趨降低,海岸綫就會嚮海洋推進。
  再次,海岸綫的變化還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響。當河流將大量泥沙帶入海洋時,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積起來,長年纍月,沉積為陸地,這時海岸綫就會嚮海洋推移。如我國的黃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條大河,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約為37公斤,它每年傾入大海的泥沙多達16億噸。泥沙在入海處大量沉積,使黃河河口每年平均嚮大海伸長2~3公裏,即每年新增加約50平方公裏的新淤陸地。由於河水帶來的泥沙沉積,使海岸綫也不斷地嚮海洋推進。
中國的海岸綫
  按海岸的形態和成分來分,中國的海岸有平原海岸、山地港灣海岸及生物海岸3類。我國東部臨海,海岸綫總長度達3.2萬多千米,其中大陸海岸綫,北起鴨緑海蝕海岸,特點是山區折陡峭.地形險要。江口,南至北侖河口,長達1.8萬多千米。我國海岸形勢大體以杭州灣為界,杭州灣以北,海岸綫穿過幾個隆起帶及沉降帶,表現為上升的山地港灣海岸與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錯的格局;杭州灣以南,海岸綫基本處於同一隆起帶,所以具有較一致的特點。
海岸綫 (臺鐵)
  海岸綫是指縱貫綫竹南=彰化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經營,較靠近西部海岸的傳統鐵路幹綫,俗稱海綫(ㄏㄞㄒ)。
  日治初期規劃縱貫綫中部路綫時,就已出現山海綫之爭。之後考慮到山綫沿綫的客貨運需求較大,且路綫居於內陸,較不易受海上炮擊破壞影響,因此將山綫納入縱貫綫的興建方案。
  1919年臺灣農工物資的出口隨着世界經濟發展而大為增加,但縱貫綫勝興段的陡坡使列車爬坡吃力,無法增加班次,造成不少貨物堆積於車站內無力運送,爆發「滯貨事件」。總督明石元二郎因而决定興建海綫鐵路來疏運。雖臺中地方士紳對於海綫的興建頗有疑慮,擔心興建後將使臺中喪失通衢地位,但在明石總督的強硬手腕下,海綫仍依原計劃興建。
  首段路綫於1920年12月15日通車,自臺中綫王田驛(今成功車站)至清水通車,稱「王田支綫」。全綫於1922年10月11日完工,設設追分驛(今追分車站)直通彰化。因通車後里程數較山綫少,縱貫綫里程改以海綫計,而載貨列車行經竹南(或彰化)時改走海綫,也讓運輸問題從此大為改善。
  現今大多數的西部幹綫列車經由臺中行駛,竹南到彰化間的縱貫綫(海綫)大多數行駛區間車,且由於臺中綫多次改綫後比海綫還短,因此營運里程改回以臺中綫計算。
  同名電影韓國電影:海岸綫
  又名: The Coast Guard
  導演: 金基德
  主演: 張東健 / 樸智娥 / 金泰宇
  上映年度: 2002
  製片國傢/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劇情簡介:
  韓國海岸警備隊上等兵薑漢澤是一個一心想要抓間諜的所謂好兵,可負責看守海岸的他卻錯誤地槍殺了醉酒後在海邊與女友親熱的平民。就是這一槍,便改變了衆人的命運,不止是薑漢澤自己,還包括被殺者的女友美英、薑漢澤的同僚金上士和整隊看守着海岸綫的軍隊。瘋掉的薑漢澤不再是戰友而是敵人,對此時的海岸警備隊來說,敵人和同志變成一個模糊的概念。南北韓問題的又一部力作,金基德難得的作品。
  無
英文解釋
  1. :  Coast Line,  strand line,  shore line,  contour of land
  2. n.:  coasting,  coastline,  contour,  shoreline,  a salient feature
近義詞
海岸的輪廓
相關詞
孟加拉國港口運輸吉大港旅遊地形地貌廈門地理
中國海南三亞澳大利亞墨爾本維多利亞州大洋路
包含詞
古海岸綫守衛海岸綫高潮海岸綫
藍色海岸綫低潮海岸綫走過海岸綫
臺灣海岸綫幸福海岸綫拯救海岸綫
遊離海岸綫南海海岸綫海岸綫凹入處
麯折的海岸綫海岸綫的走嚮沿海岸綫徵友
金基德海岸綫消失的海岸綫海岸綫狀紋理
致命的海岸綫失落的海岸綫鋸齒狀的海岸綫
中國東部海岸綫多岩石的海岸綫海岸綫的凹進處
灰藍色的海岸綫大陸海岸綫長度縱貫綫海岸綫路段
威基基黃金海岸綫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綫的變遷半條命2:消失的海岸綫
半條命2消失的海岸綫情色海岸綫兩周年賀文全集半條命消失的海岸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