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公安 : 股票 : 股票基金 : 电脑硬件厂商 : 电子商务 : 家具 : 家居建材 : 西欧 >英国 > 英格兰 > 西北 > 大曼彻斯特郡 >特拉福德 > 海尔
显示地图
目录
海尔 Hai 'er  

海尔集团 Haier Group
  海尔集团是青岛集科研、生产、贸易及金融等于一体的国家特大型企业。10几年前,海尔的前身还是一个亏空147万元,资不抵债,工人拿不到工资,管理极为混乱的集体企业;到1998年,海尔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2亿元,利税10个多亿,产品出口到8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7665万美元。海尔的发展受到哈佛大学、《财富》杂志、《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的关注。
  海尔发展之快的主要动力是创新精神,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8个字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海尔集团现在已拥有各项专利1700多项,是中国申报专利最多的企业。1998年,海尔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一个新产品,每天申报两项专利,全年完成新产品、新技术262项,有236项成果实现商品化,商品化率达90%,科技贡献率达63%。
  海尔集团发展至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技术创新是企业高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国际化的海尔的基石。名牌战略是海尔创新精神的载体,海尔名牌战略实施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
造就海尔冰箱名牌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
  1.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是轻工业部最后一批电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已有100多个牌号,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尔刚开始生产冰箱时,就提出了“名牌战略”的口号。“名牌战略”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高质量。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领先一步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质量可靠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很快海尔便以高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2.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要创名牌冰箱,就要从抓质量入手。海尔认为:人是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第一流的产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来的,质量实质上是职工整体素质的体现,抓质量应该首先从人抓起。
  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这次事件在职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职工的质量意识从此有了质的提高。
  3.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开发,不断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保持技术上、质量上的发展创新,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在无氟节能冰箱研制上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国和亚洲先后参加了美国“世界地球日”,维也纳“氟利昂及哈龙替代国际学术交流会”,印度新德里“国际无氟成果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引起世界的轰动,被世界环保组织誉为“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
从单一的冰箱名牌到多元的海尔品牌
  1992年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海尔抓住时机先后兼并青岛电冰柜总厂、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个企业,并投资兴建海尔园开始二次创业,现在海尔产品涉及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和彩电、计算机、手机等领域,形成46个系列,8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多元化产品群。
  海尔在二次创业、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立足市场来发展名牌,通过强化管理来巩固名牌,通过联合舰队来延伸名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确立海尔品牌地位。
  1.立足市场,发展名牌。以市场规律为依据,在质和量的矛盾面前,海尔总是首先确保产品质量、管理,然后再扩大产量、规模,以质取胜,以名牌取胜。
  新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坐标,新产品从设计、试制到投产过程中都按名牌产品的要求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每一代新产品投入市场都能成为占领市场的新式武器。每当一个新产品问世后,我们就不断寻找其不足之处,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心理,以此设计新的产品,开拓新的消费需求领域。
  海尔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思想。海尔认为,名牌要靠用户和市场认可,名牌更要靠优良的服务来创造和维护。因此,海尔把售后服务看成创造名牌、宣传名牌、维护名牌、发展名牌的重要环节和首要领域。1996年6月,海尔集团荣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这是亚洲家电行业第一家荣获此殊荣的企业。
  2.强化管理,巩固名牌。海尔在追求一流产品的同时,十分重视追求一流的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从严治理,花大力气强化以质量为主线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引进先进的工装设备同时,全面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标准,积极推行质量否决权制,把一切质量过失否决在生产过程中。
  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创新,以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为重点,把ie、6s活动、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等引入企业管理,使名牌产品处于先进的全方位优化管理之中。
  良好的效益来源于科学的管理,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海尔形成了一套符合企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日清日高管理法,即oec管理,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运转机制,并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多年以来,海尔一直把抓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很有特色的管理方法,深化了oec管理,丰富了oec管理的内涵。
  3.联合舰队,延伸名牌。在市场竞争中,有名牌,但没有规模,则名牌无法发展与保持;有规模但无名牌,则规模也不可能实现。为此,海尔提出了“联合舰队”的管理模式,即海尔集团的模式不应是一列火车,而应是一支联合舰队,每一舰只都有自己很强的战斗力,又可联合作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样,就能以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一个名牌群,延伸了名牌的范围。
  现在,海尔的产品形成了变频系列、抗菌系列、健康系列、环保系列、智能化系列家电等42个系列,8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名牌产品群。海尔产品从整体上形成优势,每一个系列又具有不同的创新点,分别在技术、概念、需求、外观设计等方面独具特色。
  4.技术创新,确立品牌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掌握市场主动权,进而成为行业领先者和市场领袖的基本条件。通过技术创新,海尔成功地确立了海尔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础。
  海尔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遵循着三条原则:“课题市场化”、“成果商品化”、“目标国际化”。
  海尔认为市场是所有企业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因而技术创新的课题要从市场中来,又要服务于市场。海尔在确定课题时,紧紧把握住从市场出发,从消费者的不满意点、遗憾点、希望点出发的原则,形成“课题来自于难题”的局面。如,为解决消费者难题而开发的小小神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繁衍”了九代,产销量突破100万台,并出口到轻易不进口家电产品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世界家电市场引起巨大的轰动。
  成果商品化,创新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最终要通过商品化回到市场。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这是检验技术创新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海尔集团1998年具有新产品、新技术262项,有236项成果实现商品化,商品化率达90%。
  目标国际化就是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所属技术领域内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工作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立足高起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最新科技手段来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目前海尔已进入影响集团及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了以cfc替代、节能、静音化、数字化、信息、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等为主的多方面超前研究。海尔现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储备能力,技术储备项目达到68项。
争创国际名牌
  1998年以来,海尔集团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创国际化的海尔海尔提出的“国门之内无名牌”的思想,实质是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固的地位后,要到国际市场上竞争,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良好的品脾形象。争创国际化的海尔海尔集团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海尔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海尔的必然要求。
  1.先难后易,打开国际市场。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家电产品要求标准都较高,而且不少国家都有较为严格的安全证。如美国的ul认证、加拿大的csa认证、欧共体的ce认证等,要向这些国家出口就必须通过上述认证。现在海尔产品先后通过了ul,csa,saa,vde,ce,saso15个种类、48个国家的国际认证。海尔产品先后打入了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目前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几大骨干企业都已通过了国际质保体系方面最高认证——iso9001认证,和国际上环保体系方面最高认证——iso14001认证,促进了海尔的对外出口。
  海尔的出口量逐年翻番,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的信誉,并坚持在发展中对国际市场布局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有利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大好局面。目前尔产品已出口到包括欧美、日、中东、东南亚、非洲等87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四大主导产品,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21%,144%,183%,134%。全年出口创汇达7665万美元,较1997年同期增长36%。
  2.构建海外专营网络,实现全球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营销网络是保证产品大批量出口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立全球化的营销网络是海尔营销的战略目标。
  目前,海尔已在海尔外发展了49个经销商,销售网络达3000多个,并在中东和德国分别建立了“国际物流中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尔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布局日益合理,欧美地区占60%,东亚地区占16%,表现出市场多元化的特点,有效地规避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在美国销售的184升以下的冰箱中,有20%来自中国海尔海尔在菲律宾的lkg公合作生产的海尔牌冰箱打破了菲律宾冰箱市场被日、美等产品垄断的局面,在菲律宾大的连锁店超市sm里,海尔冰箱随到随销,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3.“三个三分之一”。海尔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分之一”的目标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三个三分之一”,也就是全球市场的发展规划。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
  国外建厂、生产、销售,是海尔创国际名牌,把自身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海尔的非重要一步。在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前两步成功迈出之后,海尔在外建厂、生产、销售上也迈出了前进的脚步。海尔先后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等国输出技术并设厂生产,产品实现了当地生产、当地销售。1999年4月日,海尔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大型独资家电生产基地,形成了海尔产品在美国的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系统,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全球竞争。海尔在销售中努力过质量、售后服务等树立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在欧美、东南亚地区,海尔的广告牌巨型灯箱广告同世界名牌家电比肩而立;海尔蓝和海尔标志的用户服务车也在当地形一道独特风景。另外,海尔建立了的全球的电话服务体系,让海尔的用户无论身处世界何地,都能享受到海尔的星级服务。
  4.国际化的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海尔要创国际知名品牌,建成国际化的海尔,必然要在国际市场上同欧美、日等国家的知名品牌竞争,国际化的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是海尔产品取胜的保证。海尔集团以高额的投入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并力争达到全面与国际化接轨。
  国际化信息网络由“紧跟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分析、评审”的内部机制与由首尔、东京、里昂、洛杉矶、蒙特利尔、阿姆斯特丹、硅谷、悉尼、台湾、香港等建立的10个信息分中心组成的外部网络构成。通过内外部的统一,获得并利用最新的信息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实现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国际化技术网络由国外战略联盟系统与工业设计系统和国内广泛的产学研联合体组成,实现海尔产品在技术、产品上的个性化,适合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国外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与国际上先进企业进行全面合作。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的进一步合作,使海尔集团在国内巩固了洗衣机技术的领先地位。另外还与德国的迈兹、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分别在全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变频技术等方面建立了技术联盟关系,形成海尔在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工业设计系统为海尔产品进行了pi提案开发、产品个性化设计、家电产品人——机接点等课题的研究,为海尔产品覆盖全球进行设计开发,形成海尔产品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整体优势。
  海尔在国内有广泛的产学研联合体。海尔集团控股经营国家级科研机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尔以控股方式与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合资成立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尔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c-mold公司合资组建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海尔同国内外大公司、科研机构、大学等成立了48个联合研究中心。海尔还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5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化学及材料、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生物工程、海外本土设计等方面开展博士课题研究。通过广泛的产学研联合,有效地加速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由于海尔坚持创国际名牌,树立国际信誉,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进行的亚太地区最具信用公司评比中,海尔成为亚太地区进入前十名的企业中惟一的中国企业。同时,美国权威的《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排在美、日等家电名牌之前,名列榜首。
  海尔将进一步全面推进企业国际化战略,争取早日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9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19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19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六。
  ☆海尔是一个中国著名的品牌,除此之外,也是日本动画片《四驱兄弟》的一个人物。
  《四驱兄弟》的第二部分有关世界杯大赛的内容中,海尔是其中德国铁狼队的队长,在世界杯大赛最终决赛前从未输过,被誉为“不败神话”、“天才赛车手”。他首次失败是在世界杯大赛最终决赛的第二场比赛,只获得了第三名,原因是他未把迷你赛车当作自己的朋友,不过他很快明白了这个道理,重新振作了起来。
  海尔性格温文尔雅,有绅士风度,可能是因为年纪较小,有睡懒觉的习惯。喜爱听小提琴曲,家境很殷实。
  下面是海尔的一些基本资料:
  姓名:海尔
  生日:2月14日
  学年:小学四年级
  血型:ab型
  身高/体重:142cm/32kg
  星座:水瓶
  家庭成员:父亲,母亲,祖父,祖母
四驱兄弟
  “谁是在亚洲最受仰慕的公司?”,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刚刚完成的一项调查反映了这一结果:微软依旧是全亚洲范围内最受仰慕的公司,而中国最受仰慕的公司为青岛海尔,网络新贵百度则排名中国第六。
  早在1993年,《远东经济评论》就开始了这项引人注目的调查。但是在信息时代全面到来的十几年前,科技公司远不如大众消费公司那么引人注目。当年的评选结果是,可口可乐高居榜首,而排行最靠前的科技公司是施乐公司,仅仅处于第六名的位置,当时还在亚洲各地卖bp机的摩托罗拉,排名第八。
  今天的亚洲,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摩托罗拉早已不生产bp机,但其生产的手机却摇身一变成为流行音乐重要的发布平台之一,而微软领衔的高科技公司已经占据整个排行榜前10的6个位置。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现在的受仰慕程度则分别只排到21名和27名。
  在这200家名单的中国公司里,青岛海尔这一大众电子消费品牌位居第一,而引人注目的新兴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排名第六,网易公司则位居第八。
  海尔(georage ellery hale,1868-1938),美国天文学家。在海尔的组织下,美国安装过不少巨型望远镜。在叶凯士天文台安装的1.02米折射望远镜,到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1917年,海尔组织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安装了2.54米胡克望远镜,它是第一架,也是三十年内唯一能够提供借以确定银河系实际大小与我们的太阳系所处位置信息的仪器,它使人类有可能估量到自己所在星系的大小和性质,估量出河外星系的本质和运动;海尔还筹建在帕洛玛山天文台安装了5.08米反射望远镜,它拍摄和分辨遥远天体的能力比胡克望远镜要优越得多:它能拍摄23等的暗星,能探测距离我们远达几亿光年的暗弱星系。为了纪念海尔的不朽业绩,这架5.08米的望远镜被命名为“海尔反射望远镜”。
  海尔通过太阳色球层的日饵照片,发现了太阳耀斑的存在;他还发现了太阳黑子中强磁场的存在,这是对地球外磁场的最早发现。
  1895年,海尔创刊了《天体物理学》杂志,他的著作有《恒星演化研究》、《天文台的十年工作》、《新的星空》、《宇宙的深度》等。
  为了纪念海尔的功绩,1969年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玛山天文台合并时,统一改名为“海尔天文台”。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海尔集团现任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2007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2008年,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旧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截止到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
  2008年,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进入第三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海尔开始了信息化流程再造。海尔通过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流程,打造卓越运营的商业模式。海尔的信息化革命,意味着 “新顾客时代”的开始。海尔通过流程机制的建立和卓越商业模式的打造,创造和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海尔已经启动“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企业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工作作风,通过无边界的团队整合全球化的资源,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海尔集团发展战略〗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 1984 年只有冰箱, 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大事记〗
  2008年
  ●10月,中国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改革三十周年功勋(贡献)人物/中国改革贡献单位颁奖典礼在北京召开。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获 “中国改革30周年功勋人物”奖。此次论坛由《财经界》杂志社和新浪财经联合组织,评选结果由论坛专家组、秘书处推荐,经媒体公示、由读者投票最终产生,评选出了30位三十年来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功勋人物,以表彰他们为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卓越贡献。获得这一殊荣的功勋人物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八届最大500家企业暨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了关于中国大企业集团的最新统计信息,海尔集团名列2008年度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1位。此次发布的2008年中国大企业集团综合实力信息,是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统计方法,对我国企业集团现状进行跨行业、全方位、多指标调查所取得的最新数据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按影响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因素分为能力指标和机制指标。能力指标包括生存、发展、潜力三类共计47个指标,机制指标则根据含义分为制度、决策、激励、管理和创新五类共计11个指标。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最后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指数汇总成竞争力指数。
  海尔集团跃居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第一,与其全球化的发展和成功的奥运营销带来的品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分不开。2008年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经济文化实力,开始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主流社会。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体现。民族品牌也一样,通过奥运跳板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商业环境、适应全球化的公共关系。作为2008奥运会的赞助商,海尔集团从2005年就开始了奥运营销的步伐,从成功为37个奥运场馆提供6万件绿色节能产品到奥运会期间 “一块金牌一所希望小学”金牌公益计划的实施,海尔集团借助于奥运会舞台充分向全球展示了自己“全球化品牌”的势力和新形象。“海尔一开始'走出去'不是出口创汇,而是出口创牌;现在'走进去’、'走上去’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创造。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海尔将借信息化时代提供的最好的时机,整合全球的资源打造全球化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网络,向着创全球化品牌的目标扬帆远航。”张瑞敏说。这句话很好地阐释了海尔夺得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冠军的原因所在。
  ● 3月25日,由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商业评论》,共同推出的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榜单公布,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同时,《北大商业评论》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总榜和行业榜,海尔荣登家电企业“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榜首。
  ● 3月25日,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大调查”结果揭晓。海尔等本土品牌在境外品牌的强势竞争下,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海尔冰箱、洗衣机、热水器三个品类同时荣登第一。
  ● 3月,海尔集团申报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家电装配生产过程,跟踪与调度系统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启动。
  ● 3月,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第三届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海尔”商标荣获“中国综合行业标王”和“山东省标王”,成为唯一一个荣获“双标王”的家电商标。
  ● 3月13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开7年来服务质量“明察暗访”调查结果。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陈传意说:“海尔是唯一做到被抽查的所有产品、所有城市、合格率均为100%的企业,堪称‘中国式服务’的典范!我们共在48个城市抽查了海尔8类产品,全部合格。”
  ●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在代表团审议结束时,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代表们中间,与代表们一一亲切握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人民权利报》对杨绵绵总裁与胡总书记的见面是这样描写的:“海尔是著名的世界品牌,总书记曾亲自出席他们在巴基斯坦建设的海尔-鲁巴经济区揭牌仪式,并视察海尔工业园。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向总书记汇报说,海尔工业园已经投产,而且效益很好。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并叮嘱杨绵绵,要把海外的项目搞好。”
  ● 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作为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 2月,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报社等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业经济年度人物发布暨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获“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 2月16日,第57届NBA全明星赛在美国新奥尔良体育馆隆重举行。作为NBA唯一家电赞助商,海尔品牌LOGO在球场周围十分醒目,海尔成为赛场上闪亮的品牌“明星”。海尔与NBA共同推出了“Haier,Shooting Star——海尔混合投篮比赛”,吸引了全球NBA球迷的目光。
  ● 2月,两款海尔洗衣机在日本大型消费电子渠道Bic Camera的销量超过了同容量段的松下、东芝等著名品牌。Bic Camera渠道在其电视广告中免费对海尔洗衣机进行主推介绍,并在其网站上主推海尔海尔成为其首推的第一个中国家电品牌。
  ● 2008年值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周刊》在北京发布首份《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榜单。“百人榜”是这样评价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张瑞敏成就了“海尔中国造”的品牌,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奇迹,更成就了国人拥有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的梦想!”
  ● 1月11日,“海尔集团2007全球年会”在中央研究院隆重举行,主题是“开放、对等、共享、全球运作”。全球七大区的海尔经理人通过网络视频参加了会议。
  ● 美国拉斯维加斯时间1月6日,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第四十一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展)在美国拉斯韦加斯拉开帷幕。“中国消费电子产业领先品牌TOP10”在CES展会上揭晓,海尔被评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第一品牌。海尔连续两年荣登十大品牌之首,体现了海尔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海尔的产业〗
  家电
  通讯
  IT
  家居
  生物
  软件
  物流
  金融
  旅游
  房地产
  电器部品
  数字家庭
  生物医疗设备
〖海尔的研发〗
  一、海尔中央研究院简介
  海尔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12月26日,位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内。
  海尔中央研究院致力于自主研发创新,承载着为海尔集团创全球知名品牌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的使命。
  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海尔集团的核心技术机构,是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合作建成的综合性科研基地。目前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28 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拥有 1. 2 万平方米 的研发大楼和 1. 6 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硬件设施,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建 立了 48 个科研开发实体。
  中央研究院目前着重于下列领域的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制冷技术、网络家电技术、控制技术、集成电路、环保、节能技术、智能家居集成技术、新材料、工业设计等。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储备与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 3-10 年的技术,同时推进这些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工作,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海尔中央研究院的目标和使命
  建立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以及先进的资源整合中心,整合利用全球优势资源,为海尔集团在全球的发展服务,支持集团的全球化品牌战略是海尔中央研究院的目标。
  海尔中央研究院担负的使命是“为海尔集团创全球知名品牌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三、海尔中央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任务
   海尔中央研究院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1.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实现超前技术项目的商品化,为海尔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2.集成软件资源,提升海尔产品的附价值,并实现成本节约;
  3.主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海尔及中国的技术标准拥有者,提升海尔及中国家电产品的技术实力;
  4.为海尔集团在全球的制造、采购、服务部门提供研发能力和技术支持;
  5.动态跟踪、采集、分析全球经济、市场、技术的动态,为海尔集团的决策提供依据。
〖标识内涵〗
  海尔兄弟
  海尔的新标志由中英文组成,与原来的标志相比,新的标志延续了海尔20年发展形成的品牌文化,同时,新的设计更加强调了时代感。英文标志每笔的笔画比以前更简洁,共9划,“a” 少了一个弯,表示海尔人认准目标不回头;“r”减少了一个分支,表示海尔人向上、向前决心不动摇。英文海尔新标志的设计核心是速度。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组织的速度、个人的速度都要求更快。英文标志的风格是简约、活力、向上。英文新标志整体结构简约,显示海尔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每个人更加充满活力,对全球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汉字海尔的新标志,是中国传统的书法字体,它的设计核心是:动态与平衡;风格是:变中有稳。两个书法字体的海尔,每一笔,都蕴涵着勃勃生机,视觉上有强烈的飞翔动感,充满了活力,寓意着海尔人为了实现创世界名牌的目标,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孙子兵法上说,“能因敌变化而致胜者谓之神”,信息时代全球市场变化非常快,谁能够以变制变,先变一步,谁就能够取胜。海尔在不断打破平衡的创新中,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在“海尔”这两个字中都有一个笔画是在整个字体中起平衡作用,“海”字中的一横,“尔”字中的一竖,“横平坚直”,使整个字体在动感中又有平衡,寓意变中有稳,企业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为了稳步发展。
〖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奥运赞助商-海尔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案例:
  “有生于无”与“以柔克刚”
  有一次,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出访日本一家大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一向热衷中国至理名言。在这位董事长介绍该公司经营宗旨和企业文化时,阐述了“真善美”,并引述老子思想,张瑞敏也发表了自己看法:《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与“真善美”语义一致,这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张瑞敏以这句话诠释了海尔文化之重要性。他说,企业管理有两点始终是我铭记在心的:第一点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当领导的到下面看重的是有形东西太多,而无形东西太少。一般总是问产量多少、利润多少,没有看到文化观念、氛围更重要。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第二点是老子主张的为人做事要“以柔克刚”。张瑞敏说:“在过去人们把此话看成是消极的,实际上它主张的弱转强、小转大是个过程。要认识到: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弱势;如果你真能认识到自己是弱势,你就会朝目标执着前进,也就会成功。”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张瑞敏:“一位企业家首先应懂哪些知识?”张瑞敏想了想说:“首先要懂哲学吧!”
  张瑞敏能联系企业实际,从老子思想中悟到“无”比“有”更重要、“无”生“有”的道理,也悟出柔才能克刚、谦逊才能进取的为人做事之理。骄横与张扬永远是企业衰败之源。
  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企业家的成熟在于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念体系。一切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哲学家。著名经济学家艾丰为《张瑞敏如是说》一书写序,题目就是:“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艾丰用哲学恰到好处地评价了张瑞敏。
  案例:
  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讲坛
  1998年3月25日 ,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内,工商管理硕士二年级学生的课堂上是一番异常热烈的景象,大家正欣喜万分地迎接一位陌生的老师——来自中国的企业家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请大家想想看, 1984 年张瑞敏先生面临的严重挑战是什么?”林·佩恩教授循循善诱地向大家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呈马蹄形排列的座位上立即举起一片手臂,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其中有拉美人、日本人,更多的是美国人。
  教授不断提问,把讨论逐渐引向深入。“海尔具有每年增长 80% 的速度,成为家电发展最快的企业,大家认为什么是影响海尔成功的因素?你若是张先生,又如何做出决策?海尔管理为什么是有效的?一条‘休克鱼'为什么能被海尔文化激活?为什么研究企业文化就是研究活力?”学员们各自发表着看法。
  张瑞敏听着各国硕士生的提问和对海尔文化案例的热烈讨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一位美国的学生说:“从张先生的讲课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企业成功的管理!”
  张瑞敏是走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以海尔的卓著业绩和精辟经营理念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企业与成功的海尔文化。这一事件在中国企业管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说明,中国企业只要创新,同样也可以在企业管理方面为世界做出贡献。
  海尔企业精神、工作作风诠释
  求变创新,是海尔始终不变的企业语言。
  更高目标,是海尔以一贯之的企业追求。
  创业21年、已全面搭建全球本土化框架的海尔,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面对着全球化竞争的新方向,海尔将开始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新一轮升级创新。
  第一个十年
  海尔精神:无私奉献 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
  从1984到1995,海尔十年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立志要干出中国最好的冰箱的海尔创业者们,发出了"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心声。
  作为国内最后一家引进冰箱项目的工厂,要想后来居上,必须速度制胜,"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当时全体海尔人一致的工作作风。在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的推动下,海尔十年创业首战告捷,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 追求卓越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
  1995年,在国内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海尔,开始聚焦国际市场。以当年海尔工业园落成为标志,海尔二次创业创国际名牌战略宣告启动。
  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尝试者,创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名牌,成为海尔人此后最执着的追求。具有民族意义的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成为海尔人挑战国际名牌的精神底蕴。
  在这一时期,海尔的工作作风有了更深的价值取向,"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成为海尔创造比较优势、挑战国际名牌的速度利器,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巨大差距的海尔,以跨越式赶超为动力,义无反顾地冲向国际名牌的目标。
  2005年8月30日,《金融时报》评选中国十大世界名牌,海尔荣登榜首。在全球白色电器制造商中,海尔排名第四。
  第三个十年
  海尔精神:创造资源 美誉全球
  海尔作风:人单合一 速决速胜
  全球化的海尔,需要全球化的海尔精神。
  海尔的全球化,需要企业的全球化追求。
  遍布全球的5万海内外海尔员工,海尔创世界顶级品牌的目标,都需要一种全球视野的共享价值。海尔新的企业精神--"创造资源 美誉全球"应运而生。
  "创造资源"本质上是创新。与国际顶级企业相比,目前的海尔还不具备资源优势,但在创新的旗帜下,海尔可以而且能够创造资源,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美誉全球"就是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的更高目标。海尔在全球各地满足用户需求的综合美誉,就是海尔世界名牌的根本内涵。
  在这一更高的目标下,"人单合一 速决速胜",就成为海尔工作作风的最新表述。"人单合一"是手段,"速决速胜"是目的。每一个SBU都要与市场准确地结合,然后以速度取胜。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
  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
  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创世界顶级品牌!
  (一)造就海尔冰箱名牌
  自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成立至1991年的7年时间里,海尔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坚持技术进步,通过狠抓产品质量,创立了海尔冰箱名牌。
  1.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是轻工业部最后一批电冰箱定点生产厂家,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已有100多个牌号,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因此,在海尔刚开始生产冰箱时,就提出了“名牌战略”的口号。“名牌战略”的核心就是产品的高质量。
  1985年,海尔从德国利勃海尔集团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出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领先一步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质量可靠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很快海尔便以高新技术、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2.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要创名牌冰箱,就要从抓质量入手。海尔认为:人是质量中最关键的因素,第一流的产品是第一流的人干出来的,质量实质上是职工整体素质的体现,抓质量应该首先从人抓起。
  1985年,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这次事件在职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职工的质量意识从此有了质的提高。
  3.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技术开发,不断否定自己,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始终保持技术上、质量上的发展创新,确保了市场上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在无氟节能冰箱研制上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成果曾代表中国和亚洲先后参加了美国“世界地球日”,维也纳“氟利昂及哈龙替代国际学术交流会”,印度新德里“国际无氟成果研讨会”等多个国际学术交流会,引起世界的轰动,被世界环保组织誉为“世界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
  (二)从单一的冰箱名牌到多元的海尔品牌
  1992年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海尔抓住时机先后兼并青岛电冰柜总厂、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18个企业,并投资兴建海尔园开始二次创业,现在海尔产品涉及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和彩电、计算机、手机等领域,形成46个系列,8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多元化产品群。
  海尔在二次创业、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立足市场来发展名牌,通过强化管理来巩固名牌,通过联合舰队来延伸名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确立海尔品牌地位。
  1.立足市场,发展名牌。以市场规律为依据,在质和量的矛盾面前,海尔总是首先确保产品质量、管理,然后再扩大产量、规模,以质取胜,以名牌取胜。
  新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坐标,新产品从设计、试制到投产过程中都按名牌产品的要求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每一代新产品投入市场都能成为占领市场的新式武器。每当一个新产品问世后,我们就不断寻找其不足之处,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心理,以此设计新的产品,开拓新的消费需求领域。
  海尔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思想。海尔认为,名牌要靠用户和市场认可,名牌更要靠优良的服务来创造和维护。因此,海尔把售后服务看成创造名牌、宣传名牌、维护名牌、发展名牌的重要环节和首要领域。1996年6月,海尔集团荣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这是亚洲家电行业第一家荣获此殊荣的企业。
  2.强化管理,巩固名牌。海尔在追求一流产品的同时,十分重视追求一流的管理,以质量为中心从严治理,花大力气强化以质量为主线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引进先进的工装设备同时,全面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标准,积极推行质量否决权制,把一切质量过失否决在生产过程中。
  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创新,以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为重点,把IE、6S活动、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等引入企业管理,使名牌产品处于先进的全方位优化管理之中。
  良好的效益来源于科学的管理,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海尔形成了一套符合企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日清日高管理法,即OEC管理,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运转机制,并造就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多年以来,海尔一直把抓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实际创造了许多很有特色的管理方法,深化了OEC管理,丰富了OEC管理的内涵。
  3.联合舰队,延伸名牌。在市场竞争中,有名牌,但没有规模,则名牌无法发展与保持;有规模但无名牌,则规模也不可能实现。为此,海尔提出了“联合舰队”的管理模式,即海尔集团的模式不应是一列火车,而应是一支联合舰队,每一舰只都有自己很强的战斗力,又可联合作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样,就能以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一个名牌群,延伸了名牌的范围。
  现在,海尔的产品形成了变频系列、抗菌系列、健康系列、环保系列、智能化系列家电等42个系列,8600多个品种规格的名牌产品群。海尔产品从整体上形成优势,每一个系列又具有不同的创新点,分别在技术、概念、需求、外观设计等方面独具特色。
  4.技术创新,确立品牌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掌握市场主动权,进而成为行业领先者和市场领袖的基本条件。通过技术创新,海尔成功地确立了海尔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地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基础。
  海尔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遵循着三条原则:“课题市场化”、“成果商品化”、“目标国际化”。
  海尔认为市场是所有企业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因而技术创新的课题要从市场中来,又要服务于市场。海尔在确定课题时,紧紧把握住从市场出发,从消费者的不满意点、遗憾点、希望点出发的原则,形成“课题来自于难题”的局面。如,为解决消费者难题而开发的小小神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繁衍”了九代,产销量突破100万台,并出口到轻易不进口家电产品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世界家电市场引起巨大的轰动。
  成果商品化,创新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最终要通过商品化回到市场。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这是检验技术创新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海尔集团1998年具有新产品、新技术262项,有236项成果实现商品化,商品化率达90%。
  目标国际化就是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所属技术领域内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工作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立足高起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最新科技手段来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目前海尔已进入影响集团及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了以CFC替代、节能、静音化、数字化、信息、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等为主的多方面超前研究。海尔现已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储备能力,技术储备项目达到68项。
  (三)争创国际名牌
  1998年以来,海尔集团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创国际化的海尔海尔提出的“国门之内无名牌”的思想,实质是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固的地位后,要到国际市场上竞争,逐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自己良好的品脾形象。争创国际化的海尔海尔集团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海尔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海尔的必然要求。
  1.先难后易,打开国际市场。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家电产品要求标准都较高,而且不少国家都有较为严格的安全证。如美国的UL认证、加拿大的CSA认证、欧共体的CE认证等,要向这些国家出口就必须通过上述认证。现在海尔产品先后通过了UL,CSA,SAA,VDE,CE,SASO15个种类、48个国家的国际认证。海尔产品先后打入了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目前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几大骨干企业都已通过了国际质保体系方面最高认证——ISO9001认证,和国际上环保体系方面最高认证——ISO14001认证,促进了海尔的对外出口。
  海尔的出口量逐年翻番,以海尔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国际市场的信誉,并坚持在发展中对国际市场布局进行多元化战略调整,有利地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大好局面。目前海尔产品已出口到包括欧美、日、中东、东南亚、非洲等87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四大主导产品,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21%,144%,183%,134%。全年出口创汇达7665万美元,较1997年同期增长36%。
  2.构建海外专营网络,实现全球市场竞争。全球化的营销网络是保证产品大批量出口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立全球化的营销网络是海尔营销的战略目标。
  目前,海尔已在海尔外发展了49个经销商,销售网络达3000多个,并在中东和德国分别建立了“国际物流中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海尔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布局日益合理,欧美地区占60%,东亚地区占16%,表现出市场多元化的特点,有效地规避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在美国销售的184升以下的冰箱中,有20%来自中国海尔海尔在菲律宾的LKG公合作生产的海尔牌冰箱打破了菲律宾冰箱市场被日、美等产品垄断的局面,在菲律宾大的连锁店超市SM里,海尔冰箱随到随销,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3.“三个三分之一”。海尔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分之一”的目标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
  “三个三分之一”,也就是全球市场的发展规划。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
  国外建厂、生产、销售,是海尔创国际名牌,把自身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海尔的非重要一步。在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前两步成功迈出之后,海尔在外建厂、生产、销售上也迈出了前进的脚步。海尔先后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等国输出技术并设厂生产,产品实现了当地生产、当地销售。1999年4月日,海尔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大型独资家电生产基地,形成了海尔产品在美国的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系统,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全球竞争。海尔在销售中努力过质量、售后服务等树立海尔品牌的国际形象。在欧美、东南亚地区,海尔的广告牌巨型灯箱广告同世界名牌家电比肩而立;海尔蓝和海尔标志的用户服务车也在当地形一道独特风景。另外,海尔建立了的全球的电话服务体系,让海尔的用户无论身处世界何地,都能享受到海尔的星级服务。
  4.国际化的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海尔要创国际知名品牌,建成国际化的海尔,必然要在国际市场上同欧美、日等国家的知名品牌竞争,国际化的信息、技术开发网络是海尔产品取胜的保证。海尔集团以高额的投入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并力争达到全面与国际化接轨。
  国际化信息网络由“紧跟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分析、评审”的内部机制与由首尔、东京、里昂、洛杉矶、蒙特利尔、阿姆斯特丹、硅谷、悉尼、台湾、香港等建立的10个信息分中心组成的外部网络构成。通过内外部的统一,获得并利用最新的信息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实现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国际化技术网络由国外战略联盟系统与工业设计系统和国内广泛的产学研联合体组成,实现海尔产品在技术、产品上的个性化,适合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分市场的需求。国外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与国际上先进企业进行全面合作。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的进一步合作,使海尔集团在国内巩固了洗衣机技术的领先地位。另外还与德国的迈兹、荷兰飞利浦、日本松下分别在全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变频技术等方面建立了技术联盟关系,形成海尔在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工业设计系统为海尔产品进行了PI提案开发、产品个性化设计、家电产品人——机接点等课题的研究,为海尔产品覆盖全球进行设计开发,形成海尔产品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整体优势。
  海尔在国内有广泛的产学研联合体。海尔集团控股经营国家级科研机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尔以控股方式与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合资成立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尔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C-MOLD公司合资组建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海尔同国内外大公司、科研机构、大学等成立了48个联合研究中心。海尔还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合作建立了5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化学及材料、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生物工程、海外本土设计等方面开展博士课题研究。通过广泛的产学研联合,有效地加速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对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由于海尔坚持创国际名牌,树立国际信誉,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1998年11月30日,英国《金融时报》进行的亚太地区最具信用公司评比中,海尔成为亚太地区进入前十名的企业中惟一的中国企业。同时,美国权威的《家电》杂志公布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排在美、日等家电名牌之前,名列榜首。
  海尔将进一步全面推进企业国际化战略,争取早日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集团资产已从10年前的几千万元膨胀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
  1997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以控股投资的方式,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建起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1997年9月海尔与拥有资产近17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西湖电子共同出资,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杭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生产大屏幕数字电视。
  1997年底海尔又相继兼并了安徽黄山电子有限公司,控股贵州电冰箱厂和青岛第三制药厂。至此,海尔13年来兼并国内企业16家,组成国内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一只“联合舰队”。
  5. “谁是在亚洲最受仰慕的公司?”,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刚刚完成的一项调查反映了这一结果:微软依旧是全亚洲范围内最受仰慕的公司,而中国最受仰慕的公司为青岛海尔,网络新贵百度则排名中国第六。
  早在1993年,《远东经济评论》就开始了这项引人注目的调查。但是在信息时代全面到来的十几年前,科技公司远不如大众消费公司那么引人注目。当年的评选结果是,可口可乐高居榜首,而排行最靠前的科技公司是施乐公司,仅仅处于第六名的位置,当时还在亚洲各地卖BP机的摩托罗拉,排名第八。
  今天的亚洲,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摩托罗拉早已不生产BP机,但其生产的手机却摇身一变成为流行音乐重要的发布平台之一,而微软领衔的高科技公司已经占据整个排行榜前10的6个位置。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现在的受仰慕程度则分别只排到21名和27名。
  在这200家名单的中国公司里,青岛海尔这一大众电子消费品牌位居第一,而引人注目的新兴互联网科技公司百度排名第六,网易公司则位居第八。
〖海尔的公益事业〗
  海尔是海。创业23年以来,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真情回报社会,以海的品格年复一年地为社会默默地奉献:
  1993 年开始海尔投资制作了212集的动画片《海尔兄弟》;1994年海尔开始投资参加希望工程;1998年海尔投资建成海尔科技馆,现已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2年开始赞助“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奖”、“海尔之星—我是奥运小主人”等活动。海尔集团先后被云南团省委、青岛团市委、希望办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和“社会的海尔”等奖项。2002年9月6日,世界性慈善组织国际联合劝募协会向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授予“全球杰出企业领袖奖”和“最佳捐赠者奖”两项大奖。2004 年1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海尔集团国内企业唯一一块“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牌匾。2005年1月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当选“爱心中国”――首届中国最具影响力慈善人物。2006年6月16日,在由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中国爱心工程主办的“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功勋人物”评选活动中,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荣获“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功勋人物”称号,海尔集团荣获“中国公益事业十大贡献集体”称号,是惟一一个荣获个人和集体荣誉称号的单位。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海尔集团用于社会教育事业、对口支援帮扶、扶贫救灾助残的捐款、捐物等共计5亿多元。
  二十三年来,海尔向社会奉献了真诚。海尔向全球的用户提供了数亿台的产品,创造了很多用户的需求,使海尔成为用户喜爱的产品。海尔累计上缴约198亿税金, 2006年上缴约22亿税金,平均每天上交602万元税金;海尔自己的职工发展到53996人,社会上直接为海尔服务的人员达到18万人。
卡通动画
  海尔兄弟
  海尔兄弟 全剧总长度为212集的《海尔兄弟》动画片,是一部以环球历险世界一周为主轴线,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一部巨型动画片。由中国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公司和中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联合投资6000余万元,历时十余年完成制作的一部巨型动画片。是献给未来社会的主人------全世界儿童的一份厚礼!
  该片的主要主人公------海尔兄弟,是由智慧老人用高科技手段创造的一对机器人,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赋予他们人类的灵魂与灵性,灌输了人类在发展中集中积聚的科学知识,成为了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象征。
天文学家海尔
  海尔(Georage Ellery Hale,1868-1938),美国天文学家。在海尔的组织下,美国安装过不少巨型望远镜。在叶凯士天文台安装的1.02米折射望远镜,到现在仍然天文学家 海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1917年,海尔组织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安装了2.54米胡克望远镜,它是第一架,也是三十年内唯一能够提供借以确定银河系实际大小与我们的太阳系所处位置信息的仪器,它使人类有可能估量到自己所在星系的大小和性质,估量出河外星系的本质和运动;海尔还筹建在帕洛玛山天文台安装了5.08米反射望远镜,它拍摄和分辨遥远天体的能力比胡克望远镜要优越得多:它能拍摄23等的暗星,能探测距离我们远达几亿光年的暗弱星系。为了纪念海尔的不朽业绩,这架5.08米的望远镜被命名为“海尔反射望远镜”。
  海尔通过太阳色球层的日饵照片,发现了太阳耀斑的存在;他还发现了太阳黑子中强磁场的存在,这是对地球外磁场的最早发现。
  1895年,海尔创刊了《天体物理学》杂志,他的著作有《恒星演化研究》、《天文台的十年工作》、《新的星空》、《宇宙的深度》等。
  为了纪念海尔的功绩,1969年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玛山天文台合并时,统一改名为“海尔天文台”。
英文解释
  1. :  Hayle,  Hel,  Hai 'er
  2. n.:  Hale
相关词
IT科技奖项上海人物红旗手领导家电现代生活
成套家电手机通讯品牌电子移动电话通讯工具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