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浙江师范大学联系方式地址: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浙江师范大学投诉电话金华市旅游投诉电话:0579-2471672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浙江师范大学最佳旅游时间最佳旅游时间: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浙江师范大学导游图浙江师范大学美食金华菜是全国8大菜系之一浙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烹调方法以烧、蒸、炖、煨、炸为主。金华菜以火腿菜为核心,在外地颇有名气。仅火腿菜品种就达300多道。火腿菜烹饪不宜红烧、干烧、卤烩,在调配料中忌用酱油、醋、茴香,桂皮等;也不宜挂糊、上浆,讲究保持火腿独特色香味。
金华的风味小吃以金华夜煲最为著名,其绝佳的风味,别致的情调闻名遐迩。此外还有金华酥饼、金华肉粽、金华汤包、磐安拉面、磐安饺饼筒、金丝蜜枣、杨梅烧酒等。
品尝金华美食的主要去处有:金华夜市大排档(人民广场附近)、百年老店清和园、国贸宾馆、世傅美食厅、兰溪古商城饮食一条街等。
特色菜
八宝香肚拔丝金腿薄片火腿火腿荷化爪火踵神仙鸭火踵蹄膀婺江春
浙江师范大学住宿金华的住宿服务业十分发达,无论是白领商务之旅还是背包族的自助游,来到金华后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满意归宿的!
高贵典雅的国贸宾馆、金华宾馆是有闲成功人士来金华后的首选入住之处,金华国际大酒店、红旗大酒店、金发铁路大厦、金华大厦等宾馆酒店也是白领商务之旅的理想下榻之处。
而年轻的背包一族则可选则交通便利、经济实惠的国营招待所或个体经营的小旅馆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但无论是大宾馆还是小旅店,金华人都会以他们特有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使每一个来金华的旅游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浙江师范大学购物金华自古以优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为商家倚重,是历史上商业繁华的地区之一。
金华物产丰富,“金华火腿”和“金华酥饼”两个传统名产更是名扬海外,其它花茶、藕粉、佛手在全国知名度很高。此外,金华白字酒、寿生酒、佛手酒、义乌南枣、东阳木雕、浦江麦杆画、草编、剪纸、永康灰鹅、方岩玩具、兰溪蜜枣、花猪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也以逐渐系统化,近年相当活跃,以小见大,以多见长,物廉价美,市场充满一片繁荣景象。其他如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金华工商城、浦江书画市场、磐安特产城等20余个特大型、大中型购物市场,使金华成为辐射国内外的物质集散中心,被誉为“购物天堂”。
浙江师范大学本部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北依沪杭,南联闽粤,交通便捷。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地。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现校址。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现有初阳学院,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交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行知学院(独立学院)等16个学院52个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0000余人,研究生(含教育硕士)20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250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2411人,专任教师1319人,其中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86人,副高职称教师531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5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2人。学校拥有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铁道部确定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省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等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浙江师范大学现有1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5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一级学科、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是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图书馆、资料室藏书226.89万册、电子图书75.64万册、中外文期刊7000余种;拥有实验室43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验室仪器设备总资产2亿多元,实验用房8.51万平方米。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等近40个国家的5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1997年,学校取得招收长、短期来华留学生资格,并在喀麦隆建立了汉语培训中心。2004年获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资格,长期承担我国教育援非高层培训工作。2004年经教育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出国留学服务中心",为广大师生自费出国留学提供相关服务。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江师范大学将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
|
[英]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中]浙江师范大学 |
|
浙江师范大学有三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婺东校区位于金华市环城北路639号,杭州校区位于浙江杭州文二路125号。学校本部地处浙江中部,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幽,绿树成荫,芳草似锦,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双龙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地。1997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现有初阳学院、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交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行知学院(独立学院)等18个学院61个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5500余人,研究生(含专业学位研究生)4300余人,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5000余人;在职教职员工2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共享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正高职称教师260余人,副高职称教师65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60余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4人,拥有省特聘教授3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3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5人。学校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之一,并拥有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铁道部确定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浙江省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等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浙江师范大学现有3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7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5个一级学科、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并是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图书馆、资料室现有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185万余种;拥有实验室44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实验室总面积11.9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2亿元。
浙江师范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等40余个国家的92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1996年学校在喀麦隆建立汉语培训中心;1997年取得招收长、短期来华留学生资格;2004年获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资格,长期承担我国教育援非高层培训工作;2004年经教育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出国留学服务中心”,为广大师生自费出国留学提供相关服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获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2007年,学校先后在乌克兰、喀麦隆建立了孔子学院。
《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六,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七。2008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一,2008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九,2008中国大学教育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二。浙江师范大学主教学楼
浙江师范大学校训:
砺学砺行,维实维新 |
|
浙江师范大学前身为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现校址。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 |
|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创建于1953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省会城市——杭州,为国内第一所以幼儿教师教育和儿童文化艺术教育为特色的本科二级学院。是浙江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信息服务中心。目前学院已与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美国佛莱蒙研究生大学儿童整合中心、加拿大多仑多大学儿童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人,专任教师100人,其中正副教授58人,兼职教授6人,博士18人,硕士38人。学院拥有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学前教育研究所、玩具与游戏设计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学前课程研究中心、儿童绘本动画原创中心、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研究机构。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心理观察室、动漫设计实验室、数码钢琴室、形体训练室、计算机室和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学院现有学前教育、艺术教育、动画3个本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获得2007年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部特批专业,动画专业为杭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鼓励专业。学院现正在建设以学前教师教育专业为轴心、以儿童文化产业专业为支撑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网址:http://www.zjys.com.cn
【初阳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能积极进取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而建立的一所学院。学院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善创新”为办学指导方针,以“大教学观”指导教学与育人工作。学院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任教,实行导师制。学生由全校本科新生中依据高考成绩并经过面试严格遴选产生,按文理科单独编班,集中管理,制定单独的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学生培养主要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实行基础平台课教学,目的为学生打好厚实、宽广的基础平台;第二阶段实行导师制,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选择主修专业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
学院自2002年6月成立以来,30%以上的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仅2006、2007两年共有216人次获奖。学院两届毕业生40%以上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或公务员,其中一半以上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名校和中国科学院读研深造,部分学生赴美国、英国等国家深造。35%以上毕业生获得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在教育系统就业的毕业生50%就职于省一级重点中学。文科022班被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成为2006年全国获此殊荣的十个班级之一(全国十佳),学院也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
综合文科实验班:第一学年主要学习文科基础平台课,第二学年可选择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以适应不同的发展方向。
综合理科实验班:第一学年主要学习理科基础平台课,第二学年可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适应不同的发展方向。
学院为志存高远的学生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在保证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己发展需要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也可提前修习研究生课程以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外的学术活动、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以期达到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学院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理科班皆开设英语口语、英语翻译和英文写作等实用性课程,并聘请外籍教师执教;部分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推行“双语教学”;在文科班开设计算机程序语言课程等。从而,使学生较快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
学生毕业除颁发主修专业的毕业证书外,符合《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荣誉证书授予条例》者,还颁发初阳学院荣誉证书,品学兼优者将直接保送为硕士研究生。
学院网址:http://cyxy.zjnu.net.cn/
【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和社会急需文化创意、传播、管理、经营人才的背景下成立的新学院,是浙江师范大学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学院。
学院依托浙江师范大学人文、信息技术、艺术、管理等学科优势和一流的软硬件资源,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传播新领域设置学科、专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水平师资,高起点筹建教学实验室和教师工作室,着力打造适应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文、理、工、管交叉”“文化、技术、艺术融合”“产学研互动”的新型学院。
学院现有民俗文化学硕士点和广告学、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建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校重点研究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学院坚持“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传播为手段”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熟悉国际文化产业运作规律、富有创新创意能力、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传播业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网址:http://ccxy.zjnu.net.cn/
【外国语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始建于1960年,下设英语、俄语专业。1965年学校从杭州迁至金华,并于1978年重建外语系,1988年9月成立大学外语教学部,1996年10月大学外语教学部与外语系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
学院现设有英语系、日语系和大学外语教学部三个教学单位,拥有英语(师范)、日语、翻译(英语)等三个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为浙江省重点专业,知名猎头烽火猎头定期讲座。该专业在06年国家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为校级重点研究所;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育)和教育硕士(英语)为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博士13人,硕士113人,学院每年还聘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和英、美、加、日等国专家来院任教、讲学,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48余人,硕士研究生306人。学院与国外九所高校有协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英语、日语专业学生赴美国、日本等国家公费留学。
学院拥有24000平方米的新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电教设备,有14间语音室,4间网络教室,48间多媒体教室,并配有录音棚、录音室、调频台和学术报告厅等先进教学设施,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网址:http://flc.zjnu.net.cn/
【交通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成立于2005年1月,是浙江师范大学第一个工科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余人,博士13人(含在读),学院由交通行业知名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季令教授担任院长。
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两个专业分别从2005年、2004年开始招生。现拥有与工科学院相匹配的机械基础、制造工艺、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列车模拟运行等实验实训先进设备和一批实训实习基地。
学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交通运输部门、机械制造等领域内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企业营销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人才。
学院网址:http://jtxy.zjnu.net.cn/
【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经过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一个以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院。学院设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电子工程、管理工程等4个系14个本、专科专业,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余人,专任教师近80人,有教授、副教授、博士4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在校生近2000人。学院拥有车辆自动与检测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机车综合、数控加工、数电模电、单片机等实验室和实训中心,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电气自动化研究中心、机电技术研究中心四个研究机构,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较为齐全的工科类图书和杂志。
学院拥有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铁道部确定的“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及“国家CAD等级考试认证培训基地”等三大培训基地,建立了以职教师资培训、行业技术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为主体的职业培训新体系。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国家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是浙江省“汽车运用技术”自考专业的主考单位。学院还与上海铁路局建立了长期的铁路用工定向培养培训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和多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我院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便利。
多年来,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在人才培养上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培训了大批合格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专业教师,学院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网址:http://zjxy.zjnu.net.cn/Index.html
【音乐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浙江省最早招收音乐类本、专科学生的院系之一。学院下设声乐系、理论与作曲系、钢琴系、管弦与民族器乐系、教学与艺术实践部、舞蹈教研室和音乐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博士、硕士30人,同时聘任外教2人;教师入选省151人才第二层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各1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厚。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547人,成教学生数百人;设有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表演等本科专业和成教音乐教育、音乐文化与表演本、专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音乐学硕士点,下设声乐表演理论与教学、钢琴演奏理论与教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作曲、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研究方向,并招收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和音乐教育硕士,还承担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的教学等。一直以来,学院特别注重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密切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以人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学院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先后邀请来自奥地利、美国、德国、法国、乌克兰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2007年开始与乌克兰卢甘斯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办学,两院优秀学生进行互派培养。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学生曾在“珠江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比赛等国内重大赛事中荣获诸多大奖。学院资料室藏有中外音乐专业图书、期刊、唱片和光盘4万余册(件),拥有全国一流的、面积约13000平方米的音乐教学大楼,内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视听实验室、MIDI制作室、数码钢琴教室、合唱教室、合奏教室、舞蹈排练厅和琴房,并拥有一座现代化的音乐厅,为学院的教学科研、艺术实践和演艺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是为了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打造教师教育品牌,在原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新型的独立性、专门性、实体性学院,负责研究制定全校教师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学校教师教育的教学培养工作。她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创造了跨学科文化背景、综合性的研究环境,为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与国际教师教育接轨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师范”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组织运行机制,是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应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院下设教育学系、心理学系、教育技术学系、课程与教学系,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为浙江省特色专业。现有教育学、心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学科教育、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4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还招收中职硕士和公共管理(教育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高等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3个省级重点A类学科,以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省级重点B类学科。设有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教育评论研究中心、视觉传达研发中心等校级重点研究机构,还有比较教育研究所、电视传播技术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中心等院级研究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目前,学院共有全日制本科生495人,函授生1689人,硕士研究生854人(含教育硕士)。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2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37人,博士3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151人才工程”5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科研并重的师资队伍。
学院建有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有教师技能实训中心、心理实验室。学院资料室拥有图书资料1.5万多册,期刊290余种,音像资料和计算机教学软件数千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资料为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网址:http://jky.zjnu.net.cn/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下设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公共体育教研部、基础理论部。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53名,博士6名,硕士37名。获省政府特殊津贴1名,曾先梓奖1名,校级学科带头人2名,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7名,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人。现拥有校级重点学科一门,校级优秀课程三门;省部级共建实验室1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培训基地2个,校级重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各1个。体育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硕士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2006年3月承办了全国教育科学(体艺美方向)“十一五”规划研讨会,2007年10月承办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获体育组团体总分第一; 2007年11月承办第二届全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管理研讨会。在《中国大学评价》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均属A类。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全省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体育综合楼、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塑胶球类训练馆、塑胶网球场、沙滩排球场、室外游泳池,新建成一万五人看台的大型塑胶田径场一个,近万平方米体育综合训练馆和四千平方米的高标准的室内游泳馆正在建设中。
学院网址:http://tyxy.zjnu.net.cn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由原数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6年3月合并而成。50年来学院共培养了15000余名毕业生,其中不少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首席科学家、各级党政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特别是在浙江省基础教育界的数学、物理、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中,我院毕业生占了60%。
学院下设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基础数学、光学、凝聚态物理与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非线性动力系统、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与教学论等13个研究所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8个系及基础教学部、学科竞赛部。现有教职工241人,专任教师179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教授43人,副教授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 第一、二层次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558人、函授生2772人,硕士研究生559人。
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系统理论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并拥有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的数学教育学、物理教育学、信息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学等4个方向,教育硕士的学科教学(数学、物理)、中职硕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基础数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等省级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物理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研究所、信息光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等校级重点研究所。
2000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各类项目共计29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0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发表论文2000余篇,进入SCI、EI、ISTP等三大索引29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80多部;获各级各类奖100余项,其中“便携式警用滚动指纹采集处理机及系统研制”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人才培养中,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学科竞赛、学生科研、学习标兵评选、党员述责答辩等特色工作,先后有两名学生获得第二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程序设计、电子设计、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网址:http://mpi.zjnu.net.cn
【人文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0名,专任教师85名,教授41名,副教授32名,博士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50名,其中享受政府津贴的3人,省151人才4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人,省功勋教师2人,曾宪梓奖获得者8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名,其中研究生600余名,普通生1400余名,另外还有函授生2500余名。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四个系,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学院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已逐渐形成多层次办学的优势。现有汉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十个二级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中的语文和历史两个方向,每年招收各类研究生200余名。
学院现有一个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中之重)、1个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和3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此外,学院还有综合资料室和3个省级重点学科资料室,藏书10万余册,期刊近400种。1999年以来,学院教师多次获各级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和科研奖或教学成果奖。共有国家社科基金17个,教育部科研项目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7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近五年来全院教师共出版专著、教材120多部。
学院网址:http://rw.zjnu,net.cn/sy/index.asp
【美术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创建于1985年,下设美术学系和艺术设计系。学院教学条件良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大楼好,拥有多媒体设计教室、PC设计教室、美术与艺术设计实验室、摄影艺术工作室、中国画临摹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美术专业图书资料室、美术展览馆、陈列馆、学术报告厅以及各种专业教学设施与设备。学院教学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70名,其中专职教师55名,具有正高职称教师9名,副高职称教师14名,硕士生导师十余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学院坚持精英教育,注重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为立志成为美术教师、艺术设计师的学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学院学科与专业设置完备,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学院现有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美术教育学)、学科教育(美术)专业方向、中等职业技术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班。
学院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创作能力。在全国历届美术作品展览中均有作品入选并获奖,主持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课题研究。近年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画集等30余部。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活动。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任教和举办各种学术展览,与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家部分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及办学关系。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会有众多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课堂学习和自我成才拓展空间。学生多次在国内各种比赛中获得佳绩,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有多件学生作品获奖,学生设计的招贴画《眼睛》被选为2007年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招帖画。
美术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教学、创作、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浙江省美术教育师资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网址:http://msxy.zjnu.net.cn
【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博士12人。学院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层次学员15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00余人。设有地理科学系和城市规划系;建有卫星遥感与环境灾害、城乡规划与景观设计两个校级研究中心和非洲地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生态规划与环境评价研究所等院级科研和应用开发机构;学院以综合实验室、地理过程和卫星遥感信息处理3个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综合实验室拥有地理信息系统、水土分析和CAD等10余个功能先进的教学实验分室,地理过程科研实验室装备有先进的进口X荧光光谱分析仪、Marwein激光粒度分析仪、TOC等设备,卫星遥感实验室可以直接接受卫星数据;学院资料室拥有2万余册藏书和百余种专业科技期刊;现有校级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和地理科学重点专业;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的地理教育学方向等,同时招收地理学教育硕士和旅游管理中职硕士。
学院网址:http://lyxy.zjnu.net.cn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万惠霖教授任院长,现有教职工 103人,专任教师84人,其中共享院士1人,教授29人,副教授25人,高级实验师1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为78.6% ;38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所占的比例达为90% ;省“151人才”4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名;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覆盖多学科的师资队伍。
下设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科学教育等6个系,建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硕士点,3个教育硕士培养方向。学院藏有2万余册的中外书刊,现有实验用房18946平方米,配有一批大中型精密仪器和设备,为教学和科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以“科研兴院”为指针,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质量管理。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现已步入发展佳境,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着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近几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上百项,每年科研经费总额近 400 万元;由我院教师主持的项目、课题多次获得省厅级以上奖励;学术论文在Gene、Chemistry communication、Trends Biotechnology 、 Analytical Chemistry 、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了数百篇,其中被 SCI、EI等索引收录了约 200 篇。
学院育人重才,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334 人,研究生274人。历年来,该院学生考研录取率始终位例学校前茅;近三年来,我院在校本科生在二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75人次,在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中,我院学生获国家三等奖2项,银奖1项,铜奖1项。 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三好学生。
学院网址:http://sky.zjnu.net.cn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组建于2006年4月,是在1999年成立的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和2002年成立的对外汉语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外文化与教育交流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主要承担对外汉语本科教学、国际商务汉语本科教学、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学、出国留学培训与咨询服务、智力援外、合作办学、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等任务。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6人(含外教),其中高级职称、博士(含在读)17人,超过1/3的专任教师具有丰富的海外执教经验。学院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和部分社会兼职教师担任部分教学任务。学院下设对外汉语系、中国语言系(国际商务汉语方向)、留学生教学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汉语国际推广研究中心、华侨华人研究中心、语言与应用语言学教研室、外语教研室、中外文化教研室等教学、科研和服务机构。
学院以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眼光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学院已接纳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1500多名留学生,2007年开始接收国家公费来华奖学金生。学院已经先后选送了400多名学生赴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乌克兰等国家留学深造。学院致力于拓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还与国内外合作院校联合开展境内外的语言文化夏令营,承担教育部、商务部“中非大学校长论坛”等高层援外人力资源开发项目,邀请国内外学者授课、讲学。学院已经先后在乌克兰、喀麦隆建立了孔子学院。
学院以深厚的学科基础、精良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幽雅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诚邀五洲四海莘莘学子,共育中华文明长开之花。
学院网址:http://gjxy.zjnu.net.cn/
【工商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人,正高10人,有博士学位教师20余人,有普通研究生近百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00余人。区域经济学为省级重点学科B类,企业管理为校级重点扶植学科。学院建有经济研究所、浙中区域经济研究所、农村研究中心、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等4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拥有“企业管理”和“区域经济学”两个硕士学位点,“课程与教学论”(财会教育方向)和公共管理(村镇建设)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学院建有电子商务实验中心,共有计算机近400台,签约实习基地50家。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工商管理学院,正在向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型学院迈进。
学院网址:http://sxy.zjnu.net.cn
【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前身是政史系,创办于1977年,2006年经学科、专业调整,更名为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88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35名,博士23名,硕士40名。“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4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1名,省教学名师1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郑杭生教授于2006年加盟我院,受聘为双聘教授。现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生866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含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学、民商法学、行政管理学、外国哲学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公共管理(MPA)硕士专业学位点,共计10个硕士点,以及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学科教学(思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研究生近500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为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孔氏南宗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研究机构。建有多媒体制作室、社会工作实验室、模拟法庭等现代化教学实验设施。
近三年来,学院共获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60余项,省部级奖20项。曾先后获得“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先进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荣誉称号。政教981班被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吴萍同学于2003年荣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屠佳同学于2005年荣获第八届浙江省“十佳杰出青年”称号。学院中央机关及省级公务员考试录用率一直位居学校第一,考研上线率、录取率、学位授予率等各项指标一直稳居全校前列。
【行知学院(独立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是1999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并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由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按民办机制运作。
行知学院位于浙江师范大学西校区,办学设施完善,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并从国内外著名大学聘请部分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学院依托浙江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覆盖面宽、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目前,学院共有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 7个学科门类36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历史学、英语、日语、音乐表演、美术学、艺术设计、广告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应用心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旅游管理与服务、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城市规划、电子商务等、会计学、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学院从1999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
学院坚持“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广适应”的培养模式,实行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允许学生跨专业自主选课。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制、第二学位制,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每年按一定比例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浙江师范大学学习,符合条件者颁发浙江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延长修业期限。学生修业期满,符合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毕业文凭并授予浙江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学院毕业生的学位授予率、就业率、考研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综合素质好、适应性强,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肯定。
学院以特色质量求生存、创新机制谋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一所有较高水平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综合性独立学院。 |
|
校徽
校徽为圆形造型,其基本轮廓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外圆为灰色背景(标准色:Pantone Cool Gray 5CVC,C:0,M:0,Y:0,K:20)(特殊使用时,外圆背景可用Pantone Cool Gray 5CVC,C:15,M:20,Y:30,K:0),圆环上半部分设计有中文校名(校体字),下半部分设计有英文校名;内圆为绿色背景(标准色:Pantone Cool Gray 3415CVC,C:100,M:0,Y:100,K:30),中央设计有白色的“人”字形的图案,图案下方标有“1956”;两个同心圆之间设计有一个墨绿色的圆形线条(标准色:Pantone Cool Gray 3415CVC,C:100,M:0,Y:100,K:50)。
校徽主图案,如一个“人”字,坚实而有动感,象征学校充满青春活力的个性,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校徽主图案,又如一座山峰,挺拔而秀美,表示该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芙蓉峰下,同时象征师大人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校徽轮廓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内圆设计为绿色背景,外框为墨绿色的实线,代表的是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外圆设计为灰色背景,无外框,体现时代性、国际性、开放性的特点。“1956”为该校创办时间,说明学校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校体字“浙江师范大学”与英文校名相对应,寓意师大传统与现代一脉相承,本土与国际融合相通。
校歌歌词
我们从钱江之滨启航,我们在芙蓉峰下成长。浙江师范大学新月湖
园丁摇篮,桃李芬芳,我们播种春天的希望。
巍巍北山,悠悠钱江,晚风中送别西下新月,晨曦里迎来东升初阳。
砺学砺行,唯实维新,我们践行共进的理想。
我们为坎坷经历忧伤,我们因历经坎坷自强。
几多梦幻,几多追求,我们笑傲历史的沧桑。
巍巍北山,悠悠钱江,晚风中送别西下新月,晨曦里迎来东升初阳。
砺学砺行,唯实维新,我们迸发奋进的力量。
我们在知识星空翱翔,我们为精神家园守望。
立人树人,薪火传扬,我们铸就民族的脊梁。
巍巍北山,悠悠钱江,晚风中送别西下新月,晨曦里迎来东升初阳。
砺学砺行,唯实维新,我们开创明天的辉煌。 |
|
本部校区: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婺东校区: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北路639号
杭州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路125号 |
|
由教育部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六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助人才培训工作会议已经在南京举行。会议为南京农业大学等教育部教育援外10个基地授牌。据悉,此次获得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10所院校为浙江师范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贵州大学和琼州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因在执行教育部中国肯尼亚高教合作计划项目、援外人才培训项目、政府教育援非项目、成立全国首家非洲农业研究中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而位列其中。 |
|
教育 | 知识 | 图书馆 | 金华 | 高等院校 | 独立学院 | 湖州 | 教师 | 物理 | 数学 | 杭州 | 学院 | 浙江 | 教师教育学院 | 人物 | 教授 | 汉语言 | 更多结果... |
|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 | 浙江师范大学后勤集团 | 浙江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 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 | 浙江师范大学开放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天象馆 | 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 | 浙江师范大学科技馆 | 浙江师范大学专业学位中心 |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交通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衢州进修部 | 浙江师范大学驻杭州办事处 |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商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浙江师范大学志愿者总队中队部 |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