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浙江 >杭州 >杭州市区 > 浙江工业大学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浙江工业大学联系方式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朝晖六区.
  传真:0571-88320442
  邮编:310014浙江工业大学投诉电话杭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71292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浙江工业大学最佳旅游时间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浙江工业大学美食时下,杭州菜以它的质优价廉风靡江南。杭州菜属中国八大菜系之浙菜,“清爽别致”是杭州菜的最大特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且有“闻香下马”的典故。
  杭州的名菜举不胜举,最著名的有叫化鸡、东坡肉、宋嫂鱼羹、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油焖春笋等。东坡肉肥而不腻,叫化鸡香嫩爽口,西湖醋鱼鲜美可口,到杭州游览不可不尝。
  杭州著名的菜馆有“老字号”的楼外楼、天外天、山外山等,初到杭州的你也许会冲着“楼外楼”慕名而去,的确此处除了占尽西湖风景佳绝处,古色古香的建筑,凭窗眺望,可见波光潋滟的西湖,很有些老杭州的味道,味道也比较正宗。除此以外,在杭州品尝美食的地方还有许多,请参看“餐馆推荐”。
  龙井问茶作为西湖新十景之一早已是闻名天下,妇孺皆知,然而杭州还有其他品茶佳处。你可以在梅家坞喝茶休闲,享受大自然的舒适与自由;也可以在文澜茶阁品茗谈笑,感受藏书阁的清雅与幽静。
  餐馆推荐
  1.西湖三大名菜馆
  楼外楼
  地址:杭州孤山路30号(850、7、81路公交可达)
  推荐理由:拥有150多年的传统老店,是中外游客在杭州旅游时必去的一家餐馆。
  特色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东坡肉、叫化鸡
  小贴士:去楼外楼吃饭要做好排队等位的准备。
  山外山
  地址:杭州玉泉路8号
  特色菜:宋嫂鱼羹、香橘桂鱼、山外全鱼、花好月圆
  天外天
  地址:杭州天竺路2号(游1、游2、游4、k7、507路、538路均可到达)
  营业时间:am7:00-pm21:30
  推荐理由:位于灵隐飞来峰下,最擅长做素斋,深受灵隐香客的喜爱。
  特色菜:龙井虾仁、桂花鲜栗羹、鸡翅彩卷、蟹兜海参、双雀迎春
  2.其他老字号
  天香楼
  地址:延安路447号(乘151、155、k56路公共汽车孩儿巷下)
  特色菜:东坡肉、西湖醋鱼、鲜栗炒子鸡、火踵神仙鸭、肥嫩糟鸡、蜜汁火方
  营业时间:6:00-21:00
  人均消费:50元
  状元馆
  地址:河坊街85号(35路、40路、155路、8路均可到达)
  特色菜:虾爆鳝面、蟹黄鱼面、状元及第面、乾隆鱼头
  营业时间:am7:30--pm22:00
  知味观
  地址:杭州仁和路83号(总店)、高银巷71-73号(分店)
  特色菜:知味小笼、幸福双、猫耳朵、片儿川、虾爆鳝;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西湖莼菜、汤清汤鱼圆
  小贴士:一楼吃小吃,二楼可点菜。对知味观的期望不要太高,因为每天的客流量实在是太大,菜肴就难免粗糙。
  奎元馆
  地址:杭州解放路154号近中山北路口(老店)(151路、k56路、k305路均可到达);文晖路348号(新店)(中山北路与湖墅路之间)
  推荐理由:奎元馆的面不仅花色多,味道好,而且历史上接待过蔡廷锴、蒋经国、李济深、陈叔通、梅兰芳、竺可桢、盖叫天、周旋、金庸等众多的名界人士。
  特色面:虾爆鳝面、虾仁黄鱼面、片儿川
  小贴士:新店与老店的味道与价钱是一样的,而且更干净优雅。
  3.杭菜新店
  红泥砂锅
  地址:杭州南山路144号(30路,游1路,游4路,38路,12路均可到达)
  推荐理由:与西湖仅一路之隔,是参观完柳浪闻莺、雷峰塔后的最佳餐饮选择。
  特色菜:老鸭煲、红泥茄丁、上汤芦笋、红泥手撕鸡
  张生记
  地址:杭州市庆春路,双菱路33号(10路、18路、29路、32路均可到达)
  特色菜:笋干老鸭煲
  新开元酒店
  地址:上城区解放路118号
  特色菜:龙井虾仁、猫耳朵一品锅、清汤鱼圆、虾爆鳝背
  金色阳光
  地址:上城区延安路135号涌金广场5楼
  特色菜:咸菜老豆腐、阳光虾仁、铁板鲈鱼、沙湾鱼头、咸蹄膀
  新三毛
  地址:建国中路387号
  特色菜:三毛鱼圆煲、三毛辣椒鱼、神仙鱼头煲、醤鲫鱼
  4.土菜馆系列
  临记老厨
  地址:上城区清泰街517号、江干区凤起路158号、西湖区文三西路
  推荐理由:做的是临安菜,老板每天早上5点亲自开车去临安买原料,所以绝对新鲜正宗。
  特色菜:醋烧鸡、溪沟棍子鱼、农家豆腐羹、卤笋、三味腌鱼、自酿米酒
  桐山村农家鱼味馆
  地址:新华路109号
  推荐理由:做的是正宗的桐庐菜。
  特色菜:野笋豆腐煲、啤酒蟹、农家本鸡煲、红烧鲥鱼、家乡豆干
  宝一对江山农家菜
  地址:清泰街456号
  推荐理由:正宗江山菜,香、辣、鲜为其最大的特色。原料虽"土得掉渣",但都是当地的土特产。
  特色菜:江山三头(即,兔头、鸭头和鱼头)、地衣炒肉
  江山土菜馆
  地址:南星桥紫花路82号
  特色菜:兔头、麻辣鱼
  粗菜馆
  地址:西湖区环城西路26号
  推荐理由:从餐厅二楼的窗口可以看见六公园的美丽景色,是比较概念的农家菜。
  特色菜:瓦片炖土鸡煲、博土菜、炸小溪鱼、凉拌万年青、剁椒咸菜老豆腐
  萧山路边店
  地址:莫干山路219号(靠近邮电医院)
  推荐理由:保持了萧山菜的两大主要特色:选用新鲜钱塘江鱼和"蒸"的功夫颇佳。
  特色菜:钱塘江鱼、大头菜蒸油豆腐、咸菜蒲头虾汤、乾隆烧鸭
  老土饭店
  地址:天城路19号(乘28、48、31、805路公共汽车东站下)
  推荐理由:正宗的来自建德新安江的特色土菜。
  特色菜:野菌类菜肴、千岛鱼干煲
  梅家坞
  交通:乘游4、游5,梅家坞站下就可以了。
  推荐理由:3公里长的路边都是农家饭店,随便找一家就可以了,蔬菜和本鸡是必点的,绝对新鲜美味。杭州人到了周末都会去那里喝茶、打牌、吃农家饭。
  5.小资饭馆
  青衣元素
  地址:庆春路21号
  推荐理由:店堂的布置轻松而时尚,是吃素食的好地方,价格也绝对可以接受。
  特色菜:铁板鱼、五香面筋、田螺爆
  铁锅煲王
  地址:中山中路505号
  推荐理由:杭州年轻人最近比较热衷的一个特色店。
  特色菜:鱼头煲(辣的)、骨头煲、老鸭煲。许多创新川菜也不错。
  音乐厨房
  地址:西湖区绿杨路6号火知了酒吧旁(近南山路)
  推荐理由:在西湖边绝对是一个价廉物美的餐馆,环境很好,人不多,临窗可以看见西湖,菜的味道也不错。
  特色菜:香芒牛柳、培根山药、鱼头汤,无骨鸡
  川流不息
  地址:上城区解放路246号(元华商场北面)
  推荐理由:刘仪伟开的川菜馆。不过量比较少,味道一般。
  特色菜:麻辣豆腐、夫妻肺片、川北凉粉
  玉麒麟
  地址:东坡路2-7号(y8、2、555、151胜利剧院站)
  推荐理由:张曼玉和梁朝伟专程来吃过,价格偏高。
  特色菜:麒麟鱼、蟹粉豆腐、酒香膏蟹、醤子排
  玉玲珑
  地址:下城区中山北路171号
  推荐理由:可以作为一场欣赏店堂设计的盛宴,对菜的要求就不要那么高了。价格非常贵。
  特色菜:金玉满堂
  6.特色小店及小吃
  脉舟
  地址:文一路财经学院正门口西行50米
  特色菜:烤羊腿、拔丝地瓜、羊排、一品鸡
  永泰潮州牛肉面馆
  地址:庆春路金壁辉煌对面
  推荐理由:环境简陋,但牛肉面的味道却能给人惊喜。
  特色面:牛肉面、潮州鱼板面
  白鹿面馆
  地址:银泰隔壁小巷
  特色菜:白鹿小炒王、骨头炖黄豆、蛋黄仔排、菇菇相会
  贵州花溪米粉
  地址:中山北路487号(近体育场路)
  推荐理由:汤底非常鲜美,不是放味精的那种鲜。桌上的调味料也很地道。
  特色米粉:全家福
  新丰小吃
  地址:上城区解放路24号(在杭州还有好几家分店)
  推荐理由:即好吃又便宜的小吃店。
  特色菜:虾肉小笼、牛肉粉丝、千层粉丝汤、鲜肉大包
  7.保俶路美食街
  保俶路一带有许多有特色的餐馆,现介绍几家不错的饭店以供参考:
  刘家香辣馆
  地址:西湖区保俶路116号
  推荐理由:带些杭州特色的川菜馆。
  特色菜:香辣小龙虾、臭豆腐、鸭脖子、酸菜鱼、乞丐排骨
  片儿川
  特色面:片儿川面、三鲜面、美味鸭舌、香辣小龙虾
  8.竞舟路美食街
  竞舟路是近年新兴起的美食街,位于杭州市的西区。街道两边有不少小饭馆,装修得都很有特点,味道也各有特色。只是地理位置偏远一些。以下介绍一家不错的饭店。
  柴火食坊
  推荐理由:以做汤溪(金华和兰溪中间偏北的地方)菜为其特色,微辣的口味很适合现代都市人的口味。
  特色菜:酸豆角辣子鸡、核桃仁酒糟羹、五香牛蹄、三月青千张
  9.河坊街
  河坊街是一条明清仿古步行街,除了有胡庆余堂、王星记扇厂、万隆火腿庄等老字号可以参观外,很多游客前去游玩的主要理由还是美食。不长的街道上有不少传统小吃摊,什么定胜糕、葱包桧、臭豆腐、油酥饼都值得一尝。步行街走到底还有不少饭店,量多味美实惠,值得一试。
  江南红楼
  地址:河坊街57-4号
  特色菜:醤鸭、酱肉、咸肉蒸河虾、咸肉蒸湖蟹
  药膳馆
  地址:河坊街大井巷92号
  推荐理由:绝对幽静的用餐环境,口味和服务都不错。汤或煲里面都是各种药材,非常健康的食品。
  10.高银巷美食街
  高银巷与清河坊平行,且相距不远。那里好吃的饭店太多,让人真不知道选什么好。一到晚餐时间,窄窄的街道两边就停满了私家车。
  皇饭儿
  地址:清河坊高银巷53-57
  推荐理由:绝对物超所值的一家饭店。
  特色菜:乾隆鱼头、西湖醋鱼
  小贴士:
  1.千万不要在吃饭高峰时去,要等很久才有位子。
  2.秘笈:东坡肉加葱油拌面,才8块钱,却味道奇佳。
  浙江工业大学住宿杭州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国际旅游城市,旅馆服务业非常发达。杭州城里各星级、各档次的宾馆、旅社随处可见。三星级以上的饭店有杭州香格里拉饭店、黄龙饭店、杭州中山大酒店、东方龙大酒店、杭州友好饭店、三江饭店、东茂宾馆、杭州华侨饭店、花港饭店等,这些宾馆、饭店有高档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市举行会议、旅游的最好选择。
  普通旅馆在杭城更是多不胜数,且价格便宜,服务周到,设施简单,但干净整洁。比较适合普通旅游者投宿。
  浙江工业大学购物大部分人去杭州已经不满足于购买一些藕粉、绸伞、茶叶之类的土特产,杭州以越来越时尚的的姿态吸引更多的时尚中人前往购物。武林路的杭派女装、四季青服装市场、杭州丝绸城等等,都会让爱美女孩流连忘返。
  都说去香港要"血拼",到杭州则是"扫货",因为杭州众多百货商店和品牌店的折扣都要比其他地方大,价格自然就要低许多。所以杭州也是爱淘便宜货的mm的最爱。
  购物推荐
  1.武林路
  武林路之与杭州就如同襄阳路市场之与上海,因为那里有众多的特色小店,风格多元,时尚人士常出没于此。武林路也被人们称之为"杭派女装的聚集地",因为声名远播的杭派女装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其中就包括江南布衣、秋水伊人等品牌。杭派女装的设计婉约、灵动,洋溢着浓厚的书卷气质与淑女气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四季青服装市场
  四季青服装市场以批发为主,价格绝对便宜,式样则紧跟潮流。上海不少特色小店的服装都是去这里批发的,如果平时你就爱逛小店淘货,亲自去一次四季青,一定会满载而归。
  地址:杭州城东清泰立交桥东堍杭海路11-13号
  交通:可乘59、325、518、525、805、801路公交到塘苗新村站下。
  3.杭州中国丝绸城
  是目前省会城市里最大的丝绸市场,里面还聚集了不少外贸店,可以淘到不少宝贝。
  地址:杭州市新华路253号
  交通:乘11路、28路公交车可直达市场门口。
  4.杭州市区购物商场
  银泰百货延安路530号
  杭州百货大楼延安路260号
  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武林广场1号
  元华商城湖滨一公园
  
  浙江工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市,始建于1953年,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杭州化工学校、乌溪江化工学院、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文、理、法、经济、医药、管理、教育等兼容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位和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共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学校设有二十一个学院两个部:即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健行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之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军训部。学校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8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学校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学校现有博士点12个、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52个。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8.2亿元。图书馆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280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始终把主动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办学宗旨,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向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实现两个转变,即在办学结构上从单一的工科门类向综合性高校转变,目前学校设有理、工、文、法、经济、教育、管理、医药等八个专业门类;在办学内涵上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现拥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中心),7个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1个省级重点学科。先后有25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发明奖和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获准专利28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到款数平均以每年近3000万元的速度稳步增长,2005年度经费到款数达2.43亿元。学校在抓工程开发的同时还注重学术研究,2004年被国际上sci、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135篇、72篇、65篇,国内排名分别为第55、62和52位。
  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为核心,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优良成绩,获得国家级大奖。
  
  2005年,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总体成绩列全国高校第11名;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一、二、三等奖58项;获全国大学生田径、武术、定向金牌7枚,银牌12枚和铜牌6枚,并获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团体冠军。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第三批全国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强而普遍受社会欢迎,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骨干,为国家特别是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国家的2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厂、化工设备厂被确定为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化工部建设司定点产品生产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优化、调整发展投入,组建了后勤集团公司,按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建立满足办学需要的市场化、社会化后勤保障系统和服务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先进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浙江工业大学概况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1953年6月~1958年6月),浙江化工专科学校(1958年6月~1960年8月)、浙江化工学院(1960年2月~1980年10月)、浙江工学院(1978年2月~1992年10月)和浙江工业大学(1991年12月至今)等发展阶段,几易校址,数历分合。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7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业大学。经过几代工大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奋斗,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学校设朝晖、屏峰、之江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20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现有61个本科专业,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十大门类,设有二十一个学院两个部: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健行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之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军训部。学校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MBA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3.06亿元。图书馆面积6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20余万册,中外期刊17000余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专任教师183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33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0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8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入选各类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22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万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万3千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努力建设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5个;浙江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9个、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4个。学校先后有22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2007年,学校被SCIE、EI、ISTP三大索引机构摘录的论文数分别为272篇、229篇、218篇,国内高校排名分别为第54、64和45位。2008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2.9亿元。
  学校坚持“厚德健行”的校训,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40余项,2006年一个学生团队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位同学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3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学校对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已与美、英、法、德、日、比、澳、俄等国家的38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目前,学校招收了来自33个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中国文化及本科专业课程。
  学校校办产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校科技成果为依托的校机械厂、化工设备厂、化工厂等企业是浙江省校办产业骨干企业。学校后勤顺应社会化改革潮流,组建后勤集团,模拟企业化运作,拥有全国高校百佳食堂,构建了适应和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浙江工业大学理应勇挑重担,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浙江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潮王路18号
  邮政编码:310014
校史沿革
  浙江工业大学经历了由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5个发展阶段。
  一、杭州化工学校阶段
  (1953年6月~1958年6月)
  1953年6月,重工业部根据政务院“必须对中等技术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整顿和发展”的精神,宣布将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科合并,并选址杭州市建校,校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9月14号举行开学典礼。校园占地235 亩,设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化学工厂机械装备等3个专业。学生835名,教职工152名,其中教师60名。
  二、浙江化工专科学校阶段
  (1958年6月~1960年8月)
  1958年 6 月,学校归属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校名改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当年招收专科生。根据浙江省和化工部的协议精神,设基本化学、化学工程、化工机械、有机合成等5 个专科专业,学制为 2 年。另外还以化工机械、化学工程专科五年制的名义,招收初中毕业的新生入学(不久,改为二年制预科,结业后重考本科)。专业总数达12个(其中7个中专专业为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化学工厂装备、炼油工艺、有机化学、化工仪表等)。在校生1975名,其中专科生占24% ,教职工357名,其中专任教师130名。
  三、浙江化工学院阶段
  (1960年2月~1980年10月)
  1960 年2 月,浙江省要在衢州(原名衢县,以下同)城郊集化工厂、化工学院、化工研究所为一体,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化工基地,决定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为基础,衢州化工专科学校并入,建立浙江化工学院。校址选在衢州城南 12 公里的烂柯山下。 1960 年2 月22 日破土动工,开始了第二个校园的建设。同年 9月,学校分衢州、杭州两地进行教学,本、专科师生约1400名。全校在校学生 2176 名,其中本科生523名,专科生284名,中专生1369名。教职工895名,专任教师233名,设有高分子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无机物工学、电化学、氟化学、化学纤维、炼油炼焦等8 个本科专业;无机物工艺、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高分子工学、电化学等5个专科专业,以及7个中专专业。开学时,定校名为乌溪江化工学院。1962 年8 月,校名改为浙江化工学院,在校生减少到660名(不包括中专学生348名);同时撤消杭州分部,中专恢复杭州化工学校建制,改由浙江省化工厅领导。1963 年7月,浙江化工学院、杭州化工学校又同归化工部领导,由于衢州校址外部条件差,投资 大、见效慢,为改善办学条件,化学工业部决定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与杭州化工学校共同使用文一路校舍,并负责领导杭州化工学校。1965 年11月,两校再次归浙江省管理,浙江化工学院又迁到衢州原址,杭州化工学校仍留在杭州,由省化工厅领导。在1960~1965年中,浙江化工学院经历了“五年三迁”。虽然校址多变,学校不稳定,但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创业精神,带领师生员工化不稳定为动力,求质量,争发展。
  1966 年5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学校管理机构瘫痪;连续4 年停止招生,长期停课,影响了对大学生的正常培养。1970 年7月,在全省高等院校撤并中,杭州化工学校被撤销,147名教职工及有关校产并入浙江化工学院,人员与物资于当年11 月起分批迁往衢州,杭州化工学校至此结束。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决心改变面貌,加快发展。根据浙江省建设需要,1977 年除恢复本科无机工艺、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3个专业外,增设工业分析、农药化工、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4个专业,突破了单一的化工专业模式。1978年又增设化工设备防腐专业,本科专业达到8个。本科生年招生数超过330名,教职工748名,其中专任教师270名。1979年,首次招收化工机械、物理化学两项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5个科学研究室,31个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89万元,图书超过30万册。
  四、浙江工学院阶段
  (1978年2月~1992年10月)
   浙江工学院于1978年2月起筹建,校址选在西湖区(现为下城区)上塘公社所属的潮王(曾名朝阳,以下同)、东新大队,规划用地面积430 亩,按3000名学生规模设计,1979 年4 月4日破土动工。1979年1月,设立杭州分校,招生429名,在有关工厂企业、事业单位内设立7 个教学点,开办专科班。至1980年8月,建成约5000平方米校舍,并陆续从外地调入教职工约180名。
  为加速浙江工学院建设,浙江省委决定浙江化工学院并入浙江工学院,并作为建校基础。1980 年8月4日,浙江工学院临时党委成立,从而保证了组织上进行统一领导;确定了边基建、边迁校、边办学的方针。同时招生专业增加到12 个(其中本科专业11 个),招生数增加到667名,其中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新生65 名在杭州本部入学,在衢州原址设浙江工学院分部,其他专业的新生564 名和1276 名老生在分部入学。自1981 年起,按新校舍的建设进度,每年新生杭州入学,在衢州的教职工和图书、仪器、设备则分期分批迁来杭州。分部负责1980 级以前在校生的培养,直至毕业。至1984年,杭州本部建成校舍4.92万平方米,学校搬迁完毕,衢州分部随之撤消。
  学校地处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得到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直接关心与支持。学校坚持了主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人员潜力,发扬艰苦创业的传统,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求发展,求提高,求效益。在1980~1992 年间,学校有了较快的发展,建成校舍16 万平方米,年招生数由629 名增至1265 名。至1992年底,已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3个层次、35个专业、4247名学生,在这里接受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工商管理教育或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的在册学生数已达1551 名。全校共有教职工1631名,其中专任教师671名。固定资产总值8000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44万元。藏书量已超过65 万册,中外期刊3300种。1983年开始,已与日本国足利工业大学、宇都宫大学、美国瓦尔帕来索大学、德国吕贝克技术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影响。至1992 年,学校设化工、机械、电子、土木、公管、轻工、计算机、技术师范等8个系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体育军训、成人教育4 个部,还设有6个校办工厂和劳动服务公司、卫生所、幼儿园等附属机构,并有4 个省重点学科和1个省重点实验室,为学校上新台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五、浙江工业大学阶段
  (1991年12月~ )
  199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为发展浙江工业教育,开始和祖籍浙江嘉兴、现在台湾省的实业家张子良洽谈捐资共建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筹建工作由此起步。同年12 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张子良签订了《张子良先生捐资兴建浙江工业大学的协议书》,要点是:(1 )张子良为在浙江工学院基础上兴建浙江工业大学捐资1000万美元,省人民政府配套费6000万元人民币。(2)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下设工商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和工程技术3 个学院。(3)工大建设分两期进行,1992~1995年投资数占总数的62.5%,1996~2000年投资数占37.5% ,2000年完成。捐资接受单位为浙江工学院,更名后,接受单位为浙江工业大学。双方认为,如有可能,力争使上述计划尽快实施。(4 )建设项目分期的建设方案由浙江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1992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浙江工业大学总体规划,定土地500亩,在校生6000名,校舍总面积26万平方米等。还公布了以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周洪昌为组长的、省、市14 个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浙江工业大学(筹)基本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名单。学校也建立了浙江工业大学筹建领导小组,负责筹建工作。
  1992年4月21日,隆重举行了浙江工业大学子良教科大楼奠基典礼暨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开工仪式,开始打下浙江工业大学建设的第一桩。
  通过一年余的筹建,已经具备了建立浙江工业大学的基本条件。1993年12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1993]274号文件,同意将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
  1994年11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1994]199号文件,将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所属的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浙江工业大学。1997年7月,浙江省政府下发浙政发[1997]169号文件,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3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专题会议纪要[2001]7号,将省建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
重点学院介绍
  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成为中国化工、材料高等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艺、材料学、农药学、化学等7个学科,其中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学工程、材料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6个工学硕士学位点、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3个理学硕士学位点、农药学1个农学硕士学位点,以及化学工程、材料学等2个工程硕士学位点、工业催化高师硕士学位点,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2006年在国家公布的中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实力排名中浙江工业大学名列第13位。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精深、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5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73人,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69.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1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87人,并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加入浙江工业大学教师队伍。教师中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人,浙江省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26人,其中重点资助人员2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4人,获“候德榜成就奖”、“候德榜创新奖”各1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65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多人,工程硕士研究生60余人,博士研究生50多人,博士后流动科研人员10人。本科生毕业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院下属有工业化学(资源与环境催化)、工业催化、催化新材料、催化反应工程、化学工程设计、分离工程、化工技术与装备、催化加氢、电化学工程与技术、分析化学、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石油化工、农药等 15个研究所(中心),并建有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化学工程研究生实验室、以及催化剂工程中心、纳米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塑料加工工程中心、化学工程教学中心,拥有各类仪器设备8000多万元,科研和教学实验用房13000平方米 。学院近10 年来获奖成果已达10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大奖1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3项;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每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180余篇。目前学院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项目(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项目40多项,以及其它各类项目200多项,2006年学院科研经费达4600万元,其中纵向项目到款总经费1618万元。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友好合作互访关系,学院先后有40余名教师、研究生赴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和攻读学位。学院近年来先后聘请近30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任浙江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邀请7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院讲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浙江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车辆工程、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9个学科(研究所)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与测控技术、工业工程与管理等4个系,其中,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机械电子工程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化工过程机械为浙江省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拥有包括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在内的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3个工程硕士专业;设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6个本科专业。学院下属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建)、激光加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脉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汽车零部件加工中心、精密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程检测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及研究开发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2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0名,具有正高职称教师50名,副高职称教师6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余名。50余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层次的人才万余名,目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名,本科生2000名。
  经过五十余年的风雨磨砺和学术积淀,机械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各类全国、省级大学生竞赛奖励多项。
  学院与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学术团体等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近年来,成功举办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
  学院以“敦仁通变”为院训,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目前正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进。
  经贸管理学院
  经贸精神: 团结奋进 争创一流
  名誉院长: 柴松岳
  院长: 程惠芳教授 党委书记:虞晓芬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成立于1980年,经过近30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开放办学、厚德育人、复合成才”的办学特色。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创一流”的经贸精神,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长期以来,经贸管理学院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工科优势,实施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差别化战略,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化、国际化的复合型经贸管理高层次人才,成为浙江经贸人才重要培养基地,浙江经济的重要研究基地,为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决策支持。学院正努力朝着建设成为拥有国内部分知名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迈进。
  经贸管理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工程管理等8个本科专业;拥有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产业经济学等7个硕士学位点;MBA、物流工程、高校教师(技术经济、国际贸易)等5个专业硕士点和一个中英合作“国际贸易与金融”硕士研究生项目。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个一级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会计学、产业经济学等5个二级学科,其中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为省级重点A类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为省级重点B类学科。2005年,国际贸易学科成为浙江省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成为第二批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院设有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合作中心、房地产研究所,信息管理与决策优化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企业战略研究所、会计研究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竞争优势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房地产经营管理及政策研究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MBA(SMBA)、工程硕士、中英合作硕士等800余人,教职员工120余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40人,在读博士16人。 1993年至2008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国家经贸委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国内贸易部项目1项。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哲学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33项。2002年以来连续6年科研经费到款数突破800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到款突破500万元。1993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其中专著3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12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27篇, 被三大检索收录91篇,并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26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德国吕贝克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英国利兹都会大学、加拿大德州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内容包括联合培养国际贸易与金融硕士、MBA及高级经贸人才培养、优秀本科生互派、教师互访等。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学院与英国利兹都会大学商法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并于2004年3月开始首批招生,目前已经毕业4届共150多位学生。除了国际合作办学,学院还担任着浙江省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任务,先后成为浙江省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基地、浙江省首批“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机构”。
  学院聘请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原主席(浙江省原省长)柴松岳担任名誉院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经济建设咨询委委员、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程惠芳教授任院长,施放教授(博士)、池仁勇教授(博士)、吴向明副教授(博士)任副院长。虞晓芬教授(博士)任党委书记、沈毅俊副教授任党委副书记。
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 学科名称 负责人 学科层次 归属学院
  1 国际贸易学 程惠芳 省重点A类 经贸学院
  2 中国古代文学 肖瑞锋 省重点A类 人文学院
  3 材料学 钟明强 省重点A类 化材学院
  4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王万良 省重点A类 信息学院
  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蔡家楣 省重点A类 软件学院
  6 过程装备与动力工程 高增梁 省重点A类 机电学院
  7 化学工程 计建炳 省重点A类 化材学院
  8 技术经济与管理 池仁勇 省重点A类 经贸学院
  9 教育经济与管理 宣勇 省重点B类 政管学院
  10 光学 程成 省重点B类 理学院
  11 通信与信息系统 乐孜纯 省重点B类 信息学院
  12 结构工程 郑建军 省重点B类 建工学院
  13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姜伟 省重点B类 之江学院
  14 管理科学与工程 周根贵 省重点B类 经贸学院
  重中之重:
  学科名称 学科负责人 学科级别
  应用化学 马淳安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工业催化 李小年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机械电子工程 张立彬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生物化工 郑裕国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环境工程 陈建孟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柴国钟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制药科技创新基地 苏为科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信息处理与自动化技术 俞立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新材料及加工工程 钟明强 重点 A ( 重中之重 )
相关词
人物教育教授浙江名人大学健行浙工大
教师个人优秀硕士生导师模式识别信息技术学院学者更多结果...
包含词
浙江工业大学大学保卫处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共青团浙江工业大学委员会
浙江工业大学档案馆浙江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处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
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工业大学硕博连读生转博资格考核办法(试行)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处
浙江工业大学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勤工助学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滨江学区
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瑞安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