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济源 旅游
济源旅游投诉电话:济源旅游投诉电话:0391-6633180
河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371—6550677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济源最佳旅游时间:济源地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光、热、水时空差异明显,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干均气温平原区14.4℃,浅山丘陵区13.2℃—14.3℃,北、西部太行、王屋山区低于10℃。济源美食:济源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改革开放前,除国家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有固定的开饭时间外,农村则因时、因事、因地而异。一般是早饭9—10点,午饭13—14点,晚饭19—21点。农忙季节多数农民一日五餐,即早起和半下午各加一餐“贴晌”。济源人爱吃咸食。除城东一带三餐为两淡外,多数地区为两咸一淡。早餐馍、汤、菜,晚餐咸面条,中餐多吃捞面条、小米或大米干饭。旧中国,以玉米、红薯为主食。逢灾荒年,贫苦农民多以糠莱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吃麦粉比例逐年增多。70年代以来,除山区少数地方群众还吃一定数量的粗粮(玉米和红箸)外,平原地区均以吃细粮(小麦、大米)为主,吃粗粮称之为“吃稀罕”。吃饭时间上,90年代以后为适应学生上学,企事业职工上班,农村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同步。回民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牛、羊、家禽及其它反刍动物。忌食自死动物和一切动物血液及猪、狗、驴、骡等和凶猛动物肉。济源购物:旅游纪念品
中国天坛砚、冬凌茶、卢仝茶、黄河奇石、灵芝、鸡头参、何首乌、根雕、字画、人造花树、炻瓷工艺品、野葡萄饮品、果茶等。
济源交通:河南省地处中原,东近上海,南临武汉,北靠京、津,西接陕、甘,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京广、陇海、焦枝、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新开通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亚欧大陆桥最大的客货转运站。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中转吞吐能力和作业手段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铁路出口的商品可以在郑州直接联检封关。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一郑州一开封、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一漯河,许昌一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五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郑州直通上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
济源市火车站有十多趟旅客列车停靠,从北京西站可乘坐2101次或1389次列车夕发朝至。从杭州可以乘坐1593/1592/1593次列车,重庆乘坐1390次,宜昌乘坐2542/2543次,太原乘坐2544/2541次,济南乘坐2523次,大同乘坐1594/1591次,洛阳乘坐7520/7517次、7502次、2524次等均可抵达。公路交通也非常方便,济源距汴洛高速公路、洛阳机场只有38公里。每天从济源市发往各个景区景点的“一日游”车辆、旅游专线车、公交汽车、观光巴士多达350班次。济源住宿:酒店名称地址电话
济源宾馆宣化东街166号6692725
财源宾馆北海中路100号6655958
济源铁路宾馆天坛北路6661888
河南小浪底宾馆小浪底建筑局北50米6095555
沁园春大酒店沁园中路6688888
温泉山庄五龙口镇省庄村北6751122
天坛宾馆宣化西街56号6692663
济源娱乐:旧中国,济源较大的村镇多有庙会,皆以求神拜佛或谒仰纪念为起因,随之出现商贸活动。庙会起始年代无考。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庙会多被保留下来,但多不再举行祭神活动,只是通过起会形式,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不少庙会还有电影、戏剧助兴,以吸引群众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旧有庙会全都得到恢复,而一些原来没有庙会的较大村镇也新起集会。其中规模最大的有武山(现思礼)清明会和庙街小满会。清明会以木料、牲畜交易为主,也有一些群众到万羊山古庙中烧香祈祷;庙街小满会以夏季农具交易为主,不少人到济渎庙中祈祷济渎水神,游览大庙文物古迹。这两会会期3—7天,与会者有予北、晋东南等地客商,达数万人。除国合商业组织货源外,农民个体商户的土特产及贩运外业商品也大量上市。
区号:0391
邮编:454600
位置:位于河南省西北部
面积:1931平方公里
人口:64万
行政区划:辖济水、北海、双桥、天坛4个街道办事处,克井、五龙口、轵城、承留、邵原、坡头、梨林、大峪8个镇,亚桥、思礼、王屋、下冶4个乡,共536个村(居)民委员会,3556个村(居)民小组。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山西省阳城县、晋城市搭界;南临黄河,与洛阳市吉利区和孟津、新安两县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东与沁阳、孟州两市毗邻。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8%,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辖济水、北海、双桥、天坛4个街道办事处,克井、五龙口、轵城、承留、邵原、坡头、梨林、大峪8个镇,亚桥、思礼、王屋、下冶4个乡,共521个村(居)民委员会,3635个村(居)民小组。全市总人口为65万人。
济源地处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光、热、水时空差异明显,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干均气温平原区14.4℃,浅山丘陵区13.2℃—14.3℃,北、西部太行、王屋山区低于10℃。
济源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经多年的地质普查与勘探,已查明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水气等矿藏41种,探明储量的有19种,已开发利用16种,主要有煤、铁、钢、铝钒土、石英石、耐火粘土等。全市共有林业用地8.9万公顷,其中有林面积8万公顷。茂密的森林为动植物的栖息繁育生长提供了天然场所。全市有各种动物697种,有44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被列为二类保护动物。有各种植物1760种,属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34种。
济源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境内高山、大河、丘陵、平原交相辉映,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址遍布各地,木结构古建筑居全省之冠,文物保护单位达64处。经过强力开发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区;以黄河文化和小浪底工程为主要特色的小浪底黄河三峡景区;以寻幽探胜为主的九里沟风景区;以自然山水和猕猴观赏、地热矿泉疗养为主的五龙口风景区;以供奉千年济水的济渎庙为主的市区中心游览区。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207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107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济源工农业协调发展,经济繁荣。农业基础稳固,盛产粮、棉、油和烟叶,还有山枣、红果、柿子、核桃、猴头等土特产品。五十年代济源就以“五小工业”闻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量引进外资,实施嫁接改造,目前已形成能源、建村、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器、食品饮料、医药等八大工业体系,涌现出豫光、济钢、豫源、奔月、巨康、济药、锦捷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近年来,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济源境内的兴建,沁北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进一步加快了济源经济的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
|
● 愚公故乡
● 济水之源
● 篮球之乡
● 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
● 中原城市群之一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
★ 国家卫生城市
★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 全国卫生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 全国文化模范市
★ 全国体育先进市
★ 全国篮球城市
★ 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
★ 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
★ 省级文明城市
★ 河南省园林城市
★ 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市
★ 河南省人居环境奖 |
|
隋开皇十六年( 公元5 9 6 年) ,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属河内郡。 1942年7月,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3年春,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6年,抗战胜利后,抗日民主政府更名为济源县民主政府;1947 年7月,撤销王屋县,将王屋县的一、三区划归济源。 1958 年,济源的蟒河治理工程受到国务院表彰。 1965年秋,“引沁济蟒" 工程开工建设;1966年7月,总干渠通水。继而孟县民工参加施工。共投工1000多万个,劈掉300多个山头,建成长100余公里的总干渠和160余公里的29条干渠,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画报》等媒体均有报道。 1975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批准设立济源工区办事处,工区下辖虎岭区( 县级) 、济源县。 1977 年5 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济源县重归新乡地区领导。 1986年3月,新乡地区撤销,济源划归焦作市领导。 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归焦作代管。 1991年,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沁北电厂在济源开始筹建;2002 年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在济源境内的工程量占工程总量的80%。1996年7月,国家重点工程焦枝铁路济( 源) 襄( 樊) 段电气化复线工程开通。 1996年12月,经河南省委批准,济源从1997年元 月1日起实行省直管体制。 1997年1月,国家重点工程——侯月铁路复线与焦 枝复线在济源境内交汇工程——疏解区复线自动闭塞工程竣工。 |
|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11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8.25万人,城市规划区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道路、绿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篮球城、文化城、新行政区、世纪广场等城市重点工程现代气派、设施一流。
济源现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铅锌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济源市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众多,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沁北电厂一期、济焦、济晋和济洛高速公路等已经竣工,西霞院水库和济运高速公路等正在建设中,河口村水库、沁北电厂二期可望年内开工,这些项目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对推动济源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发展的层次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8亿元,人均gdp为6224美元!位居河南第一位!
近年来,济源的城市建设始终者以“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五创建”活动(创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1990年以来连续7次荣获河南省城市“三优杯”竞赛优胜奖,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 |
|
本着“建设山川秀美新济源”和城市品位在全省创一流的指导思想,以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原则,济源市对城市进行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城镇化跃上新水平。累计建设各类城市项目1289个,完成投资135亿元,是“九五”的6.2倍;城市建成区面积从“九五”末的20.98平方公里增加到“十五”末的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九五”末的29%提高到“十五”末的40%。“十五”期间,完成了环城公路、世纪广场、新行政区、污水处理厂、篮球城、湨河治理、新济源一中等一批城市重点工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品位显著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城镇化快速发展。2005年,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41个,年度投资12.5亿元。完成了愚公路、济源大道、汤帝南路、太行中路、济渎西路、马寨桥“五路一桥”建设和文昌路、工业大道、新济路、湨河西段“三路一河”综合改造。新增供水主管网15.89公里、供热主管网8.15公里、供气主管网13.52公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投用,新建城市公厕33座、垃圾中转站33座,新增园林绿地5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7.6%,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全国市容市貌管理先进市”称号。启动了旧城改造和城中村开发工作。完成小城镇建设项目60多个,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城市公用设施逐步完善。建成了2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8万吨,供水普及率80%以上;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城市煤气工程,形成年产机焦35万吨、日产煤气18万立方米的生产规模;日供生产、生活用气8万立方米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已开始向城区部分单位和居民供热,供热管网正向市中心延伸;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先后建成了28座垃圾中转站、40座水冲式公厕和一座日处理200吨的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垃圾处理率达70%,城区中心地段基本消除了垃圾二次落地现象。
城市园林绿化成效显著。集防洪、治污、绿化为一体的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市区南北漭河总长达10余公里,沿河建设6座橡胶坝、蓄水造景,两岸建成4个滨河公园和8个游园,开工建设了面积达300余亩的世纪广场,并见缝插绿、腾地造绿,建成了30余处街头绿地,绿化街道110公里,建成公共绿地近12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从建市前的11%提高到33.21%,绿地率27.1%,人均公共绿地6.49m2。城市园林绿化成效显著。
现在,济源市将抓住被列入中原城市群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化率达到60%以上,市区人口达到50万以上,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的目标。 |
交通通信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 207 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 310 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 107 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规划到 2010 年,高速公路完成与省会郑州及周边地市联通,济洛、济焦、晋济高速公路全面贯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标准,主要进出口及旅游路高标准绿化、美化;重要市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油路。按照铁路运输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加快铁路发展,实现客货分流,优化路网结构。完成济钢、豫光、豫港三条铁路专用线建设。 |
|
济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近些年,济源市依托众多的名山胜水和文物古迹,本着“大办旅游、办大旅游”的指导思想,突出“一山一水一庙一猴”,投资数亿元强力开发旅游资源,建成了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三大景区,并与济渎庙一起,形成了我市旅游业的四大品牌。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
济源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济源市西南30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西起八里胡同,东至黄河西滩,全长54公里,分为四个著名风景区:小浪底大坝景区,张岭半岛生态旅游度假区,黄河三峡景区,西滩黄河风情景区.四景区特色各异,东西相映,恰如镶嵌在母亲河上的四颗珍珠,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旅游热点。
小浪底水利工程以其开'三项世界之最','六项中国之最',让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大坝雄姿和泄水景观,还能领悟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张岭度假区以水上半岛著称,山山迭翠,七港八湾,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从这里东观大坝,西游三峡,夜里水上歌舞,其乐融融.黄河三峡景区有龙凤峡,八里峡,和孤山峡,其'三峡九景一条谷'令游人流连忘返.西滩一条是黄河上唯一有人居住的滩区,面积12平方公里,这里植被完好,风光旖旎,保存着浓郁的原始乡野景观。
景点交通:
济源市区-小浪底专用线-小浪底风景区(35公里/30分钟)
门票政策:
40元 (1、导游证、记者证、军人、离休证、70岁以上老年证免票;2、学生证、退休证及70岁以下老年证半价)
王屋山景区。 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是我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有奇峰秀岭三十八,神洞名泉二十六,碧波飞瀑八大景,洞天福地五奇观。主峰天坛峰,海拔1715米,因轩辕黄帝在此设坛祭天而得名,是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天生丽质的九里沟,奇峰绝壁,悬泉飞瀑,植被葱郁,被誉为“夏天里的童话世界”。保持着原始自然山水风貌的小沟背还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亟待开发的处女地。2003年,王屋山以第一名的佳绩入选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
小浪底景区。黄河小浪底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南25公里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此建成。水库蓄水后在大坝上游形成272平方公里的浩瀚水域,呈现出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的壮丽画面。景区内有万里黄河上惟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绿洲——西滩,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张岭半岛,有自然风光与民间传说交相辉映的黄河三峡。现在已经开工建设与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配套的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为该景区再添新景。
五龙口景区。五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共有自然和人文景观68处,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以猕猴和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境内盘谷寺(又称盘古寺),是传说中人类起源的地方。近年来,景区投资4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华夏第一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荆浩展馆以及五龙大型群雕、中华猕猴园、大圣宫、观光缆车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精品景点,是河南省的“十佳风景名胜区”和“十佳旅游景区”,2002年8月16日又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区”称号。
济渎庙景区。济渎庙坐落于济水发源地,隋朝为祭祀济渎神而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现有宋、元、明、清历代建筑22座,唐、宋、元、明、清碑碣石刻四十余通,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庙内现有河南省规模最大、价值很高的明代木牌楼建筑“清源洞府门”,有河南省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济渎寝宫”,有我国惟一幸存的宋代“石勾栏”以及堪称国内孤例的隋“复道回廊”遗址,保留着具有隋唐遗风、神似紫禁城太和殿的“渊德大殿”遗址等。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济源市辖5个街道、11个镇:沁园街道、济水街道、北海街道、天坛街道、玉泉街道、克井镇、五龙口镇、轵城镇、承留镇、邵原镇、坡头镇、梨林镇、大峪镇、思礼镇、王屋镇、下冶镇。
沁园街道 面积:13.6平方千米 人口:4.8万人 代码:410881001
2006年,辖2个社区、12个居委会:西马蓬河西居委会、西马蓬河东居委会、东马蓬居委会、西留村居委会、东留村居委会、屯军头居委会、南夫人头居委会、东夫人头居委会、御驾庄居委会、河合居委会、沁源社区、世纪苑社区、马庄居委会、小韩村居委会。
济水街道 面积:5.2平方千米 人口:6万余人 代码: 410881002
地处济源市老市区中心地带,是全市的经济、文化、贸易、金融中心。原辖15个居委会。2006年,辖4个社区、8个居委会:西关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东庄居委会、东园居委会、狄庄居委会、周园社区、源园社区、玉仙社区、滨河社区。
北海街道面积:6.9平方千米 居住人口:5万人 代码:410881003
位于济源市区北部。2006年,辖3个社区、11个居委会:李庄居委会、小刘庄居委会、三庄居委会、庙街居委会、下街居委会、纸坊居委会、马寨居委会、东关居委会、东高庄居委会、段庄居委会、南堰头居委会、新漭园社区、清趣园社区、望春园社区。
天坛街道面积:10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5万余人 代码:410881004 邮编:454650
办事处成立于1992年11月25日,位于济源市区西部。2006年,辖1个社区、11个居委会:西石露头居委会、柴庄居委会、东石露头居委会、北潘村居委会、南潘村居委会、西高庄居委会、泥河头居委会、伯王庄居委会、南白涧居委会、南贾庄居委会、宋庄居委会、商业城居委会、鑫源社区。办事处驻济水大街西段158号。
玉泉街道面积:31.6平方千米 人口:3万余人 代码:410881200
位于济源市区东郊,紧依市区。2006年,辖23个村委会: 亚桥村、药园村、铁岸村、碑子村、北堰头村、庙后村、西水屯村、北水屯村、南水屯村、罡头村、西马头村、中马头村、东马头村、苗店村、旧河庄村、东郭路村、西郭路村、王庄村、石牛新村、白沟新村、刘庄新村、陆家岭新村、竹峪新村。
克井镇
面积:220平方千米 人口:6.6万人 代码:410881100
位于济源市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接壤,南与市区相连。2006年,辖51个村委会:克井村、原昌村、苗庄村、任庄村、白涧村、王才庄村、北社村、枣庙村、阎和村、阎营村、茶店村、勋掌双峰村、勋掌后沟河村、勋掌金水村、勋掌古泉村、勋掌新村、南樊村、中樊村、北樊村、酒务村、塘石村、小郭富村、大郭富村、贾庄村、灵山村、小庄村、青多村、新庄村、佃头村、柿槟村、水运村、西许村、大东许村、石河村、磨庄村、交地村、圪针庄村、北乔庄村、康村、郭庄村、南庄村、中社村、大社村、河口村、沁西村、河东村、圪了滩村、东滩村、渠首村、虎尾河村、逢南村。(110个自然村)
五龙口镇
面积:127平方千米 人口:4.87万人 代码:410881101
位于济源市东北部。古称枋口,因秦代在此开山凿渠,以枋木为闸;后又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惠、广利、永利、永兴等五渠,成“五龙分水”之势,五龙口因此得名。2006年,辖31个村委会:辛庄村、里河村、山口村、白龙庙村、省庄村、贺坡村、西窑头村、尚庄前村、尚庄后村、留村、化村、逯村、马村、东逯寨村、西逯寨村、任寨村、五龙头村、河头村、和庄村、王寨村、西正村、董庄村、北官庄村、休昌村、 裴村、 莲东村、阎庄村、谷堆头村、古杨树庄村、西坡村、西坡新村、裴城村、南官庄村、后荣村、。
轵城镇
面积:147.6平方千米 人口:8万余人 代码:410881102
东与孟州市搭界,西与承留镇接壤,南与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相望,北与济源市区相连,镇区距市政府2千米。2006年,辖72个村委会:东轵城村、西轵城村、桐花沟村、东添浆村、周楼村、河岔村、南冢村、西添浆村、中王村、赵村、绮里村、南郭庄村、南河口村、西留养村、东留养村、大驿村、石板沟村、王虎村、小王庄村、柏林村、南李庄村、庚章村、宋沟村、源沟村、岭头村、背坡村、张金村、彭庄村、红土沟村、卫沟村、黄龙庙村、翟庄村、泗涧村、雁门村、丁斗村、柿花沟村、南王庄村、泽南村、泽北村、枣树岭村、聂庄村、泥沟河村、柏树庄村、桥凹村、赵礼庄村、王礼庄村、邱礼庄村、中礼庄村、大郭庄村、牛家庄村、南孙村、北孙村、宗庄村、曹凹村、齐庄村、战天洞村、洪沟村、赵庄村、许峰村、曹庙村、槐滩村、长泉新村、张岭新村、交兑新村、良安新村、新峡村、新安村、金河村、柏平村、毛田新村、富源村、宏泉村。
轵城春秋时期为轵国,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秦置轵县,西汉至南北朝曾四度封为候国。
承留镇
面积:196.8平方千米 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 代码:410881103
位于济源市西南8千米处,西靠王屋山,南望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006年,辖49个村委会:承留村、周庄村、枣林村、卫庄村、花石村、栲栳村、安腰村、孔庄村、小南姚村、三皇村、东张村、栗子村、当庄村、小寨村、南姚河西村、南姚河东村、南沟村、南杜村、北杜村、甘河村、韩村、西官桥村、东官桥村、玉阳村、谷沱村、北石村、南石村、北勋村、南勋村、张庄村、曲阳村、郑窑村、李八庄村、卫河村、上观村、下观村、虎岭村、玉皇庙村、山坪村、张河村、孤树村、卫佛安村、仓房庄村、大沟河村、南岭村、赵老庄村、大峪新村、王拐新村、高沟村。(282个村民组)
邵原镇
面积:337平方千米 人口:4万人 代码:410881104
位于济源市西部山区,距市区60余千米,东与王屋山毗邻,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北依太行与山西阳城山脉相连,南临黄河同新安县隔水相望。全镇东西宽25千米,南北长50余千米,平均海拔500—700米之间。2006年,辖50个村委会:邵原村、北寨村、崔家庄村、白坡崖村、卫凹村、洪村、张凹村、李凹村、刘寨村、牛庄村、葛山村、王岭村、碌碡村、田谷沱村、坟凹村、柴家庄村、刘沟村、长院村、阳安村、 山院村、赵圪塔村、金沟村、南山村、唐山村、南窑村、红院村、花园村、小沟背村、黄背角村、二里腰村、黄楝树村、郝坡村、神沟村、东阳村、杏树凹村、双房村、院科村、河西村、段凹村、后王庄村、茶房村、刘下沟村、北李凹村、前王庄村、姜圪塔村、史家腰村、七沟河村、称弯村、李家庄村、刘腰村。
坡头镇
面积:137平方千米 人口:2.6万人 代码:410881105
位于济源市南部山区,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18千米。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坡头村、西滩村、店留村、柳峪沟村、狄沟村、栗树沟村、石槽沟村、 白道河村、郝山村、留庄村、左山村、佛涧村、毛岭村、马住村、清涧村、连地村、大庄村、马场村、蒋庄村、蓼坞村、泰山村、校庄村、双堂村、苇园村。(248个居民组)
梨林镇
面积:67.2平方千米 人口:4.2万人 代码:410881106
位于济源市东部,距市区12千米。西边与济源市亚桥乡相邻,北边与五龙口镇相连,南与孟州市毗邻。2006年,辖45个村委会:梨林村、沙东村、沙后村、沙西村、良庄村、小官庄村、小南庄村、屈东村、屈西村、沁市村、 南程村、程村、朱村、大许村、东许村、安村、西湖村、北荣村、冢上村、薛庄村、水东村、桥头村、水运庄村、牛社村、前荣村、萧庄村、桃园村、东蒋村、西蒋村、赵家庄村、永太村、阎家庄村、南瑞村、 北瑞村、范庄村、大交新村、关阳新村、东坡新村、五里沟新村、东逢薛新村、西逢薛新村、熬坪新村、程村。
大峪镇
陆域面积:260平方千米 水域面积48平方千米 人口:2.9万人 代码:410881107
位于济源市西南部。2000年9月撤乡建镇。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桥沟村、乱石村、三岔河村、砚瓦河村、 陡沟村、召庄村、槐姻村、仙口村、薛寨村、栗园村、东沟村、寺郎腰村、陡岩沟村、林仙村、曾庄村、方山村、反头岭村、偏看村、王坑村、鹿岭村、朝村、董岭村、大奎岭村、草沟村、上寨村、冢崮堆村、王拐村、小横岭村、堂岭村、桐树岭村。(364个居民组)
思礼镇
面积:69.7平方千米 人口:2.6万人 代码:410881201
位于济源西郊,东与天坛街道接壤,西北与山西省阳城县桑林搭界,北与克井镇相连,南与承留镇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市区中心7千米。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思礼村、北官桥村、三河寨村、三河村、荆王村、石牛村、北姚村、范寺村、涧南庄村、张村、涧北村、庆华村、西柴庄村、高庄村、三教堂村、立城村、城岸村、竹园沟村、史寨村、西宋庄村、姬沟村、郑坪村、水洪池村、牛湾村、洛峪村、黄庄村、夏神村。
王屋镇
面积:240平方千米 人口:2.8万人 代码:410881202
位于济源市西部山区,西与邵原镇接壤,南与下冶乡毗邻,北与山西阳城山水相连,东与大峪镇、承留镇搭界,距市区37千米,平均海拔450米。2006年,辖44个村委会:王屋村、杨沟村、新林村、庭芳村、大店村、谭庄村、石匣村、罗庄村、封门村、清虚宫村、愚公村、迎门村、汤洼村、林山村、西坪村、东西山村、和平村、铁山村、麻院村、太凹村、燕庄村、麻庄村、前刘沟村、毛凹村、原庄村、上二里桥村、桃花洞村、柳沟村、商庄村、寨岭村、五里桥村、和沟村、茶坊村、柏木凹村、枣园村、韩旺村、乔庄村、风门腰村、大路村、竹泉村、桥后沟村、西门村、上关村、桶沟村。
下冶镇
面积:166平方千米 人口:3.3万人 代码:410881203
于济源市西南部,北与王屋乡搭界,南临小浪底库区,与新安县相望;西和邵原镇毗邻,东与大峪镇接壤,距市区60千米。2006年,辖38个村委会:下冶村、原头村、曹腰村、上冶村、中吴村、马岭村、北吴村、楼沟村、南吴村、探马庄村、官洗沟村、圪台村、郑山村、上河村、逢北村、大岭村、韩彦村、朱庄村、东河村、竹园村、三教村、砖阳河村、下韩旺村、圪老圈村、下石板村、北桐村、吴村、南桐村、上石板村、陶山村、前凹村、石槽村、南崖头村、坡池村、官窑村、逢掌村、王树沟村、杨木凹村。(5个管理区) |
|
2008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8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0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12.36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61.19亿元,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42473元,增长13.7%。三次产业结构为5.1:73.6:21.3,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9.4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6.5%提高到67.5%左右。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87亿元,增长20.2%,回落4.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5%。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3 %,增速上升5.8 个百分点。
全年进出口总额1499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9%,增速下降1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8069万美元,下降19.2%;进口总额111884万美元,增长79.4%。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其中接待海外游客7082人次,比上年增长20.0%。旅游总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4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处,2A级以上景区1处;星级酒店8个,旅行社20家。
年末常住人口68.25万人,户籍人口68.11万人。其中,城镇化率达到47.57%;出生人口7083人,出生率10.4‰;死亡人口3671人,死亡率5.39‰;自然变动净增人口3412人,自然增长率5.01‰。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76元,比上年增长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9元,增长15.6%。 |
|
济源市地处河南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毗邻,属暖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但受季风影响显著,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旱涝、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对工农业生产有一定威胁,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安全。
一、1990~2000年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11年平均气温14.6℃,较历年(1960年~1989年)平均气温14.3℃偏高0.3℃,与全球大气变暖相一致。11年中极端最高气温40.2℃,出现于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8.5℃,出现于1990年1月31日。11年平均降水量549.3mm,较历年平均降雨量偏少80.4mm,年平均降水量有明显的递减之势。11年中,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有3年(1991年、1995年、1997年)。
二、11年气候特点:冷热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频发;夏季炎热,热量充足,降雨集中,局部易涝易旱;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降幅较大,雨量减少;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济源的特色小吃
不翻儿.制作工艺简单但在外地没有!大米和小米的经典之作!
肉夹火烧.最关键的是光光偶火烧,外地我还没见过!小小薄薄的小火烧里面都是肥肉块。很好很实在!
炒面.外地的都是先煮后炒并且面条多是粗圆的.家乡的则是非常细的生面直接入锅翻炒,酥香可口!
麻糖.湖北孝感到有名字相同的吃食,不过那是芝麻和糖做的甜食,家乡的和它有着天壤之别呵呵。
疙星汤.对玉米最精细的的一种吃法.
油各表.类似油条,但名字在外地也从未听说过。
驴肉丸。外地人来了才知道,原来丸子可以当饭吃的,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丸子是做菜吃且很少驴肉的。
炒鸡。家乡炒鸡的最大特色在于,下烩面!这一点类似新疆的大盘鸡,只是少了土豆,味道倒是很好!
鸡蛋蒜辣捞面条.真正的家乡老百姓特色家常饭!好吃不贵!
甜汤.也是一种烫面煮的汤,打上鸡蛋.老年人习惯的早餐!
菜糕.玉米篸和着野菜,蒸的那个东西,外地没见过.
煮馍.和甜汤做法比较象.里面可以夹上各种喜欢的菜.
杂面条.嘿嘿,虽然我不喜欢吃."杂面姓张,越温越香"! |
|
济源市 济源村 |
|
天坛 | 愚公 | 王屋 | 百科大全 | 名人 | 刺客 | 侠客 | 英雄 | 旅游 | 河南 | 文化 | 简介 | 领导 | 信访 | 王屋山 | 小浪底 | 黄河 | 风景区 | 特产 | 地理 | 人物 | 更多结果... |
|
|
|
|
舍利塔 | 天坛山 | 五龙口 | 奉仙观 | 盘谷寺 | 济渎庙 | 千年银杏树 | 阳台宫 | 曲阳湖 | 黄河西滩 | 迎恩宫 | 太行猕猴 | 温泉沐浴 | 王屋山麓黄河三峡小浪底景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