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體徵和診斷
漢坦病毒能引起明顯的出血熱和急性腎衰竭綜合徵.由波馬拉病毒引起的hfrs(流行性腎病)較輕類型常見於斯堪的納維亞.其特徵為起病急,高熱,頭痛,背痛和腹痛.在起病第3或第4天,可出現結膜性出血,軟齶和軀幹部有瘀點.大約20%的患者出現中毒癥狀和智力障礙.1%的患者出現嚴重的神經係統表現(癲癇和膀胱麻痹).伴隨出血表現可有少尿及氮質血癥.尿分析可發現蛋白尿,血尿和膿尿.皮疹大約於3天內消退;患者發展到多尿期,需數周才能康復.本病死亡率很低(<1%),多數患者康復後不留後遺癥.
在比較嚴重的腎綜合徵出血熱類型(韓國出血熱或見於巴爾幹半島各國的hfrs),臨床病程可分為5個階段:發熱期,低血壓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潛伏期為7~36天,平均為10~25天.本病的嚴重程度差異較大;大約65%患者病情較輕,而10%~15%的患者病情嚴重.通常發病較急,發熱期癥狀有寒戰,發熱,背痛,腹痛和肌痛.起病第3或第4天體溫最高.出現相對心動過緩,典型的早期表現之一是面部彌漫性充血,變紅,像被陽光灼曬過一樣.90%以上患者皮膚劃痕實驗陽性.發病第3到第5天出現瘀點,最初出現在軟齶,接着身體受壓部位如腋窩也出現瘀點.同時可發現結膜出血.在起病的第2到第5天出現蛋白尿,除此之外實驗室檢查無異常.尿沉渣發現血細胞及紅細胞,白細胞管型.
大約在第5天出現休剋或低血壓,進入低血壓期;輕型患者,血壓下降是短暫的.這個階段血細胞比容升高,出現嚴重的蛋白尿,血細胞增多和血小板減少.大約第8天血壓可恢復正常,但出現少尿,進入少尿期.尿素氮濃度急劇升高,出血表現更加明顯.起病後11天左右出現多尿,進入多尿期,可並發中樞神經係統和肺綜合徵.恢復期通常持續3~6周,但也可能持續6個月.
預後和治療
hfrs的總死亡率為6%~15%.病後遺留腎功能障礙在韓國不常見,但在歐洲確較普遍.
治療是三氮唑核苷靜脈給藥(首劑33mg/kg,然後16mg/kg每6小時1次,給藥4天;再8mg/kg,每8小時1次,給藥3天).三氮唑核苷相關性不良反應僅僅是發生可逆性貧血.支持治療至關重要;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腎透析治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