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
英文名稱 panthera leo spelaea
體長 3.5m
體重 270-350kg
食性 肉食
時代 第四紀(更新世)
分佈 歐洲
分類 食肉目 貓科
也做歐洲洞獅。是一種已滅絶的貓科動物。身體較現代的獅壯大,四肢粗壯,體長平均3.5米,體重比現代獅大出25%,在270公斤與350公斤之間。
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 的足跡遍布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區。不過很明顯,它們不太適應密集的森林或較深的雪原。洞獅化石在歐洲最西分佈達英倫三島,最東到西伯利亞的 alazeya 河流域,它們的主要獵物可能是馬、駱駝、猛獁幼崽和各類野牛。
洞獅據記載絶滅於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來是和人類爭奪洞穴作為居巢被大量獵殺,二來是它作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歐洲野馬絶滅,失去食物的洞獅因此隨之絶滅。
有關洞獅(panthera leo spelaea) 的岩畫、雕刻已經在歐亞大陸陸續被發現。最好的之一是一個來自德國南部的 vogelherd 山洞的雕刻品,其清楚地描述出雄性洞獅明顯的環狀頸部鬃毛。來自法國la vache 洞的另一幅作品中,甚至連雌性洞獅尾部纓球狀毛發都一覽無遺。另外,這二個藝術品都清楚地顯示,這些洞獅可能擁有微弱地有斑紋的毛皮。
洞獅雖然住在洞裏,卻並非真正的獅子,它是一種更加龐大兇猛的早期貓科動物,開始活躍於一百萬年以前。它開始稱霸的時候,獅子還沒有發展起來呢。它的真名翻譯過來應該是“穴居獅貓” ╟ 雖然叫貓,這可是一種身長三米,性格暴躁孤獨的兇猛大貓。它和獅子的唯一相似之處就是都長有長長的鬃毛,曾經被原始人用岩畫記錄下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