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ucedanum wawrae (wolff) su)
別名: 前鬍(江蘇盱眙)、防風(江蘇連雲港)
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30釐米至1米。根頸粗壯,徑0.5-1.2釐米,棕色,存留有枯鞘纖維;根圓錐形,常有分枝,淺灰棕色。莖圓柱形,徑0.3-1釐米,有細縱條紋,無毛,上部分枝呈叉式展開。基生葉具柄,葉柄長2-8釐米,基部有葉鞘,邊緣白色膜質抱莖;葉片輪廓三角狀扁圓形,長4-22釐米,寬5-23釐米,二至三回三出分裂,最下部的第一回羽片具長柄,上部者近無柄或無柄,末回裂片楔狀倒卵形,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長1.2-3.5釐米,寬0.8-2.5釐米,3深裂,淺裂或不裂,邊緣具尖銳鋸齒,鋸齒頂端有小尖頭,下表面粉緑色,網狀脈清晰,兩面光滑無毛,有時葉脈基部有少許短毛;莖上部葉近於無柄,但有葉鞘,分裂次數減少;序托葉無柄,具寬闊的葉鞘,葉片細小,3裂,有短絨毛。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分枝很多,花序梗及傘輻均有極短絨毛,傘形花序直徑1-4釐米,傘輻6-8,不等長,長0.5-2釐米;總苞片1-3,有時無,長約3-4毫米,寬0.5-1毫米;小傘形花序有花10餘,小總苞片4-6,綫形,比花柄長;萼齒鑽形顯著;花柱細長外麯,花柱基圓錐形;花瓣白色。分生果卵圓形至長圓形,背部扁壓,長約3毫米,寬約1.2毫米,有絨毛;每棱槽內有油管2-3,合生面油管2-4。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藥用——
【藥名】:泰山前鬍
【拼音】:taishanqianhu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傘形科防風屬植物泰山前鬍的根。
【功效】:宣肺散熱、下氣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治外感風熱、風熱咳嗽、痰證、氣喘、胸脹滿。
【性味歸經】:辛,溫。肺、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6一15剋。
【別名】:狗頭前鬍(山東)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我國山東、江蘇、安徽等地區。
【拉丁名】:泰山前鬍 peucedanum wawrii (wolff) su
【考證】:始載於《江蘇植物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