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被子植物 > 泥胡菜
目录
No. 1
  泥胡菜
  泥胡菜为菊科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1yratabunge 。开花前的嫩叶,又
  名糯米菜。
  泥胡菜嫩叶每百克含蛋白质2.6 克,脂肪1 克,纤维素7.3 克,钙400
  毫克,磷60 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等。
  泥胡菜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治痔漏、痈肿疗疮、
  外伤出血、骨折。《贵州草药》载“清热解毒,法瘀生肌。”
  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具肉质圆锥形的根。茎直立,具纵纹,光滑或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具柄,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厘米,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有时3裂,两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倒披针形,下面有白色丝状毛;中部叶椭圆形,先端渐尖,羽状分裂,无柄;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球形,长12~14毫米,宽18~22毫米;苞片5~8层,外层苞片卵形,中层苞片椭圆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各层苞片背面尖端下具紫红色鸡冠状小片1枚。管状花紫红色,长13~14毫米。瘦果椭圆形,长2.5毫米,具纵棱,冠毛白色,2列。花期5~6月。
  生于路旁荒地或水塘边。我国分布甚广。
  【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h. carthamoides (buch.-ham.) o. kuntze;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 bent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扎捆,用时切段。
  【性味归经】辛,平。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种中文名: 泥胡菜
  种拉丁名: hemisleplalyratabunge
  种别名: 秃苍个儿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直根系,入土深度60一80cm,主根发达,侧根较少,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中。株高30一90cm。茎直立,光滑或有白色蛛丝状毛。基生叶莲座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cm,提琴状羽状分裂,顶裂较大,三角形,有时3裂,侧裂片7一8对,长椭圆状倒披针形,上面绿色,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茎中部叶片椭圆形,无柄,羽状分裂,上部叶片条状披针形至条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球形,艮12╟14mm,总苞片5╟8层,背面顶端下有紫红色鸡冠状附片,花紫红色,全部为管状花。瘦果圆柱形,长2.5mm,具15条纵肋棱,冠乇白色,2层,羽状(图101)。
  地理分布: 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越南、老挝、印度、日本、朝鲜也有。
  生物生态特征: 泥胡菜为中生植物,抗逆比较强,生于路旁村边荒地和轻盐碱荒地,可形成以它为优势种的杂类草群落。在落叶阔叶林区,它又是林下草地的主要伴生植物。此外,在比较湿润的丘陵、山谷、溪边和荒山草坡,以及微碱齐耕地上均有生氏。有的在局部低洼水分充裕区可形成单纯小片群落,构成了拓荒熟耕地演替中的╟个阶段、在暖温带,3月中旬出苗,4月上旬发育成莲座叶,4月下旬抽花茎,5月至6月开花,花期50余天;果期6月至7月(表101╟1)。
  饲用价值: 泥胡菜莲座期叶片柔软,气味纯正,开花期前茎秆脆嫩,水分多,纤维少,花蕾和幼苗不仅为多数家畜所喜食,而且是人们春季食用的野菜,是猪、禽、兔的优质饲草,全株切碎煮熟喂猪,饲用价值更高。进入结籽期,根出叶老化,茸毛粗硬,叶绿体解体,叶片枯黄,除煮熟喂猪外,多数家畜不再采食。所以,泥胡菜是一种春季短期饲用牧草(表101╟2).另外,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可治疗乳腺炎,疔疮、颈淋巴炎、痈肿,牙痛、牙龈炎等病症。
  栽培要点: 泥胡菜是一种野生牧草,尚未见栽培报道。鉴于泥胡菜喜湿、耐微碱的抗逆性和早春快速生长的特点,具有缓解春季青饲料不足的价值。从1983年起,连续3年在黄河背河洼碱齐耕地上进行了人工播种育草试验。3年中分别获得亩产342kg、356kg和325kg的干草产量,比对照天然草地,分别平均增加产草量2.7倍、2.8倍和2.5倍,增草效益显著(表101╟3)。
No. 2
  泥胡菜
  (《救荒本草》)
  【异名】苦马菜、牛插鼻(《质问本草》),石灰菜(《江苏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猫骨头(《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泥胡菜
  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具肉质圆锥形的根。茎直立,具纵纹,光滑或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具柄,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厘米,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有时3裂,两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倒披针形,下面有白色丝状毛;中部叶椭圆形,先端渐尖,羽状分裂,无柄;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球形,长12~14毫米,宽18~22毫米;苞片5~8层,外层苞片卵形,中层苞片椭圆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各层苞片背面尖端下具紫红色鸡冠状小片1枚。管状花紫红色,长13~14毫米。瘦果椭圆形,长2.5毫米,具纵棱,冠毛白色,2列。花期5~6月。
  生于路旁荒地或水塘边。我国分布甚广。
  【采集】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苦,凉。
  ①《质问本草》:"性寒。"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微苦。"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辛,平。"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治痔漏,痈肿疔疮,外伤出血,骨折。
  ①《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各种疮疡:泥胡菜、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②治疔疮:糯米菜根、苧麻根、折耳根各适量,捣绒敷患处。
  ③治乳痈:糯米菜叶、蒲公英各适量。捣绒外敷。
  ④治刀伤出血:糯米菜叶适量。捣绒敷伤处。
  ⑤治骨折:糯米菜叶适量。捣绒包骨折处。(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营养分析
  泥胡菜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治痔漏、痈肿疗疮、外伤出血、骨折。《贵州草药》载“清热解毒,法瘀生肌。”。四川民间用于治疗白内障,疗效较好。
  食用
  江浙一带清明节有食用青团的习惯,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汆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
相关词
料理野菜食谱
包含词
泥胡菜属拌泥胡菜伪泥胡菜泥胡菜炒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