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波蘭野牛
  野牛曾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野生動物之一,它們曾如火如荼般遍布非洲,歐洲,美洲和亞洲。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掠奪和破壞,不但使它們的棲息地逐年縮小,野生數量更是驟減。
  波蘭野牛是野牛傢族中體型最大者,體長2.1~3.6 m,肩高2.3~2.8 m,最大的雄性體重可達1 500 kg。雌牛一般小於雄牛。波蘭野牛與現存美洲野牛相比,毛更短,但性情比美洲野牛暴躁,警惕性也更強。波蘭野牛不象美洲野牛居住在草原上,而是生活在森林中,一般結小群生活,最多不過30,有個別老年雄性單獨生活。它們主要以樹葉,細枝,嫩芽和樹皮為食。波蘭野牛的季節性遷徙範圍很小。它們一般在7~9月間交配,來年5~6月産崽,每胎産一崽,幼崽要6~8歲後才能性成熟。
  19世紀中期,波蘭野牛由於被大量捕殺,數量僅剩下幾千衹,並且全部生活在,俄,波邊界地區的比亞沃維耶紮。此時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了保護歐洲野牛創立狩獵法,但在比亞沃維耶紮的波蘭野牛並沒得到很好的保護。到了1914年,這裏衹剩不足1000衹波蘭野牛,而且在隨後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被殺死,波蘭野牛自此野生滅絶。此時歐洲另外的一種高加索野牛也被當成帝國的象徵全部被殺死。這說明歐洲的野牛全部野生滅絶。而人工飼養的最後一隻高加索野牛也在1925年死去了,幸運的是,此時在世界各國動物園內尚存45衹人工飼養的波蘭野牛,並在以後繁殖成功,目前世界各國動物園內數百衹的波蘭野牛全部是這45衹波蘭野牛的後代。